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江

作品数:140 被引量:569H指数:11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点学科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5篇期刊文章
  • 6篇专利
  • 3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28篇医药卫生
  • 7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2篇心肌
  • 32篇手术
  • 23篇心脏
  • 22篇再灌注
  • 22篇麻醉
  • 21篇缺血
  • 21篇灌注
  • 20篇META分析
  • 19篇再灌注损伤
  • 19篇灌注损伤
  • 17篇术后
  • 17篇外循环
  • 15篇体外循环
  • 14篇异丙酚
  • 14篇丙酚
  • 13篇缺血再灌注
  • 12篇心肌保护
  • 12篇血液稀释
  • 12篇缺氧
  • 8篇心肌缺血

机构

  • 133篇新疆医科大学...
  • 9篇四川大学华西...
  • 6篇新疆医科大学
  • 4篇南京军区南京...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喀什地区第一...
  • 1篇解放军第54...

作者

  • 138篇王江
  • 84篇郑宏
  • 33篇吴建江
  • 21篇马海平
  • 15篇宣燕
  • 14篇俞瑾
  • 13篇张永强
  • 13篇陈春玲
  • 12篇曹兴华
  • 10篇李鑫
  • 10篇郭海
  • 9篇戴晓雯
  • 8篇刘进
  • 8篇杨龙
  • 7篇姜巧巧
  • 7篇詹海婷
  • 7篇陈思宇
  • 6篇叶建荣
  • 6篇程虎
  • 5篇任新英

传媒

  • 23篇新疆医科大学...
  • 18篇中华麻醉学杂...
  • 13篇中国循证医学...
  • 8篇中华实验外科...
  • 7篇临床麻醉学杂...
  • 7篇国际麻醉学与...
  • 5篇新疆医学
  • 4篇中国体外循环...
  • 3篇实用医学杂志
  • 3篇中国医药导报
  • 2篇山东医药
  • 2篇中国卫生产业
  • 2篇现代生物医学...
  • 2篇国际心血管病...
  • 2篇中国继续医学...
  • 2篇中文科技期刊...
  • 2篇麻醉安全与质...
  • 1篇中国癌症杂志
  • 1篇医学综述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年份

  • 1篇2024
  • 4篇2023
  • 3篇2022
  • 10篇2021
  • 13篇2020
  • 8篇2019
  • 7篇2018
  • 15篇2017
  • 12篇2016
  • 9篇2015
  • 11篇2014
  • 13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9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 3篇2005
1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肝素与抗凝监测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8年
有效的抗凝是实施体外循环直视心脏手术的重要环节.自肝素被发现以来,由于其起效迅速、效能大和其抗凝作用能被有效地逆转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心脏手术抗凝当中[1].然而,肝素因其药理学特性在体内的量效反应个体间的差异很大,目前尚无肝素剂量精准的个体化计算方法.临床往往采用统-的按3~4mg/kg体重的方法进行计算,这样导致可能会有抗凝不足或抗凝过度,进而导致术中血栓形成及术后过量出血的致命性风险的存在.
翟原苑马海平郑宏王江
关键词:肝素心脏手术体外循环抗凝监测
不同麻醉方法下脊柱侧弯矫形术患者术中唤醒试验效果的比较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比较不同麻醉方法下脊柱侧弯矫形术患者术中唤醒试验的效果。方法择期行脊柱侧弯矫形术患者60例,性别不限,年龄14-35岁,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30):右美托咪定复合麻醉组(D组)和七氟醚复合麻醉组(S组)。静脉麻醉诱导后,行气管插管术;麻醉维持:静脉泵注瑞芬太尼0.3 μg·kg^-1·min^-1,D组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0.2 μg·kg^-1·h^-1,S组持续低流量吸入七氟醚1 L/min,维持呼气末浓度0.8%-1.5%。维持Narcotrend指数值30-45。记录唤醒时间、唤醒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情况和出血量,评估唤醒质量。结果2组患者术中唤醒试验均成功。与S组比较,D组唤醒质量升高,唤醒期间躁动、严重呛咳发生率降低,出血量减少(P〈0.05),唤醒时间和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麻醉下脊柱侧弯矫形术患者术中唤醒试验的效果优于七氟醚复合麻醉。
艾来提·塔来提叶建荣王江
关键词:右美托咪啶脊柱侧凸唤醒试验
心肺转流国产型和进口型氧合器对丙泊酚血药浓度的影响
2011年
目的探讨国产氧合器构成的心肺转流(CPB)回路对丙泊酚血药浓度的影响。方法 60例ASAⅡ或Ⅲ级择期在CPB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均分为国产鼓泡组(A组)、国产膜肺组(B组)和进口膜肺组(C组)。三组在麻醉诱导插管后,实施丙泊酚靶鞚输注(TCI),用反向高效液相法测定CPB前、CPB中1、5、10、20、40、60 min及停CPB后5、10 min时的丙泊酚血药浓度。结果与CPB前比较,CPB 1 min时丙泊酚血药浓度A组下降22.6%,B组下降28.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明显下降31.1%(P<0.05)。B组丙泊酚浓度在CPB 20 min时恢复到CPB前水平,而A、C组在CPB 40 min时恢复到CPB前水平。三组之间丙泊酚血药浓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尽管国产氧合器与进口氧合器一样对丙泊酚有吸附作用,但国产化的CPB回路对丙泊酚血药浓度无明显影响。
陈春玲戴晓雯王江
关键词:心肺转流丙泊酚血药浓度
七氟烷与丙泊酚对冠脉搭桥患者心肌保护作用的Meta分析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评价七氟烷与丙泊酚对实施冠脉搭桥术患者的心肌保护作用,为临床实施心肌保护措施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2014年第5期)、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网(CBM)、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检索时限为2004年1月-2014年6月,结果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3项研究,共计74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七氟烷与丙泊酚相比具有更好的心肌保护作用,主要表现在肌钙蛋白I含量的降低(WMD=-1.53,95%CI:[-2.41,-0.24],P=0.000 7)、心肌缺血发生率的降低(RR=0.48,95%CI:[0.37,0.62],P<0.000 01)、住院天数的降低(WMD=-1.01,95%CI:[-1.98,-0.05],P=0.04)以及心指数的提高(WMD=0.25,95%CI:[0.10,0.39],P=0.000 7)。结论对实施冠脉搭桥术的患者,七氟烷较丙泊酚更具心肌保护作用,但其可靠性尚待评估,结论尚需更多大样本量随机试验加以验证。
马海平洪毅艾来提塔来提王江郑宏
关键词:七氟烷丙泊酚心肌保护冠脉搭桥术META分析
三个民族心脏手术患者肝素敏感性差异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 探讨三个民族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肝素敏感性及肝素用量的差异,为个体化用药奠定基础.方法 选择全身麻醉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共293例,其中维吾尔族(简称维族)109例,哈撒克族(简称哈族)86例,汉族98例,术中测基础激活全血凝固时间(ACT),体外循环开始前首次给予肝素2 mg/kg,依次追加0.5 mg/kg肝素剂量至3.0 mg/kg,监测不同肝素剂量的ACT值.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输血量以及术后24 h引流量.结果 不同民族间不同肝素剂量2.0、2.5、3.0 mg/kg下的ACT存在差异,维族、哈族患者较汉族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民族2.0 mg/kg肝素剂量使ACT> 400 s所占人数比例的比较发现,维、哈、汉族分别为82.56%、84.88%、77.55%;不同民族术后24h出血量比较发现:维族、哈族较汉族明显减少(P<0.05),维族、哈族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民族患者对同等肝素剂量的敏感性存在差异,汉族患者对肝素的敏感性较维族、哈族低,且术后出血量较多.
姜巧巧马海平郑宏吴建江王江
关键词:不同民族肝素敏感性体外循环
不同剂量糖皮质激素预防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并发症的效果:meta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采用meta分析评价不同剂量糖皮质激素预防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并发症的效果。方法检索PubMed、EMbase、Highwire、CENTREN及其下属各临床注册试验数据中心、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时间限定2000年至2010年。收集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给予不同剂量糖皮质激素预防术后并发症的随机对照研究。采用Cochrane协作网系统评价文献质量,并分析有关资料,主要包括术后房颤的发生情况、术后因高血糖需胰岛素治疗的情况、术后感染发生情况、术后死亡情况(住院期间或出院30d内)和机械通气时间。采用RevMan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21项研究,共1737例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给予不同剂量糖皮质激素可降低术后房颤发生的风险,不增加各种原因感染及死亡的风险;中、大剂量增加因高血糖需要胰岛素治疗的风险;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延长。结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给予不同剂量糖皮质激素可降低术后房颤的发生风险,且不增加感染和死亡的风险;中、大剂量可增加因高血糖需胰岛素治疗的风险;大剂量可增加机械通气时间延长的风险。
马海平艾来提·塔来提王江郭海郑宏
关键词:糖皮质激素类心肺转流术手术后并发症META分析
rAAV9介导HIF-1α对糖尿病小鼠缺血后处理的影响
2020年
目的观察缺血后处理对糖尿病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致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探讨rAAV9-HIF-1α对缺血后处理作用的影响机制,方法选择雄性db/db小鼠40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S组)、心肌缺血/再灌注组(I/R组)、缺血后处理组(IPostC组)、rAAV9-HIF-1α+缺血后处理组(HIPostC组)。采用尾静脉注射法注射rAAV9-HIF-1α;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于再灌注15min前灌注5min、缺血5min连续3个循环建立缺血后处理模型。心内取血后处死小鼠.取肺组织,HE染色观察病理学变化;CBA流式法检测炎性细胞因子(IL-6、TNF-α及IL-10);试剂盒检测氧化应激相关因子(MDA.SOD);Western blot法检测低氧诱导因子HlF-1α。结果与S组比较,1/R组的肺组织损伤严重,氧自由基和炎性细胞因子含量明显升高;与I/R组比较,IPostC组氧自由基含量降低,但促炎性细胞因子仍大量存在,而HIPostC组的炎性细胞因子和氧自由基含量均显著降低,HIF-1α的含量显著升高。结论糖尿病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时炎性细胞因子释放、氧化应激激活以及HIF信号通路损伤直接导致急性肺损伤,rAAV9-HIF-1α可调控缺血后处理通过上述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肺损伤,发挥围术期肺保护作用。
李佳馨李鑫吴建江陈思宇王江
七氟烷预处理联合后处理对高糖培养原代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及糖原合成酶激酶-3β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观察七氟烷预处理联合后处理对高糖培养原代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在高糖弱化七氟烷心肌保护效应中的作用。方法健康新生1~3dSD大鼠,于无菌条件下取出心脏。随机分为2大组,共12小组,正常组采用低糖(葡萄糖浓度:5.56mmol/L)DMEM培养液进行培养。高糖组采用高糖(葡萄糖浓度:25mmol/L)DMEM培养液进行培养。(1)对照组(NC、HC组);(2)缺氧/复氧组(NH/R、HH/R组);(3)七氟烷后处理组(NS-Post、HS-Post组);(4)七氟烷预处理联合后处理组(NS-Pre+S-Post、HS—Pre+S-Psot组);(5)SB216763组(NSB、HSB组);(6)二甲基亚砜组(N-DMSO、H-DMSO组)。复氧结束后对各组细胞存活率、细胞凋亡率、培养液LDH活性、磷酸化GSK-3β(P-GSK-3β)蛋白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NH/R、NS-Post、NS-Pre+S-Post组细胞存活率分别为(52.4±3.4)%、(61.1±4.5)%、(71.2‘2.8)%,与NH/R组比较,NS-Post、NS-Pre+S-Post组细胞存活率升高,HH/R、HS-Post、HS-Pre+S-Post组细胞存活率分别为(48.2±5.1)%、(50.8±4.9)%、(48.5-4-2.8)%。细胞凋亡率降低,培养液LDH活性降低,P-GSK-3β蛋白表达水平上调(P〈0.05)。与HH/R组比较,HS-Post、HS-Pre+S-Post组各项指标均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七氟烷预处理联合后处理亦无法对高糖培养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发挥保护作用,GSK-3β参与了高糖所致七氟烷心肌保护作用弱化的过程。
李鑫刘一丹吴建江王江郑宏
关键词:七氟烷糖原合成酶激酶-3Β后处理
急性超容性血液稀释对靶控输注异丙酚药代动力学的影响
2004年
目的 :应用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 (nonliear m ixed effects m odeling,NONMEM)软件分析和估算急性超容性血液稀释下异丙酚 TCI药代动力学参数 ,并估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的个体间变异及自身变异 ,探讨血液稀释对异丙酚 TCI药代动力学的影响。 方法 :36例 ASA ~ 级并符合纳入标准的择期手术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n =18)和稀释组 (n =18)。稀释组按 10 ml/ kg输入林格氏液补充生理需要量后行 TCI,TCI 10 m in时开始血液稀释 (在 30 min内输入 2 0 ml/ kg6 %羟乙基淀粉 ) ,TCI以恒定靶血浆药物浓度 (3μg/ ml)变速输注 6 0 m in。对照组仅输入 10 ml/ kg林格氏液并以相同方式行 TCI,但不实施血液稀释。间断动脉采血 90 m in,应用气相色谱 -质谱(GC- MS)法测定异丙酚血药浓度。药代动力学参数的比较采用两种方法 :(1)在确立基本房 -室模型和药代动力学参数的基础上 ,将血液稀释作为唯一的固定效应进行考察并与对照组的基本药代动力学参数进行比较。 (2 )采取有序递加方式 ,选出有统计学意义的固定效应加于模型中 ,考察固定效应的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 ,逐步建立最终回归模型 ,然后将两组的最终回归模型和参数进行比较。 结果:一室、二室加法模型和二室指数模型的 OBJ分别为32 2 .3、- 199.2和 - 713.3。
郑宏王江曹兴华芮建中刘进
关键词:急性超容性血液稀释靶控输注异丙酚药代动力学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NONMEM
肝素个体敏感性与术后出血的相关性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索在不同个体间肝素敏感性差异与术后出血之间的关系,为建立个体化肝素抗凝策略奠定基础。方法选择体外循环下实施心脏手术的患者共120例,术中测基础激活全血凝固时间(ACT),开胸骨后给予2.5 mg/kg首次肝素剂量,5 min后测ACT数值。根据首次肝素化后测得的ACT结果对患者进行分组,若ACT值达不到转机要求则继续追加肝素0.5 mg/kg,并分别记录各组术后出血量。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输血量以及术后24 h引流量等资料。结果术后24 h胸腔引流量,3组数据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CT>750 s组与ACT<480 s组明显高于ACT 480~750 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T<480 s组与ACT>750 s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循环手术的患者肝素敏感性与术后出血具有相关性,其中ACT在480~750 s之间的患者出血量最低。
翟原苑马海平郑宏王江
关键词:肝素敏感性体外循环术后出血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