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团华

作品数:23 被引量:263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3篇天文地球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10篇火山
  • 7篇岩石
  • 7篇火山岩
  • 6篇新生代
  • 6篇喷发
  • 5篇新生代火山
  • 5篇新生代火山岩
  • 5篇岩浆
  • 4篇岩墙
  • 4篇造山带
  • 4篇图们江
  • 4篇图们江流域
  • 3篇岩浆演化
  • 3篇岩石圈
  • 3篇中基性岩
  • 3篇山带
  • 3篇秦岭造山带
  • 3篇基性
  • 3篇基性岩
  • 2篇地球化

机构

  • 17篇中国地震局
  • 8篇中国科学院
  • 6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矿业联合...

作者

  • 23篇王团华
  • 16篇樊祺诚
  • 15篇孙谦
  • 15篇李霓
  • 8篇隋建立
  • 5篇毛景文
  • 4篇谢桂青
  • 2篇徐平
  • 1篇刘玉强
  • 1篇谌宏伟
  • 1篇王彦斌

传媒

  • 6篇岩石学报
  • 1篇地球学报
  • 1篇地震地质
  • 1篇地质学报
  • 1篇自然科学进展
  • 1篇中国科学(D...
  • 1篇华南地震
  • 1篇高校地质学报
  • 1篇地学前缘
  • 1篇矿物岩石地球...
  • 1篇第九届全国矿...
  • 1篇全国第四次火...
  • 1篇火山作用与地...
  • 1篇中国矿物岩石...

年份

  • 1篇2009
  • 5篇2008
  • 2篇2007
  • 6篇2006
  • 8篇2005
  • 1篇2004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长白山天池火山粗面玄武岩的喷发历史与演化被引量:56
2006年
本文新提出的年代学和岩石化学结果,进一步从天池火山与区域火山活动的关系,论述了天池火山造盾、造锥历史和岩浆结晶分异转型的时间约束,早更新世早期(2Ma前)开始粗面玄武岩的造盾,早更新世晚期(约1Ma)粗面玄武岩向粗安岩、粗面岩演化,中更新世是粗面岩造锥的主阶段,到了晚更新世(约0.1Ma)粗面岩向碱流岩演化。在中—晚更新世来自地壳岩浆房的粗面岩、碱流岩造锥过程中,来自地幔的粗面玄武岩浆喷发活动始终没有间断过。由于来自地幔粗面玄武质岩浆持续向地壳岩浆房补给,所以天池火山是一座长寿命的火山。岩浆的结晶分异作用和混合作用是天池火山岩浆演化的两个最重要过程,前者形成天池火山双峰式火山岩分布特征,后者成为天池火山喷发的触发机制。天池火山在晚更新世—全新世碱流质岩浆主喷发期兼有少量玄武质粗安岩、粗安岩或粗面质岩浆的交替喷出,揭示了天池火山的地壳岩浆房熔体的分层结构特点,由于来自地幔粗面玄武质岩浆注入地壳岩浆房,导致不同层位岩浆的扰动和混合作用,触发天池火山的喷发。
樊祺诚隋建立王团华李霓孙谦
关键词:长白山天池火山粗面玄武岩喷发历史岩浆演化
豫西小秦岭-熊耳山地区金矿成矿物质来源研究--兼论中基性岩墙与金成矿作用关系被引量:40
2009年
小秦岭—熊耳山金矿区是我国重要岩金产地之一。对豫西小秦岭—熊耳山地区金矿床成矿物质来源的可能矿源层分析、同位素和稀土元素示踪等多方面的研究表明,太古代太华群结晶基底、燕山期花岗岩类、中生代中基性岩墙都不是金的成矿物质源区。该地区成矿物质来自于造山带环境下壳幔相互作用过程中的多种相关地质体,成矿流体主要来自于地幔。中基性岩墙没有为金矿床提供成矿物质或热液流体,金成矿作用与岩墙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二者都形成于发生强烈壳幔相互作用的区域构造环境下,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二者是"共栖"关系。
王团华谢桂青叶安旺李宗彦
关键词:岩墙壳幔相互作用秦岭造山带
河南商城地区岩墙的锆石SHRIMP 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8
2008年
对侵位于河南省商城县白垩纪商城花岗岩体中的岩墙进行的锆石SHRIMPU-Pb法年代学研究表明,单颗粒锆石的年龄数据反映出中-新太古代(2843Ma)、中元古代(1886Ma、1829Ma)、新元古代(768.4~535.1Ma)、古生代(353.7Ma、262.2Ma)和中生代(234.2~117.8Ma)的年龄,与区域构造事件和地质演化历史有很好的对应性。结合前人对大别造山带各类岩石年代学研究的结果,笔者认为岩墙锆石测年给出的谐和年龄751.3±39.9Ma代表大别造山带中元古代晋宁期一期重要且强度很高的变质作用年代。根据前人对大别造山带大地构造演化历史的认识,结合本文岩墙年代学研究结果,笔者认为岩墙锆石测年结果可能印证了秦岭-大别造山带中生代以来的、以岩石圈基底拆沉作用为基本特征的强烈壳幔相互作用。
王团华毛景文谢桂青
关键词:岩墙SHRIMPU-PB年代学大别造山带
广西合浦烟墩岭火山岩石学与地球化学初步研究
<正>1.地质概况雷琼及北部湾周边一带是我国南方最大的第四纪火山岩分布区,区内遍布一百多座新生代火山。更新世时,由于太平洋-库拉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中国东南沿海等地发生了大量火山喷发活动并达到高潮,一直延续至全新世,成为...
李霓樊祺诚王团华隋建立
关键词:地球化学微量元素K-AR年龄
文献传递
火山射气岩浆喷发作用研究进展
<正> 火山喷发,炽热岩浆上升过程如遇水体(地下水或地表水)会立即发生爆炸,产生巨大的向上冲击力,造成上覆地层的挠曲、破裂、坍塌等一系列过程,形成大小不等的近似圆形的低平火山口及基浪堆积物,此即射气岩浆喷发(phreat...
孙谦樊祺诚王团华李霓
文献传递
中国东部地幔矿物中富硅、碱熔融包裹体:对岩石圈演化的启示被引量:7
2005年
中国东部华北、东北和东南沿海几个地区的新生代玄武岩的尖晶石相和石榴石相橄榄岩捕虏体矿物中熔融包裹体研究表明, 玻璃化学成分为富硅(SiO2=60%~68%)、碱(K2O+Na2O= 5%~11%), 特别是富钾(K2O>Na2O), 以及H2O和CO2等挥发分(2%~7%)的中酸性硅酸盐, 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的英安岩和安山岩, 少量属于橄榄安粗岩系列. 熔融包裹体中高Al和Ca透辉石子矿物是熔体在高温高压下结晶的产物, 而非脱玻化重结晶的产物. 研究指出, 这种富钾(一般K2O>3%)中酸性硅酸盐更具大陆特点, 与主矿物和寄主玄武岩均无成因关系, 是被捕获的中生代岩石圈壳-幔相互作用之熔体, 同时暗示中新生代时期中国东部大陆岩石圈地幔可能经历了破碎和更新的过程. 这无疑给中国东部大陆岩石圈演化过程提供重要启示, 同时指出富硅、碱熔体应对中国东部地幔化学非均一性负责.
樊祺诚隋建立徐平李霓孙谦王团华
关键词:矿物橄榄岩岩石圈演化
长白山火山活动历史、岩浆演化与喷发机制探讨被引量:48
2007年
广义的长白山火山在我国境内包括著名的天池火山、望天鹅火山、图们江火山和龙岗火山,是我国最大的第四纪火山岩分布区。图们江火山和望天鹅火山活动都始于上新世,喷发活动分别介于上新世—中更新世(5.5~0.19Ma)和上新世—早更新世(4.77~2.12Ma)。天池火山和龙岗火山属于第四纪火山,喷发活动从早更新世(~2Ma)持续到全新世。图们江火山岩为溢流式喷发的拉斑玄武岩,望天鹅火山、天池火山和龙岗火山母岩浆都是钾质粗面玄武岩,但经历了不同的演化过程。天池火山和望天鹅火山都经历了钾质粗面玄武岩造盾、粗面岩造锥和晚期碱性酸性岩浆(碱流岩和碱性流纹岩)的喷发;龙岗火山来自地幔的钾质粗面玄武岩浆则未经演化和混染直接喷出地表。图们江火山岩以溢流式喷发的拉斑玄武岩为主,少量玄武质粗安岩等。天池火山造盾之后,地壳岩浆房和地幔岩浆房具互动式喷发特点,来自地幔的钾质粗面玄武岩浆一方面在天池火山锥体内外形成诸多小火山渣锥,另一方面持续补给地壳岩浆房发生岩浆分离结晶作用和混合作用,分别导致双峰式火山岩分布特征和触发千年大喷发。火山岩微量元素和Sr-Nd-Pb同位素示踪揭示,长白山东(图们江火山、望天鹅火山和天池火山)、西(龙岗火山)两区显示地幔非均一性,东区岩浆源区具有软流圈地幔与富集岩石圈地幔混合特征,西区岩浆源区具有相对亏损的较原始地幔特征。西太平洋板块俯冲—东北亚大陆弧后引张是长白山火山活动的动力学机制。
樊祺诚隋建立王团华李霓孙谦
关键词:岩浆演化长白山火山
长白山区图们江流域新生代火山岩的岩石化学研究被引量:12
2006年
图们江流域新生代火山岩以溢流式喷发为特征,其主要岩石类型以拉斑玄武岩为主,含少量玄武质粗安岩、碱性玄武岩、玄武质安山岩和粗面玄武岩。根据图们江流域火山岩的Mg~#(Mg~#=100Mg^(2+)/(Mg^(2+)+Fe^(2+)))值多数≤60,Ni含量<100μg/g和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综合表明,形成火山岩的岩浆不是原始岩浆,它们是原始岩浆在上地幔经历了橄榄石、辉石分离结晶作用后形成的以拉斑玄武岩为主,包括碱性玄武岩和粗面玄武岩等演化岩浆,结晶分异作用是岩浆演化过程的主要控制因素。拉斑玄武质岩浆在上升过程中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壳源物质同化混染作用,发生在上地壳遭受较大程度混染的岩浆K_2O含量明显偏高(>2.6%),形成玄武质粗安岩。
王团华樊祺诚孙谦谌宏伟李霓
关键词:图们江流域新生代火山岩岩浆演化
北部湾涠洲岛及斜阳岛火山地质与喷发历史研究被引量:27
2006年
涠洲岛及斜阳岛是北部湾内一对姊妹火山岛,本文采用火山岩K-Ar法,火山岩中砂岩捕掳体光释光法(OSL)和贝壳^(14)C法分别测定了火山活动的年代,结合火山岩地质特征,将涠洲岛火山活动初步划分为早-中更新世(1.42Ma~0.49Ma)和晚更新世末期(36ka~33ka)两期。早-中更新世溢流玄武质熔岩盾造就了涠洲岛及斜阳岛,从涠洲岛横路山锅盖岭盾形火山锥溢出的熔岩流向四周漫流,形成涠洲岛中心高四周低的盾形火山地形,其晚阶段球状风化玄武岩沿涠洲岛潮间带分布。晚更新世末期涠洲岛南湾火山和斜阳岛斜阳村火山射气岩浆喷发,间有岩浆喷发,形成典型的低平火山口和巨厚基浪堆积几乎覆盖两岛,经历了海蚀作用,塑造了两岛现代地貌景观。
樊祺诚孙谦龙安明尹克坚隋建立李霓王团华
关键词:火山地质喷发特征喷发历史
小秦岭-熊耳山地区岩墙锆石SHRIMP年代学研究--秦岭造山带岩石圈拆沉的证据被引量:50
2008年
对小秦岭-熊耳山地区岩墙锆石开展了 SHRIMPⅡU-Pb 法年代学研究显示,岩墙岩浆源区的锆石主要表现为华北南缘陆壳基底中的继承性锆石特征。根据地质关系确定的侵位于中生代花岗岩中的岩墙,其锆石年龄定年结果主要表现为1843±10Ma 和768±15Ma 左右的年龄,多数锆石表现为该区域熊耳群火山活动事件1850Ma 左右的年龄,只有很少的锆石颗粒记录了中生代时期128Ma 左右的侵位年龄。总体看来,岩墙中锆石较全面地记录了区域构造演化的历史。锆石测年结果反映出华北陆块阜平运动(2500~2400Ma)、华北南缘熊耳群火山喷发事件(1850Ma)、震旦纪构造活动(850~700Ma)、扬子陆块俯冲拼贴于华北南缘的造山事件(约200Ma)和燕山期(约130Ma)的岩墙岩浆侵位活动。岩墙的 Sr、Nd、Pb 同位素示踪揭示了岩墙岩浆源区与扬子陆块的亲缘性,从而证明新元古代-晚古生代时期扬子陆块向华北陆块南缘俯冲,以及后来秦岭造山带在造山期后华北南缘下地壳基底拆沉的地球动力学过程。岩墙中锆石测年结果多显示为老的继承性锆石的原因可能是中生代时期生长的锆石颗粒较小,而继承性锆石颗粒较大,锆石单矿物分选过程中主要挑选出继承性锆石的缘故。
王团华毛景文王彦斌
关键词:岩墙拆沉作用秦岭造山带华北克拉通南缘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