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新庄

作品数:103 被引量:267H指数:9
供职机构:河南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项目河南省杰出人才创新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2篇期刊文章
  • 21篇会议论文
  • 6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7篇农业科学
  • 15篇生物学
  • 5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2篇干细胞
  • 21篇胚胎
  • 21篇细胞
  • 15篇间充质干细胞
  • 15篇骨髓间充质
  • 15篇骨髓间充质干...
  • 15篇充质干细胞
  • 13篇奶牛
  • 11篇体外
  • 11篇郏县红牛
  • 10篇分化
  • 9篇排卵
  • 9篇超数排卵
  • 8篇子宫内膜炎
  • 8篇膜炎
  • 8篇宫内
  • 7篇子宫
  • 6篇犊牛
  • 6篇胰岛
  • 6篇原始生殖细胞

机构

  • 85篇河南农业大学
  • 31篇西北农林科技...
  • 9篇河南省奶牛生...
  • 5篇信阳师范学院
  • 5篇全国畜牧总站
  • 4篇河南科技学院
  • 4篇河南广播电视...
  • 3篇河南乾祥农牧...
  • 2篇甘肃农业大学
  • 2篇河南农业职业...
  • 1篇贵州大学
  • 1篇北京农学院
  • 1篇河南省农业科...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华南师范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天津农学院
  • 1篇徐州师范大学

作者

  • 101篇王新庄
  • 19篇邓立新
  • 13篇张志平
  • 11篇和小娥
  • 11篇任卫青
  • 11篇于文浩
  • 10篇何俊丹
  • 9篇吕婧玉
  • 8篇翟明胜
  • 8篇秦佳晨
  • 8篇张静芳
  • 8篇王亚丹
  • 8篇闫颖颖
  • 7篇许晓婷
  • 6篇张宁
  • 6篇贺秀媛
  • 6篇刘远哲
  • 6篇曹桂彬
  • 5篇蒋金航
  • 5篇李金辉

传媒

  • 10篇中国兽医学报
  • 8篇西北农业学报
  • 8篇畜牧兽医学报
  • 5篇中国奶牛
  • 4篇河南农业科学
  • 4篇动物医学进展
  • 4篇中国畜牧兽医
  • 3篇中国牛业科学
  • 3篇第五次全国动...
  • 3篇河南省畜牧兽...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湖北畜牧兽医
  • 2篇中国细胞生物...
  • 2篇第六次全国动...
  • 1篇华北农学报
  • 1篇中国兽医杂志
  • 1篇Journa...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黄牛杂志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4篇2018
  • 2篇2017
  • 7篇2016
  • 7篇2015
  • 5篇2014
  • 8篇2013
  • 6篇2012
  • 10篇2011
  • 13篇2010
  • 13篇2009
  • 4篇2008
  • 4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10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通过ANGPTL4基因多态性进行牛育种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ANGPTL4基因多态性进行牛育种的方法,筛选具有特定ANGPTL4基因的牛作为父本和/或母本进行育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ANGPTL4基因的1422位点序列TT。通过本发明的方法,能够培育出在体高、体...
马云李荣荣李芬侯飞王启钊白芳张华丽王新庄陈宁博杨婷
文献传递
绵羊类胚胎干细胞培养条件的优化及分子鉴定
胚胎干细胞可以有效地保存和利用畜禽遗传资源。利用冷冻干细胞作为核供体,迅速扩增胚胎,生产克隆动物,是畜禽遗传资源保护的方法之一。然而,时至今日仍然没有绵羊ES或IPS细胞成功建系的报道。本研究旨在系统比较各发育时期绵羊胚...
陈亮刘丑生王新庄孟飞
关键词:胚胎干细胞分子鉴定
文献传递
5-AZa诱导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心肌细胞分化的研究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是多潜能干细胞,在体外培养的MSCs经特殊处理可以定向向心肌细胞方向分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用于治疗心肌梗死的研究做的仍不是十分深入,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索。本实验用5-氮胞苷(5-Aza)作为诱导剂...
王新庄闫颖颖和小娥任卫青何俊丹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5-氮杂胞苷心肌样细胞定向分化
文献传递
SC1(pluripotin)对昆明小鼠胚胎干细胞分离培养的影响被引量:1
2013年
比较了在无血清培养体系中分别添加小分子化学物质pluripotin(SC1)和白血病抑制因子(LIF)对昆明小鼠ES细胞未分化状态的维持作用,并探讨了SC1在培养液中的最佳浓度。以小鼠胎儿成纤维细胞(MEF)为饲养层,以含LIF的添加血清替代品(KSR)的培养基(ESC-SR)为对照,分别用SC1浓度为0.3、1、3μmol/L的ESC-SR培养液对昆明小鼠胚胎进行分离培养。结果显示:胚胎在添加3μmol/L SC1的ESC-SR培养液中ICM形成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形成的ES集落与对照组形态差异不明显,最高传至第7代,并且在无饲养层条件下可以传至第6代而保持未分化状态。不同浓度SC1培养液中,胚胎在SC1浓度为0.3μmol/L组的F2代形成率显著高于1μmol/L组和3μmol/L组(P<0.05),所分离的细胞AKP染色呈阳性,Oct4、Nanog和Sox2的免疫荧光染色均显阳性,具有ES细胞的特点。结果表明,ESC-SR培养液中SC1可以替代LIF用于小鼠ES细胞未分化状态的维持,并且可以在无饲养层条件下进行昆明小鼠ES细胞的培养。
任卫青张志平王新庄吕婧玉许晓婷蒋金航翟明胜石凯文
关键词:昆明小鼠胚胎干细胞
鼠-兔核质杂交及早期胚胎发育研究
王新庄
关键词:细胞核移植家兔
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分离培养及冻存被引量:4
2014年
对分离获得的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进行低温冻存研究。用红细胞裂解法体外分离培养BMSCs,采用SABC法进行鉴定;冻存后复苏,台盼蓝染色检测细胞复苏率,观察冻存时间(15d,30d,90d)对各代(P1,P3,P9代)细胞复苏效果的影响;向脂肪细胞诱导分化验证其干细胞多潜能分化特性。结果表明:BMSCs呈长梭形,聚集成旋涡状均匀生长,SABC法鉴定其为BMSCs;冻存前后P1、P3代细胞活力好,增殖速度快;P9代细胞增殖缓慢;冻存时间对P1、P3代细胞复苏率的影响不显著(P>0.05),复苏率较高;但是P9代细胞复苏率极低,并且随着冻存时间的延长,细胞复苏率逐渐降低;冻存复苏的细胞向脂肪细胞诱导分化,油红浸染红色。可见:红细胞裂解液法分离获得的BMSCs生长生物学性状稳定;P3代以前冻存增殖和分化特性不受影响,可作为种子细胞用于后续研究。
许晓婷胡文举陈晓佩翟明胜于文浩王亚丹张宁王新庄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冻存
牛乳房炎防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0年
总结了乳房炎发病病因、治疗原则,同时对母牛乳房炎的综合防控措施进行了探讨。
何俊丹王新庄张志帅邓立新
关键词:乳房炎预防措施
不同因素对南阳牛卵泡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影响被引量:4
2006年
探讨了卵母细胞的不同采集方法对南阳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影响。结果表明,抽吸法是合适的卵母细胞采集方法。同时还探讨了卵丘细胞层数和不同激素对南阳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影响。结果表明激素对南阳牛卵母细胞的成熟率和卵裂率无显著影响;具有2~8层卵丘细胞的卵母细胞获得了较高的成熟率和卵裂率;具有8层以上卵丘细胞的卵母细胞的成熟率和卵裂率比较低;裸卵和半裸卵几乎不能够成熟和卵裂。
胡文举王新庄张英汉王涛牛晖
关键词:南阳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成熟率卵裂率
规模化奶牛场子宫内膜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药物敏感性试验及其致病性分析
2015年
通过调查平顶山市某规模化奶牛场奶牛子宫内膜炎的病原菌及其耐药性,为下一步建立子宫内膜炎病例模型和研究奶牛子宫内膜炎的病因及发病机理提供基础。该试验采用细菌分离培养和微生物鉴定系统对所采集的样品进行细菌分离培养、纯化、鉴定;同时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所分离细菌的药物敏感性,最后通过昆明小鼠腹腔接种进行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从29份样品中共分离到18种细菌,它们均对阿莫西林、氨苄西林存在较高的耐药性,对环丙沙星、恩诺沙星、氟苯尼考均表现敏感,而对其他药物的敏感性各种细菌间存在较大差异性;通过致病性试验可知所分离的18种细菌中致病性最强的分别是大肠埃希菌、脑膜脓毒性金黄杆菌、停乳链球菌、苏云金芽孢杆菌、产吲哚金黄杆菌,且它们均分离于产后两月后患病牛的样品中。
秦佳晨王新庄
关键词:奶牛子宫内膜炎病原菌药敏试验致病性试验
兔原始生殖细胞体外培养的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旨在探索兔原始生殖细胞(primordial germ cells, PGCs)体外分离培养的最佳条件,从而建立成熟稳定的兔PGCs体外分离培养方法。本研究首先通过两种不同的体外分离法(胰酶消化法、机械法)和3种不同的传代法(胰酶消化法、机械法、连同饲养层消化法)探索第14~18天胎兔的PGCs体外分离传代的最佳方式,另将培养液分为A、B、C、D 4组,以D组为对照组,探究不同细胞因子浓度对兔PGCs形态变化及集落形成的影响。其次,利用碱性磷酸酶染色(alkaline phosphatase staining, AKP)法对兔PGCs进行鉴定染色;实时荧光定量(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PCR)检测转录因子Oct-4的表达。结果表明,机械法分离得到的兔PGCs集落数量是酶消化法分离的2.2倍,而兔PGCs经不同的消化法传代发现,酶消化法、连同饲养层消化法、机械法在兔胚胎成纤维细胞(rabbit embryo fibroblast, REF)饲养层上分别成功传至P2、P2、P4代。B组PGCs培养液(基础液+10%胎牛血清(fetal bovine serum, FBS)+2 ng·mL^-1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 TGF-β1)+4 ng·mL^-1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bFGF)+10 ng·mL^-1白血病抑制因子(leukemia inhibitory factor, LIF))所获得的集落数量最多,具有较好的集落形态,保持未分化的时间较长。AKP染色结果显示,PGCs集落呈红黑色;RT-PCR结果显示,体外分离培养的兔PGCs表达转录因子Oct-4。结果显示,兔原代PGCs最适采用机械分离法和机械传代法进行体外分离传代,适宜浓度的细胞因子添加至兔PGCs培养液中有利于兔PGCs在体外保持较多的集落数量和较长时间的未分化状态。本研究通过筛选和优化兔PGCs体外培养方法,为进一步建立稳定成熟兔PGCs细胞系奠定技术基础。
吕海淼朱邯豫彭展闫琛博杨德新胡文举丁雪粉王新庄
关键词:原始生殖细胞细胞因子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