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隋建立

作品数:90 被引量:641H指数:18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8篇期刊文章
  • 41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0篇天文地球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电子电信
  • 1篇水利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52篇火山
  • 20篇岩石
  • 19篇地球化
  • 19篇地球化学
  • 17篇岩浆
  • 16篇地幔
  • 15篇第四纪
  • 15篇火山岩
  • 13篇天池火山
  • 13篇喷发
  • 12篇第四纪火山
  • 10篇地质
  • 10篇橄榄岩
  • 9篇同位素
  • 9篇长白山天池火...
  • 8篇岩浆演化
  • 8篇山岩
  • 8篇捕虏体
  • 7篇岩石圈
  • 6篇第四纪火山岩

机构

  • 82篇中国地震局
  • 37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中国科学院地...
  • 1篇南京大学
  • 1篇中国地质科学...

作者

  • 90篇隋建立
  • 80篇樊祺诚
  • 31篇李霓
  • 26篇赵勇伟
  • 23篇孙谦
  • 14篇杜星星
  • 10篇刘嘉麒
  • 10篇刘若新
  • 8篇王团华
  • 6篇魏海泉
  • 5篇倪云燕
  • 5篇陈生生
  • 4篇李大明
  • 3篇武颖
  • 3篇郭正府
  • 3篇白志达
  • 3篇翟明国
  • 3篇张宏福
  • 3篇史兰斌
  • 3篇徐义刚

传媒

  • 23篇岩石学报
  • 5篇矿物岩石地球...
  • 5篇全国第四次火...
  • 4篇地质论评
  • 3篇地震地质
  • 2篇岩石矿物学杂...
  • 2篇中国科学(D...
  • 2篇天然气地球科...
  • 2篇中国地质学会...
  • 2篇2012年全...
  • 2篇全国第六次火...
  • 2篇全国第七次火...
  • 2篇中国矿物岩石...
  • 2篇火山作用与地...
  • 1篇自然杂志
  • 1篇自然科学进展
  • 1篇中国科学基金
  • 1篇高校地质学报
  • 1篇地球科学(中...
  • 1篇地学前缘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1
  • 4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3
  • 7篇2012
  • 8篇2011
  • 4篇2010
  • 4篇2009
  • 7篇2008
  • 9篇2007
  • 7篇2006
  • 16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2
  • 3篇2001
  • 8篇1999
  • 1篇1998
9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活动火山研究新进展
2011年
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起开展了活动火山的监测与研究,21世纪初以来开展了中国部分第四纪火山区的活动火山调查工作。本文概述了最近几年我国在活动火山地质学、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方面的新进展。
隋建立樊祺诚赵勇伟李霓孙谦
山东山旺地区中新世火山喷出气体的成分及其对古气候、古环境的影响
山东临朐山旺及其邻区广泛出露中新世火山岩,并有保存完好的火山机构.火山岩以基性成分为主.本文在对研究区不同类型火山岩取样的基础上,开展了实验室测试研究,探讨了山旺地区中新世火山喷出气体的成分特征及其对古气候、古环境的影响...
郭正府刘嘉麒刘强隋建立倪云燕
关键词:火山喷发古气候古环境
文献传递
长白山天池火山双岩浆房的互动式喷发
2007年
  天池火山的发展经历了钾质粗面玄武岩造盾、粗面岩-碱流岩造锥和全新世碱流质岩浆的爆破喷发.钾质粗面玄武岩在天池火山锥体外围呈"裙状"分布,不整合覆盖在中生代花岗岩风化壳或砾石层之上,其时代介于2.0~1.2 Ma的早更新世.造盾结束之后,约1 Ma后钾质粗面玄武岩在地壳岩浆房经历了岩浆结晶分异作用.……
樊祺诚隋建立李霓孙谦
关键词:岩浆演化天池火山
琼北火山活动分期与全新世岩浆演化被引量:61
2004年
琼北火山活动始于始新世以来,早第三纪火山岩以夹层隐伏于不同时期的地层中。本文新提供的琼北火山岩K-Ar年龄和砂岩捕虏体热释光年龄,从年代学上确定了琼北存在全新世火山喷发活动。琼北地表火山岩从早到晚分为6期:蓬莱期(中新世)、金牛岭期(上新世)、多文岭期(早更新世)、东英期(中更新世)、道堂期(晚更新世)、雷虎岭期(全新世)。雷虎岭期又分为早晚两个亚期:雷虎岭亚期和马鞍岭亚期,它们分别属于橄榄拉斑玄武岩和石英拉斑玄武岩。火山岩稀土元素、微量元素和Sr,Nd,Pb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揭示,岩浆来自亏损地幔(DMM)和富集岩石圈或亏损地幔(DMM)与俯冲洋壳两种不同的地球化学组分混合源区。橄榄拉斑玄武岩是相对原始的地幔岩浆。橄榄拉斑玄武岩岩浆经约10%橄榄石分离结晶可以形成石英拉斑玄武岩浆。岩浆上升过程中未受明显的陆壳混染。
樊祺诚孙谦李霓隋建立
关键词:岩浆演化全新世琼北
龙岗火山喷发特征与火山岩岩石化学初步研究被引量:14
1999年
龙岗火山是中国少数几个近代仍有喷发的活动火山区之一,在1700多平方千米火山区内形成100多个玄武质岩浆爆炸成因的火山锥和低平火口湖(龙湾),并有约1600aBP喷发的金龙顶子活火山。龙岗火山岩是单一的粗面玄武岩,具有一致的化学成分,表明岩浆上升过程中很少演化,推测龙岗火山岩来自同源地幔岩浆。
隋建立樊祺诚曹杰
关键词:喷发特征龙岗火山
中国东部上地幔岩石相转变及其意义被引量:4
2009年
中国东部新生代玄武岩和大别-苏鲁超高压变质带中的含石榴石相橄榄岩,带来了发生在上地幔的尖晶石→石榴石相转变和铝辉石→贫铝辉石+石榴石的重要信息,为中国东部上地幔岩石结构分层奠定了重要基础.通过岩石学与实验岩石学的研究,推导出发生相转变的P-T条件,为建立中国东部大陆上地幔岩石分层结构提供了重要约束.尖晶石二辉橄榄岩向石榴石二辉橄榄岩相转变发生在55~70km,随着深度增加,石榴石二辉橄榄岩从富铝石榴石二辉橄榄岩(70~120km)转变为贫铝石榴石二辉橄榄岩(>120~150km).
樊祺诚隋建立
五大连池裂谷型富钾火山岩带的岩石学与地球化学被引量:21
1999年
以五大连池火山群为中心的小古里河—科洛—五大连池—二克山近SN向的裂谷型富钾火山岩带,除了科洛火山群的火山活动从晚第三纪持续到第四纪,其它火山主要限于第四纪的喷发活动。按照岩石学和化学成分,晚第三纪和第四纪富钾火山岩分别命名为白榴碧玄岩和白榴玄武岩。富钾火山岩的岩石学、主微量元素和Sr-Nd-Pb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富钾火山岩来自交代的EMI地幔。
樊祺诚刘若新隋建立
关键词:岩石学地球化学裂谷型
地幔流体的多样性与地幔化学非均一性
自上个世纪70年代从玄武岩、金伯利岩及其地幔捕虏体的研究,提出地幔交代作用(Bailey,1970,1972),将地幔交代划分为OH型显交代作用(Patentmetasomatism)和CO型隐交代作用(crypticm...
樊祺诚隋建立
文献传递
北部湾涠洲岛及斜阳岛火山岩微量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及其构造意义被引量:12
2008年
本文在北部湾内一对姊妹火山岛即涠洲岛及斜阳岛火山地质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开展火山岩微量元素和 Sr-Nd-Pb同位素,以及地幔橄榄岩 Re-Os 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岛上早晚两期火山岩均为碱性玄武岩,分别属于碱性橄榄玄武岩和碧玄岩。碧玄岩为玻基斑状结构,含地幔橄榄岩碎块(一般<1cm),表明为地幔岩浆快速喷出地表冷凝而成,岩浆上升过程中极少演化。火山岩微量元素和 Sr-Nd-Pb 同位素资料表明,涠洲岛及斜阳岛玄武岩与雷琼及北部湾周边、南海海盆玄武岩类似,具有亏损地幔的 Sr、Nd 同位素组成与 Pb 同位素显示的 EMII 富集地幔特征的 Dupal 异常,表明岩浆并非来自单一地幔源区,不可与 OIB 或 MORB 源区简单类比,也非地幔柱成因,而是由两个不同的地球化学组分混合而成。Re-Os 同位素特征也指示地幔橄榄岩捕虏体来源于亏损的岩石圈地幔,而非核幔边界。推测涠洲岛及斜阳岛与雷琼及北部湾周边的岩浆可能是由于南海扩张后大陆裂解一软流圈地幔热物质上涌,与上覆薄而年轻的岩石圈地幔相互作用的产物。
樊祺诚孙谦隋建立李霓
关键词:岩石地球化学
四川盆地威远返排液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排放处理建议被引量:4
2021年
水力压裂技术是页岩气开发的核心技术之一,大规模水力压裂技术可能会带来大量压裂返排液,而压裂返排液存在污染地下水和地表水等风险。综合对比分析四川盆地威远页岩气开发区压裂返排液与盆地内不同层系地层水地球化学特征,结果表明:威远页岩气返排液具有高矿化度、高含金属离子的特点,但与地层水相比,返排液中钠(7334 mg/L,n=63)、钙(297 mg/L,n=62)、锶(73.07 mg/L,n=64)、镁(32.1 mg/L,n=42)、钡(153.12 mg/L,n=64)、锰(1.83 mg/L,n=35)、锂(17.53 mg/L,n=64)、溴(72 mg/L,n=70)、氯(12578 mg/L,n=70)等含量基本上都是低于地层水,但硼含量(38.2 mg/L,n=64)与二叠系和三叠系地层水相近,低于震旦系和寒武系地层水。返排液B/Cl值、Li/Cl值和Na/Cl值基本都高于地层水,但Ca/Cl值和Br/Cl值则低于地层水。返排液、压裂注入液、寒武系地层水的溴氯含量具有很好的线性相关性(R2=0.9673),表明威远页岩气开发区返排液为压裂注入液与滞留在志留系页岩中的地层水的混合产物,且该地层卤水与寒武系相近。由于白云岩化作用,地层水具有富钙贫镁的特征,因此,返排液也具有富钙贫镁的特征。与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相比,返排液钠、氯、硼、钡、锰、铁、铊、SO42-等含量以及矿化度远高于前者,对环境具有潜在影响,不宜直接排放。威远返排液的处理主要采用循环利用方法,如果在循环利用之前能够根据返排液主微量元素的化学组成进行针对性前期处理,则可降低返排液复杂成分可能对页岩气产量与开采难度的影响,从而大大提高该方法的可行性。页岩气压裂返排液与常规地层水元素化学组成的差异性及其潜在环境风险的研究,为压裂返排液的处理与污染防控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倪云燕姚立邈廖凤蓉高金亮陈建平隋建立张蒂嘉
关键词:地层水页岩气四川盆地环境影响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