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陶伟荣

作品数:9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徐州医学院麻醉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小鼠
  • 4篇学习记忆
  • 3篇酸钠
  • 3篇跳台
  • 3篇跳台实验
  • 3篇羟丁酸钠
  • 3篇氯胺酮
  • 3篇避暗实验
  • 2篇镇痛
  • 2篇小鼠学习记忆
  • 1篇学法
  • 1篇药物
  • 1篇异氟烷
  • 1篇用药
  • 1篇幼龄
  • 1篇幼龄小鼠
  • 1篇镇痛效应
  • 1篇镇痛药
  • 1篇镇痛作用
  • 1篇致死

机构

  • 9篇徐州医学院

作者

  • 9篇陶伟荣
  • 6篇严涛
  • 5篇何珂
  • 4篇张一肖
  • 4篇戴体俊
  • 2篇张科学
  • 2篇司振强
  • 2篇郭根花
  • 2篇王波
  • 2篇黄辉
  • 2篇马涛
  • 1篇钱子达
  • 1篇张明阳
  • 1篇陈琳
  • 1篇仇冰梅
  • 1篇刘菲
  • 1篇倪海波
  • 1篇金路
  • 1篇雍辉
  • 1篇田艳艳

传媒

  • 2篇徐州医学院学...
  • 2篇航空航天医药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中国科技财富
  • 1篇世界临床药物
  • 1篇井冈山大学学...
  • 1篇航空航天医学...

年份

  • 4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羟丁酸钠对氯胺酮LD50和催眠ED50的影响
2011年
目的探讨羟丁酸钠(sodium oxybate,SO)对氯胺酮(ketamine,Ket)半数致死量(median lethal dose,LD50)和催眠半数有效量(median effective dose,ED50)的影响。方法生理盐水组(NS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0ml·kg-1,羟丁酸钠组(SO组)腹腔注射羟丁酸钠200mg·kg,20min后再分别腹腔注射等比剂量的氯胺酮溶液,用序贯法测定氯胺酮的LD50和催眠ED50。结果羟丁酸钠使氯胺酮LD50增高(P〈0.01),催眠ED50降低(P〈0.01)。结论羟丁酸钠能够降低氯胺酮的毒性,并可增强其催眠作用。
康辉高鹏飞刘菲陈琳金路王辰陶伟荣邢凡王丹
关键词:氯胺酮羟丁酸钠半数致死量半数有效量
丙泊酚与氯胺酮合用对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观察丙泊酚与氯胺酮合用对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方法昆明种小鼠80只,雌雄不拘,随机分成跳台实验与避暗实验两大组(n=40),每大组再分为4小组(n=10):生理盐水组(NS组)、丙泊酚组(P组)、氯胺酮组(K组)、丙泊酚+氯胺酮组(PK组)。用避暗实验和跳台实验分别观察小鼠潜伏期和错误次数,评估合用药物对小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结果与NS组相比,P组或K组的潜伏期及错误次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PK组的潜伏期明显缩短(P〈0.01),错误次数增加(避暗法P〈0.01,跳台法P〈0.05);与单用药组比较,PK组潜伏期缩短、错误次数增加(P〈0.01或P〈0.05)。结论丙泊酚与氯胺酮合用可使小鼠学习记忆功能减退,两药具有协同作用:
张一肖宋致静严涛陶伟荣郭根花王波钱子达马涛
关键词:丙泊酚氯胺酮跳台实验避暗实验学习记忆
加巴喷丁对小鼠镇痛、镇静及学习记忆的影响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观察加巴喷丁(GBP)灌胃对小鼠镇痛、自主活动和学习记忆的影响。方法按分层随机区组设计,将200小鼠分为甩尾法、扭体法、镇静实验、避暗法和跳台法实验组,每实验组40只小鼠,再分为4小组(n=10):生理盐水组(NS组),3个剂量(50,100,200 mg·kg-1)GBP组即GBP50、GBP100、GBP200组。给药一次后,测试小鼠甩尾潜伏期、15 min内扭体次数、5 min内自主活动次数、避暗潜伏期及错误次数、跳台潜伏期及错误次数。结果在甩尾法和扭体法实验中,GBP可产生镇痛作用(P<0.05或P<0.01);自主活动实验中,G100、G200组小鼠表现有镇静作用(P<0.01);在避暗实验和跳台实验中,G100、G200组的潜伏期缩短,错误次数增加(P<0.05)。结论加巴喷丁灌胃产生了镇痛、镇静和遗忘作用。
严涛陶伟荣王波丁晓维刘晴晴郭根花田艳艳张一笑廖艺聪马涛
关键词:加巴喷丁镇痛学习记忆痛阈
羟丁酸钠对氯胺酮诱导小鼠产生的条件性位置偏爱的影响
2010年
目的:观察羟丁酸钠对氯胺酮诱导的小鼠条件性位置偏爱的影响。方法:受试小鼠40只随机分入氯胺酮与生理盐水组(KS组),氯胺酮与羟丁酸钠合用组即KO1组、KO2组和KO3组(羟丁酸钠剂量分别为50、100、150 mg/kg),接受条件性位置偏爱(CPP)试验,观察分析受试小鼠用药前后的位置偏爱情况。结果:与KS组相比,羟丁酸钠各组白箱停留时间增长。结论:羟丁酸钠与氯胺酮协同诱导小鼠产生条件性位置偏爱,提示两者能协同增强精神依赖性。
严涛司振强何珂陶伟荣张一肖苏锦文戴体俊
关键词:羟丁酸钠氯胺酮条件性位置偏爱
异氟烷对幼龄小鼠生长和学习记忆的影响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究异氟烷对幼龄小鼠生长和学习记忆的影响。方法:按分层随机分组将64只幼龄小鼠分为两大组,每大组各分为4小组(n=8),即NS组(生理盐水组)、Iso1组、Iso2组和Iso3组(后3组异氟烷剂量分别为0.05、0.1、0.2mL/kg).用跳台实验和避暗实验分别测定给药后1、2、3、5d的错误次数和潜伏期以及注药前基础体重和注药后1d至6d各组幼龄小鼠体重。结果:在跳台实验中,与NS组相比,Iso1组和Iso2组在1、2、3、5d错误次数略增;Iso1组、Iso2组和Iso3组潜伏期在1、3、5d缩短,尤其在1d,Iso2组和Iso3组潜伏期明显缩短(P〈0.05或P〈0.01);各组幼龄小鼠在1~6d体重大致呈增长趋势(P〈0.05或P〈0.01),与NS组相比,Iso1组、Iso2组和Iso3组在1—4d体重变化量呈降低趋势,尤其在1d有明显降低(P〈0.01)。在避暗实验中,与NS组相比,Iso1组、Iso2组和Iso3组错误次数在1—3d略增;Iso1组在1、2、3、5d潜伏期略缩短,Iso2组在3d潜伏期略缩短,Iso3组在1、2、3d潜伏期略缩短。与NS组相比,Iso2组和Iso3组在1~4d幼龄小鼠体重增长速度在2~3d降低(P〈0.05或P〈0.01)。结论:异氟烷可在短期内损害幼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和生长,对长期学习记忆能力和生长均无明显影响。
张科学赵佳佳何珂黄辉张一肖陶伟荣袁雪梅宋苏沛戴体俊
关键词:异氟烷幼龄小鼠学习记忆跳台实验避暗实验
“新型角色扮演”教学法对临生沟通能力的影响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研究"新型角色扮演"教学法对临生沟通能力的影响,创新和发展高等医学院校沟通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方法将徐州医学院临床专业按年级分层随机抽样得到的120名临生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干预组进行为期1个月的以"新型角色扮演"教学法为主要内容的干预,并于干预前后采用沟通能力测量表进行测评。结果干预后,不论是与对照组比较,还是干预组前后自身的对照,沟通能力测量表的得分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新型角色扮演"教学法能显著提高临生的沟通能力。
何珂何毅杜刚唐佳淼倪海波邵国庆杜长江唐鑫凌楠张晶波樊倩楠陶伟荣严涛戚灿赵君炜柴秉高李扬刘淑婷孙婷婷徐婷婷高宇
关键词:沟通能力干预性研究
低剂量纳洛酮对舒芬太尼镇痛效应的影响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观察低剂量纳洛酮对舒芬太尼镇痛效应的影响。方法试验小鼠80只分为热板法试验组(n=40,均为雌性)和扭体法试验组(n=40,雌雄各半),各组再按分层随机区组设计分为SS组(舒芬太尼与生理盐水合用组)、SN1组、SN2组和SN3组(舒芬太尼分别与低剂量纳洛酮100、10和1ng/kg合用组),观察低剂量纳洛酮与舒芬太尼合用对小鼠热板法痛阈(HPPT)和扭体次数的影响。结果与SS组相比,SN3组HTTP值于用药后5和10min增高(P<0.05),小鼠扭体次数减少(P<0.05)。结论低剂量纳洛酮可增强舒芬太尼的镇痛效应,且以纳洛酮1ng/kg效果最好。
张一肖何珂陶伟荣司振强严涛张科学黄辉徐姗姗戴体俊
关键词:纳洛酮舒芬太尼镇痛联合用药
羟丁酸钠对3类药物镇痛作用的影响
2009年
目的:观察羟丁酸钠对3类麻醉药镇痛作用的影响。方法:实验小鼠分为3大组(阿片组、吸入麻醉药组和解热镇痛药组)。第1大组共72只小鼠,分为3中组(芬太尼组、瑞芬太尼组、布托啡诺组),每中组各24只小鼠均随机分3小组(n=8);第2、3大组各30只小鼠,每大组均分为3小组(n=10)。用热板法观察羟丁酸钠对3类药的热板痛阈(HPPT)影响。结果:在不同实验中,与基础痛阈相比,各羟丁酸钠和生理盐水合用组在不同时间点的HPPT,均有一定程度的增高;与各生理盐水和麻醉药合用组相比,各羟丁酸钠和麻醉药合用组在不同时间点的HPPT均增高(P<0.05或P<0.01)。结论:羟丁酸钠有一定镇痛作用,且能够增强3类麻醉药的镇痛作用。
何珂张明阳王平雍辉丁黎黎仇冰梅陶伟荣戴体俊
关键词:羟丁酸钠阿片类药吸入麻醉药解热镇痛药
不同剂量的曲马多对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曲马多对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方法将小鼠分为4组(n=10):生理盐水组(NS组)及曲马多5﹑10﹑20mg·kg-1组(TS1、TS2、TS3组),各组腹腔注射相应剂量的曲马多,随后分别进行跳台、避暗,以不同时间测定的潜伏期、错误次数作为评估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指标。结果与NS组比较,跳台实验中TS3组小鼠的跳台潜伏期缩短与错误次数增加(P<0.05),避暗实验中TS3组的潜伏期缩短与错误次数增加(P<0.05)。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20mg·kg-1剂量的曲马多能损害小鼠的记忆功能,记忆损害在停药一天后迅速消失,提示不会造成持久的记忆障碍。
严涛夏欢江维倪云成钱炜锋魏鹏程费凡陶伟荣张洋
关键词:曲马多小鼠跳台实验避暗实验学习记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