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洋

作品数:15 被引量:97H指数:6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化学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 3篇理学
  • 2篇化学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中药
  • 3篇斑块
  • 2篇动脉
  • 2篇动脉粥样硬化
  • 2篇多变量
  • 2篇偏最小二乘
  • 2篇清开灵
  • 2篇清开灵注射液
  • 2篇注射液
  • 2篇最小二乘
  • 2篇灵注射液
  • 2篇近红外
  • 2篇近红外光
  • 2篇近红外光谱
  • 2篇黄芩
  • 2篇检测限
  • 2篇光谱
  • 2篇红外
  • 2篇红外光
  • 2篇红外光谱

机构

  • 14篇北京中医药大...
  • 2篇北京中医药大...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作者

  • 15篇李洋
  • 7篇史新元
  • 6篇乔延江
  • 5篇吴志生
  • 3篇徐冰
  • 2篇吴爱明
  • 2篇周璐薇
  • 2篇潘晓宁
  • 2篇裴艳玲
  • 2篇李洋
  • 2篇郭明晔
  • 2篇娄利霞
  • 2篇彭严芳
  • 2篇聂波
  • 2篇聂波
  • 2篇孙浩
  • 1篇张燕玲
  • 1篇刘倩
  • 1篇金秋硕
  • 1篇张乔

传媒

  • 2篇海南医学院学...
  • 2篇光谱学与光谱...
  • 2篇世界科学技术...
  • 1篇分析化学
  • 1篇中国民族医药...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世界中医药
  • 1篇教育教学论坛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5
  • 4篇2014
  • 3篇2013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试规模和不同提取时段的黄芩配方颗粒质量参数在线NIR监测研究被引量:12
2014年
采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线监测黄芩配方颗粒提取过程中黄芩苷成分的含量变化。以高效液相色谱法为参考方法,采用Kennard-Stone法(KS)划分样本集,进而比较不同预处理方法,通过组合间隔偏最小二乘法(Si PLS)对建模波段进行筛选,建立偏最小二乘模型。采用相对误差法对黄芩3次提取时段的预测集样本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应用SavitzkyGolay11点平滑(SG11点)预处理方法所建模型最好,其交叉验证均方根(RMSECV)、校正均方根误差(RMSEC)和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分别为0.092 7,0.134 4,0.114 8,决定系数R2均大于0.99,且黄芩苷含量的平均相对误差在5%以下,说明在线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可以应用于黄芩配方颗粒提取过程中在线监测及其质量控制。
李洋吴志生史新元潘晓宁张乔乔延江
关键词:黄芩
HPLC法同时测定甘草及甘草头中4种成分含量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甘草饮片及甘草头中甘草苷、异甘草苷、甘草素和甘草酸的含量。方法:采用 Diamon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0.1%磷酸水-乙腈梯度洗脱,流速1.0 mL· min-1,检测波长为276 nm(0-18 min)、360 nm(18-24 min)、276 nm(24-30 min)、250 nm(30-65 min),柱温30℃。结果:在该色谱条件下,甘草苷、异甘草苷、甘草素、甘草酸的进样量分别在0.1085-1.085、0.0168-0.168、0.00494-0.0494、0.407-4.07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加样回收率均在96.61%-100.89%,RSD值均小于0.81%。5个不同批次的甘草饮片中4种成分的含量分别为0.513%、0.0729%、0.0484%、1.945%;2个批次甘草头中4种成分含量分别为0.456%、0.0636%、0.0362%、1.630%。结论:4种成分的响应与浓度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甘草头中4种成分的含量与甘草饮片基本相当,可作为活性成分提取的原料加以利用。
郭明晔张燕玲李洋史新元
关键词:甘草HPLC法甘草苷异甘草苷甘草素甘草酸
四妙勇安汤通过拮抗Ox-LDL脂代谢途径对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颈动脉斑块的影响被引量:8
2022年
目的:探讨四妙勇安汤通过拮抗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脂代谢途径对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颈动脉斑块的干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2周高脂喂养+右侧颈总动脉外置套管术+8周高脂饲养制备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颈动脉斑块模型。实验共分为5组,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去离子水灌胃,其余各组分别为四妙勇安汤组、吡格列酮组和阿托伐他汀组。全自动生化仪对血清中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检测;酶联免疫法对血清OxLDL含量测量;颈动脉应用苏木素-伊红染色察看其病理形态学变化,并对颈动脉参数测定;采用免疫组化和免疫印迹法分别检测小鼠颈动脉组织中脂肪酸结合蛋白4(FABP4)含量以及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蛋白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对比,模型组小鼠血清HDLC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四妙勇安汤组和阿托伐他汀组TC、LDL-C均升高(P<0.05),HDL-C均降低(P<0.05);吡格列酮组HDL-C降低(P<0.05),LDL-C升高(P<0.05)。相比假手术组,模型组小鼠血清Ox-LDL含量增加,颈动脉的内膜厚度(IT)、内膜比中膜厚度(IT/MT)、斑块面积(PA)、斑块面积比血管管腔面积(PA/LA)均增加(P<0.05);免疫组化和WB结果显示FABP4和MMP-2蛋白表达增加,PPARγ蛋白表达减少。与模型组比,四妙勇安汤组、吡格列酮组和阿托伐他汀组血清Ox-LDL含量减少(P<0.05),颈动脉IT、IT/MT和PA/LA减少(P<0.05);免疫组化和WB结果显示各给药组FABP4和MMP-2蛋白表达均减少,PPARγ蛋白表达增加。结论:四妙勇安汤能够拮抗Ox-LDL,增加PPARγ表达,降低FABP4水平,使ApoE^(−/−)动脉粥样硬化小鼠颈动脉MMP-2减少,斑块稳定性增加。
高照许心蕊金秋硕孙浩孙克寒杨漫芳张晴玥李洋娄利霞吴爱明聂波
关键词:四妙勇安汤动脉粥样硬化OX-LDL
中药提取过程在线近红外实时检测方法研究
中药生产环节繁多,而提取环节作为有效成分溶出的主要环节,直接影响着后续的生产过程以及后期产品的质量稳定。因此,研究提取过程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中药提取过程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内在质量参数未能实时检测、工艺过程缺乏...
李洋
关键词:中药近红外光谱技术
文献传递
基于四种NIR仪器类型的清开灵注射液中黄芩苷成分的多变量检测限研究被引量:7
2013年
选取a,b,c和d四种类型近红外光谱仪,分别采用透射模式测定清开灵注射液近红外光谱,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值作为参考值,建立不同仪器类型清开灵注射液中黄芩苷偏最小二乘(PLS)和间隔偏最小二乘(iPLS)定量模型,并计算模型的多变量检测限(MDL)。四种仪器的PLS模型决定系数(R2)和预测均方差(SEP)分别为0.976 2和230.4μg·mL-1(a),0.956 1和246.4μg·mL-1(b),0.966 2和264.4μg·mL-1(c),0.998 5和71.5μg·mL-1(d),其中d型仪器较其他三种类型能获得更好的模型性能。经iPLS变量筛选后,a和b两种类型仪器得到的iPLS模型R2pre和SEP分别为0.977 1和218.4μg·mL-1,0.975 4和219.4μg·mL-1,相较其PLS模型预测性能未见明显提高;c和d未筛选出变量。不同仪器的MDL(Δ0.05,0.05)均低于250μg·mL-1,其中c和d型MDL分别低至58和2.9μg·mL-1。表明不同类型仪器定量预测性能和MDL不同。创新性采用多变量检测限理论探讨了不同类型近红外仪器的检测性能,这一方法具有可行性。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研究载体的特征选择合适的仪器类型,以确保定量准确性。
彭严芳史新元周璐薇裴艳玲李洋吴志生乔延江
关键词:清开灵注射液偏最小二乘
基于QbD理念的丹参醇提工艺设计空间的建立与验证被引量:14
2013年
目的:建立并验证丹参醇提工艺的设计空间。方法:以隐丹参酮、丹参酮IIA提取率为关键质量属性(CQA),以乙醇浓度、乙醇倍量、煎煮时间为关键工艺参数(CPP),采用中心点复合设计安排实验,基于二次多项式回归模型开发丹参醇提工艺设计空间。结果: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模型的P值均小于0.05,且失拟值均大于0.1,表明该模型可以较好的描述CQA和CPP之间的关系.设计空间以Overlay plot展示,在加入95%置信区间后,可缩小设计空间范围并提高其可靠性。结论:基于质量源于设计(QbD)理念建立丹参醇提工艺设计空间可以提高工艺过程的稳健性和灵活性。
罗赣徐冰刘倩李洋史新元乔延江
关键词:丹参乙醇提取
药渣粒径对中药提取过程在线检测取样系统影响的模拟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以栀子提取液为研究载体,采用离线方式采集经不同孔径滤网过滤后样品的近红外光谱,并以高效液相测定值为参考值,采用偏最小二乘算法建立栀子苷定量校正模型,探讨基于中药提取过程的在线检测旁路预处理系统可靠性及预处理系统中滤器孔径大小对所建立定量校正模型的影响。结果表明,提取液经筛分滤过后样品与原提取液样品经配对t检验,验证同一样品经过滤后所含栀子苷浓度无显著性差异,可以代表原液样品进行数据分析,进一步证明旁路预处理系统可用于在线检测的可行性。经300目标准筛过滤后的样品以原始光谱建立的定量模型预测能力最好(校正集的交叉验证均方差RMSECV=0.1962,预测均方差RMSEP=0.1867,系统偏差Bias=0.0256)。通过实践明确取样系统的可行性,合理选择预处理系统滤器孔径,能够有效改善并提高所建模型预测能力,解决中药提取在线过程分析应用技术难题。
隋丞琳林兆洲吴志生徐冰李洋史新元乔延江
关键词:中药近红外光谱在线检测
白细胞微粒促进AS巨噬细胞极化的机制及益气活血解毒方的干预研究
微粒(microparticles,MPs)是直径为100 nm~1 μm的膜性小囊泡,由质膜以类似出芽的方式产生,在各种体液中广泛存在。目前研究较多的有内皮细胞微粒、白细胞微粒(leukocyte microparti...
李洋
关键词:斑块易损性泡沫细胞
文献传递
复方木尼孜其颗粒组方药味标准及维医理论探析被引量:3
2019年
复方木尼孜其颗粒是目前临床较为常用的维药之一,但是很多开具该药的医师并未受过系统的维吾尔医学理论教育,对维药功效及标准来源不甚了解。本文从该药的成方及各药味的药用标准出发,结合传统维医理论,探析在临床的合理使用。
李璐瑒李璐瑒李洋
关键词:维药
在线近红外光谱在我国中药研究和生产中应用现状与展望被引量:21
2014年
中药生产过程具有多单元复杂性特点,制剂生产的各个环节均会影响中药产品的最终质量,在线近红外光谱技术具有快速、无损和不污染环境等优势,能够作为一种快速评价中药生产过程中关键质量属性的分析技术。以院校相关研究为切入点,系统阐述了在线近红外光谱技术在中药生产过程分析与控制方面的应用,并结合院校中药生产在线近红外光谱分析平台搭建为例,以此为依据阐明中药在线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应用的可行性。进而,从企业应用角度出发,较为全面的综述了目前国内大多数应用在线近红外光谱技术的中药生产企业的研究成果及其中药产品。按照中药产品的两大剂型(液体制剂与固体制剂)进行分类,以液体制剂不同生产环节(提取、浓缩及醇沉等)为区分点,以固体制剂不同成品剂型(片剂、胶囊剂及膏剂等)为区分点,分别对近10年来中药生产过程中在线近红外应用进行系统综述,阐明中药生产全过程在线近红外技术应用的可靠性,为中药生产现代化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
李洋吴志生潘晓宁史新元郭明晔徐冰乔延江
关键词:中药生产过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