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法卿

作品数:44 被引量:150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军事医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军队医学科研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化学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0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 2篇化学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3篇肝炎
  • 13篇病毒
  • 9篇细胞
  • 9篇基因
  • 8篇肝炎病毒
  • 7篇杆菌
  • 6篇蛋白
  • 6篇乙型
  • 6篇乙型肝炎
  • 6篇酶链反应
  • 6篇金属硫蛋白
  • 6篇霍乱
  • 6篇霍乱弧菌
  • 6篇基因芯片
  • 6篇甲型
  • 6篇甲型肝炎
  • 5篇聚合酶
  • 5篇聚合酶链反应
  • 5篇抗原
  • 5篇检测芯片

机构

  • 36篇中国人民解放...
  • 7篇南京军区军事...
  • 2篇南京大学
  • 2篇中国药科大学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湖北医科大学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44篇李法卿
  • 27篇金慧英
  • 26篇谭维国
  • 22篇李素芹
  • 22篇陈华标
  • 16篇房德兴
  • 14篇李越希
  • 12篇陶开华
  • 6篇张锦海
  • 2篇朱东亚
  • 2篇过伟峰
  • 2篇王元伦
  • 2篇郁兴明
  • 2篇潘秀珍
  • 2篇郑纪山
  • 1篇吴德福
  • 1篇张云
  • 1篇汤国枝
  • 1篇王忠灿
  • 1篇胡惠民

传媒

  • 4篇中国公共卫生
  • 4篇实用肝脏病杂...
  • 3篇中华传染病杂...
  • 3篇中国病理生理...
  • 2篇中华检验医学...
  • 2篇中国药科大学...
  • 2篇中国生化药物...
  • 2篇江苏医药
  • 2篇中国应用生理...
  • 2篇第五次全国医...
  • 1篇生物技术通讯
  • 1篇药物生物技术
  • 1篇中国中医药科...
  • 1篇解放军预防医...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中国兽医科技
  • 1篇中华劳动卫生...
  • 1篇免疫学杂志
  • 1篇中国病毒学

年份

  • 2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 8篇2003
  • 2篇2002
  • 4篇2001
  • 4篇2000
  • 8篇1999
  • 3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6
  • 1篇1995
  • 2篇1994
  • 1篇1991
  • 1篇1989
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124aa分子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被引量:4
1999年
利用聚合酶链反应特异性扩增编码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羧基末端124个氨基酸的基因片段,并将其在大肠杆菌中获得了高效表达。表达产物氨基末端有1个含6组氨酸肽段的20氨基酸融合部分,分子量16178Da,以包含体形式存在,约占细菌总蛋白的22%。以HiTrap亲和层析纯化,纯度可达95%以上。分别用抗HBsAg多克隆抗体和抗HBsAga单克隆抗体进行ELISA检测表明,该蛋白具有HBsAg反应原性。
房德兴李法卿谭维国陈华标金慧英李素芹
关键词: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大肠杆菌HBSAG
急性镉中毒的肝脏损伤机制及金属硫蛋白的保护作用被引量:43
1998年
目的研究脂质过氧化和自由基在急性镉中毒性肝脏损伤中的作用及金属硫蛋白(MT)的保护作用。方法测定镉染毒后不同时间大鼠肝脏的MT和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的含量及抗氧化酶的活力,观察肝细胞超微结构的损伤,进行自由基(H2O2)的定位。结果大鼠急性染镉后MDA高于对照组(P<0.05);抗氧化酶活力在3小时显著受抑(P<0.05),6小时明显恢复;MT在3小时即有增加,6小时达正常组的6.7倍;肝细胞膜上H2O2的阳性沉积物3小时最严重,24小时已消失,但此时细胞损伤最严重,48小时肝细胞再生、修复。结论镉可引起肝脏脂质过氧化及自由基的大量产生,抑制抗氧化酶的活力,造成细胞的严重损伤。MT对肝脏抗氧化酶活力的恢复、脂质过氧化的减轻、自由基的清除及损伤的肝细胞的保护可能有重要作用。
金慧英胡惠民周雍周雍李法卿李素芹谭维国
关键词:急性镉中毒金属硫蛋白肝脏损伤
甲型肝炎病毒血症及体外增殖的实验研究
2003年
采用PCR、病毒分离及免疫电镜等技术,以甲型肝炎密切接触者及现症病人为研究对象,研究HAV感染机体后的病毒血症,病毒在血液系统中的消长动态及在人血白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中体外增殖和定位,探讨其与致病机理的关系。结果:机体感染HAV后,从病人血清中直接分离出HAV,外周血白细胞HAV抗原阳性,且在潜伏期中病毒即已侵犯外周血白细胞,抗-HAV-IgM阳性血清中有HAV RNA;并证实HAV可在体外培养的人血单个核细胞及单核巨噬细胞中增殖并传代。
李法卿金慧英房德兴谭维国李素芹陈华标
关键词:甲型肝炎病毒白细胞病毒血症体外增殖
检测霍乱弧菌的基因芯片的制备
本文选择霍乱弧菌特异的编码外膜蛋白的ompW基因和毒素ctxA基因,设计引物和探针,并制备检测芯片,通过两次PCR扩增,制备荧光标记的靶序列,并与芯片进行杂交,检测霍乱弧菌和非霍乱弧菌病原体。研究结论:霍乱弧菌基因检测的...
金慧英陶开华李越希李法卿陈华标张锦海
关键词:霍乱弧菌基因芯片检测芯片靶序列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检测HBV基因组nt585位突变的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被引量:1
1999年
目的 为调查乙型肝炎病毒(HBV)nt585位A→C变异株在国内的流行情况提供方法学。方法 根据已知的HBV基因组序列并结合国内主要流行adr和adw亚型的特点,合成在nt585位分别为A和C的2套4对引物,建立了突变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CR)方法。结果 利用msPCR对由25份乙型肝炎免疫失败儿童患者血清和32份成人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扩增的HBVS基因片段进行了初步检测。结果表明该法可特异性扩增nt585为A和C的HBVDNA。结论 该法是鉴定HBV基因组nt585位A→C变异株的特异而敏感的方法。
房德兴李法卿谭维国王元伦陈华标林厚基周镇先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突变聚合酶链反应
金属硫蛋白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修复中的抗氧化作用被引量:5
1999年
目的:探讨金属硫蛋白(MT)在心肌梗塞和缺血再灌注心肌损伤修复中与脂质过氧化的关系。方法:采用大鼠心肌梗塞/缺血再灌注模型,测定手术后24h和8周心肌组织的MT及脂质过氧化的中间产物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心肌梗塞和缺血再灌注24h后MDA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8周后MDA显著降低(P<0.05);而MT的含量在术后24h即升高,8周MT继续升高,缺血再灌注组MT达(31409±2318)ng/mg蛋白。结论:MT对心肌梗塞和缺血再灌注所产生的脂质过氧化产物可能具有清除作用,从而促进损伤心肌的修复。
金慧英李法卿房德兴谭维国陈华标李素芹
关键词:金属硫蛋白脂质过氧化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PCR检测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被引量:14
2003年
目的 研究快速、特异、灵敏的检测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 7∶H7的多重PCR方法 ,并比较单一PCR和多重PCR对检测灵敏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O15 7∶H7的O抗原、H鞭毛抗原及SLT1和SLT2毒素基因特异的 4对引物 ,分别或共同进行PCR扩增 ,检测 4 0株O15 7∶H7和非O15 7∶H7菌株 ,将细菌按 10 1~ 10 6稀释后比较PCR的检测灵敏度。结果 所有O15 7∶H7菌株均在 4 97bp和 6 2 5bp处出现O15 7抗原基因和H7抗原基因产物 ,其产毒株在4 84bp和 (或 ) 2 10bp处出现SLT2和 (或 )SLT1基因产物 ,非O15 7∶H7菌株PCR结果均为阴性 ;单一PCR检测灵敏度为 15 0CFU/PCR反应 ,多重PCR为 >15 0 0CFU/PCR反应。结论 在经过增菌后 ,多重PCR比传统细菌检测方法更特异、快速、灵敏和简便 ,为产毒和非产毒O15 7∶H7的诊断提供了新的手段。
金慧英陶开华李越希陈华标李法卿李素芹谭维国
关键词:肠出血大肠杆菌O157:H7聚合酶链反应毒素基因
基因芯片检测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设计和制备快速、特异、灵敏的检测大肠埃希菌O157∶H7基因芯片。方法选择O157∶H7特异的rfbE、fliC、SLT1和SLT2基因,设计引物和探针,并制备检测芯片,通过两次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制备荧光标记的靶序列,并与芯片进行杂交,检测O157∶H7菌株和非O157病原体。结果O157∶H7菌株在采用单一和多重PCR两种方法制备的荧光标记靶序列与芯片杂交,均在芯片相应探针处出现阳性信号,非O157杂交结果均为阴性;芯片检测灵敏度比PCR检测高。结论基因芯片可以快速、灵敏、特异地检测O157∶H7,为建立快速灵敏的检测细菌病原体和鉴别诊断的自动分析系统提供了新方法。
金慧英陶开华李越希李法卿张锦海
关键词: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基因芯片检测FLIC检测芯片靶序列
人神经生长因子对小鼠外周神经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2
1996年
制备了小鼠坐骨神经和舌下神经损伤动物模型,观察人神经生长因子(hNGF)im对外周感觉和运动神经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hNGF 100~400 u/kg呈剂量依赖性加快坐骨神经损伤小鼠痛觉和后肢运动功能以及舌下神经损伤小鼠舌运动功能的恢复,表明该药对外周神经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朱东亚李法卿谭维国李素芹邓德峰易宏伟
关键词:坐骨神经损伤神经生长因子
金属硫蛋白对急性镉中毒后抗氧化酶的保护作用被引量:9
1999年
目的:探讨金属硫蛋白(MT)对抗氧化酶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向大鼠尾静脉注射氯化镉建立镉中毒模型,分别于注射后不同时间测定肝组织MT的含量和抗氧化酶(SOD,CAT,GSHpx)的活力变化。结果:镉中毒后30min~3h,SOD、GSHpx和CAT活力显著降低(P<005),6h酶活力逐步恢复;MT的显著增加出现在3h,6h达最高峰(13195±1515)μg/g肝组织,随着MT的合成增加,抗氧化酶的活力逐步恢复。结论:镉中毒严重抑制抗氧化酶的活力,MT对抗氧化酶的活力恢复可能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金慧英李法卿李素芹谭维国陈华标
关键词:金属硫蛋白抗氧化酶镉中毒过氧化氢酶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