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璐

作品数:141 被引量:643H指数:13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重庆市医学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8篇期刊文章
  • 8篇学位论文
  • 4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33篇医药卫生
  • 6篇生物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47篇细胞
  • 21篇衰老
  • 19篇当归
  • 19篇当归多糖
  • 19篇多糖
  • 18篇骨髓
  • 17篇造血
  • 16篇人参
  • 16篇基质
  • 15篇小鼠
  • 15篇骨髓基质
  • 15篇半乳糖
  • 15篇D-半乳糖
  • 14篇基质细胞
  • 14篇干细胞
  • 12篇骨髓基质细胞
  • 10篇分化
  • 10篇成骨
  • 9篇口腔
  • 7篇信号

机构

  • 79篇重庆医科大学
  • 63篇重庆医科大学...
  • 5篇四川大学华西...
  • 4篇重庆市妇幼保...
  • 4篇重庆医科大学...
  • 2篇成都市第三人...
  • 2篇遵义医学院附...
  • 2篇成都医学院第...
  • 1篇济宁医学院
  • 1篇成都大学
  • 1篇武汉大学附属...
  • 1篇重庆大学
  • 1篇遵义医学院
  • 1篇成都军区
  • 1篇重庆钢铁研究...
  • 1篇铜梁县人民医...

作者

  • 141篇王璐
  • 56篇王亚平
  • 23篇姜蓉
  • 14篇徐凌
  • 12篇张岩岩
  • 11篇张梦思
  • 11篇陈粼波
  • 11篇李静
  • 10篇李苏伶
  • 10篇陈雄斌
  • 9篇宋小英
  • 8篇刘俊
  • 7篇吴小红
  • 7篇王顺和
  • 7篇徐春燕
  • 7篇谭发兵
  • 6篇夏熹
  • 5篇吴宏
  • 5篇汪维伟
  • 5篇黄国宁

传媒

  • 24篇重庆医科大学...
  • 17篇解剖学报
  • 13篇第三军医大学...
  • 10篇重庆医学
  • 5篇中国组织工程...
  • 4篇华西口腔医学...
  • 4篇中草药
  • 4篇基础医学与临...
  • 3篇中国中药杂志
  • 3篇解剖学杂志
  • 3篇中国组织工程...
  • 3篇中国细胞生物...
  • 3篇中华医学教育...
  • 2篇口腔材料器械...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中国药理学通...
  • 2篇中国医科大学...
  • 2篇中国组织化学...
  • 1篇上海口腔医学
  • 1篇中国生物制品...

年份

  • 2篇2023
  • 3篇2022
  • 10篇2021
  • 4篇2020
  • 5篇2019
  • 2篇2018
  • 8篇2017
  • 10篇2016
  • 11篇2015
  • 10篇2014
  • 11篇2013
  • 7篇2012
  • 8篇2011
  • 8篇2010
  • 7篇2009
  • 8篇2008
  • 6篇2007
  • 10篇2006
  • 4篇2004
  • 4篇2003
1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当归多糖对小鼠衰老造血干细胞端粒、端粒酶及P53的影响被引量:23
2013年
目的:观察当归多糖(ASP)对小鼠造血干细胞(HSC)端粒长度、端粒酶活性及P53表达的影响,探讨ASP调控HSC衰老的可能机制。方法: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衰老组和干预组,衰老组采用X线全身均匀照射,建立小鼠HSC衰老模型;干预组在照射期间给予ASP灌胃;正常组给予NS灌胃。免疫磁珠分离HSC,运用细胞周期分析和β-半乳糖苷酶(SA-β-Gal)染色观察HSC衰老生物学变化;Western blot检测P53蛋白表达,Southern blot和TRAP-PCR分别检测HSC端粒长度和端粒酶活性。结果:与正常组比较,X线能显著增加衰老组HSC G1期细胞比例、SA-β-Gal染色阳性细胞率及P53蛋白表达;降低端粒长度和端粒酶活性。与衰老组比较,ASP能显著抑制衰老HSC G1期细胞比例及SA-β-Gal染色阳性细胞率的增加;下调P53蛋白表达;增加端粒长度和端粒酶活性。结论:ASP能够拮抗X线诱导的HSC衰老,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加端粒长度及端粒酶活性、下调P53蛋白表达有关。
张先平刘俊徐春燕魏强李静王璐王建伟王亚平
关键词:当归多糖细胞衰老端粒
全瓷固定桥的应用现状
2011年
随着高强度陶瓷材料的出现,全瓷固定桥以其优良的耐腐蚀性、耐磨损性、独特的美学性能和极佳的生物相容性逐步代替金属材料和其他高分子材料,被认为是牙列缺损固定修复发展的方向。但其脆性大,在长期咀嚼力作用下易发生断裂,因此如何通过改良全瓷固定桥的材料性能及临床设计来延长全瓷固定桥的使用寿命成为近年来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就全瓷固定桥的材料分类、受力分布及临床设计等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孙士慧王璐
关键词:连接体CAD/CAM
显微形态互动教学特点被引量:12
2004年
在组织胚胎实习教学过程中开展显微形态互动教学,使教学电子化,教师授课更加直观、有针对性,学生学习主动性增强,接受教学信息量更大,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王璐汪维伟
关键词:教学特点组织胚胎学教学效果
Spline高度对种植体-基桩界面应力分布的影响
2010年
目的研究连接高度对Spline种植体-基桩界面受力的影响。方法利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分析比较0.7、1.0、1.2mm高度Spline种植体、基桩及中央螺钉在预负荷、垂直载荷及斜向载荷作用下的应力分布情况。结果中央螺钉的最大应力值位于螺钉头部与螺杆交接处;Spline种植体的最大应力值位于突起根部;1.0 mm高度的种植体、基桩应力值最小,而中央螺钉应力值最大。结论 1.0 mm高度是Spline种植体系最为合理的连接高度。
黄茜王聪王少安王璐李苏伶
关键词:种植体应力分析三维有限元
电刀排龈法与二次排龈法临床效果的对比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观察和对比电刀排龈法与二次排龈法在固定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金属烤瓷冠桥修复患者36例68颗牙齿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二次排龈法和电刀排龈法完成排龈,制取印模,灌制工作模型。对排龈时间及排龈后的预备体肩台、牙龈状况、工作模型进行评价。结果:33颗牙齿采用二次排龈法,25颗达到满意标准,8颗未达到满意标准,满意率75.8%;35颗采用电刀排龈法,28颗达到满意标准,7颗未达到满意标准,满意率80.0%。两种排龈方法的排龈时间有显著统计学差异,排龈效果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电刀排龈法操作简便,易于暴露清晰的软硬组织界限,能得到满意的排龈效果,且术后恢复快,是一种较好的排龈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谭发兵王璐付钢周雯雯
D-半乳糖致小鼠胰腺损伤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讨D-半乳糖(D-gal)对小鼠胰腺的损伤及其机制。方法 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D-gal组(D-gal 120 mg/kg,qd×42 d)。注射完成第2天,采外周血测定空腹血糖(FBG)与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称小鼠体质量(g)与胰腺湿重(mg)计算胰腺脏器指数;HE染色观察胰腺组织形态学;透射电镜观察胰腺细胞超微结构;制备冷冻切片,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SA-β-gal)染色检测胰岛内染色阳性细胞的相对吸光度(RA)值;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胰腺组织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s)的RA值;制备胰腺组织匀浆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 D-gal组小鼠FBG显著升高(P<0.05),FINS水平降低;胰腺湿重和胰腺脏器指数明显升高(P<0.01);胰腺光镜结构无显著损伤,但胰岛内单个有核细胞所占面积增加(P<0.05);胰腺内外分泌部显示细胞超微结构损伤,脂褐素明显沉积;胰腺SA-β-gal染色阳性细胞的RA值增加(P<0.05);AGEs阳性表达区域RA值升高(P<0.01);SOD与T-AOC含量降低(P<0.05),MDA含量升高(P<0.01)。结论 D-gal复制衰老小鼠模型可致胰腺损伤,发生机制可能与D-gal致胰腺细胞氧化应激损伤有关。
黄杰董照瀛许梦雄晏红陈粼波王璐王亚平
关键词:D-半乳糖衰老模型胰腺小鼠
SIRT3/MnSOD/ROS参与调控脂肪源性干细胞成骨分化的机制研究
2021年
目的:研究脂肪源性干细胞成骨分化过程中,SIRT3/MnSOD/ROS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提取SD大鼠脂肪源性干细胞(adipose derived stem cell,ADSC)并通过细胞表面标志物(CD29、CD44、CD34、CD45)及成骨、成脂多向分化鉴定。体外诱导其成骨分化,检测SIRT3表达情况;利用慢病毒转染抑制SIRT3表达,用茜素红染色检测ADSC成骨分化情况,qPCR检测成骨相关基因Runx2、ALP、OCN的表达,同时利用试剂盒检测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anganese superoxide dismutase,MnSOD)的活性及胞内活性氧簇(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结果:ADSC成骨分化过程中,细胞内SIRT3 mRNA表达(7 d:1.71±0.03,15.21±0.17,P=0.014,n=5;14 d:1.44±0.04,9.70±0.18,P=0.002,n=5)及蛋白质表达(7 d:0.70±0.01,2.99±0.07,P=0.012,n=5;14 d:1.00±0.08,2.74±0.50,P=0.009,n=5)增加。转染SIRT3慢病毒可抑制SIRT3 mRNA表达(7 d:1.02±0.05,0.36±0.01,P=0.011,n=5;14 d:1.04±0.08,0.30±0.02,P=0.002,n=5)及蛋白质表达(7 d:0.88±0.04,0.29±0.01,P=0.034,n=5;14 d:1.18±0.03,0.43±0.01,P=0.014,n=5),导致ADSC成骨分化能力降低,MnSOD活性减弱(0.91±0.13,0.29±0.01,P=0.002,n=5),细胞内ROS水平升高(7 d:1.00±0.10,2.66±0.32,P=0.013,n=5;14 d:1.24±0.10,2.59±0.31,P=0.014,n=5),与成骨相关的相应靶基因Runx2、ALP、OCN表达下降(Runx2:1.07±0.02,0.19±0.01,P=0.001,n=5;ALP:1.09±0.02,0.53±0.01,P=0.001,n=5;OCN:0.95±0.02,0.33±0.01,P=0.004,n=5)。加入NAC预处理细胞,可逆转敲减SIRT3对ADSC成骨分化的抑制作用(ROS:2.63±0.20,1.07±0.19,P=0.010,n=5)。结论:ADSC成骨分化过程中,线粒体内SIRT3表达增加。SIRT3通过增强MnSOD的活性来降低胞内ROS水平,从而介导ADSC成骨分化。
吕远航张莛蔚李广悦王璐
关键词:脂肪源性干细胞成骨分化活性氧簇
当归多糖对衰老模型小鼠造血干细胞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被引量:19
2015年
目的探讨当归多糖(ASP)对衰老小鼠造血干细胞(HSCs)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6~8周雄性C57BL/6J小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ASP组,每组10只。小鼠scD-半乳糖(D-Gal,120mg/kg),每天1次,连续42d,复制衰老小鼠模型;ASP(200mg/kg)组ip给药,连续35d。给药结束后第2天,免疫磁珠分离HSCs,衰老β半乳糖苷酶(SA-β-Gal)染色观察衰老HSCs百分率:造血祖细胞混合集落(CFU—Mix)培养检测HSCs形成集落能力:流式细胞术和激光共聚焦检测HSCs中活性氧(ROS)水平;Westemblotting检测HSCs胞质β-catenin、胞核β-catenin、GSK-3B、Phospho.GSK-3p和TCF-4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HSCs的SA-β-Gal染色阳性百分率和ROS水平显著增加;胞质β-catenin、胞核βcatenin、Phospho-GSK-3β和TCF-4蛋白表达上调;CFU—Mix形成能力降低;GSK-3β蛋白表达下调。与模型组比较,ASP能显著降低衰老HSCs的SA—β—Ga1染色阳性百分率和ROS水平;下调胞质13-catenin、胞核β-catenin、Phospho—GSK-36和TCF-4蛋白表达;提高CFU—Mix形成能力;上调GSK-3β蛋白表达。结论ASP能延缓或拮抗D-Gal致小鼠HSCs衰老,其机制可能与ASP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过度激活有关。
张岩岩李静贾道勇张梦思夏婕妤景鹏伟宋小英王璐王亚平顾恒伟
关键词:当归多糖造血干细胞衰老WNT/Β-CATENIN信号通路D-半乳糖
纳米复合烤瓷材料磨耗性能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通过对纳米复合烤瓷材料进行磨耗试验,探讨纳米复合烤瓷材料的摩擦学性能及其相关机制,为其在临床的使用提供相关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面-面接触模式,在精密摩擦磨损试验机上,对纳米复合烤瓷材料与常用普通烤瓷材料,以及天然牙釉质进行磨耗实验,比较磨耗量的大小。同时进行克氏硬度的测定及磨痕形貌的观察。结果其质量磨损关系为:天然牙釉质>纳米复合烤瓷材料>普通烤瓷材料;其体积磨损百分比关系为:天然牙釉质>纳米复合烤瓷材料>普通烤瓷材料。克式硬度关系为:纳米复合烤瓷材料>普通烤瓷材料>天然牙釉质。结论纳米烤瓷材料由于与天然牙相近的磨损性能,使其在口腔内行使咀嚼功能时不会对牙产生过度磨耗,并具有自愈合性的效果,从而有效的保护对牙。
夏熹王璐付钢
关键词:摩擦学性能
人参总皂甙诱导淋巴细胞表达GM-CSF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0
2003年
目的 研究人参总皂甙 (TSPG)对人淋巴细胞表达GM CSF的影响 ,及其与人粒细胞 巨噬细胞系血细胞发生调控的关系。方法 采用造血祖细胞、胸腺细胞和脾细胞体外培养、造血生长因子生物学活性检测、免疫细胞化学和核酸分子原位杂交等技术。结果 TSPG能显著刺激粒细胞 巨噬细胞系造血祖细胞 (CFU GM)增殖 ;经TSPG诱导制备的胸腺细胞和脾细胞条件培养液富含GM CSF样活性 ;TSPG能显著促进胸腺细胞和脾细胞的GM CSF蛋白和mRNA表达。结论 TSPG可能通过直接和 或间接途径促进淋巴细胞合成和分泌GM CSF ,进而促进CFU
陈笛王莎莉王亚平王璐姜蓉
关键词:人参总皂甙淋巴细胞GM-CSF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共1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