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睿

作品数:5 被引量:23H指数:3
供职机构:福建省立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唾液
  • 3篇唾液腺
  • 3篇弥散
  • 3篇弥散加权
  • 3篇弥散加权成像
  • 3篇加权成像
  • 3篇放射性
  • 3篇放射性损伤
  • 3篇鼻咽
  • 3篇鼻咽癌
  • 3篇成像
  • 3篇磁共振
  • 3篇磁共振弥散
  • 3篇磁共振弥散加...
  • 3篇磁共振弥散加...
  • 2篇化疗
  • 2篇放化疗
  • 1篇咽肿瘤
  • 1篇影像
  • 1篇影像结构

机构

  • 3篇福建医科大学
  • 3篇福建省肿瘤医...
  • 1篇福建省立医院

作者

  • 5篇李睿
  • 4篇潘建基
  • 2篇许昀
  • 2篇韩露
  • 2篇马礼钦
  • 2篇潘才住
  • 2篇林少俊
  • 2篇肖友平
  • 2篇陈希
  • 2篇杨凌
  • 2篇胡彩容
  • 2篇林锦
  • 1篇张伟
  • 1篇林端瑜
  • 1篇黄贺
  • 1篇郭巧娟

传媒

  • 1篇中国癌症杂志
  • 1篇肿瘤学杂志
  • 1篇中华放射肿瘤...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在进展期鼻咽癌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13年
背景与目的:鼻咽癌好发于我国南方地区,同步放化疗在进展期鼻咽癌中的疗效显著,但同步放化疗的不良反应较单纯放疗显著增加,影响了患者放化疗的顺利进行。目前临床上常用局部对症处理和全身营养支持治疗等方法减轻放疗反应以提高患者治疗耐受性,但收效甚微。本文旨在探讨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gastrostomy,PEG)在进展期鼻咽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福建省肿瘤医院2010年10月--2012年6月7l例病理证实的初诊鼻咽癌进展期患者,放化疗前行PEG术,放化疗期间行胃造瘘饮食及相关护理,检测放化疗不良反应、治疗耐受性及体重、血清白蛋白等营养指标情况。结果:71例患者行PEG术68例成功,3例失败。剩下的64例患者中51例顺利完成3周方案的同步化疗,同步化疗完成率为79.69%,4例因肝转移或肝功能损害未行同步化疗。所有68例患者体重变化在一11.86%~0.83%内,平均一5.32%±2.99%,前后血清白蛋白配对t检验提示放化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742)。60.29%(41/68)患者发生II度放射性口腔炎,22.06%(15/68)患者发生III度放射性口腔炎。结论:对初诊进展期鼻咽癌患者行预防性PEG术提高了患者同步放化疗的耐受性,降低了不良反应,减少了因放化疗不良反应引起的放疗中断时间,提高了同步化疗的完成率,改善了患者的营养状况及生存质量,且简单、经济、易行、安全。
许昀林锦韩露郭巧娟张伟黄贺李睿林少俊潘建基
关键词: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鼻咽癌同步放化疗
基于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研究鼻咽癌患者主要分泌腺体放射性损伤的剂量-体积-功能关系
目的: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在我国的总发病率为4.20/10万,在恶性肿瘤新发病例构成中排列第17位,占全部恶性肿瘤新发病例的1.58%。因其发病部位特殊,具有易于周围浸润、区...
李睿
关键词:鼻咽癌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唾液腺功能
文献传递
鼻咽癌放疗前后唾液腺影像结构与功能的变化及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利用DW-MRI技术观察鼻咽癌放疗前后不同时间段唾液腺(双侧腮腺及颌下腺)体积和DW-MRI ADC值的变化规律,探讨DW-MRI在唾液腺放射性损伤评价方面的价值。[方法]选择30例鼻咽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放疗前后不同时间段行DW-MRI检查,记录放疗前后不同时间段唾液腺(双侧腮腺及颌下腺)体积和DW-MRI ADC值的测量值,分析两者的变化规律及其与唾液腺照射剂量的相关关系。[结果]30例鼻咽癌患者放疗期间腮腺和颌下腺的ADC值均明显升高,于放疗结束后3个月达最高值,此后呈缓慢下降趋势;各个时段酸刺激后唾液腺的ADC值呈不同程度升高。放疗期间及放疗后腮腺及颌下腺的体积呈逐渐下降的趋势,以放射治疗开始至放疗第4周最为显著,放疗结束时腮腺体积缩小36.0%±6.3%,颌下腺缩小29.3%±4.1%。放疗后3个月与放疗前的唾液腺体积变化率(ΔV)和唾液腺DW-MRI ADC值变化(ΔADC)与腮腺和颌下腺的平均剂量(Dmean)呈正相关。[结论 ]DW-MRI在唾液腺放射性损伤评价方面具有一定程度的实用价值,ΔV和ΔADC可作为唾液腺损伤的评价指标,但研究结果还需通过扩大样本量进一步验证。
杨凌潘才住马礼钦肖友平陈希李睿胡彩容潘建基
关键词:唾液腺放射性损伤功能评价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评价唾液腺放射性损伤的可行性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基于唾液腺放射性损伤的研究热点问题,采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W-MRI)技术观察鼻咽癌放疗前后唾液腺(双侧腮腺及颌下腺)ADC值的变化规律,并与唾液腺放射性核素显像技术比较,探讨DW-MRI技术在唾液腺放射性损伤评价方面的价值。方法选择2011-07-01-2012-02-29在福建省肿瘤医院进行调强放疗的首诊鼻咽癌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3例,女7例。中位年龄47岁,病理类型均为非角化性未分化型癌。入选患者分别于放疗前,放疗第2和4周,放疗结束时,放疗结束后3、6和9个月,行DW-MRI和唾液腺放射性核素显像检查,同时进行口干临床症状分级,采用配对t检验和χ2检验比较不同时间段唾液腺功能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方法比较3种唾液腺功能评价方法的相关性。结果 30例患者腮腺照射剂量为27.8~35.9Gy,平均31.2Gy,颌下腺照射剂量为46.2~62.8Gy,平均54.7Gy。放疗前腮腺和颌下腺ADC值分别为(0.93±0.13)×10-3 mm^2/s和(1.07±0.15)×10^(-3)mm^2/s。放疗期间腮腺和颌下腺的ADC值均明显升高,于放疗结束后3个月达最高值,分别为(1.32±0.17)×10-3 mm^2/s和(1.55±0.15)×10-3 mm^2/s,此后呈缓慢下降趋势。放疗前腮腺和颌下腺的最大酸反应泌(99mTcO4-)率(Ex)分别为(44.8±21.7)%和(44.9±11.8)%。放疗后腮腺和颌下腺的Ex均显著下降,于放疗结束至放疗后3个月期间达最低值,Ex分别为(5.1±21.3)%和(6.9±19.2)%,此后呈缓慢上升趋势。基于DW-MRI ADC值变化率的腮腺和颌下腺损伤分级与Ex分级存在高度正相关,偏相关系数分别为0.988和0.975,P<0.001。结论DW-MRI在唾液腺放射性损伤功能评价方面与放射性核素显像具有较好的一致性,DW-MRI具有可量化优点,有利于临床进一步开展。
潘才住杨凌马礼钦陈希肖友平李睿胡彩容林端瑜潘建基
关键词:唾液腺放射性损伤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放射性核素显像
202例老年鼻咽癌放化疗疗效分析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 回顾分析初诊老年鼻咽癌的放、化疗结果、不良反应和预后因素.方法 2004-2007年共202例60岁以上的初诊老年鼻咽癌患者在本院接受根治性放疗或化疗,男165例、女37例,中位年龄65岁.AJCC第六版分期标准Ⅰ期1例、Ⅱ期25例、Ⅲ期120例、Ⅳa或Ⅳb期56例.所有患者放疗剂量≥66Gy,72.3%(146例)局部进展期患者联合化疗.Cox法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 随访率为100%.5年局部控制率、区域淋巴结控制率、无远处转移生存率、无瘤生存率及总生存率分别为93%、94%、82%、74%及和67%.经多因素分析发现肿瘤T、N分期及年龄是影响总生存及无远处转移生存的预后因素(P=0.006、0.002、0.008及0.020、0.002、0.022).严重的急性不良反应包括4级放射性皮炎1例(0.5%)、放射性黏膜炎2例(1.0%)、骨髓抑制5例(2.5%).结论 老年鼻咽癌患者放化疗耐受性可,针对分期较晚及一般状态较好的60~ 74岁患者应采取积极的综合治疗.
林锦韩露林少俊李睿许昀潘建基
关键词:鼻咽肿瘤放化疗法老年患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