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金英楠

作品数:20 被引量:36H指数:3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辽宁省博士科研启动基金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子宫
  • 9篇内膜
  • 8篇子宫内膜
  • 8篇宫内
  • 8篇宫内膜
  • 6篇腺癌
  • 5篇蛋白
  • 5篇细胞
  • 5篇内膜腺癌
  • 4篇子宫内膜腺癌
  • 4篇宫内膜腺癌
  • 4篇阿司匹林
  • 3篇嗜银
  • 3篇嗜银蛋白
  • 3篇子宫内膜病变
  • 3篇内膜病变
  • 3篇宫内膜病变
  • 3篇核仁
  • 3篇核仁组成区
  • 3篇核仁组成区嗜...

机构

  • 13篇中国医科大学
  • 6篇北京市西城区...
  • 2篇吉林大学
  • 2篇北京市西城区...
  • 1篇昭和大学

作者

  • 20篇金英楠
  • 10篇马晓欣
  • 5篇赵艳辉
  • 4篇侯力
  • 4篇苗青
  • 3篇李晓晗
  • 3篇张忠福
  • 2篇李艳霞
  • 2篇任岩
  • 2篇赵冬妮
  • 2篇黄岭
  • 2篇高红
  • 2篇李晓哲
  • 2篇姚丽萍
  • 1篇张淑兰
  • 1篇李一宁
  • 1篇闫学明
  • 1篇任立参
  • 1篇王丹波
  • 1篇孔令娜

传媒

  • 4篇中国医科大学...
  • 4篇中国妇幼健康...
  • 2篇生殖与避孕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生物制品...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中华妇产科杂...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日本医学介绍

年份

  • 3篇2014
  • 1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4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Bcl-xl与子宫内膜癌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检测Bcl-xl在不同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在子宫内膜病变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RT-PCR方法及Western blot法检测32例子宫内膜癌组织,12例非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组织,6例单纯性增生子宫内膜组织及1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Bcl-xl的表达情况。结果Bcl-xl在单纯性增生子宫内膜组织及非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组织中表达与正常子宫内膜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其在子宫内膜癌组织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子宫内膜(P均<0.05),其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病理分级有关(F=5.33,P=0.02)。结论Bcl-xl表达异常可能是子宫内膜癌发病的分子机制之一。
赵艳辉马晓欣高红黄岭金英楠
关键词:BCL-XL子宫内膜癌
阿司匹林对人子宫内膜腺癌Ishikawa细胞生长和凋亡的影响
2010年
目的研究阿司匹林对体外培养的人子宫内膜腺癌Ishikawa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及作用时间下阿司匹林对子宫内膜腺癌Ishikawa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浓度阿司匹林对细胞周期和凋亡率的影响;应用透射电镜观察阿司匹林作用后细胞的形态学变化。结果阿司匹林对人子宫内膜腺癌Ishikawa细胞的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呈时间与剂量依赖性(P<0.05);阿司匹林使细胞阻滞在G1期,细胞凋亡率增加,与药物作用浓度相关(P<0.05);阿司匹林作用后细胞体积缩小,染色质浓缩致密,可见凋亡小体形成。结论阿司匹林能够显著抑制人子宫内膜腺癌Ishikawa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发生凋亡。
赵冬妮金英楠李艳霞马晓欣
关键词:阿司匹林ISHIKAWA细胞肿瘤生长子宫内膜腺癌
伪人参皂苷GQ对阿霉素致大鼠慢性心脏毒性保护作用的研究
目的: 临床广泛应用的蒽环类抗肿瘤药物阿霉素具有心脏毒性的毒副作用。阿霉素使用过程中出现的累积心脏毒性限制了肿瘤患者的长期应用。本实验通过形成阿霉素致大鼠慢性心脏毒性模型,给予3组不同剂量的PGQ,探讨PGQ对阿霉...
金英楠
关键词:阿霉素心脏毒性
文献传递
美罗华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04年
陆君阳金英楠张锦华
关键词:美罗华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淋巴系统副作用
北京市西城区社区围孕人员孕前保健调查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了解社区围孕人群生活方式、孕前保健知识的需求。方法针对参加西城区免费孕前保健的291人进行健康体检,同时建立孕前档案,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疾病检出率的前3住:内外科疾病72.16%,生殖道系统疾病22.68%,遗传性疾病3.78%。病史中采集不良生活方式14种,位于前3位:长期使用电脑占90.38%,运动少占67.01%,饮食结构不合理占36.77%。在风疹的检测中,82.89%具有免疫能力,13.16%为易感人群,3.95%为急性原发感染或正在重复感染。结论应提高围孕夫妇的整体健康水平,开展孕前保健,降低导致出生缺陷发生的危险因素。
侯力汪菲菲金英楠
关键词:孕前保健疾病
西城区“免费子宫颈癌乳腺癌筛查”情况分析被引量:11
2011年
目的比较免费两癌(子宫颈癌、乳腺癌)筛查与既往妇女病普查对子宫颈及乳腺癌的检出效果,探讨妇女病防治工作新思路。方法免费两癌筛查与2005、2006、2007年妇女病普查结果相比较;对参加免费两癌筛查的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应用定性研究的小组访谈方法了解居民和医务人员对两癌筛查效果的评价。结果免费两癌筛查的两癌检出率远高于妇女病普查中两癌检出率;自愿参加免费两癌筛查人群年龄集中在45~60岁,居民对两癌筛查的流程、健康宣教、服务态度、筛查技术水平持肯定态度;参加两癌筛查的医务人员认为提高了筛查技术水平及个人综合能力。结论免费两癌筛查在服务模式、筛查方法、服务效果上达到了肯定,为妇女病防治工作的发展方向提供一定可借鉴的依据。妇女病防治工作应关注社区人群,采用相对先进的筛查方法,多部门协作,做好筛查后续服务。
李晓哲金英楠侯力
关键词:两癌筛查免费
北京市西城区490名在职妇女骨量测量分析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 探讨北京市西城区在职妇女骨量分布和骨质疏松症的患病情况.方法 采用美国Achilles Express超声骨密度测定仪对北京市西城区490名在职妇女跟骨的骨量进行检查,按年龄分组,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①北京市西城区在职妇女的骨量在30~40岁间达到峰值,41岁始随年龄的增加而逐年减少,骨量与年龄间呈负相关性(r=-2.06,P〈0.05);②51~60岁组妇女的骨量减少率为8.7%,骨质疏松发病率为2.17%;61岁以上组妇女骨量减少率为42.86%,骨质疏松发病率为57.14%;骨量减少从51岁年龄组开始增加的占8.7%,骨质疏松症从61岁年龄组开始增加的占42.86%.结论 骨量分布与年龄相关,北京市西城区在职妇女中存在一定数量的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症患者,超声骨密度测定仪对骨量的检测为评估和预防骨质疏松症提供了有效的依据.
金英楠姚丽萍任岩李晓哲侯力
关键词:骨量骨量减少骨质疏松症妇女
阿司匹林抑制子宫内膜腺癌Ishikawa细胞生长的实验研究
目的: 通过体外实验研究阿司匹林对人子宮内膜腺癌Ishikawa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 方法: 采用MTT法及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时间、浓度的阿司匹林对子宫内膜腺癌Ishikawa...
金英楠
关键词:阿司匹林子宫内膜腺癌BCL-XL蛋白
文献传递
北京市西城区妇女病健康检查年报表填报质量分析
2012年
目的了解北京市西城区2011年妇女病健康检查年报表的填报质量和妇女病的检出情况。方法按照《北京市妇女病健康检查年报表说明》对西城区各级医疗机构上报的妇女病健康检查年报表进行审核及汇总,分析报表填报存在问题及妇女病患病情况。结果三医院的报表按时上报率明显低于二级医院(X^2=6.000,P〈0.05)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X^2=5.238,P〈0.05)。2011年西城区妇科良性疾病的检出率为30.00%,乳腺良性疾病的检出率为41.98%,三级医院妇女病体检共检出卵巢癌1例,乳腺癌10例,乳腺癌检出率(27.88/10万)与其他级别医疗机构的癌症检查率(无癌症病例检出)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232,P〈0.05)。结论三级医院上报妇女病报表需提高填报质量,其他级别医疗机构上报妇女病报表需提高检查质量。各级医疗机构需进一步加强妇女病健康检查年报表的上报管理工作,提高数据信息的准确性,为政府医疗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金英楠姚丽萍任岩侯力
关键词:妇女病填报质量疾病检出率
白介素1β与地塞米松联合应用对人成骨细胞芳香化酶活性的影响
2006年
目的:探讨白介素1(βIL-1)β与地塞米松联合应用对人成骨细胞(HOS)芳香化酶活性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OS。分别加入IL-1β浓度1,10,50μg/L(实验Ⅰ~Ⅲ组);地塞米松0.1,1,10μmol/(L实验Ⅳ~Ⅵ组);地塞米松0.1μmol/L和IL-1β1μg/L(实验Ⅶ组),IL-1β10μg/L和IL-1受体拮抗剂IL-1ra 500μg/(L实验Ⅷ组),对照组加培养液,采用氚水法检测芳香化酶活性。结果:实验Ⅰ、Ⅱ、Ⅲ组氚水(3H2O)放射强度分别为(4211.2±347.9)(、4958.0±231.3)(、4818.1±515.5)pmol(/106cell.h),比对照组(3381.2±259.5)pmol(/106cell.h)的放射强度明显增加(P<0.05)。实验Ⅳ、Ⅴ、Ⅵ组放射强度为(4495.1±462.3)(、5125.1±120.7)、(5347.7±146.3)pmol(/106cell.h),与对照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实验Ⅶ组(7005.7±258.8)pmol(/106cell.h)与对照组间差异非常显著(P<0.01)。实验Ⅷ组(3652.3±203.4)pmol(/106cell.h)放射强度低于实验组Ⅰ和Ⅳ,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IL-1β、地塞米松可增加HOS芳香化酶的活性。IL-1β是通过与成骨细胞的IL-1受体相结合而起作用。地塞米松和IL-1β联合应用使芳香化酶活性叠加。
马晓欣王丹波金英楠张淑兰陆景明矢内原巧
关键词:白介素1Β地塞米松白介素1受体拮抗剂芳香化酶人成骨细胞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