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解振兴

作品数:55 被引量:184H指数:7
供职机构: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交通运输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21篇专利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6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机械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18篇再生稻
  • 15篇水稻
  • 9篇玉米
  • 7篇植物
  • 6篇飞虱
  • 5篇栽培
  • 5篇再生力
  • 5篇直播
  • 5篇伤流
  • 5篇种养
  • 5篇化学调控
  • 4篇稻田
  • 4篇稻种
  • 4篇调节剂
  • 4篇植物生长
  • 4篇植物生长调节
  • 4篇植物生长调节...
  • 4篇若虫
  • 4篇生长调节剂
  • 4篇齐穗

机构

  • 43篇福建省农业科...
  • 10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福州国家水稻...
  • 2篇北京理工大学
  • 2篇厦门大学
  • 2篇北京市农业技...
  • 1篇吉林省农业科...

作者

  • 55篇解振兴
  • 37篇姜照伟
  • 20篇施龙清
  • 14篇占志雄
  • 12篇张居念
  • 10篇董志强
  • 8篇张建福
  • 8篇张数标
  • 7篇杨德卫
  • 7篇朱永生
  • 6篇游晴如
  • 6篇黄庭旭
  • 6篇王洪飞
  • 5篇周鹏
  • 5篇何炜
  • 5篇张水金
  • 5篇徐田军
  • 5篇涂诗航
  • 5篇郑家团
  • 5篇董瑞霞

传媒

  • 10篇福建稻麦科技
  • 4篇玉米科学
  • 2篇中国水稻科学
  • 2篇福建农业学报
  • 2篇厦门大学学报...
  • 2篇作物学报
  • 1篇科学通报
  • 1篇汽车工程
  • 1篇福建农业科技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核农学报
  • 1篇科技促进发展
  • 1篇中国生物防治...
  • 1篇2010年作...
  • 1篇2018中国...

年份

  • 2篇2024
  • 5篇2023
  • 3篇2022
  • 6篇2021
  • 3篇2020
  • 9篇2019
  • 10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3
  • 5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8
5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机收再生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规程被引量:5
2019年
机收再生稻丰产高效技术对于提高种田效率,减轻劳动强度,破解农村劳动力转移、水稻种植人工劳动成本高的发展瓶颈,加快再生稻在南方稻区的推广,保障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经多年机收再生稻的试验示范,总结出机收再生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规程,以供再生稻生产参考。
姜照伟解振兴张数标施龙清董萌张居念
关键词: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规程
再生稻根系内生固氮菌多样性分析
2022年
根系微生物影响宿主植物的健康和营养吸收。为了解再生稻生长发育过程中根系内生固氮菌变化,以强再生力品种佳辐占和甬优2640为研究对象,基于nifH基因扩增子测序技术对根系内生固氮菌群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根系内生固氮菌群多样性随着再生稻生长发育发生变化,在整个生育期慢生根瘤菌属与固氮螺菌属是优势菌属,根系内生固氮菌可以作为生物标记物区分水稻生长发育期。研究结果为深入了解再生稻根系内生固氮菌群随生长发育的变化规律及生物菌肥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数据和理论依据。
董萌解振兴施龙清连玲张居念姜照伟吴春珠
关键词:联合固氮菌NIFH佳辐占
水稻强再生力种质创制及遗传分析被引量:4
2021年
当前直接选育的再生稻专用品种较少,其制约的关键要素在于强再生力种质的缺乏.选用8个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恢复系,按4×4不完全双列杂交方式,通过系谱法进行定向选择和种质创新,以再生芽出鞘率为指标,采用加性-显性遗传模型,对恢复系再生力的遗传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再生力性状受控于加性效应基因和显性效应基因的共同作用,同时易受环境条件与栽培技术的影响;(2)再生力性状狭义遗传率(h^(2)N)和广义遗传率(h^(2)B)的估计值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而且广义遗传率明显大于狭义遗传率;(3)恢复系闽恢3301和亚恢627的再生力性状具有极显著或显著的正向加性效应和负向显性效应,适合作为筛选强再生力的亲本材料;(4)创制的新种质Ra201、Ra202、Ra212再生芽出鞘率较高,再生力强,其中Ra202低节位腋芽萌发优势明显,可作为亲本用于籼型水稻再生力基因挖掘和利用;(5)再生稻品种选育方法的研究进一步完善了传统育种技术,具有间接鉴定和早期筛选的优点,新种质创制和新品种选育取得了良好成效.
林强郑长林林芳郑莉王洪飞蒋家焕解振兴解振兴张建福
关键词:水稻恢复系再生力
施氮量对优质稻“福香占”光合特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被引量:7
2023年
【目的】烟稻轮作生产模式可以有效改善土壤生态,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氮肥是影响水稻生长发育的关键因素,为明确优质稻“福香占”在福建烟后稻区的最佳氮肥施用量,充分发挥其优质、高产特性,【方法】本研究设置CK(0)、N1(51.75)、N2(103.5)、N3(155.25)、N4(207 kg/hm^(2))5个氮肥(以纯氮计)水平,在大田环境下,分析“福香占”光合特性、田间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稻米品质、香味等方面的变化。【结果】随施氮量增加,“福香占”生育期逐渐延长,叶片SPAD值、净光合速率、叶绿体大小、叶片中蔗糖和淀粉含量均上升,N3或者N4达到最高。两年穗总粒数和田间产量均是N2最高,结实率、千粒重随施氮量增加而降低。稻米加工品质N2处理表现最好,外观品质和食味品质受氮肥水平影响不显著。蛋白质含量随氮肥量升高而增加,峰值黏度、热浆黏度、最终黏度、崩解值均随氮肥量增加而降低,消减值升高。N2处理糙米香味物质2-乙酰-1-吡咯啉(2-AP)的含量最高。【结论】氮肥处理促进了“福香占”的光合作用,但过量氮肥使得植株贪青迟熟,结实率和产量下降。施氮量为103.5 kg/hm^(2)(N2)时,“福香占”高产和优质协调,香味物质积累多。本研究为“福香占”进一步在福建烟后稻区推广应用及优质稻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
王颖姮陈丽娟崔丽丽詹生威宋煜陈世安解振兴姜照伟姜照伟卓传营吴方喜谢华安蔡秋华
关键词:光合特性施氮量
水稻所科技人员赴浦城、尤溪开展春耕生产工作
2023年
一年之计在于春。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坚决守牢确保粮食安全,全力抓好粮食生产,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发展再生稻。为了贯彻落实好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提前谋划示范片建设,推动所重点工作的开展,2月22-24日,水稻所科技人员姜照伟研究员、蔡秋华副研究员、朱永生博士和解振兴助理研究员一行到浦城、尤溪开展水稻科研示范工作。
解振兴
关键词:中央一号文件春耕生产再生稻
提高水稻直播发芽率的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涉及农业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提高水稻直播发芽率的装置及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水稻直播机以及滚筒装置,所述滚筒装置包括滚筒以及连接架,所述滚筒的两端转动连接于连接架上,所述滚筒装置还包括储液腔以及输放液管;本发明...
张水金周鹏朱永生涂诗航董瑞霞王洪飞郑菲艳游晴如解振兴黄庭旭郑家团占志雄
水稻褐飞虱若虫和成虫褪黑素含量测定及比较
2021年
【目的】明确褪黑素在褐飞虱各发育阶段的含量情况。【方法】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HPLCMS/MS)对1~5龄若虫和两种翅型雌、雄成虫体内褪黑素含量进行测定和比较。【结果】褐飞虱若虫期褪黑素含量在1~2龄若虫时期最低,平均为378.5 pg·g^(-1)。3龄若虫褪黑素含量最高,为856.6 pg·g^(-1)。4龄若虫褪黑素含量下降,为810.7 pg·g^(-1),与3龄无显著差异。5龄若虫褪黑素含量下降显著,为574.5 pg·g^(-1)。褐飞虱成虫褪黑素含量与性别显著相关,但受翅型影响不明显。雌、雄成虫间的褪黑素水平有极显著差异,长、短翅雄性成虫的褪黑素含量分别为978.3 pg·g^(-1)和969.6 pg·g^(-1),而长、短翅雌性的褪黑素含量仅为76.1 pg·g^(-1)和176.8 pg·g^(-1),甚至低于1~2龄若虫时期。【结论】初步明确了褐飞虱各发育阶段体内褪黑素含量变化特点,为后续研究褐飞虱褪黑素功能及机理奠定基础。
施龙清解振兴姜照伟董萌占志雄
关键词:褐飞虱褪黑素水稻害虫翅型
机插对水稻生育期的影响及高产栽培技术被引量:7
2018年
以早稻佳辐占、中稻宜优673和烟后稻天优华占为材料,设置了机插秧与手插秧对比试验,研究机插对水稻生育期的影响。结果表明,机插秧早稻、中稻、烟后稻全生育期比手插秧的分别延长2、4和6 d。机插会延长水稻生育期,推迟其成熟,且机插对烟后稻生育期延长效果尤其明显。根据机插水稻的生长发育规律,总结了机插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姜照伟解振兴张数标游晴如张琳
关键词:机插水稻生育期安全齐穗高产栽培
一种水稻水田直播机的开沟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稻水田直播机的开沟器,包括压沟条、方管、铰链和弹簧;所述压沟条包括长压沟条和短压沟条,均固定连接在所述方管上,压沟条的一端压在水田田面上,用于在水田田面上开出播种沟;所述方管通过铰链固定在播种机的机...
姜照伟张数标解振兴张居念张琳
文献传递
水稻根系内生固氮菌的分离鉴定及其促生作用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研究不同生育期水稻根系内生固氮菌的多样性,分离鉴定内生固氮菌并筛选具有促生作用的菌株,为水稻生产中固氮菌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无氮培养基培养方法,从拔节期和抽穗期佳辐占根系中分离内生固氮菌,通过扩增16S rRNA方法进行分子鉴定和系统进化分析;采用透明圈法进行溶磷解钾能力验证;采用乙炔还原法测定固氮酶活性。将分离的内生固氮菌株单独接种盆栽水稻幼苗,测定其对株高、根长、鲜质量的影响;将内生固氮菌混合菌液接种水稻品种佳辐占和台粳8号,于齐穂期测定倒1、倒2和倒3叶片的叶绿素含量(SPAD值)。【结果】从拔节期和抽穗期水稻根系中分别分离出10和20株内生固氮菌,且两个时期水稻根系内生固氮菌群多样性存在差异,拔节期以克雷伯氏菌属为主,而抽穗期以假单胞菌属为主。筛选出7株具有溶解无机磷能力的菌株,分别是J3、J10、J23、H27、H30、H33和H37。乙炔还原法测定结果表明,分离的内生固氮菌均具有弱固氮活性,其中H33和H40-2菌株固氮能力相对较强。将固氮菌回接水稻幼苗,H40-2和J3菌株对水稻株高、地上鲜质量、根长均有显著影响,可促进水稻生长。将固氮菌混合回接水稻根系,发现佳辐占叶片叶绿素含量与对照差异不显著,而台粳8号显著提高。【结论】分离的内生固氮菌株H40-2和J3在水稻苗期具有明显促生作用,可作为功能性内生固氮菌开发利用。
董萌施龙清解振兴连玲吴春珠张居念张数标姜照伟
关键词:内生固氮菌水稻固氮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