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海峰

作品数:94 被引量:726H指数:15
供职机构: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4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4篇病毒
  • 24篇流行病
  • 24篇流行病学
  • 22篇综合征
  • 15篇疫情
  • 15篇手足
  • 15篇手足口
  • 15篇手足口病
  • 14篇血小板
  • 14篇血小板减少
  • 14篇血小板减少综...
  • 14篇发热
  • 14篇发热伴血小板...
  • 14篇发热伴血小板...
  • 12篇聚集性
  • 9篇流行病学特征
  • 9篇病原学
  • 8篇新型冠状病毒
  • 8篇肾综合征
  • 8篇肾综合征出血...

机构

  • 85篇河南省疾病预...
  • 5篇郑州大学
  • 3篇中国疾病预防...
  • 3篇信阳市疾病预...
  • 3篇洛阳市疾病预...
  • 2篇平顶山市疾病...
  • 2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加利福尼亚大...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郑州铁路职业...
  • 1篇山东省疾病预...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开封市疾病预...
  • 1篇南阳市疾病预...
  • 1篇新乡市疾病预...
  • 1篇安阳市疾病预...
  • 1篇商丘市疾病预...
  • 1篇正阳县疾病预...
  • 1篇郑州市疾病预...
  • 1篇驻马店市疾病...

作者

  • 85篇王海峰
  • 50篇黄学勇
  • 32篇叶莹
  • 32篇尤爱国
  • 27篇许汴利
  • 24篇潘静静
  • 22篇康锴
  • 20篇陈豪敏
  • 18篇杜燕华
  • 15篇聂轶飞
  • 12篇郭万申
  • 12篇李懿
  • 11篇唐晓燕
  • 11篇王若琳
  • 10篇马红霞
  • 9篇王彦霞
  • 9篇卫海燕
  • 8篇苏佳
  • 7篇孙建伟
  • 7篇郝宗宇

传媒

  • 13篇河南预防医学...
  • 8篇中华预防医学...
  • 8篇中华流行病学...
  • 8篇中国人兽共患...
  • 6篇中国公共卫生
  • 5篇郑州大学学报...
  • 4篇当代医学
  • 3篇中华微生物学...
  • 3篇中国卫生统计
  • 3篇中国病原生物...
  • 3篇中华疾病控制...
  • 2篇中国健康教育
  • 2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疾病监测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预防医学情报...
  • 1篇现代预防医学
  • 1篇天津医药
  • 1篇中国媒介生物...

年份

  • 1篇2024
  • 9篇2023
  • 12篇2022
  • 6篇2021
  • 8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7篇2013
  • 10篇2012
  • 9篇2011
  • 4篇2010
  • 5篇2007
  • 2篇2006
9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河南省2009年手足口病死亡病例临床与流行病学资料分析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河南省2009年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死亡病例的临床特点和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控制手足口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卫生部《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9版)》,填写《手足口病死亡病例个案调查表》,统计分析调查结果。结果 2009年河南省共报告手足口病101 672例,死亡46例,病死率为0.45‰,其中男性34例(73.91%),女性12例(26.09%);死亡病例的死亡时间多在3月和4月,占总数的71.74%(33/46);29例在入院后24 h内死亡;死亡病例年龄在6~64个月之间,平均年龄(18.37±10.75)个月;实验室确诊病例32例,其中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阳性31例,占96.88%;其他肠道病毒阳性1例。手足口病死亡病例的临床特点是有发热、皮疹等典型症状,多因神经、呼吸和循环系统并发症和多器官衰竭死亡,病情变化较快,病程较短。结论死亡病例多发生在疫情高发区和疫情高峰时期,以3岁以下EV71感染的重症病例为主。重症病例入院早期是临床救治的关键时期,开展重症病例的实验室病原学检测对指导预防控制和临床救治工作至关重要。
王彦霞陈豪敏康锴王海峰
关键词: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研究
河南省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感染者临床症状影响因素分析
2023年
目的 分析河南省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感染者临床症状的影响因素,指导疫情防控。方法 将河南省安阳市2022年1月本土Omicron感染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测等信息,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共报告468例感染者,其中重型2例(0.4%),无死亡病例,具有临床症状的90例(19.2%);38例(8.1%)未接种或未全程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简称新冠)疫苗,92例(19.7%)完成全程接种新冠疫苗超过6个月(含完成加强接种在28 d内),338例(72.2%)完成全程接种新冠疫苗在6个月内或完成加强接种超过28 d。有症状的病例中女性构成比高于男性(χ^(2)=4.270,P=0.039);全程接种在6个月内的比例低于无症状的病例(χ^(2)=9.882,P=0.00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全程接种在6个月内及完成加强接种超过28 d是出现症状的保护因素(OR=0.455, 95%CI:0.212~0.978,P=0.044)。结论 对于Omicron,全程接种新冠疫苗在6个月内及加强接种可以减少或减轻症状,应持续推进疫苗接种工作。
潘静静范威李亚飞于铭洋王莹莹王文华王若琳尤爱国聂轶飞王海峰叶莹黄学勇郭万申
关键词:疫苗接种影响因素
COVID-19确诊病例及灭活疫苗接种者不同时期血清IgA、IgM、IgG抗体检测结果比较
2023年
目的研究不同时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病例及接种2019-nCoV灭活疫苗人群的抗体免疫应答规律及特点。方法于2020年1月—2021年10月采集河南省43例COVID-19确诊病例的86份血清标本,46名灭活疫苗接种者的184份血清标本,50名未感染健康人的50份血清标本,采用磁微粒化学发光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对320份血清标本检测并分析其抗体水平。结果确诊病例恢复期IgA、IgM、IgG抗体阳性率高于急性期(P值均<0.05);恢复期的IgM、IgG抗体水平高于急性期(P值均<0.05)。灭活疫苗接种后31周,IgG和IgA抗体阳性率分别维持在63.04%(29/46)和36.96%(17/46),IgM抗体全部转阴;疫苗接种者第4、8、12、31周IgA抗体吸光度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365,P=0.073),IgM、IgG抗体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期确诊病例的IgA、IgM抗体阳性率高于疫苗接种者,IgM、IgG抗体水平高于疫苗接种者(P值均<0.05)。结论IgG抗体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早期和恢复期阳性率最高。IgA、IgG抗体出现时间较IgM早,在疫苗接种者体内持续时间超过31周。同时期确诊病例的IgM、IgG抗体水平高于疫苗接种者。
李东晓卢世栋胡晓宋云毋碧聪李亚飞李懿马红霞王海峰叶莹黄学勇
关键词:IGA抗体IGG抗体
河南省某县肠道病毒EV71疫苗接种意愿及影响因素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调查散居和托幼儿童家长肠道病毒EV71疫苗接种意愿、影响因素和不愿接种的原因,为制定疫苗接种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7年选取河南省某县某幼儿园儿童家长及散居儿童家长作为调查对象,自行设计问卷,集中填写并回收,分析EV71疫苗接种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共发放调查问卷362份,回收351份,279人(79.5%)愿意接种肠道病毒EV71疫苗。城市家长EV71疫苗愿意接种率(83.2%)高于农村家长(71.2%)(P<0.05);散居儿童家长愿意接种率(83.7%)高于托幼儿童家长(72.8%)(P<0.05);父母愿意接种率高于其他关系家长(P<0.05);随着学历增高,家长愿意接种率提高(P<0.05);既往未患手足口病儿童家长愿意接种率高于既往患病儿童家长(P<0.05);医学相关职业、主动了解手足口病、关注疫苗、知晓知识、行为养成和接受过专业人员讲解的家长愿意接种率高于其他家长(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相对于17~29岁年龄组,30~39岁年龄组是接种意愿的保护因素(P=0.042,OR=0.378,95%CI:0.148~0.965),关注疫苗(P<0.001,OR=16.235,95%CI:6.365~41.410)、行为养成(P=0.044,OR=2.657,95%CI:1.027~6.870)、知识知晓(P=0.036,OR=2.743,95%CI:1.070~7.036)是接种意愿的危险因素。72例不愿意接种EV71疫苗,其中22例(30.6%)是因为价格高,29例(40.3%)是因为担忧疫苗安全性,20例(27.8%)是因为担忧疫苗效果,1例(1.4%)认为没必要。结论近80%的家长愿意给孩子接种EV71疫苗,应针对影响接种意愿的因素和原因开展针对性健康教育,提高疫苗接种意愿和接种率。
苏佳潘静静王若琳王文华卫海燕马红霞王海峰叶莹黄学勇
关键词:手足口病影响因素
应用集中度及圆形分布法分析河南省2004~2010年斑疹伤寒季节性分布被引量:18
2012年
目的分析河南省斑疹伤寒的季节性分布规律,为制定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集中度和圆形分布法对河南省2004~2010年斑疹伤寒的季节性分布进行分析。结果河南省2004~2010年斑疹伤寒季节性分布的M值为0.365,圆形分布平均角所对应的日期即斑疹伤寒集中发病高峰期为8月16日,发病高峰期的95%可信区间为7月10日至9月20日,经平均角的Rayleigh’test,Z=5.951,P<0.01。结论河南省斑疹伤寒发病有一定的季节性,流行高峰期为7~9月。
尤爱国康锴王海峰陈豪敏许汴利
关键词:集中度斑疹伤寒
河南省一起丙型肝炎疫情的血清学调查和风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3
2012年
目的调查2011年河南省某地一起丙型肝炎(丙肝)疫情的传染源及丙肝病毒(HCV)感染率。方法在疫情地区选取不同方位的5个村庄,共计5187名居民作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个人信息,每名对象抽取5ml血样检测抗-HCV,阳性者再采用Real—timePCR检测病毒核酸。结果5187名调查对象年龄1—97岁,平均48岁,男女比例为1:1.34。抗-HCV检测显示,HCV感染率平均为2.27%,其中1~9岁人群最低(1.55%),/〉50岁年龄组最高(4.93%);各村之间感染率差异显著(0.55%~8.68%)。风险因素分析和距离与感染率线性回归分析表明,该次疫情可能与某诊所行医有相关性;多因素分析表明疫情主要传播途径为静脉注射、静脉滴注和内窥镜手术3种途径。结论该次HCV感染疫情为医源性感染。
郭永豪范军星王哲孙定勇王海峰李梦雷刘佳崔卫国刘国华郭万申
关键词:丙型肝炎疫情
2010-2014年河南省戊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探讨河南省戊型病毒性肝炎(戊肝)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河南省2010-2014年戊肝流行特征,利用PHGIS1.7.0软件绘制戊肝地区分布图,采用时间分布曲线结合圆形分布法分析戊肝季节性分布特征。结果 2010-2014年河南省共报告戊肝病例3 205例,年均发病率为0.6806/10万,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Z=5.91,P<0.01);死亡3例,病死率为0.09%;实验室确诊2 922例,占病例总数的91.17%。病例主要集中在豫中部和南部地区;3月发病最多,10月最少;戊肝发病高峰日为3月21日,总的流行高峰期为11月20日至次年7月20日,戊肝发病在时间上存在集中趋势(Z=nr2=40.93,P<0.01)。男性发病率为0.9812/10万,女性为0.3618/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2.99,P<0.01)。患者年龄8个月-95岁,平均年龄(50.90±14.83)岁;30-59岁组占病例总数的62.03%。农民2 013例,占病例总数的62.81%。结论河南省戊肝以散发为主,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男性中年农民为高危人群,农村为重点防控地区。
尤爱国杨建华潘静静苏佳聂轶飞王海峰唐晓燕许汴利
关键词:戊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特征圆形分布法
郑州市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力资源现状调查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了解郑州市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s,CHSC)人力资源现状,评价该市社区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为合理配置卫生人力资源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通过面谈和发放调查问卷相结合的方式,对被抽中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全面人力资源配备现况调查。采用EpiData3.0建立数据库,应用Excel2003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完成调查的郑州市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15个,卫生人力资源总数为772人;分别由占42.23%的医生、33.42%的护理人员、8.55%的医技药剂、4.66%防保人员、11.14%的行政后勤构成;35岁以下的年轻女性居多;学历以大中专为主,预防保健人员中专以下比例高达30.56%;虽职称以初级职称占多数,高级职称比例偏低,但多数均已取得相应的卫生职业技术资质;整体收入不高,51.17%的人员收入低于1500元/月,尤其是预防保健人员最低。结论郑州市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力资源数量不足,结构配置不十分合理;医护比例失调,护士和药剂人员配置不足;整体学历较高,中级及以上人员和中医专业人员比例偏低。
聂轶飞尤爱国王海峰李孟磊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力资源
河南省鲁山县2010年重症手足口病空间聚集性分析被引量:10
2011年
手足口病发病时间存在季节性变化,但有地区差异[1]。进行重症手足口病空间分布特征的分析和研究有利于更好掌握重症病例的地理分布特征与规律,为此本研究对2010年河南省报告重症病例最多的鲁山县的病例空间分布聚集性进行了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孙建伟许汴利陈豪敏康锴王彦霞王海峰
关键词:手足口病负二项分布空间聚集性
2017年河南省登革热疑似病例的实验室诊断与分子溯源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对2017年河南省报告的登革热疑似病例进行实验室确诊,从分子水平追踪其来源。方法血液标本(3-5m1)来源于2017年河南省传染病监测网络直报系统中上报的8例登革热疑似病例,按照《全国登革热监测方案》对病例进行个案调查。血液样本分离血清后,通过检测血清中登革病毒非结构蛋白1抗原(NSl)、IgM和IgG抗体以及病毒RNA进行实验室确诊;对于登革病毒RNA检测阳性的样本进行荧光PCR分型诊断和E基因序列扩增,阳性扩增产物测序后进行同源性比对。结果8个登革热疑似病例中6例确诊为登革热实验室诊断病例,均为境外输入;其中5例病例登革病毒RNA检测阳性,经分型检测发现,登革病毒1型为1例,2型和3型各2例;对1例登革病毒2型和1例3型病例成功进行了分子溯源,其中由巴基斯坦输入的登革病毒2型病例核酸序列属于cosmopolitan基因型,与巴基斯坦2013年登革病毒2型KJ010186一致性最高,为99.0%;由马来西亚输入的登革病毒3型病例核酸序列属于I型基因型,与2014年新加坡登革病毒3型KX224276一致性最高,为99.0%。结论2017年河南省登革热病例经实验室诊断和分子溯源证实均为输入性病例,未引起本地流行。
杜燕华李懿王若琳王海峰苏佳许汴利黄学勇
关键词:登革病毒基因型系统进化分析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