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启凡
- 作品数:20 被引量:19H指数:2
- 供职机构:鞍山师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辽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更多>>
- 也谈新市民文学的产生被引量:2
- 2010年
- 新市民文学是20世纪90年代初中期产生的一种文学现象,它是因中国社会经济体制转型,"由以政治意识形态为中心转向以商业意识形态为中心"而产生的。商品化经济的建立使中国市民阶层发生了一种新的变化———新兴市民的兴起,表现他们在经济转轨、市场竞争的文化转型期的遭际、个人感性化的生存状态和文化价值,传达作家对于生存的个人化的独特感悟和理解的新市民文学也就应运而生。
- 王启凡
- 关键词:新市民
- 王蒙的理性:感悟生存被引量:2
- 2006年
- 王蒙的理性是对生活的感悟,是一种阅历,更是不断的认识自身的能力的表现。他认识到“存在就是合理的”,存在是可能被各种现实性的喧嚣所遮没的,所以,他以无限的后退,达到对生活的趋从和认同,使他的理性带有饱经世故的精明和圆通。
- 王启凡
- 关键词:屈从
- 新历史小说——众语喧哗下解构主义精神的独语
- 2005年
- 新历史小说承继了后现代主义文化的基因,既玩味于自我意识,又联系世界,来结构新的历史———“野史”,以“野史”解读正史,展示了“过去的在场”。解构了传统的宏大叙事下历史的神圣与庄严,解构了人生的深厚的意蕴,以解构主义精神的独语将过去的生活呈现在当下人的面前。
- 王启凡
- 关键词:新历史小说
- 高晓声小说人物精神断想
- 1998年
- 当代著名作家高晓声的农村题材小说承继了鲁迅小说的精神,通过塑造李顺大、陈奂生等典型形象,展示了解放30年来的农民的生活道路,在反思中阐释了新的社会形态下。
- 王启凡
- 关键词:高晓声小说人物农村题材小说社会形态陈奂生人格精神
- 新媒体环境下文化辽宁形象传播研究
- 2021年
- 传播是对象化的传播,永远离不开传播的对象,更离不开传播的途径。而新媒介的兴起及大数据的运用,以其先进的技术手段将分散的力量凝聚在一起,形成了虚拟也真实的文化具象,显示了新媒体传播的动力。
- 王启凡王珩
- 关键词:新媒体
- 高晓声乡土小说创作的文化反思被引量:2
- 1999年
- 高晓声的乡土小说切入民族的文化、人性的核心,对建国后党的农村政策、农民的生活道路重新审视,阐释了农民曲折命运的根源,具有强烈的辩证力量。
- 王启凡
- 关键词:高晓声乡土小说
- 王蒙小说的文化色彩被引量:2
- 2000年
- 王蒙小说从宗教意识、人性的善恶和传统的人文精神切入,展示了现代社会中一种政治文化现象──因果报应及人性恶──的根柢,呼唤真正的人性回归和人的生命理想与情怀。
- 王启凡
- 关键词:小说因果报应人性恶
- 也谈新历史小说
- 2003年
- 新历史小说摒弃了阶级斗争学说、社会地位决定论、经济决定论观点,以新的历史观念、新的历史意识解读历史,以家族史代替"正史",着重表现了民间文化、民族文化及人性、欲望的冲突在历史斗争中的作用,完成了"一切历史都是阶级斗争史"到"一切历史都是欲望的历史"的颠覆,将历史主观化、个人化。
- 王启凡
- 关键词:家族史欲望新历史小说阶级斗争
- 不可忽视的网络与网络文学的影响力——谈网络、网络文学对中学生及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作用被引量:3
- 2016年
- 网络文学以它超强的传播能力,占据了年轻人阅读主流的半壁江山,也为中学生阅读、创作及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提供了一个广泛的、平等的平台。实践证明,网络阅读让学生拥有一种平等自由、舒展松弛的阅读心理,也为教师的阅读教学提供了一种新的师生互动和对话过程。网络阅读,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需要,一种生存方式。
- 王启凡
- 关键词:网络文学阅读教学
- 主观意志下历史的有序与无序——再谈新历史小说
- 2006年
- 新历史小说在统一的历史时间大背景下改写历史,它对历史的诉求不在于描述真实的历史,而在于创造了一个新的叙述的世界,以表现作家对历史人物、事件和文化传统的怀恋,以及个人主观意志与欲望的重述。它创造的是一个将历史的实在与历史理解的实在糅合并物化为一个新的世界,体现着作家的主观性历史思维和历史体悟。这就形成了新历史小说的一个鲜明且重要的特点———主观意志下的历史的有序与无序。
- 王启凡
- 关键词:新历史小说主观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