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亮根

作品数:54 被引量:166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12篇专利
  • 10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3篇农业科学
  • 18篇生物学
  • 9篇天文地球
  • 7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7篇浮游
  • 13篇群落
  • 11篇海域
  • 10篇浮游动物
  • 9篇南沙群岛
  • 7篇生态学
  • 7篇群落特征
  • 6篇大型底栖动物
  • 6篇底栖动物
  • 5篇营养
  • 5篇生态学特征
  • 5篇浮游生物
  • 4篇汕头港
  • 4篇水质
  • 4篇同位素
  • 4篇稳定同位素
  • 3篇养殖
  • 3篇引物
  • 3篇营养结构
  • 3篇优势种

机构

  • 46篇中国水产科学...
  • 9篇汕头大学
  • 5篇上海海洋大学
  • 2篇暨南大学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厦门大学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三亚热带水产...
  • 1篇生态环境部华...

作者

  • 53篇王亮根
  • 44篇杜飞雁
  • 36篇宁加佳
  • 35篇李亚芳
  • 22篇王雪辉
  • 21篇谷阳光
  • 7篇杜虹
  • 7篇陈伟洲
  • 5篇曹会彬
  • 4篇张鹏
  • 3篇郭伟龙
  • 2篇李纯厚
  • 2篇黄显兵
  • 2篇贾晓平
  • 2篇郑兵
  • 2篇陈森
  • 2篇张健
  • 1篇林钦
  • 1篇王跃中
  • 1篇陈丕茂

传媒

  • 8篇南方水产科学
  • 5篇海洋与湖沼
  • 5篇水产学报
  • 5篇海洋学报
  • 3篇生态科学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热带海洋学报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环境科学与管...
  • 1篇2017年中...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8篇2018
  • 5篇2017
  • 11篇2016
  • 8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5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微型水生生物培养器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微型水生生物培养器,可实现内部循环的水质得到净化。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微型水生生物培养器的技术方案包括:若干蠕动泵,其中一个所述蠕动泵的进口连接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上设有滤膜;预混器,所述预混器的进口分别与...
王亮根杜飞雁谷阳光宁加佳李亚芳
文献传递
深澳湾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及其多样性研究被引量:11
2010年
2007年1月~2008年12月对汕头深澳湾进行的浮游植物周年调查表明,深澳湾共有浮游植物64属178种。其中硅藻为最大的优势类群,共57属154种,占总种数的86.03%;甲藻5属23种;其它浮游植物类群2属2种。2007年和2008年浮游植物总丰度年均值分别为5.47×10^7 cells·m^-3和2.26×10^8 cells·m^-3。周年变动模式为单峰型(2007年和2008年的高峰分别位于7月和8月)。2007年和2008年多样性指数与均匀度指数范围分别是0.435~2.490、0.118~0.825和0.211~2.632、0.059~0.820,且夏季的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都是最低的。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是该湾的全年优势种,其2007年和2008年优势指数与优势度年均值分别是55.17%、0.489与68.65%、0.652。中肋骨条藻的绝对占优已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该湾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并使中肋骨条藻赤潮的发生机率大大增加。深澳湾浮游植物的分布与水文、营养盐、滤食生物的摄食等均有一定的关系。
王亮根杜虹陈伟洲黄显兵郑兵曹会彬
关键词:浮游植物丰度多样性
汕头港浮游植物组成特征及其与环境的关系被引量:7
2011年
于2009年3月—2010年3月对汕头港生态环境进行连续监测,研究了浮游植物组成及其对环境条件的敏感程度。结果表明:研究区共鉴定出322种浮游植物,包含了234种硅藻、141种淡水和半咸水种以及64种赤潮生物;浮游植物丰度、Shannon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分别是3127.6×104cells·m-3、2.53和0.57;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和颤藻(Oscillatoria sp.)是全年优势种,优势度分别是0.066和0.038;浮游生物数量组成结构与温度明显相关(r=0.699,P<0.01)。浮游植物与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性分析显示,透明度是汕头港浮游植物生长主要限制因子。比较浮游植物数量组成与环境因子间的相关程度发现,上游输入是汕头港污染物的重要来源之一。多维尺度与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汕头港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变化主要受温度、盐度与pH影响。
杜虹王亮根曹会彬陈伟洲
关键词:生态类群丰度物种多样性
人工鱼礁对中小型浮游动物昼夜变化的影响被引量:2
2019年
浮游动物有明显的昼夜垂直移动现象,这种生态习性会导致摄食浮游动物的某些鱼类昼夜垂直移动。为分析人工鱼礁对中小型浮游动物昼夜变化的影响,于2018年11月在防城港人工鱼礁区及附近海域进行了1个昼夜的中小型浮游动物采样,获取了14份样品。结果显示:(1)礁区和非礁区浮游动物种类组成相似度高、更替率低,且主要优势种相同,属于同一生态类型;(2)在人工鱼礁流场效应的作用下,礁区浮游动物的数量和多样性高于非礁区;(3)非礁区浮游动物数量的昼夜变化明显,呈明显的正弦曲线,以16:00数量最高,8:00最低,其垂直运动规律明显,可分为4:00~20:00的运动期和20:00~次日4:00的稳定期;(4)在礁体上方流速较快的水平层的阻隔作用下,礁区浮游动物数量始终处于波动状态,没有明显的昼夜垂直变化规律,在礁区上层保持较高的数量,可提升集鱼效果、促进生产力转换;(5)聚类分析和排序表明,礁区浮游动物为一个群落类型。而非礁区中小型浮游动物可分2个群落类型,一个是白天随浮游植物而上浮的以植食性种类为主要特征种的群落类型,另一个是晚上植食性种类下沉后以肉食性种类为主要特征种的群落类型。
杜飞雁王亮根丁玲宁加佳李亚芳徐磊黄德练贾晓平
汕头港水环境评价及其环境承载力研究
汕头港位于广东省东部,是中国沿海25个枢纽港口之一,是广东省离台湾岛最近的天然深水良港。随着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和广东省“双转移”战略的实施,汕头港必将迎来新一轮的高速发展,但近年来,汕头港的生态环境有持续恶化的趋势。为了...
王亮根
关键词:环境承载力污染程度
文献传递
汕头港环境承载力及可持续发展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研究海湾环境承载力旨在协调海湾区域内环境系统之间的矛盾,缓解社会经济发展对海湾河口水域环境的压力。本研究从探讨海湾环境承载力定义出发,结合海湾环境的特点,选取28项指标,构建汕头港生态环境承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以2005年-2009年数据为例,以熵权法计算各评价指标的客观权重,并应用空间状态法对这5年环境的承载力水平做出评价。分析评价结果可知:汕头港近5年环境承载力水平及其经济子承载力水平从弱载转变为适载,生态环境子承载力仅有2005年为适载,其他四年均处于弱载水平,汕头港区发展潜力大。并在此基础上,针对汕头港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
王亮根杜虹曹会彬陈伟洲
关键词:熵权法状态空间法
大鹏湾海域食物网营养结构研究
为了解大鹏湾海域食物网的营养结构特征,于2013年9月利用稳定同位素方法分析了该海域32种消费者的碳和氮稳定同位素比值(δ13C和δ15N值),并计算了基于δ13C-δ15N值量化的6个营养结构的群落范围指标.群落范围指...
宁加佳杜飞雁王雪辉王亮根谷阳光李亚芳
关键词:营养结构食物网
基于稳定同位素的六指马鲅(Polynemus sextarius)食性特征被引量:7
2015年
利用稳定同位素方法对南海大鹏湾海域六指马鲅(Polynemus sextarius)及其食物的碳和氮稳定同位素比值(δ13C和δ15N值)进行分析,定量研究了不同食物对六指马鲅的贡献比率,研究结果表明:六指马鲅的δ13C值在–16.9‰—–16.1‰间,δ15N值的范围为14.0‰—15.4‰,δ13C和δ15N值的变化范围均较小,表明六指马鲅的食物来源较为单一。六指马鲅的食物主要由近缘新对虾(Metapenaeus affinis)、口虾蛄(Oratosquilla oratoria)、桡足类和蟹类组成,它们的营养位置分别为2.97±0.21、3.18±0.08、1.82±0.08和2.53±0.66,均低于六指马鲅的3.34±0.13。其中蟹类为六指马鲅的主要食物,平均贡献率为50.8%;其次为口虾蛄和近缘新对虾,平均贡献率分别为24.9%和17.0%;桡足类的平均贡献率最低,仅为7.3%。相关分析显示,六指马鲅的δ13C和δ15N值与其个体体长间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说明不同大小的六指马鲅食物组成有差异。
宁加佳杜飞雁王雪辉谷阳光王亮根李亚芳
关键词:食性
南沙群岛西南大陆斜坡海域浮游动物的垂直分布被引量:9
2014年
浮游动物是海洋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转移的关键环节,也是渔业资源的重要饵料,其种类组成和数量分布均有明显的垂直分层现象。利用2011年4月在南沙群岛西南大陆斜坡海域开展的18个站点90份样品的调查数据,对该海域浮游动物的垂直分布进行了研究,表明:(1)该海域浮游动物种类组成丰富,共出现18个类群580种(类);(2)浮游动物种类组成垂直变化明显,特定水层出现的种类数占总种数的43.6%,各水层均出现的种类仅占总种数的15.8%;(3)优势种组成复杂,垂直变化明显,单一种类的优势度不高;(4)浮游动物平均密度和湿重生物量分别为206.27ind/m^3、94.03mg/m^3,密度和生物量均以0~2m层和30~75m层较高,沿水深梯度的变化呈明显的双峰型;(5)浮游动物数量的垂直变化主要受温跃层影响,温跃层内浮游动物数量最高,温跃层上方和下方的水层内数量较低;(6)南沙西南大陆斜坡区浮游动物生产力水平较高,表明该海域渔业资源有一定的开发潜力。
杜飞雁王雪辉谷阳光于杰王亮根宁加佳林钦贾晓平杨圣云
关键词:南沙群岛浮游动物
一体化采样系统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一体化采样系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水样、浮游生物样与水文测量要分别放一次缆绳到水下采集样品或数据的技术缺陷。本发明实施例一种一体化采样系统的技术方案包括:可拉动的缆绳;浮游生物网,所述浮游生物网包括网...
王亮根杜飞雁谷阳光宁加佳李亚芳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