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镗
- 作品数:141 被引量:1,657H指数:19
- 供职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项目江苏省卫生厅面上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现代灾害的特点与救援原则被引量:3
- 2014年
- 人类社会正处在一个灾害频发的时代.传统分类方法将灾害分为自然灾害(natural disasters)和人为灾害(man-made disasters)两类.自然灾害是给人类生存带来危害或损害人类生活环境的自然现象,包括:①火山、地震、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②洪涝、干旱、台风、冰雹、雪灾、沙尘暴、雾霾等气象灾害;③风暴潮、海啸等海洋灾害;④森林草原火灾;⑤重大生物灾害等.
- 孙海晨周荣斌王一镗
- 关键词:自然灾害救援人类社会自然现象地质灾害气象灾害
- 必须大力提高现场救护的水准被引量:18
- 2008年
- 1987年,我国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学会正式成立,经过20年来的努力,我国急诊医疗服务体系有了较大的发展和进步,但如果仅仅满足而止步于此,则是错误的。
- 王一镗
- 关键词:现场救护急诊医疗服务体系
- 抓紧建立我国的急救医疗体系被引量:1
- 1992年
- 急救的重要性,是众所周知的。急救是否及时、妥善,将明显地影响到病人的预后。但人们习常认为,似乎病人到达医院,才是'急救'的开始。而事实上由事故现场到以后一系列的急救运行,涉及多个环节,亦即急救医疗体系(Emergency Mcdical ServiceSystem,EMSS)(如图),而这却正是我国急诊医学最为薄弱的一环。
- 王一镗
- 关键词:急救
- 心肺脑复苏术的进展
- 本文对心肺脑复苏术进行了探讨。文章认为,东莨菪碱改善缺血后脑组织的代谢功能,与其拮抗Ach的作用密切相关。因脑血管存在致密的Ach受体,Ach释放可引起脑血管收缩。同时,Ach可在氧化酶作用下分解为H2O2,故缺血缺氧期...
- 王一镗
- 关键词:创伤急救心肺脑复苏再灌流损伤
- 文献传递
- 关于《SS-ARDS-NPE》内在联系与本质差别规律的研究——关于SS与ARDS发病机理假说
- 1999年
- 我们认为败血症休克(S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和神经源性肺水肿(NPE)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又有明显的本质差别,澄清了这些联系与差别将可能澄清它们的发病机理。我们对教科书上关于SS经典理论进行反思并提出质疑,对国际ARDS研究无重大突破的...
- 戴顺龄王一镗王一镗孙仁宇凌亦凌孙仁宇陆媛张仪华周宝桐
- 关键词:休克败血性休克呼吸窘迫综合征
- 沙鼠脑缺血和再灌流后胞浆游离钙和ATP的相关性及东莨菪碱的影响被引量:1
- 1998年
- 目的:探讨胞浆游离钙及ATP在脑缺血和再灌流损伤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以及药物的影响。方法:应用沙鼠建立脑缺血模型,缺血前15min腹腔注射药物,分别阻断双侧颈总动脉30min、50min,阻断颈动脉50min再灌流10min、再灌流60min及120min。检测神经细胞胞浆游离钙及脑组织ATP的变化以及应用东莨菪碱后的影响。结果:1)胞浆游离钙在脑缺血50min后大幅度升高,再灌流时再度升高,然后缓慢下降;2)脑缺血期ATP迅速下降,再灌流期先上升,此后再度下降;3)缺血期胞浆游离钙和组织ATP呈负相关,再灌流期无相关性。结论:东莨菪碱对减缓胞浆游离钙升高,减缓ATP的耗竭均有作用,提示对脑缺血和再灌流损伤有治疗意义。
- 曹权王一镗徐鑫荣
- 关键词:脑缺血再灌流损伤胞浆游离钙ATP
- 脑复苏的若干进展
- 1987年
- 自60年代初推行标准胸外心肺复苏(CPR)以来,几经改进,虽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心搏呼吸骤停病员的复苏成功率仍低,存活率尤低,病员存活而无神经缺陷后遗症者则更少,神经学方面的病残率极高,其关键是脑复苏(包括CPR效果对脑复苏的影响)。目前,国内外的研究也比较集中在这一方面,迄今虽尚无突破性的进展,但纵观近年的研究动向和结果,还是可以大概看出一个端倪。
- 王一镗刘中民
- 关键词:脑复苏CPR开胸血流心肌血流量全脑缺血
- 着力提升我国灾难救援的水准——汶川地震六周年祭被引量:3
- 2014年
- 时光飞逝,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迄今已6周年.而我国面对的灾难救援任务,是那么地艰巨,如何提升我国灾难救援的水准,许多问题值得我们思考,许多工作有待我们去做.
- 王一镗
- 关键词:灾难救援汶川地震
- 益钙灵治疗骨质疏松症60例临床观察
- <正>骨质疏松症是临床常见而易疏忽的疾病,尤其在中年以上妇女多见。近二年我们对门诊60例骨质疏松症患者采用益钙灵(CALION)进行治疗,获得了满意效果,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性别,男10例,女50例。年龄,45~50岁...
- 沈家维商志敏王一镗张能芳
- 文献传递
- 强化急救技术培训对提高社区医生急救水平的效果分析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评价强化急救技术培训对提高社区医生急救水平的效果。方法将180例社区医生随机分为传统培训组和复训组,每组各90例。2组均采用理论授课、操作练习和情景模拟的培训方式,复训组于培训6个月后给予再培训。2组均于初次培训前,初次培训后即刻、3个月后及1年后进行理论和技能考核。比较2组考核成绩,评价培训效果。结果 2组培训前在急救理论、心肺复苏、电除颤、气管插管、创伤急救技术和总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培训后即刻以上评分均较训前有显著提高,培训3个月后评分有所下降,培训1年后下降更多,但复训组评分较传统组高;2组在组间、不同时点间以及组间和不同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培训1年后复训组急救知识和技能考核及格人数明显高于传统培训组(P<0.01)。结论社区医生的急救技术亟待提高,完善的复训制度是保证和提高社区医生急救水平的有效方法。
- 毛荣王一镗任天成高想刘晨
- 关键词:急救医学教育社区卫生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