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韬

作品数:16 被引量:16H指数:3
供职机构:西北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经济管理历史地理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哲学宗教
  • 3篇经济管理
  • 3篇社会学
  • 2篇政治法律
  • 2篇历史地理

主题

  • 5篇墨学
  • 3篇清末
  • 3篇清末民初
  • 3篇主义
  • 3篇民初
  • 3篇墨学研究
  • 2篇中国社会思想...
  • 2篇社会
  • 2篇社会思想史
  • 2篇思想史
  • 2篇文化
  • 2篇教育
  • 2篇经世
  • 2篇经世致用
  • 1篇道德教育
  • 1篇德教
  • 1篇学科
  • 1篇学科合法性
  • 1篇学理
  • 1篇学术

机构

  • 13篇西北大学

作者

  • 13篇沈韬
  • 2篇陈国庆
  • 1篇陈勇
  • 1篇刘欢
  • 1篇马金保

传媒

  • 2篇教育评论
  • 2篇西北大学学报...
  • 2篇枣庄学院学报
  • 1篇中国市场
  • 1篇宁夏大学学报...
  • 1篇花炮科技与市...
  • 1篇怀化学院学报
  • 1篇重庆科技学院...

年份

  • 1篇2016
  • 4篇2013
  • 1篇2011
  • 6篇2010
  • 1篇2009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社会思想史的学术品位——以侯外庐学派为例
2010年
中国社会思想史是有益于锻炼和培养人们思维的一门基础学科,其基本理念是社会学与思想史的有机结合,这是社会学学科提升学术品位,获得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作为思想史研究颇具特色的学派——侯外庐学派,其凸显的学术风格,如注重运用各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强调社会史与思想史的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经世致用"作风;勇于学术创新的"阐微决疑"精神;注重学术交流,倡行独立研究和集体智慧相结合等可以为中国社会思想史学科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马金保沈韬
关键词:中国社会思想史思想史经世致用
传统民俗文化与花炮业的可持续发展
2009年
花炮是一种以传统工艺品形态出现、能满足人们某种精神需要且为人们喜闻乐见的、一次性消费的文化产品。从历史上看,其深厚的传统民俗文化底蕴对花炮业的发展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在当代社会,要实现花炮业的可持续发展,开辟广阔的花炮市场,除了科技、政策、人力、资金等因素之外,正确审视和认识传统花炮民俗文化,
沈韬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传统民俗民俗文化花炮文化产品
窘境与出路——略论中国社会思想史学科的基本问题被引量:1
2013年
近20年来,中国社会思想史学科得到了一定发展,尤其是在社会学学会下设中国社会思想史分会,推动了中国社会思想史学科的进步,每年都有数十篇相关学术论文发表。但是,长期以来,中国社会思想史学科的边缘化问题没有得到解决,该领域的著作、教材仍未脱离中国思想史之窠臼,甚至就是中国思想史的翻版,对此种现象,分别从不同层面进行了深入分析。为摆脱"虽为历史学出身却未能融入社会学家族"的窘境,分析了作为一门独立学科之所以能够独秀于学术之林,在于其具有独自的概念、范畴、命题、体系、话语,以及思维模式、研究对象。这是中国社会思想史学科至今不能独立发展仍处于困境的主要原因,从而提出了中国社会思想史学科获得健康发展的路径。
沈韬陈国庆
关键词:窘境中国社会思想史学科合法性思想史
儒家道德教育与人格塑造被引量:3
2013年
人类怎样才能养成高尚人格?这是中国古代儒家及诸家哲人始终缠绕脑际并力图解决的问题。古代学人通过系统和深入的道德教育,目的就在于塑造高尚人格,儒家道德为塑造具有高尚人格的所谓"君子"、"士"发挥了重要教育作用。依照社会生活的具体要求,传统教育以儒家道德为基本内容,以内心反省为主要方式,以社会践履为主要途径,要求人们克己、修己,言行举止合乎礼制,不断调节个人心理状态与言行,培养良好道德品质。
沈韬
关键词:儒家道德教育人格塑造高尚人格
试论清末民初墨学研究的几个特点
2010年
清末民初的中国社会剧烈变动,思想文化界也异常活跃。在此背景下的诸子学研究呈现出复兴局面,其中墨学研究处于一波历史罕见的高潮期。对此曾有学者指称墨学受到学界甚至一般民众的广泛追捧,出现了家传户颂的情形,几如往日之读经。在这样的盛况下,墨学研究形成鲜明的时代特征,即:参与群体空前广泛,价值取向多元多样,实用主义色彩浓厚,"以西解中"之法风行,研究领域日益专门化与系统化。
沈韬
关键词:清末民初墨学研究实用主义
中国社会转型研究的拓深之作被引量:1
2010年
"社会转型"(social transformation)一词来源于西方的发展社会学理论,社会学家们借用生物学中的"transformation"(生物物种间的变异)这个概念来描述社会结构中具有进化意义的转换和质变,说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换,
刘欢沈韬
关键词:中国社会社会学理论社会转型社会结构生物物种社会学家
论清末民初的墨学研究(1895-1925)
清末民初是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转折点,也是中国思想文化从传统向近代过渡的关键期,作为诸子学一支的墨学学术在“中绝”近两千年后亦于此时顺势而起。以传统考据学之奠基和与西学“相通”为基本条件,墨学在救亡图存的时代背景之下,中、...
沈韬
关键词:清末民初墨学研究近代化
文献传递
墨学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关系研究
从文化层面而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所以得以实现,离不开对本土文化的深入解析与有效汲取,换言之,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之普遍真理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与传统文化相结合,才推动和促成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诚然,中国传统文化的...
沈韬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社会理想伦理思想传统文化
文献传递
龚自珍与魏源西北开发思想之比较被引量:1
2010年
龚自珍与魏源的西北开发思想与儒家的"先王之道""通经致用"都有密切关系。对于开发西北,龚自珍主张"西域置行省",提出的具体方针相对务实和周全。魏源立足东南,其开发西北的目的主要为抵御海防危机,开始面对来自"海洋时代"的挑战,显得更具近代意识。
沈韬
论毛泽东的一般价值取向被引量:1
2013年
尽管不同文化背景下人的价值及其价值观念有较大差异,但人们却不能由此而偏执一词,并采用文化相对主义观点,否认人类所具有的一般或普遍价值理性的存在。毛泽东的价值取向或价值观念,无论其内容还是其形式,都具有一般或普遍价值理性的特征。站在普遍正义一边,将国际主义和爱国主义相结合,同时将大同理想升华为共产主义并与现实革命斗争相结合的无产阶级价值理性取向,这是毛泽东的一般或普遍价值理性的直接和通俗表达。
沈韬陈勇
关键词:毛泽东爱国主义国际主义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