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清乐

作品数:104 被引量:379H指数:9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研究与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1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96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 1篇社会学

主题

  • 67篇动脉
  • 38篇血管
  • 30篇主动脉
  • 27篇手术
  • 23篇腔内
  • 20篇外科
  • 17篇静脉
  • 16篇综合征
  • 13篇血管外科
  • 13篇夹层
  • 13篇腹主动脉
  • 12篇腔内治疗
  • 12篇主动脉瘤
  • 11篇血管成形
  • 11篇血管成形术
  • 11篇术后
  • 10篇人工血管
  • 10篇外科手术
  • 9篇血管外科手术
  • 9篇主动脉夹层

机构

  • 103篇北京大学
  • 5篇天津医科大学
  • 4篇浙江大学医学...
  • 2篇南昌大学第二...
  • 2篇浙江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玉林市第一人...
  • 1篇北京大学国际...
  • 1篇北京清华长庚...

作者

  • 104篇李清乐
  • 100篇张小明
  • 78篇张学民
  • 70篇李伟
  • 56篇蒋京军
  • 52篇焦洋
  • 48篇沈晨阳
  • 45篇张韬
  • 19篇何长顺
  • 11篇李伟浩
  • 11篇袁链
  • 10篇李艳奎
  • 7篇赵俊来
  • 6篇张永保
  • 6篇赵克强
  • 5篇陈剑秋
  • 4篇汪忠镐
  • 4篇曾庆福
  • 3篇焦阳
  • 3篇张翔宇

传媒

  • 40篇中华普通外科...
  • 11篇中国普通外科...
  • 8篇中华外科杂志
  • 6篇中华医学杂志
  • 6篇中国微创外科...
  • 5篇北京大学学报...
  • 3篇中国高等医学...
  • 2篇中国实用外科...
  • 1篇心肺血管病杂...
  • 1篇介入放射学杂...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新医学
  • 1篇中华全科医师...
  • 1篇中国妇产科临...
  • 1篇中华医学教育...
  • 1篇中国血管外科...
  • 1篇第八届全国血...
  • 1篇第四届全国静...

年份

  • 3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8篇2019
  • 5篇2018
  • 6篇2017
  • 11篇2016
  • 13篇2015
  • 6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11
  • 11篇2010
  • 7篇2009
  • 5篇2008
  • 5篇2007
  • 4篇2006
  • 3篇2005
  • 4篇2004
  • 2篇2003
10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弹簧圈在主动脉疾病腔内修复术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总结弹簧圈在主动脉疾病腔内修复术中的一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9月至2013年12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采用腔内修复术联合弹簧圈栓塞治疗的主动脉疾病48例的临床资料,包括腹主动脉瘤32例,主动脉夹层16例。结果所有患者使用的弹簧圈均被成功置入,无中转手术者。1例破裂腹主动脉瘤患者急诊行腔内修复术,术后第2天死于出血性休克致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患者TEVAR术后3h突发肺动脉栓塞,术后第2天死于呼吸衰竭。随访时间7~60个月,平均随访(35±5)个月。25例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并行髂内动脉栓塞者,4例患者出现臀肌缺血性跛行,但未发生臀肌坏死、左半结肠缺血等其他严重并发症。患者术后复查CTA显示主动脉瘤腔血栓形成。主动脉夹层患者中,1例老年男性患者术后7个月死于肺部感染。随访期间无夹层再撕裂或主动脉破裂,术后复查CT血管造影显示主动脉假腔血栓化。两组均无支架或弹簧圈的移位及周边器官的损伤。结论血管腔内修复术中联合弹簧圈的栓塞对于主动脉疾病的治疗是一种补充治疗方法。
张蕴鑫张小明李伟张韬李清乐
关键词:主动脉瘤血管成形术弹簧圈
颈动脉覆膜支架治疗鼻咽癌放疗后严重出血1例被引量:9
2009年
Bleeding is a rare but fatal complication after radiotherapy for nasoparyngeal carcinoma(NPC).In this article,we report an NPC case treated with radiotherapy complicated with bleeding of the common carotid artery(CCA).A 44-year-old man with NPC was treated with external radiotherapy 19 years ago,and a second course of treatment to the same field was administrated because of local nasoparyngeal recurrence 4 years ago.The patient wa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or massive bleeding.Conservative therapy including routine medication,blood transfusion and local compression showed almost no effect.Emergency carotid angiography revealed bleeding from the left CCA,and a self-expanding covered stent was deployed through 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femoral approach.After the placement of the co-vered stent,angiography showed the bleeding was successfully controlled.So self-expanding covered stenting may be a safe,effective and minimal-invasive option for bleeding of the carotid artery.Long-term follow-up is required for further evaluation.Abstract:SUMM ARY B leed ing is a rare but fatal complication after rad iotherapy for nasoparyngeal carcinoma(NPC).In this article,we report an NPC case treated with rad iotherapy complicated with bleed ing of the common carotid artery(CCA).A 44-year-old man with NPC was treated with external rad iotherapy 19 years ago,and a second course of treatment to the same field was adm inistrated because of local nasopa-ryngeal recurrence 4 years ago.The patientwas adm itted to our hospital formassive bleed ing.Conserva-tive therapy includ ing routine med ication,blood transfusion and local compression showed almost no effect.Emergency carotid angiography revealed bleed ing from the leftCCA,and a self-expand ing covered stentwas deployed through percutaneous translum inal femoral approach.After the placement of the co-vered stent,angiography showed the bleed ing was successfully controlled.So self-expand ing covered stenting may be a safe,effective and m inimal-invasive option for bleed ing of the caro
刘彬张小明李清乐
关键词:颈动脉鼻咽肿瘤放射疗法出血
去分支杂交手术和传统手术治疗胸腹主动脉瘤的结果比较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总结和对比去分支杂交手术和传统手术治疗胸腹主动脉瘤的近远期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9年12月采用传统手术治疗胸腹主动脉瘤的18例患者和采用杂交手术治疗的1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杂交手术组中,夹层动脉瘤、术前合并肾功能不全以及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评分≥3分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传统手术组。结果:去分支杂交手术患者的手术时间为(445±85)min,术中出血量为(955±599)mL,术后30 d发生并发症2例,没有截瘫,死亡1例,术后30 d并发症发生率为18.2%,死亡率为9.1%。传统手术患者的手术时间为(560±245)min,术中出血量为(6100±4536)mL,术后30 d发生并发症12例,其中截瘫1例,死亡4例,术后30 d并发症发生率为66.7%,死亡率为22.2%。去分支杂交手术的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传统手术(P<0.001),30 d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P=0.011)。随访期内,杂交手术组二次手术4例,死亡3例,1年、5年和10年的全因生存率分别为72%、54%和29%;传统手术组二次手术1例,死亡5例,1年、5年和10年的全因生存率分别为81%、71%和35%。杂交手术和传统手术在全因生存率和动脉瘤生存率上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去分支杂交手术是一种治疗高危胸腹主动脉瘤患者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手术,但中远期疗效仍需要进一步提高。
李伟浩李伟张学民李清乐焦洋张韬蒋京军张小明
关键词:胸腹主动脉瘤手术后并发症
TASC C/D级患者介入治疗中腘动脉逆行穿刺效果分析及并发症防治
蒋京军张学民张小明李伟焦洋李清乐张韬贺致宾何长顺
骨髓种植人工血管在静脉系统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04年
目的研究骨髓种植的人工血管在静脉系统的应用 ,旨在探索一种新的、更理想的静脉代用品。方法选北京地区杂种犬 8条 ,实验组和对照组各 4条。实验组采用自体骨髓种植的涤纶双绒人工血管置换肾下下腔静脉 ,对照组则采用单纯自体血浆预凝人工血管。术后 10d获取人工血管标本 ,观察其通畅率 ,行光镜、电镜检查 ,比较新生内膜厚度、新生内膜表面内皮化情况 ,并通过检测6 keto PGE1α和TXB2水平 ,比较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抗血栓能力。结果实验组全部移植血管均通畅 ,对照组 2 / 4条通畅 ,光镜下实验组的内膜厚度明显薄于对照组 (P <0 0 1) ,电镜发现实验组人工血管达到完全内皮化 ,而对照组表面则无成片内皮细胞存在。实验组 6 keto PGF1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而TXB2水平实验组低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骨髓种植的人工血管在静脉系统 10d时能实现人工血管腔面的快速完全内皮化 ,新生内皮细胞具有抑制新生内膜增生和抗血栓形成的能力。
张小明李伟李清乐汪忠镐
关键词:人工血管静脉系统内皮细胞
自膨式裸支架治疗自发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探讨自发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SISMAD)临床特点及介入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4年6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收治并行介入治疗的10例SISMAD患者的临床资料。10例均为男性,年龄44~66岁,平均(53±8)岁,均表现为急性上腹痛或脐周痛,经保守治疗效果欠佳后行自膨式裸支架植入治疗。结果10例患者均成功植入支架(7例植入1枚,3例植入2枚),术中肠系膜上动脉真腔血流恢复,残余狭窄率小于15%,技术成功率为100%;8例腹痛在术后当天缓解,2例在术后2d缓解。术后随访7~71个月(平均36个月),随访率100%,患者未再出现腹部不适症状;术后6、12、24个月腹部增强CT显示肠系膜上动脉和支架内血流通畅,未见明显瘤样扩张。结论自膨式裸支架植入治疗SISMAD是安全可行的,中长期效果满意。
蒋京军张小明张学民李伟沈晨阳李清乐孙占国何长顺
关键词:肠系膜上动脉夹层介入治疗
随访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随访方法及系统,该系统包括存储器、中心处理器、管理员终端、随访员终端,能够根据患者的当前诊疗手段或术后生命体征,自动生成随访字段,提高了随访系统的智能化程度和随访员的工作效率。
张小明李清乐张韬李伟张学民焦洋蒋京军王大帅杨磊
文献传递
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中封堵左锁骨下动脉对缺血性脑卒中的影响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讨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horacic 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TEVAR)中封堵左锁骨下动脉(left subclavian artery,LSA)对缺血性脑卒中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8年1月69例LSA完全封堵且未重建的TEVAR患者病例和术后6个月的随访资料。结果患者男56例,女13例,平均年龄51.1(32~76)岁。围手术期死亡3例,死亡率4.3%(3/69),卒中相关死亡率1.4%(1/69)。围手术期症状性脑卒中2例(}3.0%),隐匿性脑卒中5例(5/66,7.6%);其中前循环缺血2例(2/66,3.0%)、后循环缺血3例(3/66,4.5%),多发性缺血2例(2/66,3.0%);椎动脉窃血分级,Ⅰ度48例(72.7%),Ⅱ度15例(22.7%),Ⅲ度3例(4.5%)。截至术后6个月无新发卒中相关死亡,症状性脑卒中3例(3/66,4.5%),隐匿性脑卒中13例(13/66,19.7%);前循环缺血3例(3/66,4.5%),后循环缺血8例(8/66,12.1%),多发性缺血5例(5/66,7.6%)。结论LSA自身的代偿机制降低了TEVAR封堵LSA导致的严重缺血性脑卒中风险。
张韬李清乐张学民李伟张小明
关键词:锁骨下动脉脑卒中
TASCⅡD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腔内治疗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 探讨泛大西洋协作组织(TransAtlantic Inter-Society Consensus,TASC)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PAD)治疗指南Ⅱ中D型病变腔内治疗(endovascular therapy,EVT)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至2014年7月序贯治疗的148例(173条肢体)TASCⅡD型PAD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主髂动脉病变108条肢体,股胭动脉病变55条肢体,主髂动脉与股胭动脉复合病变10条肢体,所有患者均接受EVT.结果 男60例,女88例;年龄(75 ±9)岁;EVT技术成功率93.6%;术前、术后1周平均踝肱指数(ankle-brachial index,ABI)分别为(0.26±0.11)和(0.73 ±0.20),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并发症3例1.7%,术后并发症5例2.9%,围手术期无死亡.随访4 ~ 50个月,随访率93.9%,术后1年一期通畅率为85.5%,二期通畅率为98.8%;2年一期通畅率为81.9%,二期通畅率为92.2%.随访期内小腿截肢4条,大腿截肢2条,截肢率3.5%,死亡率4.1%.结论 腔内治疗TASCⅡD型PAD是安全、有效、可行的,尤其适用于具有多种伴发病的老年患者.
李艳奎陈剑秋吴义生李学东张韬李清乐张翔宇沈晨阳张小明
关键词:闭塞性动脉硬化
布加综合征病因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初探被引量:16
2010年
目的初步探讨布加综合征(BCS)的病因。方法分析2001年3月至2009年5月109例BCS根治术中所见。对11例隔膜型BCS患者下腔静脉和(或)肝静脉隔膜和8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血栓成分进行比较。免疫组化方法研究两者组织中13型转化生长因子受体(TGF-βR)、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受体(PDGFR)、内皮素-1(ET-1)、Ⅷ因子相关抗原(FⅧ-rAg)、α1-抗胰蛋白酶、铁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本组除4例为下腔静脉肿瘤和1例为下腔静脉外纤维条索压迫所致BCS外,其余104例均为下腔静脉和(或)肝静脉隔膜或血栓形成所致。2例原为下腔静脉血栓,根治清除血栓1年和7年后复发,再次手术发现为下腔静脉新生隔膜。3例下腔静脉节段性闭塞者术中可见陈旧血栓向隔膜演变的过程。8例下腔静脉隔膜在肝静脉开口下方。隔膜和血栓组织均含纤维母细胞、中性粒细胞,均有肉芽组织及新生血管等病理改变。相关的细胞因子TGF-βR、PDGFR、ET-1、FⅧ-rAg、铁蛋白在两者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72.3%和50.0%(P〉0.05),45.5%和100%(P〈0.05),100%和0(P〈0.05),90.9%和12.5%(P〈0.05),72.3%和100%(P〉0.05)。结论BCS患者的隔膜和血栓有着相似的组织细胞成分和细胞因子表达,隔膜和血栓或为病变的不同阶段。
张小明李艳奎沈晨阳李清乐袁链赵克强李伟张学民
关键词:肝静脉血栓形成受体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血小板源生长因子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