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阳

作品数:20 被引量:76H指数:7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镇江市科技支撑计划(社会发展)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青蓝工程”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学生物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5篇内皮
  • 5篇内皮生长因子
  • 4篇蛋白
  • 4篇形态发生蛋白
  • 4篇血管
  • 4篇血管内皮
  • 4篇血管内皮生长...
  • 4篇体外
  • 4篇纳米晶胶原基...
  • 4篇基骨
  • 4篇间充质干细胞
  • 4篇胶原
  • 4篇骨髓间充质
  • 4篇骨髓间充质干...
  • 4篇骨形态
  • 4篇骨形态发生蛋...
  • 4篇股骨
  • 4篇干细胞
  • 4篇充质干细胞
  • 3篇细胞

机构

  • 11篇江苏大学附属...
  • 9篇江苏大学
  • 6篇无锡市中医医...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无锡市第三人...
  • 1篇无锡市精神卫...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江南大学附属...
  • 1篇江苏大学附属...
  • 1篇无锡市第九人...

作者

  • 19篇李阳
  • 8篇徐晓峰
  • 7篇钱栋
  • 4篇张志坚
  • 4篇刘小平
  • 3篇崔学文
  • 2篇陈静家
  • 2篇徐成振
  • 2篇刘进炼
  • 2篇陈静
  • 2篇屈睿
  • 1篇高雁
  • 1篇阴晴
  • 1篇许文荣
  • 1篇周志敏
  • 1篇张徐
  • 1篇段秀杰
  • 1篇钱晖
  • 1篇陆建成
  • 1篇梁炜

传媒

  • 4篇中国组织工程...
  • 3篇江苏大学学报...
  • 2篇汉字文化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临床检验杂志
  • 1篇肝脏
  • 1篇中国生物医学...
  • 1篇交通医学
  • 1篇中国血吸虫病...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科学技术创新

年份

  • 2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7
  • 4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7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纳米晶胶原基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缓释支架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粘附增殖的影响被引量:7
2010年
研制纳米晶胶原基骨(nHA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缓释支架,了解VEGF体外缓释效果及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uman mesenchymal stem cells,hMSCs)成骨诱导后粘附、增殖的影响,为骨组织工程寻求一种新型复合支架材料.利用生物学方法将VEGF负载于nHAC,制备具有VEGF缓释效果的复合支架;hMSCs经体外培养、扩增、成骨诱导后种植于VEGF缓释支架上行体外增殖。分为四组:实验组A:nHAC、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肝素(heparin,HP)和VEGF(nHAC-FN-HP-VEGF);对照组B:nHAC、FN和VEGF(nHAC-FN-VEGF);对照组C,nHAC、HP和VEGF(nHAC-HP-VEGF);对照组D:nHAC和VEGF(nHAC-VEGF)。通过检测支架材料上VEGF的释放量和持续时间,及种植细胞后细胞的黏附率、不同时间点(3、7、10、14 d)支架材料中细胞数、碱性磷酸酶活性以及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在材料上的生长状况,比较分析不同复合支架材料对细胞粘附、增殖的影响。人第三代MSCs经诱导培养14 d后,碱性磷酸酶细胞化学染色、I型胶原免疫荧光染色均为阳性;实验组A的VEGF缓释量最高,持续时间最长(可达14 d),细胞黏附率最高,为61.8%;各组支架中的细胞数量均随培养时间延长而增长,实验组A的细胞数增加较快,与相同时间点其他各组材料中细胞数差异有显著性(P<0.05);各时间点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表达实验组最高,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电镜扫描发现4组材料上均有细胞生长,实验组A的细胞增殖、分化状况明显好于其他组。hMSCs经诱导培养后可具有成骨细胞特性,hHAC-FN-HP-VEGF缓释支架具有较好的VEGF缓释效果,能显著提高细胞的粘附和增殖,可作为较理想的新型复合支架应用于骨组织工程。
徐晓峰刘小平陈静家李阳钱栋张志坚刘进炼
关键词:纳米晶胶原基骨纤维连接蛋白肝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细胞支架与骨形态发生蛋白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复合修复大鼠股骨缺损被引量:7
2009年
背景:随着骨组织工程学研究的深入,细胞因子对干细胞向成骨细胞转化和对骨愈合的影响越来越受到重视。目的:观察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genic protein,BM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arrow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和纳米晶胶原基骨(nano-Hydroxyapatite/collagen,nHAC)复合物修复大鼠股骨骨缺损的效果。设计、时间及地点:完全随机分组设计,对比观察实验,于2007-12/2008-08在江苏大学临床医学院实验室完成。材料:将培养的第3代大鼠MSCs密度调整为5×109L-1,接种到nHAC材料表面,制成MSCs/nHAC复合支架。取复合培养的支架分别与BMP混悬液、聚乙烯吡咯烷酮、VEGF溶液混匀,负压下真空抽吸,冻干24h备用(每鼠所植入支架含BMP15mg,VEGF0.8μg)。方法:将30只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3组制成股骨缺损模型:单纯nHAC组骨缺损处单纯植入nHAC;MSCs/nHAC组植入MSCs/nHAC复合物;VEGF/BMP/MSCs/nHAC组植入VEGF/BMP/MSCs/nHAC复合物。主要观察指标:术后2,4,8,12周行影像学和组织学观察;术后12周行环境扫描电镜观察。结果:①各时间点动物均未出现排斥及炎症反应,创口愈合良好。②术后各时间点VEGF/BMP/MSCs/nHAC组放射学评分高于与其余2组(P<0.05)。③组织学检查结果显示MSCs/nHAC组、VEGF/BMP/MSCs/nHAC组较单纯nHAC组能更快的促进大鼠股骨缺损处骨再生;VEGF/BMP/MSCs/nHAC组的促进作用更明显。④术后12周扫描电镜观察单纯nHAC组骨纤维排列不规则,可见大量骨陷窝;MSCs/nHAC组可见大量成骨细胞,中量骨小梁结构,但仍可见间隙;VEGF/BMP/MSCs/nHAC组可见哈佛系统,大量骨小梁排列规则。结论:VEGF/BMP/MSCs/nHAC复合物较单纯nHAC或MSCs/nHAC复合物有更好的成骨能力。
徐晓峰徐成振马鹏李阳钱栋崔学文
关键词:纳米晶胶原基骨骨缺损组织工程骨
骨形态发生蛋白2和音猬因子体外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的分化被引量:10
2009年
背景:研究表明,骨形态发生蛋白2和音猬因子联合诱导干细胞的定向分化存在理论上的可能性,但目前联合诱导间充质干细胞的方向纷繁复杂,且众说纷纭。目的:观察骨形态发生蛋白2和音猬因子在体外联合和单独应用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的能力。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分组设计,对比观察,于2008-12在江苏大学临床医学院实验室完成。材料:6周龄SPF级SD大鼠10只,体质量140~160g,雌雄不拘,用于间充质干细胞的获得、培养和传代。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音猬因子为PeproTech公司产品。方法:将SD大鼠的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后分为4组: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组:加入100mg/L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音猬因子组:加入20μg/L音猬因子;联合组:100mg/L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联合20μg/L音猬因子作用于SD大鼠间充质干细胞;对照组:不加任何干预措施。主要观察指标: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的变化;MTT法检测细胞培养第3,6,9,12天细胞增殖数和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以及成骨细胞表型的检测和Ⅰ型胶原蛋白免疫印迹分析,以比较各组诱导成骨能力的差异。结果:①间充质干细胞培养24h后部分贴壁,贴壁细胞呈圆形或椭圆形,第7天左右细胞铺满瓶底,多为梭形。条件培养基培养3d后,联合组细胞由长梭形转变为多角形。随后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组细胞发生成骨样改变,音猬因子组细胞未见明显形态学改变。②相同时间点联合组、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组、音猬因子组细胞吸光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和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组在各时间点碱性磷酸酶表达量均高于音猬因子组和对照组(P<0.05)。③间充质干细胞经诱导培养7d后,碱性磷酸酶细胞化学染色联合组和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组呈阳性,联合组可见胞质中棕黄色颗粒,音猬因子组和对照组阴性
徐晓峰钱栋马鹏陈静李阳屈睿张志坚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骨形态发生蛋白2音猬因子
胃癌患者血清外泌体中DANCR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检测胃癌患者血清外泌体(exosome)中抗分化非编码RNA(DANCR)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胃癌细胞培养上清和胃癌患者血清exosome中DANCR表达水平,分析其与临床病理资料的相关性,绘制ROC曲线评价其诊断效能。结果 DANCR在人胃癌细胞系HGC-27中表达水平(4.43±0.37)明显高于胃黏膜上皮细胞(1.01±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GC-27细胞培养上清exosome中DANCR表达水平(3.06±0.14)明显高于GES-1细胞(1.01±0.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ANCR在胃癌患者血清exosome中的平均含量[5.060(1.380,22.785)]较胃良性疾病患者[0.535(0.340,1.380)]和体检健康者[1.200(0.605,1.655)]明显升高(Z分别为-3.409,-4.229,P均<0.01),且与肿瘤大小、TNM分期以及淋巴结转移相关。胃良性疾病患者与体检健康者相比,血清exosome中DANCR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308,P>0.05)。胃癌患者血清exosome中DANCR的ROC曲线下面积(AUCROC)为0.777,95%可信区间(CI)为0.678~0.876,cut-off值2.50,敏感性为68.6%,特异性为84.4%。结论胃癌患者血清exosome中DANCR表达水平升高,有望成为胃癌诊断的新指标。
李阳潘磊梁炜张鹏钱晖许文荣张志坚蒋鹏程张徐
关键词:胃癌外泌体血清
农耕传统与文学书写:农事诗与山水田园的区别
2022年
中华文明的建立以农业为本,千古不磨的农事生产活动持续启迪着人们的思想,造就了丰富且独特的农业文化。而农事诗在其反映农村生活、描写农事生产、叙述农耕民俗的作用上同山水田园诗之间存在着万缕千丝的联系,很多著作常常将二者等同。然细纠之,从分门别类的角度来看,两者之间的干系不能以简单的囊括二字盖棺定论,这两种诗歌题材应当是一种集合的相交关系:相互关联却又相互区别。
冷宇李阳盛楠
关键词:农诗描写对象表达情感
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与血清脂蛋白磷脂酶A2及脂联素水平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与血清脂蛋白磷脂酶A2及脂联素水平的相关性。方法:以冠状动脉主要血管狭窄≥50%作为诊断冠心病的标准,将冠心病患者90例作为观察组,根据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分为甲乙丙3个小组各30例,甲组为1支病变,乙组为2支病变,丙组为3支病变,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9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脂蛋白磷脂酶A2与脂联素水平。结果:观察组血清脂蛋白磷脂酶A2(342.49±183.50μg/L)显著高于对照组(116.44±43.51μg/L),血清脂联素水平(15.43±6.25 mg/L)显著低于对照组(28.6±3.5 mg/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脂联素水平(甲组21.8±4.25 mg/L,乙组14.8±4.31 mg/L,丙组9.7±2.76 mg/L)与冠脉病变支数呈负相关,血清脂蛋白磷脂酶A2水平(甲组186.4±44.48μg/L,乙组268.1±83.61μg/L,丙组573.0±92.05μg/L)与冠脉病变支数呈正相关。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蛋白磷脂酶A2水平增高,血清脂联素水平降低,联合检测血清脂蛋白磷脂酶A2和脂联素有助于判断冠脉病变严重程度。
何清李阳蔡冬平邓盼盼
关键词:冠状动脉病变脂联素水平
唐代农诗风格流变考
2022年
本文以唐代的税收制度为线索探究唐代的经济情况的发展嬗变,以及其对唐代农事诗风格变化的影响,具体是以“租庸调制”建立与瓦解到“两税法”的实行为节点,同时借助常用的“初盛中晚”的划分方式来进行沿波讨源。唐代农事诗流变过程是基本贴合农业社会的经济发展的,农业社会的发展趋势选择了农事诗的流变主线。
冷宇李阳盛楠
关键词:农事诗唐代均田制两税法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细胞支架复合物修复大鼠股骨缺损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纳米晶胶原基骨(nHAC)复合物对大鼠股骨缺损的修复作用。方法:将20只SD大鼠制成股骨缺损模型后分2组:对照组植入MSCs/nHAC复合物,实验组植入VEGF/MSCs/nHAC复合物。术后第2,4,8周行影像学和组织学观察;术后第8周行新生骨痂环境扫描电镜(ESEM)检查。结果:术后第2,4,8周实验组与对照组放射学检查评价骨生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学观察发现实验组较对照组能更快更有效地促进大鼠股骨缺损处的骨痂生长。结论:VEGF/MSCs/nHAC支架较MSCs/nHAC支架对骨缺损的修复有更好的效果。
徐成振马鹏徐晓峰李阳钱栋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纳米晶胶原基骨骨缺损
Toll样受体4、肝细胞生长因子水平对肝细胞癌患者切除术后预后的影响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术前血清Toll样受体4(TLR4)、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表达水平对肝细胞癌患者切除术后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78例肝细胞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肝细胞癌切除术治疗并随访1年,依据随访1年时预后情况(带瘤生存或无瘤生存)将患者分为预后不良组与预后良好组。记录并比较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术前检测患者的血清TLR4、HGF水平,并分析术前血清TLR4、HGF水平对肝细胞癌患者肝细胞癌切除术后预后的影响。结果随访1年时,预后不良患者16例,占20.51%(16/78);预后不良组患者血清甲胎蛋白(AFP)、α-L-岩藻糖苷酶(AFU)、TLR4、HGF水平均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基线资料及其他实验室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血清AFP、AFU、TLR4和HGF高水平是肝细胞癌患者术后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OR>1,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显示,术前血清TLR4、HGF水平单独及联合检测预测肝细胞癌患者术后预后的曲线下面积均>0.70,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TLR4、HGF的cut-off值分别取13.629、0.608 ng/mL时,可获得最佳预测价值。结论肝细胞癌患者肝细胞癌切除术后预后可能受术前血清TLR4、HGF水平的影响。
何清李阳邓盼盼缪宇飞姜里航
关键词:肝细胞癌TOLL样受体肝细胞生长因子
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水平与复发转移的相关性被引量:8
2021年
目的分析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同种异体自然杀伤细胞(NK)水平与原发性肝癌患者复发转移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选择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期间接受肝切除术治疗的5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术后随访复发情况将其分为复发转移组(21例)与未复发转移组(37例)。采集各患者外周血,检测并比两组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各指标及NK细胞水平;行回归分析检验各指标对复发转移的影响。结果复发转移组CD_(3)^(+)、CD_(3)^(+)/CD_(4)^(+)、NK细胞表达均低于未复发转移组,CD_(3)^(+)/CD_(8)^(+)表达高于未复发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_(3)^(+)与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无关,CD_(3)^(+)/CD_(4)^(+)、CD_(3)^(+)/CD_(8)^(+)、NK细胞水平变化可能是原发性肝癌患者复发转移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机体存在不同程度免疫功能紊乱,这种免疫功能紊乱可能与患者术后复发转移有关,也可能是复发转移的影响因素,应引起临床重视。
何清李阳姜里航邓盼盼刘伟缪宇飞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复发转移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