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平雁
- 作品数:126 被引量:668H指数:14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血浆置换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合并急性肾损伤的对照研究
- 史浩张文沈平雁李晓陈晓农朱萍陈楠
- Clara细胞分泌蛋白检测对急性肾小管坏死诊断的意义
- 2008年
- 目的:探讨Clara细胞分泌蛋白(CCSP)检测在诊断急性肾小管坏死(ATN)中的意义,以提高ATN的早期诊断率。方法:选取4例ATN患者肾活检组织,以原发性慢性肾小球肾炎[膜性肾病(MN)/微小病变(MCD)n=4]患者的肾脏及4例正常肾组织作为对照,应用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方法检测肾脏组织的CCSP表达。选择10例ATN、10例原发性慢性肾小球炎(MN/MCD)和15例正常对照,采用ELISA法测定其血、尿CC16浓度,结果: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结果显示,ATN组、MN/MCD组及正常对照组,肾小球中均无CCSP表达,肾小管上皮细胞有CCSP表达。而其中ATN患者则因肾小管受损,其肾小管上皮细胞CCSP表达较另2组下降。ATN患者起病期与肾功能恢复期间尿CC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624.45±1119.11)ng/mL比(472.60±289.36)ng/mL,P<0.01]。尿CC16浓度在ATN起病期显著增高,与正常对照组、MN/MCD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肾组织中CCSP有助于判断患者的肾小管功能,特别是近端肾小管受损情况:尿CC16浓度测定可作为急性肾小管损伤的指标,且与受检者肾组织中CCSP表达相吻合。
- 张文倪莉燕史浩任红吴开胤沈平雁徐耀文陈楠
- 关键词:急性肾衰竭急性肾小管坏死CLARA细胞分泌蛋白
- 激素联合环磷酰胺与单纯激素对干燥综合征肾小管间质损害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 沈毓琪谢静远林力李晓沈平雁潘晓霞任红陈楠
- 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CTX治疗伴肾功能损伤的原发性IgA肾病的临床研究
- <正>目的原发性IgA肾病(Ig A nephropathy,IgAN)是我国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对于缓慢进展型的IgA肾病目前仍缺乏统一的治疗方案,本研究通过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探讨糖皮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CTX治疗...
- 王伟铭沈平雁李灏王朝晖李娅潘晓霞任红陈楠
- 文献传递
- 手术后CRRT患者的高危因素及APACHE评分
- 目的:分析针对手术后患者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的预后相关危险因素,探讨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APACHE)评分在手术后CRRT重症患者中的评估效果.方法:收集瑞金医院2004-2007年手术后行CRRT患者为...
- 徐静张文沈平雁马晓波陈晓农陈楠
- 血栓性微血管病的临床、实验室及诊治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血栓性微血管病(TMA)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疾病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收集1999年1月—2011年6月间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确诊的46例TMA患者的资料,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生化指标、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 46例患者的病史资料均完整,男∶女为1∶2.29;年龄10~68岁,平均年龄为(33.24±14.48)岁。根据有无明确病因,分为特发性TMA(12例)及继发性TMA(34例)。继发性TMA患者中,免疫相关性疾病16例(34.8%,系统性红斑狼疮15例、抗磷脂抗体综合征1例),妊娠相关性疾病6例(13.0%),恶性小动脉型肾硬化5例(10.9%),血管炎3例(6.5%),其他4例(8.7%)。肾脏为TMA最常见的受累器官,42例(91.3%)患者有肾脏表现,其中38例为肾功能受损,以急性肾损伤多见[67.4%(31/46)];另有63.0%(29/46)和41.3%(19/46)的患者出现发热和神经系统症状。23例患者予以血浆置换(PE)治疗,中位治疗次数为4次。首次发病治疗后,完全缓解25例(54.3%),部分缓解14例(30.4%),治疗无效7例(15.2%);完全或部分缓解后的患者中,有7例患者复发,特发性TMA患者的复发率显著高于继发性TMA患者(P<0.05)。本组死亡10例,其中经治疗30d内死亡4例(8.7%),5年内死亡6例(13.0%)。影响患者预后的单因素分析中,血小板计数<30×109/L、乳酸脱氢酶水平>1000U/L的患者30d内死亡危险度增加,特发性TMA、有神经系统受累使疾病复发危险度增加。结论本组TMA以继发性为主,其中继发于系统性红斑狼疮最为多见。初次诊断时患者病情多较严重,肾脏为最常见的受累器官。早期诊断、及时行PE等联合治疗是改善TMA患者预后及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 林宛兵张文沈平雁潘晓霞陈晓农任红李晓陈楠
- 关键词:血栓性微血管病诊治
- 536例遗传性肾脏疾病临床调查
- 目的 遗传性肾脏疾病是肾脏病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且大多数遗传性肾脏疾病的预后较差,易进展至终末期肾脏病,最终需要透析治疗或肾移植.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我科单中心近3 年536 例遗传性肾脏疾病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和总结,探讨...
- 王朝晖谢静远马骏潘晓霞任红沈平雁张文王伟铭杨俪郝旭张春丽陈楠
- 糖尿病肾病与伴糖尿病的非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病理及临床特征分析
- 徐静胡晓帆黄威沈平雁张文任红李晓王伟铭陈楠潘晓霞
- Gitelman综合征患者SLC12A3基因突变位点筛查的研究
- 目的Gitelman综合征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系由肾远曲小管(DCT)重吸收NaCl障碍造成的肾性失盐性疾病。由位于染色体16q13的SLC12A3基因失活突变引起,该基因编码肾DCT噻嗪类利尿剂敏感的钠氯共同转运子
- 邵乐平潘晓霞沈平雁张文任红李晓陈楠
- 文献传递
- 遗传性肾脏疾病单中心3年临床调查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通过对遗传性肾脏疾病家系调查和总结,探讨遗传性肾脏疾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肾脏科就诊的肾脏病患者进行家族史调查,同时对家系成员进行筛查和随访,必要时行肾活检、皮肤和肾组织不同类型Ⅳ胶原、α半乳糖苷酶A活性及肾小管功能特殊检查,明确遗传性肾脏疾病类型,总结遗传性肾脏疾病特点。结果 3年间符合家族性肾脏疾病的新发家系共536个,平均每年178.7个;其中明确诊断最多的疾病为家族性IgA肾病、Alport综合征、家族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Gitelman综合征和Fabry病,另外未分型家系269个,占50.2%。受累成员1416例,平均每家2.6例;发生终末期肾脏疾病(ESRD)家系154个,占28.7%。结论遗传性肾脏疾病并不少见,科室团队协作、重视家族史的调查、对正常家庭成员筛查并长期随访是遗传性肾脏疾病调查的主要手段。
- 王朝晖谢静远马骏潘晓霞任红沈平雁张文王伟铭杨俪郝旭张春丽陈楠
- 关键词:遗传性肾脏疾病家族史家系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