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洪波
- 作品数:11 被引量:197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回顾性心电门控结合心电编辑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中的应用
- 目的:探讨回顾性心电门控技术结合心电编辑在64 层螺旋冠状动脉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因临床拟诊冠心病而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23例,其中心律失常14例,包括房
- 周旭辉严超贵谢洪波杨旭峰李向民李子平
- 文献传递
- 肺癌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的影像学表现(附30例分析)被引量:3
- 2005年
- 目的观察肺癌的血供变化,找出它的一些特征和规律,为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更多信息。方法采用东芝螺旋CT机对115例肺部单个结节进行动态增强扫描,总结分析经手术证实的肺癌30例。结果30例肺癌中轻度强化2例,中度强化14例,高度强化5例,显著高度强化2例,无强化7例。肺癌最高强化值开始出现在18~28s7例,30~39s12例,40~44s3例,平均32s。结论肺癌的强化多呈中度和高度强化,强化最高值开始出现的时间在1min内,多在注射造影剂后约32s左右。肺癌的强化与肺结核球和炎性假瘤不同。肺结核球多数不强化,部分结核球环状强化,强化环较薄且均匀。部分肺癌的环状强化为肿瘤周围肺不张强化。炎性假瘤的强化多呈显著高度强化,最高强化值超过100HU,强化程度比肺癌显著,最高强化值开始出现的时间变化较大,可在1min内,也可在1min后。
- 陈境弟冯仕庭杨旭峰谢洪波严超贵
- 关键词:肺癌X线计算机动态增强扫描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影像学表现肺结核球
- 肝脏CT灌注成像技术及其在肝硬化中的初步应用被引量:55
- 2004年
- 目的 采用单层CT动态成像测定肝脏血流量 ,探讨CT灌注成像测定肝血流量的技术原理。资料与方法 15例经临床及实验室、B超检查诊断为肝硬化患者 ,其中ChildB级者 10例 ,ChildC级者 5例。对照组为 13例无肝脏疾病者。所有患者均选取同时含有肝脏、脾脏、主动脉和门静脉的层面进行单层CT动态增强扫描 ,绘制感兴趣区时间 密度曲线计算肝脏血流量各参数。结果 正常组肝动脉灌注量 (HAP)为 0 .2 82 3± 0 .0 96 9ml·min-1·ml-1,门静脉灌注量 (PVP)为 (1.1788± 0 .4 0 0 4 )ml·min-1·ml-1,总肝血流量 (THBF)为 (1.4 5 6 3± 0 .4 4 39)ml·min-1·ml-1,肝动脉灌注指数 (HPI)为 (19.73± 5 .81) %。肝硬化时PVP为 (0 .6 12 1± 0 .2 5 4 4 )ml·min-1·ml-1,较正常组降低 ;THBF也减低 ,为 (0 .84 2 6± 0 .32 4 2 )ml·min-1·ml-1。肝硬化患者的HPI较正常组略有升高 ,为 (2 7.16±12 .75 ) % ,但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6 5 )。
- 江利杨建勇杨旭峰谢洪波严超贵李子平
- 关键词:肝脏CT灌注成像技术肝硬化肝脏血流量
- 颅内动脉瘤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的质量控制探讨
- 2007年
-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的图像后处理技术及其质量控制。方法采用东芝Aquilion64层螺旋CT机对21例怀疑颅内动脉瘤的患者行容积扫描,在VITREA2工作站对数据分别行容积再现技术(VR)、最大密度投影(MIP)、二维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仿真内窥镜(VE)等图像后处理,后由3名中级以上职称医生结合原始横断面图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1例患者均扫描成功,原始图像效果满意。21例患者中MSCTA发现动脉瘤19个,其中大脑中动脉6个,大脑前动脉7个,大脑后动脉4个,颈内动脉2个。2例海绵窦旁动脉瘤漏诊。MSCTA上动脉瘤显示直径3~28mm不等。结论多种图像后处理技术对颈动脉不同病变的显示各有优势,综合使用可以提高颅内动脉瘤的检出率。
- 容剑明冯仕庭罗小梅钟运其谢洪波
-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血管造影图像后处理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价值——附23例报告被引量:4
- 2007年
-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血管造影(multislice spiral X—ray computer tomography angiography.MSCT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价值。方法:对23例经手术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证实的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数理分析,重点分析MSCTA检查结果及其与手术或DSA检查的符合情况。结果:23例患者中,MSCTA发现动脉瘤22个(1例左颈内动脉瘤漏诊),其中颈内动脉7个,大脑前动脉6个,大脑中动脉5个,大脑后动脉2个,后交通动脉2个。MSCTA上显示动脉瘤直径3—20mm。MSCTA所显示动脉瘤的位置、大小、形态(窄颈或宽底)与DSA或手术结果基本相符。结论:MSCTA是一种无创性的检查技术,诊断颅内动脉瘤特异度较高,可显示清晰颅内动脉瘤,可作为手术或介入治疗动脉瘤的术前诊断方法。
- 容剑明冯仕庭杨旭峰谢洪波钟运其
-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准确率特异度
- CT灌注成像对肝硬化血流动力学的临床研究被引量:77
- 2004年
- 目的 采用单层CT动态成像测定肝脏血流量 ,研究肝硬化程度与肝脏血流量动态变化的关系。方法 对 2 7例肝硬化患者及 13例对照者选取同时含有肝脏、脾脏、主动脉和门静脉的层面进行单层CT动态增强扫描 ,绘制感兴趣区时间 密度曲线 ,计算肝脏血流量各参数。结果 正常组肝动脉灌注量为 (0 2 82 3± 0 0 96 9)ml·min-1·ml-1,门静脉灌注量为 (1 1788± 0 4 0 0 4 )ml·min-1·ml-1,总肝血流量为 (1 4 5 6 3± 0 4 4 39)ml·min-1·ml-1,肝动脉灌注指数为 (19 73± 5 81) %。肝硬化程度不同时 ,肝动脉灌注量、门静脉灌注量、肝脏总血流量及肝动脉灌注指数变化间差异存在显著性意义。ChildA、B级患者肝动脉灌注量 [(0 16 85± 0 10 6 8)ml·min-1·ml-1,(0 192 1± 0 0 986 )ml·min-1·ml-1]降低 ,而ChildC级患者肝动脉灌注量 [(0 30 72± 0 114 5 )ml·min-1·ml-1]比ChildA、B级患者增加 ,肝动脉灌注指数 [(37 4 8± 16 6 5 ) % ]也增加。ChildB、C级患者门静脉灌注量 [(0 6 331± 0 2 0 70 )ml·min-1·ml-1,(0 5 70 2± 0 35 6 2 )ml·min-1·ml-1]及总肝血流量 [(0 82 5 2± 0 2 95 2 )ml·min-1·ml-1,(0 8774± 0 4 118)ml·min-1·ml-1]下降。
- 江利杨建勇谢洪波杨旭峰严超贵李子平曾芳
- 关键词:肝动脉灌注肝脏血流肝硬化CT灌注成像门静脉灌注肝血流量
- 肺癌、肺结核球和炎性假瘤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的影像特征(附44例分析报告)被引量:37
- 2006年
- 背景与目的:肺癌、肺结核球和炎性假瘤是最常见的孤立性肺结节(solitarypulmonarynodule,SPN),CT(computedtomography)是最主要的诊断方法,近年来关于它们的CT特征报道较多,但绝大多数都是从形态学上的分析,鉴别诊断较困难,本研究旨在观察肺癌、肺结核球和炎性假瘤的血供变化,找出它们的一些特征和规律,为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更多信息。方法:采用螺旋CT对115例肺部单个结节进行动态增强扫描,总结分析经手术治疗确诊病例44例,其中肺癌30例,肺结核球7例,肺炎性假瘤7例。结果:30例肺癌中轻度强化2例,中度强化14例,高度强化5例,显著高度强化2例,无强化7例。肺癌最高强化值开始出现在18~28s9例,30~39s17例,40~44s4例,平均32s。7例结核球中5例无强化,2例环状强化。7例炎性假瘤均呈显著高度强化,最高强化值均在100Hu以上,最高强化值出现的时间分别为26s、28s、30s、32s、33s、110s和122s。结论: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对肺癌、肺结核球、炎性假瘤的鉴别诊断有一定的帮助。
- 冯仕庭陈境弟孟悛非杨旭峰谢洪波严超贵
- 关键词:肺结核球肺炎性假瘤动态增强扫描
- 颅内动脉瘤的MSCTA诊断被引量:9
- 2008年
-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64-MSCTA)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经DSA和手术证实的颅内动脉瘤18例,所有的病例均行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分别用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多平面重组(MPR)法进行图像重组。13例行手术治疗,5例行DSA检查。结果:18例患者中MSCTA发现动脉瘤17个,其中大脑中动脉7个,大脑前动脉6个,大脑后动脉2个,颈内动脉2个。1例左侧颈内动脉瘤MSCTA漏诊,经DSA检查发现。MSCTA上动脉瘤显示直径3~20mm。MSCTA所发现的17个动脉瘤与手术及DSA所见的动脉瘤位置、大小、形态基本一致。结论:MSCTA能清楚显示颅内动脉瘤的形态、位置及其与周围的解剖关系,为手术或介入治疗动脉瘤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 梁康福冯仕庭孟悛非郭欢仪容剑明谢洪波钟运其
-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
- 64层螺旋CT对冠状动脉瘘诊断的临床价值被引量:11
- 2009年
-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对冠状动脉瘘(CAF)的临床应用及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手术或造影证实的CAF患者的CT资料。男8例,女4例,年龄2~74岁。所有图像均行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 IP)、多平面重组(MPR)和曲面重组(CPR)成像。结果全组病例CAF的起源、行程、引流部位及并发异常均清晰显示,受累冠状动脉表现为走行迂曲、扩张,局部形成动脉瘤4例。单一瘘管11例,单纯起源于左冠状动脉5例,右冠状动脉4例;起源于左右双侧血管3例。多发瘘管1例。引流至右心系统9例、左心系统3例。结论64层螺旋CT可准确显示CAF的起源、行程、引流部位及并发异常,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无创性诊断CAF的影像方法。
- 郑丽丽杨有优谢洪波彭谦周旭辉李向民孟悛非
- 关键词:冠状动脉瘘64层螺旋CT
- 肝硬化脾血流量变化的CT灌注成像初步研究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通过检测单位体积的脾灌注量,观察肝硬化时脾脏血流量的变化及其与门静脉灌注量的关系。方法 19例经临床及实验室、B超检查诊断为肝硬化的患者,其中Child A级患者8例,Child B级患者7例,Child C级患者4例。对照组为13例无肝脏疾病的患者。所有患者均选取同时含有肝脏、脾脏、主动脉和门静脉的层面行单层CT动态增强扫描,绘制ROI时间-密度曲线计算脾脏灌注量和肝脏门脉血流量。结果正常组脾脏灌注量为1.1542±0.1408ml(min·ml),肝硬化组脾脏灌注量为1.0172±0.3137ml(min·ml),其中Child A级肝硬化组脾脏灌注量为1.2272±0.2574ml(min·ml),Child B级肝硬化组脾脏灌注量为1.0016±0.4450ml(min·ml),Child C级肝硬化组脾脏灌注量为0.6240±0.0672ml(min·ml)。严重肝硬化患者脾脏血流灌注量明显下降。门静脉灌注量和脾脏灌注量呈正相关(r=0.3023,P=0.02,y=0.3998x+0.4256)。结论螺旋CT灌注成像CT可定量测量脾脏血流量参数,肝硬化时脾脏灌注量的测定有助于反映肝硬化时门静脉灌注的变化。
- 江利杨建勇杨旭峰谢洪波严超贵李子平
-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灌注成像肝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