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保苍

作品数:17 被引量:48H指数:5
供职机构:唐山市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细胞
  • 4篇骨折
  • 4篇复发
  • 3篇肉瘤
  • 3篇细胞瘤
  • 3篇巨细胞
  • 3篇巨细胞瘤
  • 3篇骨巨细胞瘤
  • 3篇骨肉瘤
  • 2篇张力带
  • 2篇止点
  • 2篇韧带
  • 2篇手术
  • 2篇手术治疗
  • 2篇人工补片
  • 2篇髌韧带
  • 2篇外科
  • 2篇外科治疗
  • 2篇微创
  • 2篇内固定

机构

  • 17篇唐山市第二医...
  • 1篇华北煤炭医学...
  • 1篇焦作市第二人...
  • 1篇宁夏回族自治...
  • 1篇松原市中心医...
  • 1篇汉中市中心医...
  • 1篇河南省洛阳正...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7篇王保苍
  • 7篇李勇
  • 5篇闫明
  • 5篇李春江
  • 3篇安毅
  • 3篇齐巍
  • 3篇王辉
  • 2篇张剑锋
  • 2篇安娜
  • 2篇王斌
  • 2篇冯晓娜
  • 2篇刘洪涛
  • 1篇王乐
  • 1篇邢爱春
  • 1篇张艳蕊
  • 1篇李建军
  • 1篇杨春燕
  • 1篇张净宇
  • 1篇郑秋涛
  • 1篇周俊莲

传媒

  • 3篇实用骨科杂志
  • 3篇中华手外科杂...
  • 2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中国煤炭工业...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局解手术学杂...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20
  • 4篇2019
  • 2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03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肿瘤假体联合人工补片技术重建髌韧带止点治疗胫骨近端骨肉瘤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肿瘤假体联合人工补片技术治疗胫骨近端骨肉瘤术后膝关节主动背伸功能改善情况。方法:选取2003年3月至2015年12月在我科治疗且有完整资料的胫骨近端骨肉瘤患者20例,男性12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14. 5岁(9~27岁)。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组1为仅采用肿瘤假体置换治疗胫骨近端骨肉瘤(10例),组2为肿瘤假体联合人工补片技术重建髌韧带止点治疗胫骨近端骨肉瘤(10例)。术后6个月测量膝关节主动背伸最大角度,对所获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组1术后膝关节主动背伸角为(14. 4±4. 84)°,组2术后膝关节主动背伸角为(73. 8±8. 59)°,组2术后膝关节主动背伸角大于组1术后膝关节主动背伸角(P=5. 76E-14 <0. 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肿瘤假体联合人工补片技术治疗胫骨近端骨肉瘤术后膝关节主动背伸功能得到明显改善,值得临床推广。
李勇王保苍闫明王辉刘洪涛齐巍
关键词:骨肉瘤人工补片保肢
Denosumab治疗膝周复发骨巨细胞瘤术后评价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应用Denosumab治疗膝关节周围复发性骨巨细胞瘤后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9年12月经Denosumab治疗且有完整资料的膝关节周围复发性骨巨细胞瘤患者22例,男性9例,女性13例;年龄18~55岁,平均年龄(34.09±11.62)岁;股骨远端11例,胫骨近端11例。22例术前均接受3个月Denosumab治疗,首月第1、8、15、29天皮下注射120 mg,接下来120 mg/月。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刮除骨水泥填充组(12例,股骨远端7例,胫骨近端5例)首先取出前次手术内固定、骨水泥或填充骨,再次行病灶囊内刮除骨水泥填充术,必要时行内固定术;肿瘤假体置换组(10例,股骨远端4例,胫骨近端6例)采用广泛切除特制肿瘤假体置换术。术后随访通过X线、CT、MRI及局部超声,观察肿瘤局部复发情况;应用肌肉骨骼肿瘤学会(musculoskeletal tumor society,MSTS)评分对术后3个月患肢功能进行评价。结果本组22例患者随访时间12~48个月,平均随访时间(26.77±9.19)个月。两组病例总复发率为13.64%(3/22)。刮除骨水泥填充组术后3例复发(股骨远端2例,胫骨近端1例),复发率25.00%(3/12),复发时间分别为3个月、4个月、6个月,术后伤口均Ⅰ期愈合,未出现手术相关并发症。肿瘤假体置换组术后复发率0(0/10),1例术后1周出现患肢腘静脉及静脉血栓,经溶栓治疗2周后血栓消失。1例术后伤口出现脂肪液化,给与清创、缝合后愈合。未出现假体松动、脱位等相关并发症。22例患者术后3个月进行MSTS功能评分,刮除骨水泥填充组MSTS评分(28.17±1.11)分,肿瘤假体置换组MSTS评分(26.70±0.95)分。刮除骨水泥填充组MSTS评分高于肿瘤假体置换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enosumab是复发性骨巨细胞瘤的有效辅助治疗手段,停药后肿瘤复发风险高。复发性骨巨细胞瘤经Denosumab治疗后,为降低局部复发风险,建议行广泛切除肿瘤假体置换术,术后
李勇张剑锋闫明安毅王乐王辉刘洪涛王保苍
关键词:复发性骨巨细胞瘤刮除术广泛切除术
44例原发性骨巨细胞瘤初次手术治疗回顾研究
目的 探讨原发性骨巨细胞瘤初次手术方式、方法与复发率的关系。方法 2014 年1 月-2018 年4 月44 例原发性骨巨细胞瘤初次手术治疗,术式包括囊内病灶刮除植骨(内固定)术,囊内病灶刮除骨水泥填充(内固定)术,边缘...
闫明王保苍李勇郭志权王海军
关键词:骨巨细胞瘤手术复发
生物陶瓷系统微创治疗ARCOⅡ、Ⅲ期股骨头坏死被引量:10
2019年
目的完善β磷酸三钙(βtricalcium phosphate,β-TCP)生物陶瓷系统微创治疗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的理论体系,评估其临床疗效。方法取7~8月龄雄性新西兰大白兔18只制备血管化动物模型,术后4、8、12周采用micro-CT扫描血管三维重建和荧光背景下血管显像观察新生血管形态,并计算血管长入包裹区的深度、血管数目以及血管直径。取9个猪股骨标本随机分为3组(n=3):A组为正常股骨头颈组;B组为空腔组(隧芯减压通道+股骨头内球形骨缺损);C组为植骨组,打压植入混合陶瓷颗粒填充股骨头内球形缺损,骨隧道内植入β-TCP多孔生物陶瓷棒。行生物力学检测计算标本的刚度及屈服载荷。多中心回顾分析2012年1月-2018年7月,国内7所医疗中心行生物陶瓷系统微创保髋治疗的ONFH患者200例(232髋)。其中男145例,女55例;年龄17~76岁,平均42岁。按照国际骨循环协会(ARCO)分期为Ⅱ期150髋,Ⅲ期82髋。术后定期对患者进行影像学评估,采用Harris评分对髋关节功能进行评价,并比较ARCOⅡ期与Ⅲ期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动物实验结果显示血管可由多孔生物陶瓷棒非包裹区长入包裹区,至12周时可见血管贯穿包裹区。随术后时间延长,血管长入包裹区的深度、血管数目、血管直径均逐渐增加,各时间点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物力学检测示,B、C组标本刚度和屈服载荷显著低于A组,B组屈服载荷显著低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股骨头颈的刚度恢复至A组的41.52%±3.96%,屈服载荷恢复至A组的46.14%±7.85%。临床研究显示,200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73个月,平均22.7个月。至末次随访时有12例(16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髋关节生存率为93.10%;根据影像学评估,184髋(79.31%)影像学稳定,48髋(20.69%)出现影像学进展;Harris评分为(79.3±17.3)分,较术前(57.3±12.0)分显著改善(t=18.600,P=0.000);�
鲁亚杰王臻卢霄卢建熙陈献韬牛东升冯宪发张成泉余进伟王保苍
关键词:生物陶瓷血管化多中心临床研究
特制限制型假体置换治疗肘关节周围恶性骨肿瘤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特制限制型肿瘤假体置换治疗肘关节周围恶性骨肿瘤的术后关节功能及疼痛改善情况。方法本研究收集唐山市第二医院2014年8月至2020年12月有完整资料的肘关节周围恶性骨肿瘤患者5例,男1例,女4例,年龄26~66岁,平均年龄(46.60±14.79)岁;尺骨近端2例(1例多形性肉瘤,1例孤立性骨髓瘤),肱骨远端3例(2例肺癌骨转移瘤,1例乳腺癌骨转移瘤)。均行瘤段广泛切除特制限制型肘关节肿瘤假体置换术。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通过X线、CT、MRI及局部超声,观察肿瘤局部复发情况。通过肌肉骨骼肿瘤学会(musculoskeletal tumor society,MSTS)评分、Mayo肘关节评分、屈伸弧度测量、旋转弧度测量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VAS),比较手术前后肘关节功能及疼痛症状缓解情况。结果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48个月,平均(32.60±14.62)个月,术后伤口均一期愈合。均未出现局部肿瘤复发。1例术后出现尺神经麻痹症状,行营养神经治疗,于术后3个月逐渐恢复,术后6个月症状消失。1例术后12个月出现假体松动,行支具固定,准备择期行翻修手术。1例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患者,术后8个月复查发现T11、L5椎体转移病灶并病理性骨折,行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肘关节置换术后6个月复查,患者MSTS评分(26.60±1.34)分,Mayo评分(90.00±3.54)分,按Mayo评分进行疗效评价,优4例,良1例,优良率80%;屈伸弧度(126.00±12.94)°,VAS疼痛评分(1.40±0.55)分,均优于术前MSTS评分(20.40±1.52)分、Mayo评分(71.00±5.48)分、屈伸弧度(102.00±5.70)°、VAS疼痛评分(5.00±0.7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肘关节旋转弧度(103.00±9.74)°,较术前旋转弧度(102.00±7.58)°有所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特制限制型假体置换是治疗肘关节周围恶性骨肿瘤的一种手术方式,可广泛切除肿瘤组织,术后患者疼痛症状缓解并获得良好的关�
李勇王保苍马姗姗安毅王磊张净宇徐红李建军
关键词:恶性骨肿瘤关节功能复发
PLA2G16经MAPK通路促进骨肉瘤转移
目的 骨肉瘤是儿童和青少年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骨肿瘤,具有高度肺转移倾向,其5 年生存率不足20%.因此,深入了解骨肉瘤转移机制,对骨肉瘤治疗意义重大.PLA2G16 定义为第ⅩⅥ磷脂酶A2,前期研究发现其过表达与骨肉瘤患...
梁守磊王保苍
关键词:骨肉瘤肺转移预后
氨甲环酸在Campanacci Ⅱ级肱骨骨巨细胞瘤外科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氨甲环酸在CampanacciⅡ级肱骨近端骨巨细胞瘤外科治疗中应用的有效性、安全性以及应用氨甲环酸对CampanacciⅡ级肱骨近端骨巨细胞瘤术后复发率及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04年06月至2019年12月有完整资料的CampanacciⅡ级肱骨近端骨巨细胞瘤患者20例,均采用刮除骨水泥填充内固定术治疗。按照是否应用氨甲环酸分为两组,氨甲环酸组:手术切开皮肤前10 min,氨甲环酸20 mg/kg静脉滴注完毕,术后24 h内每间隔3~4 h给药1次(每次10 mg/kg)。对照组:手术前后均未应用氨甲环酸治疗。比较2组病人总失血量、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隐性失血量、复发率及术后MSTS评分。结果:氨甲环酸组术中出血量(750.00±73.60)mL、术后引流量(277.00±40.43)mL、手术总失血量(1 121.30±74.85)mL、HCT差值(0.05±0.02)低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877.50±93.13)mL、术后引流量(334.00±28.17)mL、手术总失血量(1 304.50±108.07)mL、HCT差值(0.09±0.02),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氨甲环酸组隐性失血量(94.30±13.10)mL与对照组(93.00±13.51)mL比较,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 0.05)。氨甲环酸组复发率(10%)与对照组(20%)比较,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 0.05)。氨甲环酸组MSTS评分[(28.20±1.14)分]与对照组[(28.40±0.97)分]比较,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氨甲环酸在CampanacciⅡ级肱骨近端骨巨细胞瘤的刮除骨水泥填充术中应用是安全有效的,不仅降低手术总失血量、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而且不影响肿瘤复发率及术后肢体功能恢复。可作为肱骨近端骨巨细胞瘤的新辅助治疗手段。
李勇张剑锋闫明安毅梁守磊翟晓娜王保苍
关键词:氨甲环酸骨巨细胞瘤刮除术复发
miR-143过表达对骨肉瘤143B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研究miR-143过表达对人成骨肉瘤143B细胞侵袭及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通过慢病毒携带miR-143过表达载体转染骨肉瘤143B细胞,实验分为3组。实验组转染miR-143过表达序列,对照组转染阴性对照NC序列,空白组为空白PBS。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Transwell小室侵袭实验和细胞划痕实验检测各组基因、蛋白的表达以及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结果实验组miR-143基因和蛋白的表达,相较于对照组和空白组显著增加(P<0.05),而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基因和蛋白的表达相较于对照组和空白组显著减少(P<0.05);实验组穿膜细胞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和空白组(P<0.05);实验组细胞划痕愈合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和空白组(P<0.05)。结论 miR-143过表达通过靶向MMP-13基因,进一步抑制成骨肉瘤143B细胞侵袭及迁移能力。
李勇齐巍王保苍范超
关键词:骨肉瘤基质金属蛋白酶-13细胞侵袭细胞迁移
多节段胸腰椎间盘突出的外科治疗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探讨椎间盘多节段突出的发病机理、临床特点、诊断方法及外科治疗效果。方法 对 10 8例多发性椎间盘突出患者 (胸腰椎间盘突出 13例、胸椎间盘突出 11例、腰椎间盘突出 84例 ) ,从发病的临床特征、影像学改变以及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全部病例经术后 8个月~ 12年的随访 ,总优良率达到 93%以上。结论 椎间盘多发性突出临床差异较大 ,其神经根受压临床表现比较复杂。故本病必须认真仔细系统检查结合CT或MRI获得确诊。手术的目的在于突出物摘除、椎管减压、神经根松解 ,维持脊柱稳定性 ,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于永林戴士峰王保苍孙秋茹刘昆鹏杨佐明张艳蕊
关键词:外科治疗发病机理影像学改变CTMRI
颈7椎体Rosai-Dorfman病伴不全截瘫1例报告及系统文献回顾
目的 罗道病(Rosai–Dorfman disease)又称窦组织细胞增生伴巨大淋巴结病,是一种罕见淋巴结或结外的反应性病变,病因学不明且多数为自限性。
梁守磊王保苍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