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乐群

作品数:19 被引量:171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15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主题

  • 17篇玉米
  • 7篇杂交
  • 5篇后代
  • 4篇远缘
  • 4篇杂种
  • 4篇基因
  • 4篇孤雌
  • 4篇孤雌生殖
  • 3篇药物
  • 3篇药物诱导
  • 3篇育种
  • 3篇基因组
  • 3篇基因组原位杂...
  • 2篇淀粉
  • 2篇选育
  • 2篇异染色质
  • 2篇玉米杂交
  • 2篇玉米杂交种
  • 2篇玉米杂交种子
  • 2篇远缘杂交

机构

  • 17篇中国科学院遗...
  • 5篇武汉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海南大学
  • 1篇达州市农业科...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18篇郭乐群
  • 15篇谷明光
  • 8篇张忠
  • 6篇宋运淳
  • 5篇杨太兴
  • 3篇何锶洁
  • 2篇宁顺斌
  • 2篇翟文学
  • 2篇覃瑞
  • 2篇魏文辉
  • 1篇张萃
  • 1篇熊志勇
  • 1篇蒋其鳌
  • 1篇金德敏
  • 1篇刘立华
  • 1篇李雪姣
  • 1篇赵世民
  • 1篇牛东东
  • 1篇窦世娟
  • 1篇刘钊

传媒

  • 4篇玉米科学
  • 2篇科学通报
  • 2篇Acta B...
  • 2篇Journa...
  • 2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中国水稻科学
  • 1篇作物学报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Develo...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3
  • 2篇2004
  • 2篇2003
  • 2篇2002
  • 2篇2001
  • 3篇2000
  • 1篇1999
  • 2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5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二倍体多年生大刍草(Zea Diploperennis)是有价值的新种质资源被引量:30
2000年
二倍体多年生大刍草原产于墨西哥高寒山区 ,是栽培玉米的野生近缘种。它的根系发达 ,具有再生长和无性繁殖能力。它的抗逆性强 ,如抗旱、抗涝、抗寒 ,最突出的是抗病 ,抗多种病毒病 ,是其中 3种病毒病的唯一免疫源 ,除此 ,还抗大小斑病 ,茎腐病以及抗虫等。它的子粒蛋白质含量高为玉米的 3倍。它是转移玉米野生近缘属种质到栽培玉米的天然遗传桥梁。它与玉米具有相同数目 (2n =2 0 )的染色体和核型 ,与玉米杂交、染色体正常配对。我们利用它已经选育出玉米杂交种遗单 6号和青饲类玉米品种“8493”。
郭乐群张忠谷明光
关键词:玉米种质资源
药物诱导玉米远缘杂种孤雌生殖获得异源种质纯系及其育种研究被引量:35
1997年
药物诱导玉米远缘杂种(自330×DP)BC1孤雌生殖,可在早代(Pa2)克服远缘杂种疯狂分离、遗传性不稳定问题。在2~3年内选育出优良的异源种质纯系540,并组配出优良杂交种遗单6号(5003×540)。它的主要特点:大穗、高产、优质、抗病、抗倒伏、成熟后茎叶持绿。细胞学鉴定指出,纯系540的第2对同源染色体的一条染色体长臂和第5对同源染色体的长臂均显示异染色质末端带,这是二倍体多年生类玉米的带型特征,从而证明,540是具有二倍体多年生类玉米种质的纯系。
郭乐群谷明光杨太兴何锶洁张忠
关键词:玉米远缘杂种孤雌生殖育种
玉米和类玉米杂交后代异染色质纽的遗传稳定性分析被引量:3
2003年
利用玉米的近缘亲属摩擦禾的基因组DNA ,对玉米自交系 330、二倍体多年生类玉米及其远缘杂交孤雌生殖后代异源种质纯系 5 4 0的染色体进行比较基因组原位杂交 ,发现上述 3个供试种染色体上的异染色质纽因杂交信号极强而能被清楚地显示 .与亲代相比 ,5 4 0中出现异染色质纽数目减少的现象 .
韩永华郭乐群李冬郁谷明光宋运淳
关键词:玉米遗传育种
玉米、二倍体多年生类玉米及其杂交后代异染色质纽重复序列在染色体上的分布被引量:4
2004年
利用组成玉米异染色质纽的180-bp重复序列和TR-1元件以及45SrDNA对二倍体多年生类玉米(ZeadiploperennisIltisDoebtey,DP)、玉米自交系F102及其远缘杂交后代的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进行了定位.在DP中,第1和4染色体的短臂以及第4和5染色体的长臂上的异染色质纽只有180-bp重复序列信号,此外,在第2和5染色体的短臂以及第2,6,7,8和9染色体的长臂同时检测到180-bp重复序列和TR-1的信号.在玉米自交系F102中,180-bp重复序列信号出现在第7染色体短臂和第8染色体一个成员的长臂,TR-1信号是在第6染色体的随体上,该玉米自交系中没有观察到双重复序列同时出现的现象.两物种间,180-bp重复序列和TR-1元件信号大小、数目和染色体分布存在多态性,同一种内部分同源染色体之间具有异态性.以这些细胞学标记为探针,玉米和DP种间杂交后代得以鉴定.180-bp重复序列和TR-1元件比较定位分析有助于了解玉米属基因组间的结构和进化关系.
熊志勇高原何光源谷明光郭乐群宋运淳
关键词:荧光原位杂交染色体
玉米高淀粉品种秦单5号的选育研究被引量:13
2003年
玉米新品种秦单5号在陕西省关中地区夏播生育期87~90d,比当地主栽品种户单4号早2~8d,属早熟杂交种。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抗倒、抗病、抗逆性强、活秆成熟等特点,适宜陕西关中地区和黄淮海区域同类生态条件地区种植。子粒粗淀粉含量达到75.98%,属于工业原料用途的加工型玉米新品种。
郭乐群黄克虎谷明光安红卫张忠吕军杰徐志顺
关键词:玉米高淀粉品种选育子粒品质亲本繁殖制种
玉米×二倍体多年生类玉米孤雌后代渗入片段的GISH定位分析(英文)
2002年
用来自玉米 (ZeamaysL .)与二倍体多年生类玉米 (Z .diploperennisIltis,DoebleyandGuzm偄n)杂交的孤雌生殖后代同一抗病个体的 4个株系进行了基因组原位杂交 ,用改进的杂交技术获得了近 10 0 %的检出率 ,每一检出片段在同源染色体两成员和每两个姊妹染色单体上均有清晰的信号。
魏文辉覃瑞宋运淳宁顺斌郭乐群谷明光
关键词:玉米基因组原位杂交抗病性
基因组原位杂交鉴定玉米的外源染色体片段被引量:4
1999年
利用基因组原位杂交技术 ,在稳定遗传的纯系 5 40及其与玉米 (ZeamaysL .)自交系杂交后代F1,即遗单 6号中 ,成功地鉴定了渗入其中的二倍体多年生类玉米 (ZeadiploperennisDoebley ,DP)的染色体片段。采用DAB (Di aminobenzidinetetrahydrochloride)和荧光检出系统 ,二者获得了一致的结果。在纯系 5 40的第 1、2、5和 8号两条同源染色体长臂上均检出杂交信号 ,而仅在遗单 6号第 1、2和 8号染色体长臂上具有信号点。在纯系 5 40和遗单 6号中 ,第 1和 2号染色体上的信号点距着丝粒的百分距离十分一致。遗单 6号的第 8号染色体上的信号点距着丝粒的百分距离比纯系 5 40的小 ,并讨论了产生这种差异性的原因。
王玲宋运淳宁顺斌刘立华谷明光郭乐群
关键词:玉米基因组原位杂交DP
药物诱导玉米孤雌生殖植株的倍性变异被引量:24
1995年
实验结果表明,孤雌生殖植株根尖体细胞以二倍体细胞最多,占68.9%,其次为非整倍体细胞,占28.7%,其他异倍体和单倍体细胞极少(2.4%)。Pa1植株可分为二倍体和混倍体两类,以二倍体细胞占绝对多数的混倍体植株最多,为83.5%,这些植株生长发育和结实均正常。在花粉母细胞中正常二倍体频率比根尖体细胞明显提高,提高频率为35.3一59.6%,不同材料之间趋势一致。讨论了体细胞染色体变异的来源及其能否延续到生殖细胞。
谷明光杨太兴郭乐群颜春洪宋运淳
关键词:玉米孤雌生殖倍性
玉米×二倍体多年生类玉米后代的GISH分析被引量:7
2000年
通过对玉米自交系旅 9与二倍体多年生类玉米 ( Zea diploperennis,DP)远缘杂交 ,其杂种与玉米回交 ,回交一代 ( BC1 )孤雌生殖 ,获得了具有 DP性状的两个稳定株系 a2 - 1和 a2 - 6 .对其中的外源渗入片段进行了荧光原位杂交物理定位 ,确定了 a2 - 1中外源渗入片段在第 1染色体长臂近末端 ,第 2 ,8染色体长臂中部 ,以及第 6染色体短臂中部 .a2 - 6中外源渗入片段在第 1染色体长臂近末端 ,第 2 ,8染色体长臂中部 .对两株系中渗入片段在染色体上的物理位置的特点 ,位置与抗病性之间的关系 。
魏文辉覃瑞宋运淳郭乐群谷明光
关键词:抗病基因基因组原位杂交
利用远缘杂交和孤雌生殖生产玉米杂交种子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远缘杂交和孤雌生殖生产玉米杂交种子的方法。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结实率低,杂种后代疯狂分离等缺点,本发明将远缘杂交和改良的孤雌生殖相结合生产玉米杂交种子。用本发明的方法已培育出多个优良品种。
谷明光郭乐群杨太兴何锶洁张忠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