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武世伍

作品数:93 被引量:374H指数:10
供职机构:蚌埠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人才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8篇医药卫生
  • 4篇文化科学
  • 2篇生物学

主题

  • 37篇细胞
  • 30篇肿瘤
  • 28篇免疫
  • 25篇病理
  • 22篇血管
  • 21篇免疫组织
  • 20篇组织化学
  • 20篇免疫组织化学
  • 17篇预后
  • 16篇血管生成
  • 15篇临床病理
  • 14篇细胞癌
  • 14篇腺癌
  • 13篇蛋白
  • 12篇血管生成拟态
  • 12篇上皮
  • 12篇鳞状
  • 11篇鳞状细胞
  • 10篇鳞状细胞癌
  • 9篇文献复习

机构

  • 50篇蚌埠医学院
  • 43篇蚌埠医学院第...
  • 34篇蚌埠医学院第...
  • 2篇中山医科大学
  • 2篇皖南医学院弋...
  • 2篇安徽省全椒县...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市第一人...
  • 1篇南京军区南京...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滁州市第一人...
  • 1篇界首市人民医...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皖北煤电集团...
  • 1篇安徽省太和县...

作者

  • 93篇武世伍
  • 41篇陶仪声
  • 33篇俞岚
  • 27篇承泽农
  • 25篇周蕾
  • 24篇宋文庆
  • 22篇马莉
  • 17篇柴大敏
  • 14篇王丹娜
  • 6篇郭冰沁
  • 6篇冯振中
  • 5篇欧玉荣
  • 4篇张琼
  • 4篇张琼
  • 3篇郭飞
  • 3篇龚晓萌
  • 3篇蔡兆根
  • 3篇陆国玉
  • 3篇齐琦
  • 2篇李楠

传媒

  • 24篇中国组织化学...
  • 17篇蚌埠医学院学...
  • 9篇南方医科大学...
  • 8篇临床与实验病...
  • 3篇卫生职业教育
  • 3篇中国病理生理...
  • 3篇基础医学教育
  • 2篇齐齐哈尔医学...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山西医科大学...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四川大学学报...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中华全科医学
  • 1篇诊断病理学杂...
  • 1篇淮海医药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肿瘤学杂志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生理学报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5篇2020
  • 6篇2019
  • 4篇2018
  • 3篇2017
  • 5篇2016
  • 17篇2015
  • 15篇2014
  • 12篇2013
  • 6篇2012
  • 9篇2011
  • 2篇2006
  • 1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0
9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细菌L型感染、低氧诱导因子-1α及MMP-9表达与卵巢上皮性癌血管生成拟态的关系被引量:5
2012年
本文旨在探讨血管生成拟态(vasculogenic mimicry,VM)与细菌L型(L-form)感染、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 1α,HIF-1α)及MMP-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在人卵巢上皮性癌(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EOC)组织中表达的关系及功能意义。收集87例EOC术后标本和20例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标本,应用免疫组化法、组织化学及革兰染色法检测EOC和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组织中VM、HIF-1α、MMP-9的表达及细菌L型的感染情况。结果显示,在EOC和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组织中,HIF-1α和MMP-9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2.9%、66.7%和10.0%、10.0%;细菌L型的感染率分别为24.1%和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细菌L型的感染与EOC的临床FIGO分期、腹腔种植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1或0.05),HIF-1α、MMP-9的表达与EOC的组织学分级、腹腔种植、淋巴结转移以及FIGO分期有关(P<0.01);HIF-1α的表达分别与VM的形成及MMP-9的表达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585和0.505,均P<0.01),同时,MMP-9的表达与VM的形成亦呈正相关(r=0.625,P<0.01)。Kaplan-Meier生存分析表明,VM、HIF-1α及MMP-9的过表达均与患者的生存率有关,阳性表达的患者生存率明显低于阴性者(P<0.05);有细菌L型感染的EOC患者生存率亦明显低于未感染者(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FIGO分期、VM、HIF-1α及MMP-9的表达是影响EOC根治术后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以上结果提示,EOC组织中细菌L型感染、HIF-1α和MMP-9的过表达以及VM的形成与肿瘤的分化程度、转移和预后等因素均有关,这些指标的联合检测可能对EOC的进展及预后判断有着重要意义。
俞岚武世伍周蕾宋文庆
关键词:卵巢上皮性癌血管生成拟态低氧诱导因子-1Α细菌L型
钙黏蛋白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血管生成拟态的关系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E-钙黏蛋白(E-cad)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表达及其与血管生成拟态(VM)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livisionTM plus法和特殊组织化学法检测160例NSCLC和20例正常肺组织中E-cad、MMP-2的表达水平和VM情况。结果在正常肺组织中E-cad、MMP-2的表达率和VM分别为100%、25.0%和0%,在NSCLC组织中分别为45.6%、66.3%和36.9%,差异显著(P<0.01);其水平与肿瘤细胞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和术后生存期有关(均P<0.01);E-cad的表达水平与MMP-2的表达水平及VM呈负相关,MMP-2的表达水平与VM呈正相关(均P<0.01)。Kaplan-Meier生存分析表明MMP-2的过表达和VM均与患者的生存率有关,阳性患者生存率明显低于阴性者(P<0.01);而E-cad阳性表达的患者生存率明显高于阴性者(P<0.01)。多因素分析:PTNM分期、淋巴结转移、E-cad和MMP-2的表达以及VM是影响NSCLC根治术后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P<0.01)。结论 E-cad、MMP-2在NSCL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以及VM与肿瘤的分化程度、转移和预后等均有关,E-cad、MMP-2和VM联合检测对NSCLC的进展及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武世伍承泽农俞岚宋文庆陶仪声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E-CADVM
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的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影像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免疫组化方法,结合影像学特征对13例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13例患者均以癫痫发作为主要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显示病灶均呈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肿瘤组织黏液变明显,多见囊腔形成,肿瘤细胞主要由少突胶质样细胞、神经元和星形细胞组成,可见单个神经元漂浮在微囊的黏液样基质中。免疫组化检测显示S-100(+),Syn(+),GFAP(+),Ki-67呈阳性表达,且均呈低增殖活性(<2%)。结论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属于良性肿瘤(WHOⅠ级),可通过临床表现、影像及病理形态学特点结合免疫组化检测明确诊断。
齐琦郭飞武世伍陈晓青
关键词: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病理
上皮性卵巢癌中八聚体结合转录因子4、Notch1及DLL4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讨上皮性卵巢癌(EOC)中八聚体结合转录因子4(OCT4)、Notch1及DLL4蛋白表达之间的关系及其功能意义。方法收集207例EOC术后标本和65例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标本,应用免疫组化学法检测EOC和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组织中OCT4、Notch1以及DLL4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EOC组织和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组织中,OCT4、Notch1和DLL4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0%、61.8%、60.9%和9.2%、6.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OCT4、Notch1和DLL4的表达与EOC的组织学分化、FIGO分期、盆腔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DLL4蛋白的表达分别与OCT4和Notch1的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值分别为0.758和0.704,P均<0.001),同时,OCT4与Notch1蛋白的表达亦呈正相关(r=0.645,P<0.001)。Kaplan-Meier生存分析表明,OCT4、Notch1和DLL4蛋白的过表达均与患者的生存率有关,3种蛋白表达阳性组患者生存率均明显低于蛋白表达阴性组患者(P<0.05)。多因素分析:OCT4、DLL4蛋白的表达和FIGO分期是影响EOC根治术后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OCT4、Notch1及DLL4的过表达与EOC的组织学分化程度、转移和预后等因素密切相关,联合检测这些指标可能对于EOC患者的病情进展和预后判断给予重要提示。
俞岚焦云杰周蕾宋文庆武世伍王丹娜
关键词:上皮性卵巢癌NOTCH1DLL4预后
滤泡树突细胞肉瘤二例报道并文献复习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滤泡树突细胞肉瘤(FDCS)的临床表现、病理形态、免疫组化、生物学行为和预后,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2例滤泡树突细胞肉瘤进行报道,并结合临床资料、肿瘤大体及镜下特征、免疫组化标记结果及预后和国内外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2例FDCS,1例发生于颈部淋巴结,另1例发生于肠系膜,镜检肿瘤由梭形及卵圆形细胞组成,呈束状、漩涡状、编织状排列;免疫组化显示肿瘤细胞CD21、CD23和CD35阳性;患者预后不良。结论滤泡树突细胞肉瘤是一种罕见且容易误诊的低度恶性肿瘤,组织化学和免疫组化染色有助于该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减少误诊。
刘福兴于东红柴大敏马莉武世伍陶仪声
关键词:滤泡树突细胞肉瘤免疫组化
循证医学理念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研究循证医学理念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20名学生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名,实验组采用循证医学(EBM)教学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学生均为同一年级同一临床专业。通过考试成绩、问卷调查、座谈会3种评价方法对2组学生的教学效果进行综合评估。结果:实验组学生理论基础知识、提出问题、查循证据、分级筛选证据及应用证据的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问卷调查及师生座谈会发现,EBM教学有助于提高实验组学生的综合素质,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其团队合作能力,有助于学生分析证据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有助于学生创新精神、质疑精神和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结论:EBM理念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精神。
马莉柴大敏冯振中武世伍张琼陶仪声
关键词:循证医学本科教育病理学教学方法
血管生成抑制蛋白1和结肠癌转移相关蛋白-1在肺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检测肺鳞状细胞癌(LSCC)中血管生成抑制蛋白1(vasohibin-1)和结肠癌转移相关蛋白-1(MACC1)蛋白的表达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并探讨它们与LSCC患者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TMplus方法检测160例LSCC和80例正常肺组织中vasohibin-1和MACC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在LSCC组织中,vasohibin-1和MACC1蛋白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9.4%和57.5%;对照组中,vasohibin-1和MACC1蛋白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1.3%和8.8%,其表达差异在两组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vasohibin-1和MACC1蛋白的表达阳性率在LSCC患者肿瘤组织的不同分化程度之间、淋巴结转移与否之间以及TNM不同分期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vasohibin-1蛋白的表达阳性率与MACC1蛋白的表达阳性率之间呈正相关关系(P<0.001)。Kaplan-Meier生存分析表明在LSCC中vasohibin-1和MACC1蛋白阳性表达组患者术后总的生存时间明显低于其阴性组患者,log-rank分析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vasohibin-1和MACC1蛋白的阳性表达及TNM分期是影响LSCC患者术后生存的独立预后因子。结论异常表达的vasohibin-1和MACC1可能参与了LSCC的发展,并促进其浸润和转移;在LSCC患者中联合检测vasohibin-1和MACC1蛋白的表达对预测其发展和预后均有重要意义。
武世伍王一超慈红非陶仪声
关键词:肺鳞状细胞癌MACC1免疫组织化学预后
KAI1/CD82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喉鳞状细胞癌(laryn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LSCC)中KAI1/CD82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TMplus法检测83例LSCC组织和20例正常喉组织中KAI1/CD82的表达情况。结果:KAI1/CD82在正常喉组织和LSCC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90.0%和4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LSCC组织分化程度高、无淋巴结转移、临床Ⅰ~Ⅱ期者的KAI1/CD82阳性率均高于组织分化程度低、有淋巴结转移、临床Ⅲ~Ⅳ期者(P<0.05~P<0.01),而不同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及肿瘤位置的LSCC者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KAI1/CD82参与了LSCC组织的侵袭及转移,早期检测KAI1/CD82的表达可作为临床判断LSCC组织侵袭、转移的指标之一。
张振寰吴礼高武世伍
关键词:喉肿瘤鳞状细胞癌KAI1/CD82免疫组织化学
CD133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表达的关系
2014年
目的:检测肿瘤干细胞标志物CD133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组织中表达及其与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ERK1)的关系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TMplus法检测68例PTC组织和4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组织中CD133和ERK1的表达情况。结果:在结节性甲状腺肿组织和PTC组织中,CD133和ERK1的阳性率分别为10.0%与50.0%和12.5%与63.2%,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D133的表达水平在PTC组织的不同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PTC组织的分化越差,淋巴结发生转移及临床分期越高,ERK1的阳性率亦越高(P〈0.01)。CD133与ERK1的表达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CD133和ERK1的异常表达参与了PTC的发生、发展、浸润及转移;早期联合检查CD133和ERK1对PTC的进展及预后判断均有临床意义。
张振寰王丹娜武世伍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CD133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肿瘤干细胞
卵巢上皮性癌中MMP-7、VEGF-C的表达和微淋巴管密度变化的相关性及其意义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观察基质金属蛋白酶-7(matrix metalloproteinase-7,MMP-7)、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C,VEGF-C)和D2-40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探讨MMP-7、VEGF-C表达以及D2-40标记的微淋巴管密度(microlymphatic vessel density,MLVD)与卵巢癌临床病理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对80例EOC及20例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组织进行MMP-7、VEGF-C和D2-40的检测,并进行MLVD测定。结果 MMP-7、VEGF-C蛋白的表达阳性率及MLVD计数在EOC组分别为60.0%、57.5%以及13.06±6.16,均分别高于良性肿瘤组25.0%、25.0%及9.25±4.33(P<0.05)。EOC中,MMP-7、VEGF-C蛋白的阳性表达率随肿瘤组织学分级的增加而升高,分别为29.4%、56.7%、78.8%和11.8%、60.0%、78.8%(P<0.05),腹腔脏器及淋巴结有转移者高于无转移者,分别为86.8%&35.7%及86.8%&27.1%(P<0.05),两个指标在PTNMⅢ-Ⅳ期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3.8%、83.8%,均显著高于PTNMⅠ-Ⅱ期的阳性表达率39.5%、34.9%(P<0.05);D2-40标记的MLVD计数在EOC中随组织学分级的增加而增高,分别为7.29±2.85、12.63±6.25、16.48±4.94,腹腔脏器及淋巴结有转移者高于无转移者16.50±4.31&10.00±5.99(P<0.05),PTNMⅢ-Ⅳ期显著高于PTNMⅠ-Ⅱ期16.65±4.15&10.02±5.99(P<0.05)。EOC中,MMP-7、VEGF-C的表达分别与MLVD呈正相关性(r分别为0.510,0.455,均P<0.01);MMP-7、VEGF-C的表达分别与EOC患者腹腔器官及淋巴结转移亦呈正相关(r分别为0.521,0.565,均P<0.01)。结论 MMP-7、VEGF-C的表达可以促进EOC中淋巴管的形成及淋巴道转移,联合检测MMP-7、VEGF-C及MLVD可能作为预测EOC患者侵袭、转移等生物学行为和评价预后的重要指标。
俞岚周蕾宋文庆武世伍武世伍
关键词:卵巢上皮性癌基质金属蛋白酶-7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微淋巴管密度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