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胜梅

作品数:48 被引量:151H指数:8
供职机构:河北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经济管理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5篇语言文字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文化科学
  • 1篇文学

主题

  • 11篇比喻
  • 10篇汉语
  • 7篇修辞
  • 6篇修辞学
  • 6篇喻词
  • 5篇释义
  • 5篇现代汉语
  • 5篇比喻词
  • 4篇倒装
  • 4篇语篇
  • 4篇语言
  • 4篇仿佛
  • 3篇地方普通话
  • 3篇语用特征
  • 3篇元语言
  • 3篇篇章
  • 3篇普通话
  • 3篇方言
  • 3篇词典
  • 3篇词典释义

机构

  • 41篇南昌大学
  • 17篇河北大学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作者

  • 48篇李胜梅
  • 1篇郭伏良
  • 1篇晏梨花
  • 1篇梁丹丹
  • 1篇胡华林
  • 1篇陈星
  • 1篇李雅琴
  • 1篇张振亚
  • 1篇赵刚
  • 1篇李奇儒

传媒

  • 12篇南昌大学学报...
  • 5篇修辞学习
  • 4篇当代修辞学
  • 3篇阜阳师范学院...
  • 2篇福建师范大学...
  • 2篇毕节学院学报...
  • 1篇汉语学习
  • 1篇河北师范大学...
  • 1篇上饶师范学院...
  • 1篇小学教学研究
  • 1篇语言文字应用
  • 1篇辞书研究
  • 1篇焦作大学学报
  • 1篇浙江树人大学...
  • 1篇华文教学与研...
  • 1篇小学语文
  • 1篇井冈山大学学...
  • 1篇贵州工程应用...
  • 1篇第四届全国社...
  • 1篇汉语国际教育...

年份

  • 3篇2015
  • 5篇2014
  • 4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 4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 7篇2004
  • 4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 1篇1999
  • 2篇1995
4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广播广告的话语结构成分及其组合模式被引量:1
2002年
从播出方式和广告文稿的结构成分看 ,播音广告文稿的话语结构安排 ,主要有三种播出形式 :一人单播式 ,二人对播式 ,多人演播式。广播广告文稿的话语结构成分有二 :广告文稿主体 ,广告主题宣讲 ,两者进行多种有效组合。其中广告文稿主体部分的人物角色有多种转换形式和多种组合形式 。
李胜梅
关键词:话语结构
试论不充当谓语的“被+V”结构
2004年
本文讨论充当主语、宾语、定语而不充当谓语的“被 +V”(不讨论“被 +N +V”)。其中的“被”的词汇意义明显虚化 ,具有“类词缀”性质 ,附着在词根前 ,起构词作用 ,表示被动。这样的“被 +V”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合成词的性质 ,除了已经形成的合成词如“被动、被迫、被捕、被告”或比较固定的合成词如“被俘、被控、被告人、被除数、被害人、被选举权、被剥削者、被压迫民族”等 ,“被 +V”还表现出一定的能产性 ,如“被试”“被看”“被爱”
李胜梅胡华林
关键词:前缀类前缀词性
广告文稿的叙述方式被引量:5
1995年
从广告的创作、表达、传递、接受等过程入手,分析了广告文稿叙述方式的几个特征:全方位的视点选择,叙述角度的灵活性及其独特的转换方式,接受者对广告的认可和参与进一步丰富了广告文稿的叙述形式。
李胜梅
关键词:接受者广告主题广告人视点选择电视广告叙述者
两项体词性偏正短语连用成句的表义特点被引量:1
2001年
两项体词性偏正短语NP1和NP2 连用成句时 ,当两项构成联合关系 ,各项的偏项和正项之间与一般表示领属、限定等的定中关系不同 ;两项虽然都是体词性短语 ,但不是用于指称 ,而是用于陈述 ,使全句表达具有特别简洁凝练之效。以谚语为考察对象 ,NP1+NP2 的表义情况主要有 :第一 ,所强调的内容直接由字面表达 ,实际含义多在各项之首的偏项 (A1和A2 ) ;第二 ,要表达的实际含义不在字面 ,而在两项之后 ,可引申、推导得出 ,特别是当A1和A2 是名词表示人、物、地点、时间等时 ,NP1+NP2 具有格式意义 ,多表示“同类之最”。
李胜梅
关键词:体词性偏正短语指称谚语NP
“马甲”、“换马甲”的新义项、新用法及形成原因被引量:1
2009年
由于2000春晚小品《钟点工》台词的影响,"马甲"先后出现了两个新的比喻义:一指网络论坛的主ID之外的ID,是网络特殊用词;一指本名之外的名字或另起的新名。二者都有一定诙谐色彩。新的惯用语"换马甲"也先后产生了两个义项:一专指网上换一个ID登陆论坛,也是网络特殊用语;一指只换外在形式(如外包装、名称等)但实质、原形并没有改变,主观上想不让人认出来,但常不能如愿,多为贬义,广泛用于各种社会交际活动,尤其是新闻标题中。
李胜梅
关键词:惯用语
关于现代汉语书面语研究的典范对象科学方法及分步计划的理论思考──读《毛泽东著作语言论析》被引量:1
1995年
作为现代汉语典范著作的研究范本,《论析》一书启发语言学者再思考如下问题:要认识现代汉语的真实面貌和内在规律,必须寻找并确定一批站得住的可靠的语料,对研究对象进行科学的定位;必须探索科学的研究方法,如语义语形语用相结合,定量考察并作穷尽性分析,定量描写与分类描写有机统一等;必须关注专人专书研究与现代汉语书面语研究的系统工程和分步计划问题。
李胜梅
关键词:现代汉语书面语
精读《修辞学发凡》,感受经典魅力被引量:4
2010年
细读、精读现代修辞学奠基作《修辞学发凡》,可采用三种不同层次、不同性质的阅读方式。第一层次,基础性阅读:了解全书主要内容,包括研究的对象和现象,得出的框架和结论,所用的理论和方法。第二层次,学术背景性阅读:了解经典著作产生的学术背景,进一步评价其在学术史上的地位、价值和不足。第三层次,研究性阅读:在其基础上作出新的研究,推动学科发展。
李胜梅
关键词:《修辞学发凡》学术经典
“语篇言语块”的理论位置及研究路径被引量:8
2012年
第一步,确定语篇言语块在语篇结构系统中的理论位置:(一)对语篇组合单位作三层系统划分:语篇基本单位→语篇言语块→整个语篇;(二)概括各级语篇单位的一般特点。第二步,(一)抽象概括。1.语篇基本单位组合成言语块的规律。2.言语块的组合关系及类型划分。根据其下位单位的可能组合情况进行划分。3.语篇基本单位和言语块组合成整个语篇的规律。(二)具体操作。1.描写:(1)言语块内连接成分的结构、性质、语义;(2)前项与后项之间的多重联系;(3)言语块的篇章管界;(4)言语块作为一个整体的语篇特征、与上下文的衔接与连贯。2.解释:(1)连接成分的形成机制和历时演变;(2)言语块作为整体的形成机制。由此构建"言语块本位"的语篇结构体系。
李胜梅
关键词:本位后项描写
词义强化程度的“磨损”、“衰减”及相关语用现象——从“主要”、“基本”、“特”等词的使用说起被引量:8
2006年
本文主要讨论词语使用过程中词义强化程度的“磨损”、“衰减”及相关语用现象,同时也讨论词义强化范围、数量等的磨损情况,也讨论词义弱化程度、范围、数量的磨损情况。
李胜梅
读宗廷虎先生《20世纪中国修辞学》——兼论修辞学史研究的理论和方法问题被引量:1
2010年
宗廷虎先生主编的《20世纪中国修辞学》2007年出版以来,引起学界广泛关注,好评如潮。这是迄今中国现当代汉语修辞学史著中最为详尽的一部。该书启发我们进一步思考:史著的研究对象和范围如何合理确定;评论项目如何具体制定、周密阐述;结论怎样才更富有新意,促进学科发展;对修辞学已有研究的评价角度、评价用语,如何统一标准、规范操作;对修辞学学科性质的界定,对修辞学研究现象的处理,如何做到前后一致、同类照应。这些问题的有效解决,将有助于促进修辞学史研究的再突破和新跨越。著者的创新意识和执着精神,令读者敬佩;史论结合的学术追求和撰写原则,乃该书成功之道。
李胜梅
关键词:《20世纪中国修辞学》修辞学史学术评价学术创新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