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承泽农

作品数:178 被引量:716H指数:12
供职机构:蚌埠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蚌埠市科技计划项目安徽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人才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7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73篇医药卫生
  • 6篇生物学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81篇肿瘤
  • 62篇细胞
  • 53篇免疫
  • 40篇蛋白
  • 37篇组织化学
  • 37篇免疫组织
  • 37篇免疫组织化学
  • 34篇胃癌
  • 30篇血管
  • 22篇基因
  • 20篇幽门螺
  • 20篇幽门螺杆菌
  • 20篇螺杆菌
  • 19篇小细胞
  • 19篇病理
  • 18篇细胞癌
  • 17篇预后
  • 17篇腺癌
  • 16篇癌组织
  • 15篇免疫组化

机构

  • 132篇蚌埠医学院
  • 73篇蚌埠医学院第...
  • 67篇蚌埠医学院第...
  • 9篇安徽医科大学
  • 9篇安徽医科大学...
  • 3篇蚌埠市第二人...
  • 3篇山东医科大学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蚌埠医学院附...
  • 2篇上海市第一人...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安徽省立医院
  • 1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苏州大学附属...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厦门大学
  • 1篇中山医科大学
  • 1篇皖南医学院弋...

作者

  • 178篇承泽农
  • 44篇于东红
  • 37篇王萍
  • 28篇周蕾
  • 27篇武世伍
  • 25篇俞岚
  • 19篇宋文庆
  • 18篇陶仪声
  • 16篇张庆
  • 14篇王启之
  • 14篇刘德纯
  • 11篇唐素兰
  • 10篇欧玉荣
  • 9篇杨金凤
  • 9篇吴礼高
  • 8篇王祖义
  • 7篇李庆文
  • 7篇葛霞
  • 7篇赵云霞
  • 7篇谢群

传媒

  • 49篇蚌埠医学院学...
  • 18篇中国组织化学...
  • 12篇癌变.畸变....
  • 8篇临床与实验病...
  • 7篇南方医科大学...
  • 7篇中华全科医学
  • 5篇中国微生态学...
  • 4篇中华肿瘤杂志
  • 4篇实用医学杂志
  • 3篇中国基层医药
  • 3篇中国肿瘤临床
  • 3篇现代肿瘤医学
  • 2篇齐齐哈尔医学...
  • 2篇肿瘤研究与临...
  • 2篇淮海医药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中国人兽共患...
  • 2篇临床消化病杂...
  • 2篇肿瘤防治研究
  • 2篇中国临床解剖...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5篇2016
  • 9篇2015
  • 13篇2014
  • 7篇2013
  • 10篇2012
  • 22篇2011
  • 9篇2010
  • 16篇2009
  • 21篇2008
  • 16篇2007
  • 12篇2006
  • 7篇2005
  • 8篇2004
  • 7篇2003
17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中Wnt-1和β-catenin的表达及其与转移的关系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Wnt-1、β-catenin蛋白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cervic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CSCC)中的表达及其与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liVision法检测78例CSCC组织和30例正常子宫颈组织中Wnt-1、β-catenin蛋白表达。结果在正常子宫颈组织中,Wnt-1、β-catenin蛋白的阳性率分别为20.0%和10.0%;CSCC组织中,Wnt-1、β-catenin蛋白的阳性率分别为56.4%和74.4%,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33例CSCC淋巴结转移中Wnt-1、β-catenin蛋白的阳性率分别为72.7%和90.9%;45例CSCC无淋巴结转移中Wnt-1、β-catenin蛋白的阳性率分别为44.4%和62.2%。Wnt-1、β-catenin蛋白表达与CSCC的分化程度(P<0.05)、浸润深度及FIGO分期均有关(P<0.05),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等均无关。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Wnt-1与β-catenin蛋白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s=0.490,P<0.001)。结论 Wnt-1、β-catenin蛋白的表达异常可能参与CSCC的发生、发展及转移,Wnt-1、β-catenin蛋白均可作为预测CSCC侵袭、转移的潜能及临床预后的指标。
陈爱荣赵卫东武世伍承泽农
关键词:子宫颈肿瘤WNT-1Β-CATENIN肿瘤转移免疫组织化学
上皮样肉瘤8例报道及文献复习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上皮样肉瘤(E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免疫表型。方法:对8例ES标本,通过常规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S-P法,进行光镜观察,并复习有关文献。结果:本组男5例,女3例;平均年龄42.9岁。3例为远端型,均位于前臂;镜下可见不规则肉芽肿样结节,中心有坏死,周边为上皮样瘤细胞;5例为近端型,见于会阴、颈部和胸部,上皮样和横纹肌样瘤细胞呈片状或弥漫分布,异型性较明显,核分裂较多。免疫表型细胞角昼白(CK)(8/8)、波型昼白(vimentin)(8/8)、上皮膜抗原(EMA)(6/8)、CD99(5/5)、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SE)(4/5)、CA125(4/5),而其他标记均为阴性。结论:ES可分为远端型和近端型,但两者的免疫表型相似,均表达CK、Vimentin和EMA,有助于与其他具有上皮样细胞形态的软组织肿瘤相鉴别。
刘德纯李涤臣吴礼高承泽农陈丽彭先高
关键词:软组织肿瘤免疫组织化学
涎腺黏液表皮样癌中5-脂氧合酶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009年
目的:观察5-脂氧合酶(5-lipoxygenase,5-LOX)在涎腺黏液表皮样癌(mucoepidermoid carcinoma,MEC)中的表达,探讨其作为诊治涎腺MEC生物学指标的可能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TMplus方法,检测5-LOX在40例涎腺MEC、20例多形性腺瘤和2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并统计分析。结果:5-LOX在涎腺MEC中表达率为67.5%,显著高于多形性腺瘤0.0%和癌旁正常组织5.0%(P<0.01),5-LOX在高、中、低分化涎腺MEC中的阳性率分别为50.0%、6/9和100.0%,肿瘤分化程度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5-LOX可能是涎腺MEC诊断和判断分化程度的生物学参考指标之一。
廖圣恺葛淑芬承泽农
关键词:黏液表皮样癌免疫组织化学
舒林酸对胃癌细胞凋亡的调控作用
2007年
于东红周蕾王萍王启之承泽农
关键词:舒林酸胃癌细胞细胞凋亡环氧化酶-2凋亡相关基因
非小细胞肺癌MSCT征象与CD44v6表达间相关性研究
2010年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MSCT征象与CD44v6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对4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NSCLC患者术前进行MSCT扫描,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肿瘤标本进行染色,检测CD44v6在肺癌组织、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结果:①CD44v6在肿块最大径>3cm的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3cm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无明显差异;MSCT上肿块轮廓出现分叶征、边缘出现短毛刺或棘状突起者,CD44v6阳性表达率明显增高;②CD44v6在淋巴结转移组肺癌中的表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③CD44v6在胸膜受累组肺癌中的表达高于胸膜未受累组;④CD44v6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结论:NSCLC的MSCT征象与CD44v6表达具有重要关系;CD44v6的异常高表达可能在NSCLC的浸润和转移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石士奎陈余清刘学刚葛霞承泽农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CD44V6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非小细胞肺癌微血管密度的研究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 (microvesseldensity ,MVD)与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S P免疫组化法 ,检测 5 7例肺癌组织MVD ,研究微血管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病理分型、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 :MVD与肺癌淋巴结转移状态、分期、细胞分化程度等均有密切关系 (P <0 .0 1 ) ,而与肺癌患者性别、组织学类型、原发肿瘤大小等均无明显关系 (P >0 .0 5 )。结论 :MVD在肺癌的发生、发展、转移中起重要作用 。
黄礼年陈余清王朝夫刘超承泽农
关键词:微血管密度免疫组织化学
乳腺癌易感基因BRCA1、BRCA2在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乳腺癌易感基因BRCA1、BRCA2蛋白的异常表达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BRCA1、BRCA2蛋白在121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标本和30例乳腺良性增生性病变中的表达;并将检测结果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BRCA1、BRCA2基因蛋白在乳腺癌组与乳腺良性病变组中的异常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失表达率随乳腺癌组织学分级的增高而增高,在低年龄组、雌激素受体(ER)阴性组BRCA1基因蛋白失表达率增高,BRCA1和BRCA2在乳腺癌中的失表达具有一致性。结论BRCA1、BRCA2蛋白在乳腺良性病变中有很高的表达,在乳腺癌中其表达率下降,且均与乳腺癌组织学分级具有不同程度的关系,表明其肿瘤抑制功能丧失,促进细胞的肿瘤性转化,对遗传性和散发性乳腺瘤的发生发展具有相似的作用。
刘德纯赵云霞承泽农
关键词:病理学
Mdm2、PTEN表达和细菌L型感染与卵巢肿瘤的相关性研究
2009年
目的探讨Mdm2癌基因、PTEN抑癌基因和细菌L型感染在卵巢肿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并分析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协同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原位杂交和革兰染色等方法检测97例卵巢乳头状癌及23例卵巢乳头状瘤组织中Mdm2、PTEN的表达及细菌L型检出率,并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卵巢恶性肿瘤中Mdm2蛋白和基因的表达率均明显高于良性肿瘤(P<0.0001~0.0005)。Mdm2蛋白和基因的表达在卵巢乳头状癌中临床分期Ⅲ、Ⅳ期的表达率明显高于Ⅰ、Ⅱ期(P<0.005);随着病理分级增高而显著增加(P<0.005);腹腔淋巴结有转移、有腹水比无转移者、无腹水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0.05),呈正相关。PTEN蛋白及基因的表达在卵巢良性肿瘤均明显高于恶性肿瘤,病理分级Ⅰ、Ⅱ级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Ⅲ级;临床分期Ⅰ、Ⅱ期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Ⅲ、Ⅳ期(P<0.001~0.005);腹腔淋巴结无转移者、无腹水者比有转移、有腹水差异有显著性(P<0.01~0.05),呈负相关。细菌L型检出阳性率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差异有显著性(P<0.05),腹腔淋巴结有转移、有腹水比无转移者、无腹水者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Mdm2、PTEN基因在卵巢肿瘤中有不同程度的异常表达,两种基因均可作为判断卵巢肿瘤生物学行为及患者预后参考指标。L型感染极有可能导致基因的变异或过表达,因此L型感染可能成为诱发肿瘤形成的原因之一。细菌L型感染可能诱导PTEN抑癌基因、Mdm2癌基因的变异和异常表达以及它们相互协同在卵巢肿瘤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汪万英赵芳芳承泽农
关键词:卵巢肿瘤PTENMDM2细菌L型
凋亡抑制基因Livin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PTEN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Livin和张力蛋白同源10q丢失的磷酸酶基因(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rnology deleted on chromosome 10,PTEN)的表达与卵巢上皮性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法检测60例卵巢上皮性癌组织、20例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及20例正常卵巢组织中Livin及PTEN表达情况。结果:卵巢上皮性癌中Livin阳性率(80.0%)均明显高于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10.0%)及正常卵巢组织(5.0%)(P<0.01)。卵巢上皮性癌的组织病理学分级间Livin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在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上皮性癌中PTEN的阳性率(26.7%)均明显低于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95.0%)及正常卵巢组织(100.0%)(P<0.01);卵巢上皮性癌的临床分期、组织病理学分级及淋巴结有无转移间PTEN的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卵巢上皮性癌中Livin的阳性率与PTEN的阳性率呈负相关关系(P<0.01)。结论:Livin的表达上调及PTEN的表达下调在卵巢上皮性癌的发生、分化进展中起重要作用,Livin基因有可能成为治疗卵巢癌的新靶点。
王玲玲席玉玲凌斌赵卫东承泽农
关键词:卵巢肿瘤凋亡抑制基因病理学
MMP-2和COX-2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
2006年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和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方法检测80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MMP-2,COX-2的表达。结果MMP2及COX-2的阳性率分别为31.25%、41.25%。MMP-2及COX-2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无相关性。MMP2和COX-2的阳性表达之间无相关性。结论MMP2及COX-2参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然而它们也许并不能作为重要的预后指标。
王萍张庆于东红王祖义武士伍承泽农
关键词:肺肿瘤MMP-2COX-2
共1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