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健

作品数:248 被引量:976H指数:14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59篇期刊文章
  • 27篇专利
  • 23篇会议论文
  • 4篇学位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75篇医药卫生
  • 9篇自动化与计算...
  • 7篇文化科学
  • 3篇经济管理
  • 2篇理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电气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社会学

主题

  • 73篇磁共振
  • 70篇成像
  • 49篇磁共振成像
  • 25篇新生儿
  • 21篇白质
  • 19篇扩散
  • 17篇动脉
  • 16篇影像
  • 14篇血管
  • 11篇张量成像
  • 11篇图像
  • 11篇MRI
  • 10篇脑发育
  • 10篇扩散张量
  • 9篇脑白质
  • 9篇冠状
  • 9篇白质损伤
  • 9篇X线
  • 7篇新生儿脑发育
  • 7篇血流

机构

  • 104篇西安交通大学...
  • 103篇西安交通大学...
  • 41篇西安交通大学
  • 4篇陕西省人民医...
  • 4篇西安交通大学...
  • 4篇宝鸡市中心医...
  • 3篇南京医科大学
  • 3篇陕西能源职业...
  • 3篇上海联影医疗...
  • 2篇广东省人民医...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南京大学
  • 2篇中国医科大学
  • 2篇新疆医科大学...
  • 2篇浙江大学医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香港大学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西安市儿童医...
  • 2篇西安高新医院

作者

  • 215篇杨健
  • 42篇李贤军
  • 41篇郭佑民
  • 27篇孙亲利
  • 24篇王蓉
  • 20篇牛刚
  • 18篇王苗苗
  • 17篇金超
  • 16篇刘哲
  • 15篇鱼博浪
  • 14篇吴晓明
  • 13篇雷晓燕
  • 12篇王建国
  • 12篇郭建新
  • 11篇郭建新
  • 10篇荐志洁
  • 10篇张月浪
  • 10篇杜永浩
  • 9篇朱力
  • 9篇张育苗

传媒

  • 33篇西安交通大学...
  • 2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9篇磁共振成像
  • 14篇中国医学影像...
  • 7篇中国CT和M...
  • 4篇新西部
  • 4篇中华解剖与临...
  • 3篇放射学实践
  • 3篇中国数字医学
  • 3篇第六届中国放...
  • 2篇中国医学影像...
  • 2篇中国医学计算...
  • 2篇中国防痨杂志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中国临床康复
  • 2篇医学教育研究...
  • 2篇遵义医科大学...
  • 1篇中华肝胆外科...
  • 1篇医用生物力学

年份

  • 17篇2024
  • 11篇2023
  • 15篇2022
  • 6篇2021
  • 19篇2020
  • 22篇2019
  • 18篇2018
  • 20篇2017
  • 11篇2016
  • 10篇2015
  • 9篇2014
  • 6篇2013
  • 4篇2012
  • 12篇2011
  • 4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5
  • 10篇2004
  • 12篇2003
  • 3篇2002
24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用于CT引导下穿刺活检及粒子植入模板定位的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CT引导下穿刺活检及粒子植入模板定位的装置,包括CT床、支架、第一滑轨、第一滑块、第一电机、第一丝杠、第一螺母、连接板、第二滑轨、第二滑块、第二电机、第二丝杠、第二螺母、移板、第三电机、控制器,该用于...
牛刚杨健宋永春杨建森郭晨光
文献传递
痉挛型脑瘫感觉运动网络损伤的多模态MRI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22年
痉挛型脑瘫是儿童最常见的运动障碍性疾病。早期准确诊断及干预将有助于患儿康复治疗。有研究认为痉挛型脑瘫主要损伤感觉运动网络,然而具体的损伤机制及运动障碍的责任病灶尚不清楚。因此,本文通过分析既往针对痉挛型脑瘫的多模态MRI研究进展,挖掘痉挛型脑瘫的影像标记物及探讨感觉运动网络损伤与运动功能障碍的关系,旨在为进一步构建痉挛型脑瘫患儿早期预测模型提供客观的影像学依据。
蒋昊翔徐丹丹宋娟丁凯赵君郁志伟李贤军杨健
关键词:脑性瘫痪痉挛型磁共振成像
影像科用阅片投影放大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影像科用阅片投影放大装置,包括底板、照明机构、滑板、支撑板、夹紧机构、滑动机构、摄像机构,该影像科用阅片投影放大装置,首先通过对滑动机构的使用,即通过对横向以及纵向位置的调节处理,使得医生可将摄像机构快速便捷...
孙亲利杨健鱼博浪李贤军刘哲高璐刘婷颜格
文献传递
一种扩散磁共振成像运动伪影的消除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扩散磁共振成像运动伪影的消除方法,属于扩散磁共振成像参量估计领域。该伪影消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扩散磁共振成像图像采集;2)扩散加权图像组织区域提取预处理;3)参考扩散加权图像获取;4)刚体变换;5)仿...
杨健李贤军孙亲利牛刚高洁张育苗胡亚杰罗雪
文献传递
锰离子增强MRI在视觉相关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3年
锰离子增强磁共振(MEMRI)是一种分子影像学方法,近年来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研究视网膜、视皮质及视觉功能。本文对MEMRI视觉相关研究的进展进行综述。
张卫善杨健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对比剂锰离子视通路
主动脉夹层在磁共振T1W/TFE脉冲序列中的影像表现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用T1W /TFE序列对主动脉夹层进行检查 ,观察主动脉夹层在T1W/TFE序列中的图像表现。方法  2 0例经CT及超声证实为胸主动脉夹层的患者 ,进行主动脉斜矢状位T1W /TFE序列和横轴位自旋回波SE序列的磁共振成像 ,观察T1W /TFE序列显示动脉夹层的信号变化。结果 采用T1W /TFE序列不仅可清晰显示主动脉夹层的内膜斑片和真假两腔及夹层的起点和终点 ,还可显示主动脉内膜破口和假腔内血栓。结论 T1W/TFE序列可获得良好的主动脉夹层影像 ,其图像的对比度高。与SE序列配合应用 ,能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信息。
郗农吴晓明杨健汪军峰陈敏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磁共振成像脉冲序列
基于机器学习方法研究造成缺血特异性狭窄的斑块特征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利用机器学习(ML)方法探讨定量、定性的冠状动脉斑块特征以及血流动力学参数对缺血特异性狭窄血管的影响。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同时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有创冠状动脉造影(ICA)及FFR测量的255例病人共328支血管的临床及影像资料。以FFR≤0.80作为提示病变特异性缺血的指标,依据FFR值将纳入血管分为非缺血组(FFR>0.80)和缺血组(FFR≤0.80)。测量所有纳入斑块的CCTA参数,包括斑块的定量、定性特征以及血流动力学参数。采用LogitBoost算法建立随机森林模型,通过信息增益排序方法自动选择特征。分类准确度、敏感度以及f1值(分类准确度与敏感度的调和平均值)用以评价随机森林模型对造成缺血特异性狭窄斑块的预测价值,并计算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采用十折分层交叉验证法计算模型的总体分类准确度。结果应用ML方法得出,血流动力学参数FFR_(CT)、ΔFFR_(CT)是预测缺血特异性狭窄最重要的2个特征,其次是斑块的定量、定性特征,包括脂质斑块体积、斑块弯曲、斑块不规则、非钙化斑块体积、狭窄程度、纤维斑块体积和管腔体积。在排序前10的特征中有9个是CCTA相关参数,只有1个临床参数。采用随机森林模型预测缺血特异性狭窄的分类准确度为0.940,敏感度为0.940,f1值为0.940;预测缺血特异性狭窄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92,模型的总体分类准确度为0.921±0.047。结论ML方法能够很好地预测引起心肌缺血的冠状动脉特异性狭窄病变的斑块特征。
张晓蕾张元秀唐春香侯阳郑敏文张佳胤张波张代民徐磊胡秀华王怡宁杨健刘辉张龙江
关键词:CT冠状动脉成像血流储备分数
一种应用于磁共振设备中的隔音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磁共振设备中的隔音装置,包括两个弓形的支撑架(1)以及镶嵌于两个支撑架(1)之间具有内吸外隔噪音功效的吸音隔音罩(2)。应用时,将本实用新型组合在头颅线圈与主磁体之间,可以阻挡从磁体系统发来的噪...
杨健李欢金超郭建新王苗苗李贤军
文献传递
纵隔硬化性血管瘤1例
2014年
患者女,72岁,右侧头痛、背痛3个月。查体:右锁骨上及腋下淋巴结肿大,压之疼痛。实验室检查:ESR 52.0mm/h,CA-125 171.6U/ml,CA-199 88.4U/ml。CEA 5.3ng/ml。超声提示甲状腺未见明显异常。胸部CT:右中上纵隔见一形态不规则软组织密度肿块影,约86mm×82mm×63mm,密度不均匀,与右肺间脂肪间隙存在,气管受压左移(图1A),增强扫描实性部分强化程度与动脉血管相似(图lB)。
张雷徐礼侠杜红文杨健
关键词:硬化性血管瘤纵隔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非武汉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初诊CT征象与发病时间的相关性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非武汉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患者初诊CT征象与发病时间的相关性,识别其早期的变化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陕西省2020年1月22日至2020年2月10日COVID-19核酸确诊病例的首次胸部CT征象,主要包括肺内磨玻璃样密度(ground glass opacities,GGO)、实变以及GGO合并实变,并对每一位患者肺损伤程度进行评分。随后将CT征象及肺损伤评分与患者发病时间进行相关分析,对数据进行非线性拟合(二次拟合曲线),判断CT征象和评分随发病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91例确诊COVID-19患者共获取293个病灶,其中单纯GGO 143(48.8%)个,GGO合并实变116(39.6%)个,单纯实变34(11.6%)个。非线性拟合分析结果提示,GGO随发病时间有下降趋势,GGO合并实变二次拟合曲线呈正“U”型,实变呈倒“U”型改变,三者约在第7天存在转折点。同时,患者肺损伤评分约在第7天存在峰值。结论非武汉地区COVID-19患者初诊CT表现以GGO和GGO合并实变为主,发病约1周左右可能是CT征象变化的关键时间点。
刘哲梁挺金超赵慧芳王艳王泽坤李芬周婕蔡曙波梁煜坤周和平王西宾任转琴杨健
关键词:发病时间实变
共2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