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钟坚

作品数:12 被引量:64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东华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东莞市医疗卫生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预后
  • 4篇乳酸
  • 4篇脑复苏
  • 3篇亚低温
  • 3篇炎症
  • 3篇乳酸清除率
  • 3篇清除率
  • 3篇综合征
  • 2篇短期预后
  • 2篇心脏
  • 2篇心脏骤
  • 2篇心脏骤停
  • 2篇心脏骤停后综...
  • 2篇血乳
  • 2篇血乳酸
  • 2篇血乳酸清除率
  • 2篇炎症介质
  • 2篇时间点
  • 2篇全身
  • 2篇骤停

机构

  • 11篇中山大学
  • 2篇中山大学附属...

作者

  • 11篇钟坚
  • 10篇李少洪
  • 7篇何景招
  • 7篇温海洋
  • 6篇卜会驹
  • 5篇马诚
  • 3篇郭发良
  • 3篇陈丹
  • 2篇马中富
  • 2篇王存
  • 2篇郭少卿
  • 1篇刘旺林
  • 1篇相永森
  • 1篇姚一鸣
  • 1篇王伋
  • 1篇龙珍

传媒

  • 4篇热带医学杂志
  • 2篇河北医学
  • 2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岭南急诊医学...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年份

  • 1篇2015
  • 4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时间点乳酸清除率对亚低温脑复苏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
目的:探讨早期血乳酸清除率对亚低温脑复苏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 方法:采用Utstein模式收集48例脑复苏患者的基础资料、不同时间点的血乳酸及各项实验室指标,计算6h、12h、24h乳酸清除率,并进行Gla...
李少洪钟坚何景招陈丹张磊云马中富郭发良卜会驹温海洋
关键词:乳酸清除率预后评估
文献传递
PI、血清NSE和炎症介质对脑复苏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联合经颅彩色多普勒(TCD)的搏动指数(PI)、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ˉα)、白介素6(ILˉ6)对脑复苏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中山大学附属东华医院ICU/EICU科室2011年10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60例心肺复苏成功的患者,根据患者意识转清或改善且生存时间>30 d者为生存组(n=26),生存时间<30 d为死亡组(n=34),评价PI、血清NSE、TNFˉα、ILˉ6含量与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相关性并绘制ROC曲线评价上述指标预测预后的效果,比较联合指标与单一指标的优势。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除急性心理与慢性健康状态评分系统II(APACHE II)评分外其他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PI、血清NSE、ILˉ6显著高于生存组(P<0.05,P<0.01),GCS评分低于生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中PI、血清NSE、ILˉ6与GCS评分正相关(P<0.05,P<0.01)。四指标联合判定曲线下面积最大(0.817)。结论 PI、血清NSE和炎症介质与脑复苏患者的GCS评分有一定的相关性,联合指标评价患者预后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何景招马中富姚一鸣李少洪钟坚卜会驹陈丹
关键词:脑复苏搏动指数血清NSE
早期血乳酸清除率对心脏骤停后综合征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探讨早期血乳酸清除率在判断心脏骤停后综合征(PCAS)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心脏骤停自主循环恢复后收入ICU的患者临床资料,计算6h血乳酸清除率,同时进行APACHEⅢ评分及记录患者预后情况。根据患者入院72h转归情况,分成存活≤72h组和存活>72h组,按血乳酸清除率10%为界分成高乳酸清除率组(>10%)和低乳酸清除率组(≤10%或负值),比较各组间性别、年龄、血乳酸基础值、6h血乳酸值、6h血乳酸清除率、6h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APACHEⅢ评分、休克指数等的差异性。对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PCAS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并绘制ROC曲线,比较危险因素曲线下面积大小。结果存活≤72h和存活>72h组在性别、年龄、血乳酸基础值、复苏6h内的APACHEⅢ评分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存活>72h组的6h血乳酸清除率明显高于存活≤72h组[(32.72±15.56)%vs(21.47±18.08)%,P<0.01];高乳酸清除率组中存活>72h的比率明显高于低乳酸清除率组[73.24%vs28.00%,P<0.01]。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6h血乳酸清除率、6h ScvO2是影响PCAS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应用6h血乳酸清除率判断PCAS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AUC=0.830)较6hScvO2曲线下面积(AUC=0.729)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具有更好的特异度和灵敏度。结论早期血乳酸清除率可作为心脏骤停后综合征患者预后的评估重要且简便的指标之一。
钟坚李少洪卜会驹温海洋郭少卿马诚
关键词:心脏骤停后综合征
乌司他丁治疗心脏骤停后综合征全身炎征反应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改善心脏骤停后综合征全身炎征反应的有效性。方法本研究采用前瞻、随机、对照等方法,对收入ICU的心脏骤停自主循环恢复(ROSC)后的昏迷患者(≥18岁)共40例进行研究。将患者随机分为综合治疗组(Z组:20例)和综合治疗+乌司他丁组(U组:20例),乌司他丁30万U/d,连续3d,两组均行心脏骤停后综合治疗,并于ROSC后1(使用乌司他丁前)、6、24、48、72h各时间点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APACHEⅡ评分、INF-α、IL-6。结果两组患者在使用乌司他丁治疗前的临床资料、APACHEⅡ评分、INF-α、IL-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6、24、48、72h的INF-α、IL-6浓度比较,U组均明显优于Z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72h时APACHEⅡ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干预治疗对心脏骤停后综合征全身炎征反应有积极作用,所选用的治疗剂量和给药方法尚有待进一步探讨。
李少洪钟坚卜会驹温海洋郭少卿何景招马诚
关键词:乌司他丁心脏骤停后综合征药物疗法
急诊抢救心肺复苏成功率提高的原因分析被引量:24
2013年
目的:探讨影响院前及急诊抢救室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因素。方法:分析2008年6月至2012年6月间723例心肺复苏病例。将病例组分为成功组(117例)和失败组(606例),用t检验和卡方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心肺复苏抢救过程中对成功率的影响因素。进一步对比分析我院2010年前后在影响抢救成功率因素上的变化。结果:120的响应时间在小于3min的情况下、反应时间在小于10min的情况下和在抢救现场积极应用高级生命支持技术可以有效的降低心肺复苏抢救失败率,分别为OR:0.65,95%CI:0.43-0.99;OR:0.64,95%CI:0.42-0.98;OR:0.61,95%CI:0.39-0.96。2010年后较2010年以前相比心肺复苏的成功率达到18.2%,且出车时间(大于3min率降为24.8%)、到达现场时间(大于10min率降为17.1%)和现场应用高级生命支持技术(达到82.9%:气管插管率69.9%、电击除颤率50.1%、复苏药物使用率89.2%)等影响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因素均有明显的改善。结论:实施专业化院前急救可提高院前心肺复苏成功率,同时需要全社会共同关心、共同参与、大力普及心肺复苏知识。
钟坚何景招李少洪相永森马诚
关键词:院前急救心肺复苏
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Ⅱ评分在亚低温脑复苏患者中的运用及回归模型建立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应用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评价亚低温脑复苏患者的病情危重程度并判断其预后,以评估其应用的有效性。方法连续收集入急诊重症监护室(ECIU)或重症监护室(mu)的亚低温脑复苏患者共34例,分别计算各自APACHEⅡ评分,并进行验证,建立回归模型。结果纳入的34例患者APACHEⅡ评分20—47(33.86±5.12)分。9例72h内存活者为(27.83±4.89)分,25例72h内死亡者为(35.56±7.12)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PACHEⅡ评分是亚低温脑复苏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P〈0.01)。结论APACHEⅡ评分可应用于亚低温脑复苏患者的病情危重程度及预后的评估,指导临床决策。
钟坚李少洪何景招卜会驹温海洋郭发良
关键词:预后
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对急性肝衰竭患者白介素-6-8及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探讨应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技术(continuous veno-venous hemofiltra-tion,CVVH)对急性肝衰竭(acute liver failure,ALF)患者血清相关炎性介质的影响。方法:将60例符合ALF诊断标准的患者依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30例ALF患者应用基础综合治疗与CVVH技术联合的治疗方式,30例对照组ALF患者则采用单独的基础综合治疗方法。同时,分别采集实验组和对照组ALF患者的血清样本,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及滤液中白介素-6、-8(IL-6、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水平。结果:与基础综合治疗方式相比,CVVH和基础综合治疗联合组的IL-6、IL-8和TNF-α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且联合治疗实验组的炎症介质水平降低的程度更为明显(P<0.05),且ALF患者的临床症状也有显著性的改善,随访观察的病死率也相对单独基础治疗方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ALF患者应用CVVH治疗联合基础治疗的方式,可以更为有效地清除机体的炎症介质,减少其对肝组织的损伤。同时,CVVH可通过保持机体内稳态,平衡水、电解质及酸碱水平,进而改善ALF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其生存率。
温海洋王存李少洪钟坚郭发良
关键词:连续性血液滤过急性肝衰竭炎症介质肿瘤坏死因子A
中毒严重程度评分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中毒严重程度评分(PSS)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评估中的意义,以指导临床决策。方法:我院急救医疗中心2004年1月至2012年7月收治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73例,根据患者入院时的PSS评分分为1、2、3三组,比较三组的临床资料。结果:PSS评分越高,并发症发生率越高,住院天数越长;PSS评分与APACHEⅡ评分有良好的相关性。结论:PSS评分能反映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指导临床正确决策和预后判断。
李少洪马诚王伋钟坚何景招刘旺林陈丹
关键词: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
乌司他丁治疗创伤失血性休克全身炎症反应的临床研究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探讨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变化以及乌司他丁的治疗作用。方法将54例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抗休克治疗组(Z组:26例)和乌司他丁(Ulinastatin,UTI)治疗组(U组:28例),U组在常规抗休克治疗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10万U静注,1次/8h,连续用药7d。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在入院时ISS评分、APACHEⅢ评分、总的住院时间、住ICU治疗时间、MODS发生率、死亡率,以及两组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在治疗前(发生创伤1h内)以及治疗后第1d、3d、5d、7d各时间点血中的含量。结果 U组和Z组患者的性别构成比、年龄、入院时ISS评分、初始APACHEⅢ评分、总的住院时间、住ICU治疗时间、死亡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组MODS发生率和治疗第3d的APACHEⅢ评分较Z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组与Z组患者在治疗第1d、3d、5d、7d各时间点检测血INF-α、IL-6浓度比较,U组较Z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血TNF-α、IL-6是升高的,乌司他丁可降低这些细胞因子的水平;给予乌司他丁的干预治疗对创伤失血性休克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有积极作用,从而起到保护器官的作用。
钟坚马诚李少洪何景招卜会驹温海洋
关键词:乌司他丁创伤失血性休克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白细胞介素-6
降钙素原、新蝶呤与乳酸对脓毒血症患者预后评估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 分析降钙素原、新喋呤与乳酸对脓毒血症患者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 按预后将95例脓毒血症患者分成生存组和死亡组,其中生存组65例,死亡组30例,将发病早期的降钙素原、新喋呤与乳酸水平和ACHEⅡ评分进行对比,通过建立ROC曲线探讨标记物对于预后评估的临床意义。结果 分析得知3种标记物水平和APACHEⅡ评分在2组患者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3种标记物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具有明显的相关性;标记物阳性结果越多,病死率越高;3项标记物预测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在0.70~0.78之间。结论 降钙素原、新喋呤与乳酸对脓毒血症患者的预后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研究价值,对患者的死亡具有较好的预测意义,并且联合检测能够提高预测的敏感程度。
温海洋李少洪钟坚王存龙珍
关键词:降钙素原新喋呤乳酸脓毒血症APACHEII评分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