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赓迪

作品数:46 被引量:282H指数:9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化学工程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6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7篇医药卫生
  • 2篇化学工程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文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6篇活性
  • 10篇细胞
  • 10篇抗肿瘤
  • 9篇肿瘤
  • 9篇肿瘤活性
  • 9篇瘤活性
  • 8篇抗肿瘤活性
  • 6篇壁虎
  • 5篇食品
  • 5篇提取物
  • 5篇活性研究
  • 4篇增殖
  • 4篇食品制造
  • 4篇暹罗
  • 4篇小鼠
  • 3篇凋亡
  • 3篇毒性
  • 3篇血症
  • 3篇养殖
  • 3篇酸血症

机构

  • 46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北京市药品检...
  • 1篇清华大学
  • 1篇清华大学第一...

作者

  • 46篇赓迪
  • 21篇王春梅
  • 12篇王如峰
  • 4篇孙毅坤
  • 4篇徐晓琳
  • 3篇董玲
  • 3篇戴俊东
  • 3篇欧阳召
  • 3篇黄胜男
  • 3篇林志健
  • 3篇袁媛
  • 3篇崔小冬
  • 3篇孙博喻
  • 3篇张冰
  • 3篇王雪洁
  • 3篇牛红娟
  • 3篇朱春胜
  • 2篇张露
  • 2篇潘激扬
  • 2篇蒋桂香

传媒

  • 4篇中药材
  • 3篇药学教育
  • 2篇时珍国医国药
  • 2篇天然产物研究...
  • 2篇中药新药与临...
  • 2篇中华中医药杂...
  • 2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首都医药
  • 1篇特产研究
  • 1篇中医药信息
  • 1篇中医药学报
  • 1篇中草药
  • 1篇中国药房
  • 1篇中国药理学与...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天津中医药
  • 1篇世界科学技术...
  • 1篇国际药学研究...
  • 1篇中国科学:生...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6
  • 4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 6篇2012
  • 5篇2011
  • 8篇2010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5
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金莲花抗炎活性组分和成分研究
目的:研究金莲花的抗炎活性组分和活性成分。方法:化学方法和色谱法提取和分离金莲花的活性组分和活性成分;小鼠耳肿胀和大鼠腹腔渗出法研究金莲花各组分和化学成分的抗炎活性。结果:金莲花乙酸乙酯萃取部分及其中的黄酮类和酚酸类化合...
王如峰赓迪
关键词:中药化学抗炎活性
文献传递
气相色谱-质谱结合化学计量学分析莪术挥发油成分(英文)被引量:1
2016年
中药市场上的莪术来自不同的官方品种和炮制品种,因而存在着一定的混用情况。为了初步比较研究市售莪术的化学成分,我们对其主要的活性成分莪术挥发油进行了研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对来自于16个批次的不同官方品种和炮制品种的挥发油进行了化学分析和MCF-7细胞毒性检测。鉴定出53个化学成分,其中包括11个首次鉴定出的化合物。结果表明16批样品显示相似的抗肿瘤活性,而其化学成分在种间存在显著差异,而炮制品间未见差异。因此,来自于Curcuma kwangsiensis和C.phaeocaulis的挥发油应该与C.wenyujin区分开来。三个官方品种应当被进行深入的比较研究和区别应用。
谢梦赓迪周杨刘伟锐徐冠玲田玉欣王炎颜承刘子祯折改梅
关键词:挥发油莪术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化学计量学
自主设计基因工程实验课程开设方式的探索被引量:2
2016年
如何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在有限的实验条件下掌握基因工程相关实验操作技能,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基因工程理论,成为教师关注的问题。总结国内外基因工程实验课程开设的方式,分析各种方式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目标明确的大学生自主设计的实验开设方式,这可能是当前实验条件下较理想的方式。此方式应用于为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三届学生开设的基因工程制药课程的实验课中,取得良好的效果。目标明确的大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开设方式,不仅为相关院校基因工程课程实验开设提供借鉴,也为其他课程优化实验课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
王春梅郭明晔赓迪白根本
关键词:基因工程实验
结合UPLC-QTOF-MS和网络毒理学技术初探补骨脂致肝毒性机制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分析鉴定大鼠灌胃补骨脂(FP)后肝中的化学成分,结合网络毒理学初探FP致肝毒性潜在毒性机制。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及UNIFI数据筛查平台,快速鉴定灌胃FP后大鼠肝中的化学成分,运用多个数据库获取化学成分靶点、肝毒性靶点、成分-肝毒性共有靶点、间接靶点等信息,利用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 3.6.1软件对以上靶点进行蛋白质-蛋白质互作(PPI)网络构建及基因本体(GO)生物功能、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数据库(KEGG)通路富集分析,筛选得到FP致肝毒性的关键靶点和潜在作用机制。结果从大鼠肝中鉴定出FP原型成分11种。网络毒理学研究表明,FP致肝毒性的潜在作用靶点共计52个,通路23条,其中ALB、HOMX1、GSR、GSTM3、CYP2C9等靶点,以及甲状腺合成途径、谷胱甘肽代谢途径与FP肝毒性有较强的相关性。结论利用UPLC-QTOF-MS结合UNIFI数据筛查平台快速鉴定了11种大鼠肝内源自FP的化学成分,通过网络毒理学研究初步预测了FP致肝毒性的潜在分子机制,为FP肝毒性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张娜刘传鑫张晨宁曲玉霞曹一佳杨天歌赓迪孙毅坤
关键词:补骨脂肝毒性毒性机制
去南琵琶甲和壁虎的抗肿瘤活性成分及活性机制的初步研究
赓迪
不同部位鹿茸水提液对NRK-49F细胞促增殖作用的研究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研究鹿茸不同部位水提液体外对细胞促增殖作用的差异。方法:以大鼠肾成纤维细胞NRK-49F作为模型,以MTT法检测鲜鹿茸上、中、下三部分水提液的促细胞增殖率,以BCA法检测样品蛋白浓度,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方法分析样品蛋白组成的差异。结果:上、中、下部鹿茸样品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为17.89、16.04和6.89 mg·mL-1,从顶端到基部,鹿茸可溶性蛋白的含量依次降低。加样24 h时,鹿茸上部和中部样品分别在蛋白浓度800μg·mL-1和600μg·mL-1时达到最大促增殖率,分别为66.76%和64.36%,下部样品在1 000μg·mL-1时达到最大促增殖率,为58.87%。作用48 h后,鹿茸上部和中部样品均在蛋白浓度800μg·mL-1时达到最大促增殖率,分别为219.56%和215.86%,下部样品在蛋白浓度1 000μg·mL-1时达到最大促增殖率,为169.20%。鹿茸样品对细胞的增殖促进作用远大于10%胎牛血清。3个部位样品蛋白组成的SDS-PAGE图谱差异不大。结论:所有样品对细胞增殖均有促进作用,且呈现浓度依赖效应。不同部位样品主要蛋白组成差异不大。
吴帆董玲王春梅丁倩男刘建亭赓迪戴俊东
关键词:鹿茸MTT法促增殖作用
中药与肠道微环境相互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27
2018年
中药化学成分与肠道微环境的相互作用是中药发挥疗效的一个关键环节,相关研究对阐明中药药效物质及其作用机制至关重要,其中涉及中药化学成分、肠道菌群和肠道细胞之间复杂的相互关系.随着多学科理论和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本草基因组学学科概念的提出,中药化学成分与肠道微环境的相互作用研究也由原来的化学成分生物转化研究、菌群结构和免疫调控研究深入到基因水平,其内容涉及结构和功能基因组、蛋白质组、转录组、代谢组、表观基因组、宏基因组等理论与实验技术.本文对该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该领域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赓迪方明月李德利郑时奇乔姗姗王如峰杜力军
关键词:中药相互作用
短瓣金莲花的挥发性成分研究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研究短瓣金莲花的挥发性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短瓣金莲花的挥发性成分,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离和鉴定挥发性成分,面积归一化法进行定量分析。结果从短瓣金莲花中鉴定了41个化合物,占样品总量的85.94%。结论短瓣金莲花的挥发性成分主要是脂肪酸及烷烃类,另有少量的酮类和苯酚衍生物。
王如峰刘瑞凝赓迪
关键词:毛茛科短瓣金莲花挥发性成分
中药制药专业本科毕业设计教学现状分析被引量:8
2012年
中药制药专业本科毕业设计对大学生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深远的影响。介绍笔者多年指导专题生毕业设计的经验和体会,就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改进建议。
王如峰赓迪李雪飞袁铭潘激扬
关键词:大学生培养中药制药专业
肠道菌群结构变化与高尿酸血症发生的关系被引量:34
2015年
目的探讨肠道菌群结构变化在高尿酸血症(HUA)发生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以雄性迪法克鹌鹑为研究对象,按体质量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抗菌药物+正常饲料组(抗菌N组)、抗菌药物+高嘌呤饲料组(抗菌M组),正常组和抗菌N组喂食正常饲料,模型组和抗菌M组喂食高嘌呤饲料;正常组和模型组饮用自来水,抗菌N组和抗菌M组饮用含氨苄西林(150 mg/L)、新霉素(75 mg/L)的水,实验4周。PCR-DGGE法观察高嘌呤饮食和抗菌药物对鹌鹑肠道菌群结构,全自动生化仪或酶标仪检测细菌内毒素(LPS)、血尿酸(UA)及其关键酶黄嘌呤氧化酶(XO)的含量或活性。结果造模28 d,模型组鹌鹑肠道菌群结构发生变化,血浆及盲肠内容物中LPS含量、血清及肝脏中XO活性、血UA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或P<0.01);而抗菌N、M组中这些指标与正常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抗菌N、M组与模型组比较,其血浆及盲肠内容物中LPS含量减少,肝脏XO活性和血UA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高嘌呤饮食可引起鹌鹑肠道菌群结构变化和HUA。肠道菌群代谢产物LPS的含量与XO活性、血尿酸水平呈正相关关系,HUA的发生机制可能与LPS激活XO活性有关。
黄胜男林志健张冰赓迪牛红娟朱春胜王雪洁孙博喻
关键词:高尿酸血症肠道菌群内毒素黄嘌呤氧化酶鹌鹑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