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淞平

作品数:14 被引量:58H指数:4
供职机构: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石油化工学院)化学工程研究所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动力工程及工...
  • 6篇化学工程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6篇吸收式
  • 5篇传热
  • 3篇热泵
  • 3篇吸收式热泵
  • 3篇吸收式热变换...
  • 2篇余热
  • 2篇橡胶
  • 2篇节能
  • 2篇合成橡胶
  • 2篇废热
  • 2篇传质
  • 1篇单相
  • 1篇第二类吸收式...
  • 1篇对流传热
  • 1篇性能系数
  • 1篇液泛
  • 1篇液体分布器
  • 1篇余热回收
  • 1篇蒸发器
  • 1篇蒸汽

机构

  • 14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作者

  • 14篇李淞平
  • 6篇陈嘉宾
  • 5篇隋军
  • 4篇马学虎
  • 3篇任连伟
  • 3篇袁一
  • 3篇沙庆云
  • 1篇邢光凯
  • 1篇夏清
  • 1篇赵宗昌
  • 1篇刘晓华
  • 1篇沈自求
  • 1篇王建国

传媒

  • 2篇太阳能学报
  • 2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石油化工设备
  • 1篇化工进展
  • 1篇高校化学工程...
  • 1篇石油化工高等...
  • 1篇制冷技术
  • 1篇中国工程热物...
  • 1篇中国工程热物...
  • 1篇中国工程热物...
  • 1篇中国科协20...

年份

  • 1篇2004
  • 1篇2003
  • 8篇2001
  • 1篇2000
  • 2篇1998
  • 1篇1991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吸收式热泵在工业上的应用被引量:5
1998年
本文介绍了国外吸收式热泵的应用情况和发展趋势;分析了应用吸收式热泵回收利用废热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讨论了应用吸收式热泵的条件。说明在我国工业生产中应用吸收式热泵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任连伟陈嘉宾李淞平
关键词:吸收式热泵废热节能
烃水混合蒸气立式降膜冷凝蒸发器传热设计
建立了烃水混合物立式多管式降膜冷凝蒸发器传热设计的管长方向积分,并对其进行求解,模型分析了传热过程不同区域的特性,考虑了管内混合气体对冷凝液膜的剪切力作用,液膜的湍动对传热过程的强化作用以及烃类不凝气体对冷凝传热的影响。...
隋军李淞平
关键词:蒸发器
文献传递
溴化锂吸收式热变换器的计算机模拟与优化
溴化锂吸收循环技术目前已经在制冷、空调、供热和热回收等领域得到广泛采用。吸收式热变换器是极有竞争力的热回收技术之一。我国已经开始重视热变换器技术在未来节能、环保方面的贡献,并在燕山石化实现了过程余热回收的工业应用。以此项...
李淞平朱志国邱庆刚
文献传递
三热源内可逆热变换器比供热率优化被引量:3
2001年
针对经典热力学分析方法的不足 ,根据热变换器的功能、投资等方面的特点 ,按照内可逆联合卡诺循环模型 ,利用有限时间热力学理论方法 ,导出了吸收式热变换器比供热率与操作参数、比供热率与热力学性能系数的优化关系 ,从而使优化结果兼顾了系统用能的合理性和与总传热面积相关的反映设备投资回报的经济性指标 。
隋军李淞平袁一
关键词:吸收式热变换器性能系数传热学
利用第二类吸收式热泵回收合成橡胶凝聚余热的工业实验
本文报告了工业化AHT装置的试验结果,分析了系统的性能系数、各单元组件的传热特性以及技术经济指标.在设计给定的操作状态下运行时,本装置的COP平均值为0.47,投资回收期小于三年.其性能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利用工业AHT...
马学虎陈嘉宾沙庆云李淞平
关键词:吸收式热泵合成橡胶余热回收换热器
文献传递
烃水混合蒸气立式降膜蒸发冷凝器设计被引量:1
2001年
为克服传统设计模型的缺陷 ,在传质传热分析基础上 ,建立了烃水混合物立式多管式降膜蒸发冷凝器传热设计的管长方向等距积分模型 ,并对模型进行求解。实例证明 。
隋军李淞平袁一
关键词:传热系数传质系数
螺旋线圈强化管内单相流体传热的研究被引量:13
2001年
研究了内插螺旋线圈的水平圆管内水的对流强化传热及流阻特性 ,探索了螺旋丝径不变 ,螺距变化对传热及流体阻力的影响 ;螺距不变 ,螺旋丝径变化对传热及流体阻力的影响。实验采用2 5mm× 2mm的紫铜圆管 ,实验段长 1 .68m ,管内走水 ,Re数的范围在 30 0 0~ 2 5 0 0 0之间。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多元线性回归 ,得到了传热与流体阻力的实验关联式 ,采用 (Nus/Nu) 3.5/ ( fs/ f)作为评估传热与流阻性能的综合判据 ,实验结果表明 :在实验范围内 ,(Nus/Nu) 3.5/ ( fs/ f)的值在 1 .2~ 1 0 .7之间 ,大于 1 。
刘晓华李淞平沈自求祁胜杰
关键词:螺旋线圈螺距强化传热
工业环保与节能的有效手段──吸收式热泵技术被引量:21
2001年
吸收式热泵技术兼顾环保与节能 ,很有发展潜力。扼要阐述了两类吸收式热泵的原理 ,并介绍了新工质的开发、吸收循环的改进、模拟与优化等方面的进展以及工业应用情况 ,分析制约吸收式热泵技术工业应用的技术、经济、应用环境等方面的原因 。
隋军李淞平袁一
关键词:吸收式热泵吸收式热变换器环境保护节能
吸收循环优化的系统分析方法
在针对吸收循环的过程模拟、传质传热分析及过程热力学分析的基础上,在系统工程方法论指导下,从实际问题出发,提出了吸收循环优化研究的系统分析方法体系框架,从而将各学科理论和方法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各学科优势,为实际问题提供合理...
隋军李淞平
关键词:传质传热热力学
文献传递
垂直管外降膜的切向旋转沟槽型液体分布器特性研究被引量:1
2004年
考察了布液器尺寸、操作温度以及流动工质质量分数、流率等的影响。利用实验数据回归了流体在切向旋转沟槽内流率系数和雷诺数的关系式,可用于工程设计。同时提出了管外切向旋转沟槽液体分布器的设计计算方法,由此方法设计加工的液体分布器已成功地用于工业余热回收的第二类吸收式热泵装置。
邢光凯马学虎陈嘉宾赵宗昌李淞平沙庆云
关键词:液体分布器雷诺数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