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尤爱国

作品数:111 被引量:924H指数:16
供职机构: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6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8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6篇病毒
  • 23篇流行病
  • 23篇流行病学
  • 19篇综合征
  • 16篇血小板
  • 16篇血小板减少
  • 16篇血小板减少综...
  • 16篇发热
  • 16篇发热伴血小板...
  • 16篇发热伴血小板...
  • 12篇手足
  • 12篇手足口
  • 12篇手足口病
  • 12篇流行病学特征
  • 10篇布尼亚病毒
  • 9篇疫情
  • 7篇圆形分布法
  • 7篇聚集性
  • 7篇监测分析
  • 7篇病原学

机构

  • 91篇河南省疾病预...
  • 23篇郑州大学
  • 4篇信阳市疾病预...
  • 3篇郑州大学第一...
  • 3篇三门峡市疾病...
  • 2篇安阳市疾病预...
  • 2篇濮阳市疾病预...
  • 2篇郑州市第六人...
  • 1篇安阳钢铁集团...
  • 1篇深圳大学
  • 1篇苏州大学
  • 1篇新乡医学院
  • 1篇开封市疾病预...
  • 1篇郑州市妇幼保...
  • 1篇博爱县疾病预...
  • 1篇驻马店市疾病...
  • 1篇阳泉市疾病预...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浙江省海宁市...

作者

  • 98篇尤爱国
  • 40篇黄学勇
  • 33篇许汴利
  • 32篇王海峰
  • 24篇康锴
  • 21篇潘静静
  • 18篇陈豪敏
  • 15篇叶莹
  • 14篇聂轶飞
  • 11篇杜燕华
  • 10篇唐晓燕
  • 10篇苏佳
  • 10篇李懿
  • 7篇王彦霞
  • 7篇韩冰
  • 7篇夏胜利
  • 7篇王重建
  • 7篇赵嘉咏
  • 6篇郭万申
  • 6篇张白帆

传媒

  • 10篇郑州大学学报...
  • 9篇中华预防医学...
  • 9篇中国人兽共患...
  • 7篇中国公共卫生
  • 7篇河南预防医学...
  • 5篇当代医学
  • 4篇首届晋冀鲁豫...
  • 3篇中国卫生检验...
  • 3篇中华微生物学...
  • 3篇实用预防医学
  • 3篇中国病原生物...
  • 2篇中华流行病学...
  • 2篇河南医学研究
  • 2篇中国媒介生物...
  • 2篇中华疾病控制...
  • 2篇2017中国...
  • 1篇医学与社会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年份

  • 6篇2023
  • 6篇2022
  • 5篇2021
  • 10篇2020
  • 1篇2018
  • 10篇2017
  • 1篇2016
  • 9篇2015
  • 9篇2014
  • 11篇2013
  • 13篇2012
  • 9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5篇2008
1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10-2014年河南省戊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探讨河南省戊型病毒性肝炎(戊肝)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河南省2010-2014年戊肝流行特征,利用PHGIS1.7.0软件绘制戊肝地区分布图,采用时间分布曲线结合圆形分布法分析戊肝季节性分布特征。结果 2010-2014年河南省共报告戊肝病例3 205例,年均发病率为0.6806/10万,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Z=5.91,P<0.01);死亡3例,病死率为0.09%;实验室确诊2 922例,占病例总数的91.17%。病例主要集中在豫中部和南部地区;3月发病最多,10月最少;戊肝发病高峰日为3月21日,总的流行高峰期为11月20日至次年7月20日,戊肝发病在时间上存在集中趋势(Z=nr2=40.93,P<0.01)。男性发病率为0.9812/10万,女性为0.3618/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2.99,P<0.01)。患者年龄8个月-95岁,平均年龄(50.90±14.83)岁;30-59岁组占病例总数的62.03%。农民2 013例,占病例总数的62.81%。结论河南省戊肝以散发为主,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男性中年农民为高危人群,农村为重点防控地区。
尤爱国杨建华潘静静苏佳聂轶飞王海峰唐晓燕许汴利
关键词:戊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特征圆形分布法
2005-2009年河南省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监测分析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监测河南省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在腹泻患者和宿主动物中带菌及毒力基因情况,探索疾病发生的原因和相关因素。方法对2005-2009年河南省监测点所送可疑菌株进行血清学和PCR复核,对确认菌株进行stx1、stx2、eaeA、hlyA毒力基因测定。结果河南省2005-2009年共监测各类标本10 732份,检出O157∶H7菌株255株,检出率为2.38%;其中动物粪便标本的检出率为6.31%,检出率最高的为羊粪(8.04%),其次为牛粪(7.20%);各年份菌株检出率之间有一定差异;河南省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的产毒株主要来自于羊、牛、鸡粪便及蝇类和生肉标本;毒株类型主要为stx2、eaeA、hlyA组合型。结论河南省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在人群和各类动物中均存在,最重要的动物宿主是羊和牛;部分食品在加工环节有可能被污染,存在引起暴发的危险性。
李孟磊宋信兵赵嘉咏黄丽莉罗绮尤爱国夏胜利
关键词: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腹泻动物宿主基因型
郑州市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力资源现状调查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了解郑州市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s,CHSC)人力资源现状,评价该市社区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为合理配置卫生人力资源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通过面谈和发放调查问卷相结合的方式,对被抽中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全面人力资源配备现况调查。采用EpiData3.0建立数据库,应用Excel2003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完成调查的郑州市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15个,卫生人力资源总数为772人;分别由占42.23%的医生、33.42%的护理人员、8.55%的医技药剂、4.66%防保人员、11.14%的行政后勤构成;35岁以下的年轻女性居多;学历以大中专为主,预防保健人员中专以下比例高达30.56%;虽职称以初级职称占多数,高级职称比例偏低,但多数均已取得相应的卫生职业技术资质;整体收入不高,51.17%的人员收入低于1500元/月,尤其是预防保健人员最低。结论郑州市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力资源数量不足,结构配置不十分合理;医护比例失调,护士和药剂人员配置不足;整体学历较高,中级及以上人员和中医专业人员比例偏低。
聂轶飞尤爱国王海峰李孟磊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力资源
河南省某地区农村居民肥胖指标与血压及高血压的关系被引量:15
2012年
目的:了解河南省农村居民不同肥胖指标与血压及高血压的关系。方法:2007年7月至2008年7月,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河南省某地区68个自然村18岁以上的常住居民共计20152人,进行肥胖和血压水平的横断面调查。结果:随着WHtR和BMI的增加,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和高血压患病率呈升高趋势;中心性肥胖者以上指标高于正常者(P<0.001)。BMI、WC和WHtR与收缩压、舒张压和脉压呈正相关关系(P均<0.001)。相对于BMI<18.5kg.m-2组,18.5kg.m-2~、24.0kg.m-2~和≥28.0kg.m-2组高血压患病的OR分别为1.6(95%CI:1.2~2.0)、2.2(95%CI:1.7~2.9)和3.6(95%CI:2.7~4.8);相对于正常者,中心性肥胖的OR为1.3(95%CI:1.1~1.4);相对于WHtR<0.47组,0.47~、0.52~和≥0.57组的OR分别为1.4(95%CI:1.3~1.6)、1.6(95%CI:1.3~1.8)和2.0(95%CI:1.7~2.4),P均<0.001。结论:河南省某地区农村居民肥胖指标与血压、脉压及高血压患病率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应控制全身性肥胖和中心性肥胖,从而防治高血压。
徐永太潘静静赵景志冯天平尹雷尤爱国韩冰
关键词:肥胖血压脉压高血压体质指数腰围
河南省1951-2016年人间狂犬病流行特征与防控措施探讨
目的:总结和分析河南省人间狂犬病流行特征,探讨防控策略与措施。方法:收集并整理河南省1951-2016年人间狂犬病疫情相关资料,对2007-2016年病例进行回顾性流行病学调查,对其中完整的370例个案信息用SPSS17...
孙建伟尤爱国黄学勇苏佳李幸乐许汴利
关键词:狂犬病防控措施
文献传递
河南省卫生应急预案评价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对河南省卫生应急预案编制、修订和管理进行评价。方法2019年11月,收集河南省18个省辖市和4个直管县中东呼吸综合征应急预案,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组织专家打分评定,采用描述流行病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总分平均为65.19,标化后的预案完整性、质量、编制过程、管理四个一级指标平均得分分别为62.41、77.99、47.93和51.29,方差分析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0.763,P<0.001)。每项一级指标中二级指标得分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13个(59.09%)地区分数超过全省平均分,17个(77.27%)地区分数超过60分。不同地区各一级指标分数及总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河南省各地区卫生应急预案编制能力参差不齐,亟待提高,需重视预案的编制过程及培训、演练、评估工作。
潘静静王文华范威聂轶飞尤爱国李军李杉杨凯朝叶莹黄学勇
河南省2011年至2016年人间狂犬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探讨河南省2011年至2016年人间狂犬病流行特征。方法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河南省2011年至2016年人间狂犬病监测资料进行分析。应用PHGIS1.7.0制作地区分布图。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结果:河南省20...
尤爱国孙建伟苏佳黄学勇许汴利
关键词:狂犬病描述流行病学防制策略
文献传递
河南省2007—2011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49
2012年
目的分析河南省2007--2011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数据来源于河南省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专项监测系统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管理系统,利用描述流行病学对2007--2011年监测数据进行分析。采集病例血清标本,开展新布尼亚病毒实时荧光RT—PCR检测和病毒分离。结果河南省2007—2011年共报告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1021例,死亡23例,病死率为2.25%。其中信阳市报告1007例,占98.75%。病例主要集中在4—10月,占96.47%(985/1021),5-7月为高峰,占59.16%(604/1021),9月出现第2个发病高峰,占12.05%(123/1021)。病例年龄中位数为59岁(范围为1—88岁),男女性别比为1:1.50(408:613),农民占全部病例的93.73%(957/1021)。465例病例血液标本中新布尼亚病毒核酸阳性率为69.25%(322/465),从164例血液标本中分离到新布尼亚病毒67株,分离率为40.85%(67/164)。结论河南省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发病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和季节性,大年龄组女性农民高发,新布尼亚病毒为其主要病原。
康锴唐晓燕许汴利尤爱国黄学勇杜燕华王海峰赵国华陈豪敏刘国华孟凡俊
关键词:流行病学发热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一起聚集性新布尼亚病毒感染病例的诊断与治疗分析被引量:45
2012年
目的分析和总结新布尼亚病毒感染病例的临床特征和诊疗经验。方法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和收集病案资料,对2010年河南省一起聚集性新布尼亚病毒感染病例(共5例)的临床特征及诊疗效果进行描述性分析。采用实时荧光RT—PCR和病原分离方法检测病例血液标本。结果5例病例新布尼亚病毒核酸检测均为阳性,其中2例标本中分离出新布尼亚病毒。病例出现发热(5/5)、全身酸痛(5/5)、乏力(5/5)、纳差(5/5)、恶心(5/5)、畏寒(4/5)、咳嗽(4/5)、咳痰(4/5)、呕吐(3/5)、眼结膜充血(3/5)等症状;伴有自细胞下降(5/5)、血小板减少(5/5)、谷丙转氨酶升高(4/5)、谷草转氨酶升高(4/5)、乳酸脱氢酶升高(5/5)、肌酸激酶升高(4/5)、尿蛋白阳性(3/5)。经对症、支持治疗及预防性应用抗生素,首发病例死亡,4例续发病例均痊愈出院,平均病程为15.4d。结论新布尼亚病毒感染病例临床表现复杂,呈多脏器损害,及时对症治疗,预后良好。
唐晓燕崔宁康锴王海峰尤爱国赵国华杨家强黄学勇杜燕华陈豪敏刘国华许汴利
关键词:流行病学研究疾病特征治疗学
2008-2011年河南省手足口病患儿病原学监测结果被引量:51
2012年
目的了解2008—2011年河南省手足口病(HFMD)的病原体型别及分布特征。方法于2008--2011年收集河南省各市级CDC门诊就诊和住院的30486例HFMD患儿的粪便、肛拭子或咽拭子标本,共30486份。采用RT—PCR、实时荧光RT—PCR法对河南省临床诊断HFMD患者标本进行肠道病毒71型(EV71)、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A16)和其他肠道病毒核酸检测及病毒分离鉴定;扩增EV71分离株VP1区基因并测定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序列,构建序列遗传进化树。结果30486例患者中实验室诊断17876例,EV71、CA16和其他肠道病毒阳性率分别为62.70%(11209/17876)、12.03%(2150/17876)、25.27%(4517/178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7.17,P〈0.05)。男性EV71、CA16、其他肠道病毒阳性率分别为63.40%(7370/11624)、11.58%(1346/11624)、25.02%(2908/11624);女性分别为61.40%(3839/6252)、12.86%(804/6252)、25.74%(1609/6252),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6,P〈0.05)。5岁以下儿童为HFMD的高危人群,占实验室诊断病例的97.67%(17459/17876);其中1—3岁儿童患者最多,占诊断病例的86.92%(15537/17876)。EV71构成比随季节而发生变化,4-6月份较高,5月份高达69.34%(2384/3438)。实验室诊断6929例重症患者中的82.48%(5715/6929)为EV71感染,1.76%(122/6929)为CA16感染,15.76%(1092/6929)为其他肠道病毒感染,EV71感染率明显高于CA16和其他肠道病毒(χ2值分别为9259.17、6170.81,P值均〈0.05)。重症患者中死亡117例,实验室诊断55例,诊断率为47.01%,以EV71感染为主(50例)。遗传进化分析显示,EV71毒株VP1基因属于C基因型的C4亚型。结论河南省HFMD主要病原是EV71和CA16;EV71病毒为优势流行株,属于C基因型的C4亚型。
黄学勇康锴许玉玲卫海燕李幸乐马宏尤爱国陈豪敏许汴利
关键词:手足口病肠道病毒感染柯萨奇病毒感染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