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牟荣

作品数:58 被引量:119H指数:7
供职机构:贵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优秀科技教育人才省长资金项目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9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6篇医药卫生
  • 10篇农业科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42篇绦虫
  • 40篇带绦虫
  • 24篇尾蚴
  • 24篇囊尾蚴
  • 22篇亚洲带绦虫
  • 15篇蛋白
  • 15篇牛带绦虫
  • 9篇家猪
  • 7篇蛋白质
  • 7篇电泳
  • 7篇双向电泳
  • 7篇猪带绦虫
  • 7篇猪囊尾蚴
  • 7篇白质
  • 6篇形态学
  • 5篇蛋白质印迹
  • 5篇动物
  • 5篇印迹
  • 5篇乳猪
  • 4篇小肠

机构

  • 38篇贵阳医学院
  • 21篇贵州医科大学
  • 5篇贵州省疾病预...
  • 3篇黔南民族医学...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铜仁市人民医...

作者

  • 58篇牟荣
  • 39篇包怀恩
  • 15篇张科
  • 14篇郎书源
  • 11篇方文
  • 11篇肖靓靓
  • 7篇裘学丽
  • 6篇陈艳
  • 5篇何平
  • 5篇杜娟
  • 5篇朱武军
  • 5篇杨林
  • 4篇李建华
  • 4篇杨鹏
  • 4篇吴家红
  • 3篇令狐艳
  • 3篇陈峥宏
  • 3篇黄江
  • 2篇刘鲜林
  • 2篇杜娟

传媒

  • 8篇中国人兽共患...
  • 7篇中国寄生虫学...
  • 7篇中国病原生物...
  • 5篇贵阳医学院学...
  • 4篇黑龙江畜牧兽...
  • 3篇寄生虫与医学...
  • 3篇热带医学杂志
  • 2篇贵州农业科学
  • 2篇贵州医药
  • 2篇贵州医科大学...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中国寄生虫病...
  • 1篇动物医学进展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黔南民族医专...
  • 1篇科技风
  • 1篇中国动物学会...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4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3
  • 3篇2012
  • 9篇2011
  • 2篇2010
  • 8篇2009
  • 2篇2008
  • 4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 4篇2004
  • 1篇2003
5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微小膜壳绦虫对ICR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2024年
为了探究微小膜壳绦虫(Hymenolepis nana)对ICR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试验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30只ICR小鼠分为感染组和对照组,每组15只,感染组灌胃感染0.2 mL鉴定和纯化后的微小膜壳绦虫虫卵配制成的虫卵悬浊液(浓度为2500个/mL),对照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并于感染后第2,4,6,8,10天采集空肠内容物,采用16S rDNA扩增子测序分析技术检测16S rDNA扩增产物,所得的数据使用多组间方差分析进行两两比较,对肠道菌群的种类、分布和丰度状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菌群种类繁多,以厚壁菌门(占比为64%)、拟杆菌门(占比为25%)为主,其次是变形菌门(占比为6%)和放线菌门(占比为3%)。感染微小膜壳绦虫后第4,6,8,10天肠道菌群α多样性Sobs值呈现先下降再上升的趋势,第8天显著低于第4,6,10天(P<0.05);感染组与对照组组间谱系多样性指数差异不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感染组相对丰度上调的菌群主要从属厚壁菌门,有紫单胞菌科、毛螺菌科和乳杆菌科;下调的菌群种类较多,主要从属厚壁菌门、拟杆菌门、放线菌门和变形菌门。与对照组相比,感染后第10天感染组小鼠肠道乳杆菌属的相对丰度升高最明显;葡萄球菌属、咸海鲜球菌属和棒杆菌属的相对丰度降低。说明微小膜壳绦虫感染会导致宿主肠道菌群失调,其中乳杆菌属的相对丰度变化最明显。
李小毛赵敬王鸿雁张科张科
关键词:ICR小鼠肠道菌群菌群失调乳杆菌属
贵州省普定县杨柳村人群土源性蠕虫感染情况调查
2009年
为了了解贵州省普定县杨柳村村民土源性蠕虫感染现况,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对该村常住人口进行肠道寄生蠕虫的调查。共调查了924人,总感染率为57%(527/924)。其中蛔虫、钩虫和鞭虫感染率分别为45%、1.62%和28.25%。5岁以下幼儿感染率最高,60岁以上成人感染率最低。杨柳村人群土源性蠕虫感染率及蛔虫、鞭虫感染率均高于贵州省平均水平,急需加强健康教育,强化寄生虫病的防治知识,以控制寄生虫病流行。
裘学丽牟荣张勇张科郎书源吴家红
关键词:感染率
贵州牛带绦虫亚洲亚种实验感染家猪的研究被引量:15
2004年
目的 观察贵州省牛带绦虫亚洲亚种囊尾蚴在猪体内的发育情况。 方法 用牛带绦虫亚洲亚种孕节直接灌喂当地圈养的 14d龄健康乳猪 8头 ,并以健康乳猪 4头作对照。于感染后 40、5 0、60和 75d分别剖检 ,观察猪体内囊尾蚴的分布、大小、形态及成熟情况。 结果 从感染后 40d起 ,在 6头猪的肝脏表面和实质内共检获 42 1个囊尾蚴 ,多分布在肝实质内 ,其大小为 1.3 4~ 2 .78mm× 1.2 2~ 2 .3 1mm。其余部位未找到囊尾蚴。感染后 40d和 5 0d ,囊尾蚴经胆汁孵育 ,头节翻出率分别为 78.3 %和 93 .4%。感染后 5 0d开始发现钙化的囊尾蚴。囊尾蚴活体观察可见头节上 4个吸盘和活动的顶突。压片染色镜检 ,头节有 4个吸盘和顶突 ,顶突周围发现不完整的两圈点状结构。 结论 根据囊尾蚴的分布、大小、发育时间及形态特征 ,进一步认定贵州省都匀市的带绦虫为牛带绦虫亚洲亚种。家猪是其可能的中间宿主。
莫兴泽包怀恩戎聚全吴桂萍牟荣
关键词:牛带绦虫亚洲亚种实验动物感染家猪形态学
微小膜壳绦虫感染对ICR小鼠小肠LY6A(Sca-1)及IFN-γ、STAT1表达的影响
2021年
目的探讨微小膜壳绦虫感染ICR小鼠小肠组织中LY6A及IFN-γ、STAT1的表达情况。方法采集微小膜壳绦虫成虫标本并收集虫卵制作悬液。将ICR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以定量1 000个/只虫卵灌胃感染,于感染后第2 d和第8 d按照编号处死小鼠获取小肠组织。采用HE染色进行小肠组织病理学观察,RT-PCR技术检测LY6A、IFN-γ和STAT1的mRNA相对表达量,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小肠中LY6A蛋白阳性细胞的表达,并用PRM技术对LY6A蛋白和STAT1蛋白进行相对丰度定量。结果 HE染色结果显示感染后第8 d在肠腔内发现成虫节片,并且虫体寄生处出现急性炎症反应。RT-PCR检测显示感染第2 d实验组LY6A(t=12.57,P<0.001)和STAT1(t=12.13,P<0.001)的mRNA相对表达量低于对照组,而IFN-γ的mRNA相对表达量高于对照组(t=7.78,P<0.01);感染后第8 d实验组LY6A(t=10.01,P<0.001)和STAT1(t=11.19,P<0.001)的mRNA相对表达量高于对照组;而IFN-γ的mRNA相对表达量低于对照组(t=26.47,P<0.00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感染后第2 d实验组LY6A阳性细胞百分比高于对照组(t=4.26,P<0.01),感染后第8 d实验组LY6A蛋白阳性细胞百分比高于对照组(t=8.18,P<0.001)。PRM检测结果显示感染后第2 d实验组LY6A蛋白相对表达量低于对照组(t=6.55,P<0.05),实验组STAT1蛋白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感染后第8 d实验组LY6A蛋白(t=4.95,P<0.05)和STAT1(t=2.91,P<0.05)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微小膜壳绦虫感染ICR小鼠小肠后LY6A(Sca-1)的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在幼虫侵入早期呈低表达,成虫期呈高表达;IFN-γ对LY6A的表达不起主导作用,而STAT1可能对LY6A(Sca-1)的表达起诱导作用。
赵敬杨汉蕾陈素素牟荣
关键词:ICR小鼠IFN-ΓSTAT1
亚洲带绦虫和牛带绦虫实验感染乳猪后肝脏细胞凋亡的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观察亚洲带绦虫和牛带绦虫实验感染乳猪后不同时间囊尾蚴寄生处肝组织细胞凋亡的情况。方法分别驱虫获取贵州省都匀市和从江县的人源亚洲带绦虫和牛带绦虫,收集虫卵。20日龄三元杂交乳猪(Duroc-Yorkshire-Landrace株)19头,随机分为亚洲带绦虫实验组6头、牛带绦虫实验组8头和对照组5头,两实验组以定量虫卵15万个/头灌胃感染。于感染后第15、32、46和74天处死,取两实验组囊尾蚴寄生处的肝组织和对照组肝组织,常规病理切片,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观察组织病理变化,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法)检测肝细胞凋亡指数,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凋亡细胞形态。结果两实验组乳猪的感染率均为100%,亚洲带绦虫实验组较牛带绦虫实验组肝脏上的囊尾蚴数量多且发育较好。HE染色结果显示,两实验组均出现相似的肝脏组织病理学改变,感染后第15和32天,肝细胞水肿,胞浆疏松化,甚至气球样变,并可见肝细胞点片状坏死,感染后第46天,部分肝细胞呈小灶性坏死,感染后第74天,以肉芽肿形成和局部性肝纤维化为特征。TUNEL结果显示,感染后第46和74天,亚洲带绦虫实验组[(15.07±3.42)%和(27.33±0.92)%]和牛带绦虫实验组肝组织细胞的凋亡指数[(17.13±1.62)%和(34.20±0.7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9.53±1.06)%和(13.60±2.26)%](P<0.05),且牛带绦虫实验组均高于亚洲带绦虫实验组(P<0.05)。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两实验组肝组织内均可见明显的肝实质细胞凋亡的形态特征,表现为细胞核体积缩小且皱缩变形,染色质凝结成块并聚集于胞核边缘,并可见典型的凋亡小体。结论 2种带绦虫囊尾蚴感染乳猪后中、晚期均可诱导明显的肝组织细胞凋亡。
牟荣包怀恩张科吴家红郎书源
关键词:亚洲带绦虫牛带绦虫乳猪肝脏
未成熟与成熟猪囊尾蚴蛋白双向电泳的图谱分析
2011年
为从蛋白质水平揭示猪带绦虫入侵中间宿主家猪的免疫逃避机制,应用双向电泳技术分析未成熟与成熟猪囊尾蚴蛋白质表达差异,进行双向电泳图像软件分析。结果表明:未成熟猪囊尾蚴与成熟猪囊尾蚴蛋白的双向电泳凝胶上分别有(217±13)个、(241±17)个蛋白斑点,未成熟猪囊尾蚴表达上调2倍以上的蛋白有6个,下调2倍以上的蛋白有2个。
方文肖靓靓包怀恩牟荣
关键词:猪带绦虫囊尾蚴双向电泳蛋白质组
长爪沙鼠作为牛带绦虫终末宿主实验动物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利用长爪沙鼠作为牛带绦虫终末宿主实验动物模型的探索。方法将牛带绦虫虫卵用酶法孵化后经皮下注射感染免疫抑制小鼠,不同时期获取的活囊尾蚴分别经灌胃感染沙鼠,同时皮下注射地塞米松1~2mg/d进行免疫抑制。感染后1~62d剖杀沙鼠,观察沙鼠的感染情况,从小肠检获的虫体经整体染色或作常规切片HE染色,观察其外部形态及内部结构。结果8只沙鼠被感染,分别在感染后1,2,3,10,30d从沙鼠小肠内检获4,4,4,6,1条虫体,其中11条完整虫体的长度为10.56(1.0~45.5)mm。感染后10,30d虫体分节,但节片较幼稚,未见原始生殖细胞和发育成熟的生殖器官。结论小鼠体内获取的囊尾蚴可以在免疫抑制的长爪沙鼠小肠内生长发育一段时间,但未发育成熟。
牟荣包怀恩朱武军郎书源庄丽温二生杨鹏
关键词:牛带绦虫长爪沙鼠动物模型
微小膜壳绦虫感染ICR小鼠后的虫体生长发育情况和小肠组织的病理变化
2021年
目的观察微小膜壳绦虫(H.nana)在小鼠肠内的生长发育情况和小鼠小肠组织的病理变化。方法将H.nana虫卵分别以60、100、300、500、1000个的感染量经口灌胃的方式感染140只ICR小鼠(5个实验组,每组28只),同期28只对照组小鼠以生理盐水灌胃,观察各组小鼠一般状况、体质量、每克粪便虫卵数(EPG);在感染后第5、10、15、20、25天每组随机麻醉处死5只小鼠,观测各组小鼠小肠组织病理学特征。结果各实验组小鼠感染后第3天出现精神萎靡、食量下降、活动减少、皮毛色泽变暗、毛发蓬乱等症状,症状随虫卵感染量加重;感染量为60、100和300个虫卵的实验组小鼠体质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感染量为500个虫卵的实验组小鼠体质量在感染后第2天明显减轻(P<0.05),感染量为1000个虫卵的实验组小鼠体质量在感染后第2天和第7天也明显减轻(P<0.05);但感染量为500个虫卵的实验组检出虫卵时间最早,排卵持续时间最长(P<0.05),可作为H.nana感染ICR小鼠动物模型建立的参考感染量;各实验组小鼠感染后第5天未检获虫体,感染后第10天感染60个虫卵的实验组小鼠成虫检获率60%,其他实验组小鼠虫体检获率100%,虫体主要分布于距离回盲部6~12 cm处的小肠内,感染后第15、20、25天实验组小鼠虫体检获率均100%,虫体主要分布于距离回盲部1~8 cm处的小肠内;实验组肠组织病理变化与对照组相比,感染后第5天~第25天未观察到损伤修复肉芽肿组织,但H.nana寄生部位可见炎症细胞增多,特别是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多。结论H.nana感染ICR小鼠动物模型中,500个虫卵感染量最为稳定,H.nana在小鼠体内从幼虫到成虫的发育是从肠壁逐渐向肠腔迁移的过程,可引起寄生部位肠组织炎症细胞的增多。
杨汉蕾赵敬张科张科门万琪皮焕婷牟荣
关键词:小肠组织病理学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在亚洲带绦虫实验感染乳猪肝组织的表达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分析亚洲带绦虫实验感染乳猪后囊尾蚴寄生处肝脏组织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ysteine aspartyl proteinase 3,Caspase-3)的表达变化情况,为探讨Caspase-3在亚洲带绦虫感染致乳猪肝损伤中的作用提供基础资料。方法将采自贵州省都匀市良亩乡的亚洲带绦虫孕节解剖后,以生理盐水反复清洗并离心收集虫卵。20d龄约克施格杂交乳猪12头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头,实验组以定量虫卵15万个/头灌胃感染,于感染后第15d和第75d解剖乳猪,取实验组囊尾蚴寄生处肝组织和对照组对应部位肝组织,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印迹方法分别定性定量分析Caspase-3在实验组和对照组中mRNA水平、蛋白水平的表达,并进一步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Caspase-3在实验组和对照组中的蛋白表达水平和蛋白表达部位进行分析和定位。结果感染后第15d,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实验组Caspase-3mRN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1),免疫印迹结果和免疫组化结果均显示实验组Caspase-3蛋白表达量低于对照组(P=0.008,P=0.004);此外,实验组感染后第75d的Caspase-3mRNA水平、蛋白表达量均高于实验组感染后第15d的样本(P=0.018,P=0.003,P=0.002);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Caspase-3阳性染色主要定位在肝细胞胞质中,呈黄色或棕黄色。感染后第75d实验组和对照组各项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aspase-3在亚洲带绦虫感染早期的乳猪肝组织中低表达,而感染晚期正常表达,提示Caspase-3可能参与了亚洲带绦虫致乳猪早期肝损伤的调节。
许士刚牟荣张科杨林郎书源包怀恩
关键词:亚洲带绦虫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乳猪肝脏
感染亚洲带绦虫的家猪血清IL-2和INF-γ含量变化的意义
2007年
目的研究家猪感染亚洲牛带绦虫后血清细胞因子IL-2和INF-γ的含量变化,从细胞因子角度探讨家猪抗亚洲牛带绦虫免疫应答的机制。方法用亚洲牛带绦虫虫卵直接灌胃20d龄健康乳猪5头,并以健康乳猪4头作对照。于感染后第7、13、15、30、41、45、60和75天,定期抽取猪心脏血并分离血清。用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细胞因子IL-2和INF-γ含量。结果正常组血清IL-2和INF-γ含量在不同时期基本处于稳定水平;实验组血清IL-2和INF-γ含量在感染第7天时含量最高,之后迅速下降略高于或低于正常组,第60天开始回升,第75天形成新的高峰。与正常组相比,实验组血清IL-2和INF-γ含量在第7、75天显著升高(P<0.01),在感染第13、60天时略升高(P<0.05)。结论家猪感染亚洲牛带绦虫不同时期,血清IL-2和INF-γ含量存在较大差异。感染早期血清出现高水平IL-2和INF-γ,提示细胞免疫在抗击六钩蚴早期感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感染中期,血清IL-2和INF-γ含量相当于正常组,提示细胞免疫应答水平低下;晚期出现高水平的IL-2和INF-γ,可能是宿主抑制囊尾蚴引起肝纤维化形成的重要因素。
杨鹏包怀恩牟荣
关键词:牛带绦虫IL-2INF-Γ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