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立平

作品数:11 被引量:24H指数:3
供职机构:嘉兴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基金嘉兴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切除
  • 3篇肿瘤
  • 3篇静脉
  • 2篇血管
  • 2篇胰腺
  • 2篇预后
  • 2篇手术
  • 2篇脾切除
  • 2篇切除术
  • 2篇胃癌
  • 2篇疗效
  • 2篇门静脉
  • 2篇门静脉高压
  • 2篇静脉高压
  • 2篇腹腔
  • 2篇癌患者
  • 2篇并发
  • 2篇并发症
  • 2篇出血
  • 1篇多发

机构

  • 8篇安徽医科大学...
  • 3篇嘉兴学院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作者

  • 11篇郑立平
  • 7篇刘弋
  • 6篇汪圣毅
  • 3篇沈亦钰
  • 3篇杨文书
  • 3篇王兢
  • 2篇陈徐艰
  • 2篇郭爱军
  • 2篇宋景戈
  • 2篇王宁
  • 1篇姜皖杰
  • 1篇张丹
  • 1篇吴斌
  • 1篇韩涵
  • 1篇陈志武
  • 1篇张文良
  • 1篇鲁明典
  • 1篇吴绍汉

传媒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罕少疾病杂志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肝胆胰外科杂...
  • 1篇安徽医药
  • 1篇腹腔镜外科杂...
  • 1篇中国现代医药...
  • 1篇中华胰腺病杂...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4
  • 2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膈面外生型肝血管瘤压迫胃体1例
2012年
直径大于4cm的肝血管瘤即可出现周围脏器压迫症状,1例左肝外叶膈面外生型肝海绵状血管瘤,瘤体压迫胃体部诱发上腹部不适和隐痛,报告如下。
汪圣毅郑立平杨文书张文良刘弋
关键词:肝血管瘤胃肿瘤腹腔肿瘤
肝切除术治疗多发转移性肝癌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1年
转移性肝癌又称继发性肝癌.大多由腹部脏器的癌肿如消化道癌、子宫癌、卵巢癌转移到肝脏形成,也可由腹部以外的脏器癌肿如乳腺癌、肺癌、鼻咽癌等转移到肝脏形成。结直肠癌发生同时性肝转移的发生率为10%~25%.异时性肝转移的发生率尚不清楚,手术治疗转移性肝癌具有潜在根治的可能性,切除后生存率显著提高。
汪圣毅鲁明典杨文书郑立平刘弋
关键词:转移性肝癌肝切除术同时性肝转移多发腹部脏器继发性肝癌
腹腔镜与开腹脾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脾肿瘤的临床效果比较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脾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脾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52例原发性脾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2例行腹腔镜脾切除术(腹腔镜组),20例行开腹脾切除术(开腹组)。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手术远期效果。结果: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手术时间[(167.5±37.4)min vs.(123.3±34.2)min]、术后住院时间[(5.6±2.1)d vs.(8.6±2.7)d]、疼痛评分[(2.3±1.2)分vs.(5.4±2.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进食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手术远期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相较开腹脾切除术,腹腔镜脾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脾肿瘤具有创伤小、疼痛轻、康复快等优点,是安全、可行的。
胡春东郑立平王兢吴斌费发明吴绍汉沈亦钰
关键词:脾肿瘤脾切除术腹腔镜检查剖腹术疗效比较研究
血浆D-二聚体与胰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 分析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胰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嘉兴学院附属第二医院2013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60例胰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初诊时血浆D-二聚体水平、血清CEA及CA199水平、TNM分期、肿瘤分化程度及脉管癌栓等指标。以我院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胰腺癌患者和健康体检者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分析D-二聚体水平与胰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以血浆D-二聚体水平550 μg/L为界将胰腺癌患者分为D-二聚体正常组(n=18)和升高组(n=42),比较两组患者生存差异。结果 (1)胰腺癌患者平均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1 574.35±1 482.13)μg/L vs (248.90±183.28)μg/L,t=4.866,P<0.001];(2)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胰腺癌患者的TNM分期、肿瘤分化程度、脉管癌栓及血清CEA水平密切相关(Z=-3.742,-3.994,-3.707,-1.991,P<0.05)。(3)血浆D-二聚体水平升高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较其对应的正常组患者明显缩短(χ^(2)=4.464,P<0.05)。结论 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胰腺癌TNM分期、肿瘤分化程度、脉管癌栓及血清CEA水平密切相关,且其水平越高提示患者预后越差。
胡春东王兢郑立平陈徐艰费发明沈亦钰
关键词:胰腺癌高凝状态凝血异常预后
改良原位巨脾切除对脾体积和手术安全的影响被引量:3
2014年
采用1∶4配对的病例对照方法,选择行巨脾切除的患者60例,脾静脉最后分级离断原位巨脾切除术12例为改良组,常规原位巨脾切除术48例为对照组。改良组手术前后脾脏的长径(cm)分别为19.28±3.90、18.29±2.96,脾脏厚度(cm)分别为7.21±2.54、6.41±1.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输血量与出血量呈正相关(r=0.717,P<0.01)。与对照组比较,改良组出血量、输血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方法安全有效。
汪圣毅郭爱军韩涵王宁郑立平宋景戈刘弋
关键词:巨脾切除门静脉高压
伊马替尼治疗晚期胃肠间质瘤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探讨伊马替尼治疗晚期胃肠间质瘤的临床疗效及胃肠间质瘤临床病理学特征间的疗效差异性。方法回顾性分析74例晚期胃肠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其临床病理学特征分组,分别比较不同组间伊马替尼疗效的差异性,并记录治疗的毒副作用。结果根据Choi标准评价伊马替尼治疗晚期胃肠间质瘤12月后的疗效,有效率(response rate)RR为87.8%(65/74),疾病控制率为94.6%(70/74),不同转移病灶部位(P=0.001)的RR有显著性差异。主要不良反应有胃肠道反应,肝肾功能损害,白细胞减少,水肿、皮疹,对症治疗后症状均可缓解或消失。结论 (1)伊马替尼对晚期胃肠间质瘤有较好的疗效,不良反应轻微;(2)有效率可能与性别、年龄、危险度、原发部位无明显差异性,而与转移灶部位有显著差异。
郑立平刘弋
关键词:伊马替尼胃肠间质瘤复发
术中主干静脉意外损伤的出血控制和治疗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术中主干静脉意外损伤(MVIhI)的出血控制和治疗方法。方at回顾性分析我科2005年11月至2011年12月MVIA11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出血控制采用非器械法即指压、手捏、纱布棉垫压迫和血管器械法,治疗采用非修复方法即结扎、缝扎法和修复方法即吻合、修补法。总结损伤静脉分布、出血特点,分析不同出血控制和治疗方法的应用频率及结局事件。结果MVIAI含8种共13条主干静脉;出血量、输血量分别为200-4500ml、400-4300ml,极差R分别为4300ml、3900ml,偏度分别为2.323、2.154;指压、手捏、纱布棉垫压迫和血管器械法的应用频率分别为47.06%、11.76%、23.53%、17.65%,结扎、缝扎、吻合、修补法的应用频率分别为15.38%、7.69%、7.69%、69.23%;非器械、器械法出血控制的出血量均数分别为890ml、1533.3ml,差值MD=643.3ml(95%CI:-2498.61211.9X修复组、非修复组的累计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20%、0%,非修复组的绝对危险降低率ARR=20%(95%CI:-0.0480.448),NNT=5。结论MVIAI累及静脉多样,出血量个体差异大、分布正偏,非器械出血控制和非修复治疗方法可改善临床结局、降低危险度。
汪圣毅郭爱军郑立平王宁刘弋
关键词:医源性血管损伤静脉损伤出血控制失血性休克手术并发症
胰体尾癌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影响胰体尾癌患者的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0年3月间嘉兴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行手术切除或内镜超声穿刺活检并经病理证实的64例胰体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是否合并糖尿病、初诊时血清CEA及CA19-9水平、肿瘤部位、肿瘤最大直径、TNM分期、治疗方式等。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率的分析。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预后分析。结果64例患者中合并糖尿病者24例;血清CEA水平升高36例,CA19-9水平升高46例;TNMⅠA期8例、ⅠB期4例、ⅡA期4例、ⅡB期4例、Ⅲ期8例、Ⅳ期36例。采用对症治疗18例,化疗联合免疫治疗18例,综合治疗(手术联合化疗和免疫治疗)28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血清CEA及CA19-9水平、TNM分期、治疗方式是影响胰体尾癌患者预后的因素(P值均<0.05)。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TNM分期(HR=2.536)及综合治疗(HR=0.285)是影响胰体尾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经综合治疗的TNMⅢ+Ⅳ期胰体尾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25个月(95%CI 21.416~28.584),化疗联合免疫治疗的中位生存期为11个月(95%CI 7.246~14.754),对症治疗的中位生存期为6个月(95%CI 3.819~8.181),综合治疗患者中位生存期较化疗联合免疫治疗及对症治疗患者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NM分期及综合治疗是影响胰体尾癌患者的预后因素,手术联合化疗和免疫治疗可能是患者获得长期生存的最佳选择。
郑立平沈亦钰胡春东费发明陈徐艰王兢
关键词:胰腺肿瘤预后
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2年
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的手术治疗方式多种多样,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selective pericardial devas-cularization, SPCDV)有效性、安全性、合理性突出,技术简单可行,掌握该项技术的规范化操作要点并且根据患者的个体特征进行灵活运用,采取个体化治疗,术中、术后出血风险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止血确切”[1]。
汪圣毅杨文书郑立平
关键词: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出血个体化治疗
胃结肠癌患者血清TK1的分布及诊断价值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胃结肠癌患者血清胸苷激酶1(Thymidine kinase 1,TK1)的分布情况和诊断价值。方法免疫印迹增强化学发光法检测70例胃结肠癌患者(研究组)、48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血清TK1值,分析分布形态,计算基于参考值的阳性率,比较集中趋势,ROC曲线分析诊断价值。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的偏度系数分别为4.975、0.836,研究组的阳性率高于对照组(37.14%VS4.17%,P〈0.01),研究组的中位数大于对照组(1.56VS0.91,P〈0.01),ROC曲线下面积为0.7987,临界值为2.025pmol/L时,阳性似然比为最大值17.83,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37.14%、97.92%。结论胃结肠癌患者的TK1值呈正偏分布,可能预示癌细胞和宿主细胞的增殖状态差异,其阳性率和中位数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参考值为2.025pmol/L的诊断价值较高。
汪圣毅陈志武张丹郑立平宋景戈姜皖杰刘弋
关键词:胃癌结肠癌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