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翟景明

作品数:5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基础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卫生厅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小鼠
  • 3篇细胞
  • 2篇血管
  • 2篇血管内皮
  • 2篇树突
  • 2篇树突状
  • 2篇树突状细胞
  • 2篇内皮
  • 2篇抗原
  • 2篇宫颈
  • 2篇宫颈癌
  • 1篇新生小鼠
  • 1篇血管内皮生长...
  • 1篇血管内皮生长...
  • 1篇血管内皮生长...
  • 1篇血管内皮细胞
  • 1篇疫苗诱导
  • 1篇生长因子受体
  • 1篇受体
  • 1篇树突细胞

机构

  • 4篇郑州大学
  • 3篇郑州大学第三...
  • 2篇长治医学院附...

作者

  • 4篇杨洪艳
  • 4篇路静
  • 4篇翟景明
  • 4篇董子明
  • 4篇赵军
  • 4篇李珊
  • 3篇张曦
  • 3篇赵继敏
  • 2篇黄幼田
  • 1篇赵明耀

传媒

  • 1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中华妇产科杂...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细胞与分子免...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09
  • 2篇2008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新生小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培养和抗原制备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建立简单有效的新生小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PMVECs)的培养和抗原制备的方法.方法:用1wk龄内BALB/c小鼠的肺组织进行PMVEC的原代培养并传代,通过倒置显微镜、免疫组织化学鉴定,并用冻融、煮沸、超声等方法比较制备抗原.结果:体外培养的新生小鼠PMVEC呈梭形或多角形,形成单层后呈典型的铺路石样排列,并可见管腔形成,获得的血管内皮细胞纯度较高,第Ⅷ因子相关抗原(ⅧF-Ag)和CD31表达阳性,成功建立了PMVEC的原代培养方法.通过几种方法比较出超声破碎法制备抗原方法简单浓度高.结论:PMVEC的原代培养方法简便、可靠,保持了血管内皮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且运用超声破碎法获得纯度较高的抗原,为进一步研究PMVEC在抗肿瘤血管治疗中奠定了基础.
赵军路静赵继敏杨洪艳翟景明李珊张曦董子明
关键词:肺微血管内皮细胞细胞培养技术抗原制备
负载小鼠bEnd.3细胞抗原的树突状细胞诱导小鼠抗同种子宫颈癌U14细胞的免疫反应
2011年
目的 探讨负载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End.3抗原的树突状细胞(DC)诱导小鼠抗同种宫颈癌U14细胞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反应.方法 培养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End.3,逆转录(RT)-PCR技术检测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相关抗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和整合素αV的表达,并制备bEnd.3细胞的冻融抗原,用抗原负载DC(即bEnd.3-DC).采用bEnd.3-DC免疫小鼠(bEnd.3-DC组),共4次,每周1次,设DC组和磷酸盐缓冲液(PBS)组作为对照;免疫结束后1周皮下注射小鼠宫颈癌U14细胞,观察荷瘤小鼠的肿瘤生长情况,检测免疫后小鼠脾T淋巴细胞体外靶向血管内皮细胞的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效应、脾CD+3 CD+8T淋巴细胞百分率和免疫后小鼠血清的抗体滴度,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和蛋白印迹法进行小鼠抗血清的特异性免疫反应分析.结果 经RT-PCR技术证实,bEnd.3细胞在mRNA水平表达VEGF-R2和整合素αV.PBS组小鼠的肿瘤生长最快,DC组和bEnd.3-DC组小鼠肿瘤也有生长,但生长较慢;在免疫小鼠2周后,bEnd.3-DC组小鼠肿瘤消失,PBS组小鼠肿瘤体积为(3.38 ±0.34)cm3,DC组小鼠肿瘤体积为(0.11±0.13)cm3.小鼠脾T淋巴细胞体外CTL实验结果显示,bEnd.3-DC组有明显的特异性靶向杀伤bEnd.3细胞的作用,其杀伤率超过60%.脾CD+3 CD+8 T淋巴细胞的百分率,PBS组为(30.0±0.9)%,DC组为(32.8±0.4)%,bEnd.3-DC组为(38.6 ±0.7)%,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End.3-DC组免疫小鼠血清的抗体滴度为1∶3200,DC组为1∶800,PBS组则为0.免疫细胞化学检测显示,bEnd.3-DC组的抗血清与bEnd.3细胞有特异性的抗原抗体反应;蛋白印迹法结果显示,在相对分子质量为220 000处有特异性的VEGF-R2蛋白条带.结论 负载小鼠bEnd.3细胞抗原的DC对小鼠宫颈癌Ui4细胞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其原因是诱导小鼠产生了特异性的靶向血管内皮细胞的CTL和针对bEnd.3细胞中�
赵军路静刘雅琴杨洪艳黄幼田赵继敏李珊翟景明赵明耀张曦董子明
关键词:树突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
小鼠Lewis肺癌模型制备方法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 探讨不同方法制备小鼠Lewis肺癌模型的可行性及相关技术的改良.方法 采用体外培养细胞法、胰酶消化法、胶原酶法和匀浆法制备的不同浓度的细胞悬液皮下注射C57BL/6小鼠,观察不同方法获得的细胞数、成瘤率、成瘤时间、肿瘤体积、离体肿瘤重量、荷瘤鼠的生活习性等,判定改良技术的可行性.结果 体外培养细胞法可以获得所需细胞,成瘤率100%.而胰酶消化法、匀浆法获得的细胞较少,而且成瘤率较低,约80%~90%和60%~75%.胶原酶法则是几种方法中获得细胞数最多的,成瘤率100%.结论 改良后的胶原酶法制备小鼠Lewis肺癌模型具有方法简便、成瘤率高、经济实惠的特点,为肿瘤的实验研究奠定了基础.
赵军路静杨洪艳赵继敏翟景明李珊张曦董子明
负载人HUVECs抗原的DC疫苗诱导小鼠对宫颈癌U14的特异性免疫反应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探讨负载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抗原的DC疫苗诱导小鼠对宫颈癌U14的特异性免疫反应。方法:原代培养和鉴定人HUVECs,制备抗原,负载树突状细胞(DC),免疫小鼠,免疫结束后1周小鼠皮下注射小鼠宫颈癌U14细胞,观察肿瘤生长大小、检测免疫后小鼠脾细胞体外CTL效应、表面CD3+CD8+百分率和血清抗体滴度,通过细胞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血清特异性反应分析。结果:经免疫组化鉴定成功培养出纯度高的HUVECs,抗原负载DC并注射BALB/c小鼠后,PBS组肿瘤生长最快,DC组和HUVEC-DC组肿瘤也有生长,但生长较慢,在2周后HUVEC-DC组肿瘤消失,3周后DC组肿瘤消失。小鼠脾细胞体外CTL结果显示HUVEC-DC组有明显的特异性杀伤HUVEC的作用。CD3+CD8+百分比提示HUVEC-DC组细胞毒性T细胞比例较其他两组高。小鼠血清抗体滴度示有抗体产生,免疫组化检测示组与HUVEC有特异性抗原抗体反应,Western blot显示在相对分子质量(Mr)130000和220000处有特异性条带。结论:负载人HUVECs抗原的DC疫苗和DC疫苗对小鼠宫颈癌U14有抑制作用,HUVEC-DC疫苗诱导了小鼠的细胞和体液免疫,并诱导了针对HUVECs细胞中的某些抗原的应答,这些抗原可能是整合素αν和VEGF-R2。
赵军翟景明路静杨洪艳黄幼田李珊董子明张曦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小鼠宫颈癌特异性免疫反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