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学忠

作品数:118 被引量:562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胜利油田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经济管理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03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7篇天文地球
  • 5篇经济管理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矿业工程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医药卫生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57篇油田
  • 38篇稠油
  • 34篇油藏
  • 22篇超稠油
  • 21篇孤东油田
  • 18篇盆地
  • 17篇准噶尔盆地
  • 16篇水平井
  • 16篇平井
  • 16篇勘探
  • 16篇春风油田
  • 13篇采油
  • 12篇浅层超稠油
  • 12篇注水
  • 11篇热采
  • 10篇春光油田
  • 9篇砂岩油藏
  • 8篇三维地震
  • 7篇氮气
  • 7篇油气

机构

  • 88篇中国石油化工...
  • 16篇中国石化胜利...
  • 14篇中国石油大学...
  • 8篇中国石化股份...
  • 3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化工...
  • 2篇中国石化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作者

  • 116篇王学忠
  • 17篇刘传虎
  • 14篇王金铸
  • 12篇乔明全
  • 10篇谷建伟
  • 10篇曾流芳
  • 7篇王建勇
  • 7篇席伟军
  • 3篇杜殿发
  • 3篇孙仁远
  • 3篇马瑞国
  • 3篇沈海兵
  • 3篇杨元亮
  • 2篇孙莹
  • 2篇徐婷
  • 2篇杨勇
  • 2篇姚军
  • 2篇姬秀萍
  • 2篇董臣强
  • 2篇黄爱先

传媒

  • 16篇特种油气藏
  • 12篇当代石油石化
  • 11篇断块油气田
  • 5篇复杂油气藏
  • 4篇大庆石油地质...
  • 4篇内江科技
  • 4篇石油科技论坛
  • 4篇地球科学前沿...
  • 3篇新疆石油地质
  • 3篇油气地质与采...
  • 3篇海洋石油
  • 3篇中国工程科学
  • 3篇石油地质与工...
  • 3篇第四届全国油...
  • 2篇石油实验地质
  • 2篇石油勘探与开...
  • 2篇油气田地面工...
  • 2篇中国石油勘探
  • 2篇应用基础与工...
  • 2篇小型油气藏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6
  • 7篇2015
  • 7篇2014
  • 11篇2013
  • 9篇2012
  • 14篇2011
  • 21篇2010
  • 8篇2009
  • 14篇2008
  • 6篇2007
  • 3篇2006
  • 8篇2004
  • 2篇2003
  • 3篇2002
1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永进地区超深低渗透砂岩油藏开发对策被引量:3
2012年
永进地区属罕见的超深、低渗透、稀油砂岩油藏,溶蚀作用和异常高压导致油藏次生孔隙发育。虽然异常高压和大量的溶解气提供了驱油能量,但是限于油藏埋藏超深和储层低渗透等特征,压裂改造措施投资大,施工难度大,驱油能量不能充分发挥作用。研究认为,该油藏应立足水平井天然能量开发,从弥补先天条件不足入手,通过地质攻关找到更厚、裂隙更发育的优质储层,通过钻探长井段水平井增加钻探到裂隙的概率,发挥好异常高压、溶解气丰富的优势,实现该类油藏的经济开发。
王学忠秦国鲲
关键词:低渗透油藏异常高压溶解气驱水平井
沙湾组油气地质特征与勘探实践被引量:4
2011年
准噶尔盆地沙湾组以岩性油气藏为主,存在油砂体规模较小、油层薄、储层岩性变化快等勘探难题。2005年,排2井在沙湾组钻遇油层,日产油49.6 t,地面原油粘度为1.6 mPa.s。立足实践、大胆开拓促成了沙湾组浅层、稀油、高产岩性油藏的突破,高精度三维地震技术发挥了关键作用。车排子地区具有多油源输导、多层系含油、多类型富集、多品位共存的复式聚集特点和"三层楼"油气成藏模式。沙湾组轻质油藏油砂体形态与振幅属性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能够通过地震属性有效识别油水边界。稀油油浸为含油性下限,粉细砂岩为岩性下限,渗透率0.022μm2、孔隙度20%为物性下限,油层声波时差大于300μs/m,电阻率大于1.5Ω.m,电阻增大率大于5.5。已发现沙湾组油藏23个。
刘传虎王学忠
关键词:油气成藏模式石油地质特征准噶尔盆地春光油田
一体化开发动态监控体系研究及应用——以准噶尔盆地西缘春光油田为例被引量:2
2012年
2005年通过创建准噶尔盆地西缘油气成藏模式,在准噶尔盆地西缘车排子地区排2井沙湾组获日产49.6t高产工业油流,发现了以新近系沙湾组为主力含油层的浅层优质春光油田。基于生产的需要,准确估算了春光油田自喷井油嘴系数,为落实单井产量及单井合理配产提供了重要依据;发展形成了以"实时动态监控"为核心的油藏开发新理念,创建了油藏、井筒、地面三位一体的油藏动态监控体系,实时监控了地下油水推进的状态,为及时调整油井运行参数、使地层及井筒中的流体运移达到最优化状态提供了手段。春光油田自2005年开发以来产量稳步上升,保持自喷开采,采油速度、采收率同创国内新水平。
王金铸王学忠乔明全谷建伟
关键词:一体化油藏工程采油工程
准噶尔盆地排6区块浅层稠油实用勘探技术被引量:4
2010年
排6区块位于准噶尔盆地西缘车排子地区,曾因油层薄、油稠而放缓了勘探步伐。借鉴排2块勘探的成功经验,采集高精度的三维地震资料,应用地震拓频处理等新的解释技术,对排6区块油气源、油气输导体系、油气成藏期次及沉积体系进行研究,明确了油气来源,证实了油气输导通道,发现了2期成藏的特点,为储层预测提供了理论依据。在此基础上,部署探井和滚动井22口,成功20口。
宋明水王学忠
关键词:胜利探区高精度三维地震勘探稠油
利用地热资源进行热水驱油的技术研究被引量:24
2009年
中国油田以注水开发为主,目前其平均采收率在33%左右。笔者研究认为,制约注水开发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注入水温度明显低于油层温度,由此引发一系列问题,诸如注入水温度低造成油层温度持续下降,增大了原油黏度。长期剧烈的温差导致储层孔喉胶结物及骨架矿物破碎,加剧了大孔道窜流。笔者针对目前注入水温度过低对油田开发效果的不利影响,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诸如尽可能选择污水回注,前提是水质达标。主要是考虑到采出的地层水矿化度比较高,与油层配伍性比较好,有利于获得较高的驱油效率。同时减少污水治理和外排压力,更有利于环保和清洁生产。尽可能提高注入水的温度,缩小注入水与油层的温度差距,如果采用高于油层温度的热水驱油最为理想。由于注入水流程比较长,受地面环境温度影响较大,基于夏季注入水温度大大高于冬季注入水温度,能否考虑采取不对称注水方式,即夏季注采比高一些,冬季低一些。同时尽量缩短注水流程长度,尽可能减少沿途热损失。尽可能少注水。在满足油田地层能量补充的前提下,尽最大可能减少注水量,同时减少管外窜槽井治理、平面大孔道井治理、只注不采井治理和特高含水且高液量井治理,减少无效注水。本文围绕提高注入水温度,着重讨论地热、太阳能辅助采油构想。地热采油就是利用丰富的地热资源,以深层高温度开发流体(油、气、水及其混合物)将大量的热量带入浅油层,降低原油黏度、提高原油流动能力。层系间温差提供了地热源。在统计分析孤东油田温度场变化特征基础上,进行了地热采油流程概念设计,推荐在地热源井同井场钻打稠油层多分支水平井作为注入井,单体增压泵直接将从地热源井采出的热流体注入目的油层,在周围油井采油。建议在有利区块率先开展地热采油先导性试验。
王学忠王建勇
关键词:采油热水注水开发
高精度三维地震技术在排2探区的应用
2010年
准噶尔盆地排2块为勘探潜力较大的有利区带,以非构造油藏为主,二维地震测网密度大,无法精确识别描述圈闭,历经多年研究未获突破。为扩大勘探成果,进行高精度三维地震采集。采用小道距、高炮密度观测方式,提高了目的层的有效覆盖次数;采用小药量、小组合基距检波器组合,目的层主频由30Hz提高到了63Hz,有效频宽10~130Hz。研究发现了该块"类亮点"特征,配合拓频处理、多属性分析,地震资料的纵向分辨率明显提高,陆续发现16个岩性油气藏,建成年产原油能力达47×104t。
王学忠王金铸
关键词:准噶尔盆地三维地震勘探岩性油藏
稠油冷采进展与地热采油可行性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在综述稠油冷采进展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了地热采油构想,对利用丰富的地热资源,以深层高温流体携带地热加热浅油层进行采油的方法进行了可行性研究。
王学忠王建勇
关键词:稠油冷采注水采油热采
孤东油田大孔道描述方法研究
疏松砂岩油藏注水开发过程中广泛形成大孔道,成为注水开发效果改善的技术瓶颈。目前所用描述方法定量程度低,只反映当时的流动状态和大孔道情况,不能重复使用,测试费用高,经济上难以满足大量测试的需求。 本文以孤东油田为...
王学忠
关键词:疏松砂岩油藏注水开发物理模拟孤东油田
文献传递
春光油田边水驱岩性油藏特色开发技术被引量:4
2011年
春光油田是以沙湾组为主力含油层的浅层优质高效油田,在矿场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薄砂体滚动勘探、勘探开发一体化、开发动态监控技术、单井油嘴系数估产技术及新的油藏经营管理模式等鲜明的特色技术。针对岩性油藏的隐蔽特点,形成了以地震属性特征直接判断油层的技术;针对边水活跃的特点,建立了油藏精细地质模型,形成了以数值模拟为核心的油藏-井筒-地面一体化动态监控技术;立足实际,形成以单砂体成为独立油藏管理单元、管理扁平化、用工属地化、制度文本化为主要内容的实用油藏管理模式。春光油田开发5 a以来,产量稳步上升,保持自喷开采,边水水线缓慢、均匀推进,含水率仅为2%,采油速度保持在5%以上,采收率为47%。
刘传虎王学忠
关键词:边水驱岩性油藏数值模拟油藏经营春光油田
超稠油油藏蒸汽、氮气、降粘剂复合吞吐实验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超稠油油藏蒸汽、氮气、降粘剂复合吞吐实验装置,包括注入系统、模型系统、恒温控制系统、产出计量系统和数据采集系统,注入系统包括并联连接的蒸汽注入装置、气体缓冲装置、降粘剂注入装置和油水饱和装置,且各个装...
孙仁远杨世凯杨元亮乔明全王学忠马瑞国黄爱先沈建新熊启勇杨之照陈洪程春杰徐婷杜殿发范坤坤刘冬冬纪云开雷少飞路永胜孙莹
文献传递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