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房德兴

作品数:43 被引量:180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军事医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科委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 12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主题

  • 20篇病毒
  • 17篇肝炎
  • 14篇肝炎病毒
  • 13篇乙型
  • 13篇乙型肝炎
  • 11篇乙型肝炎病毒
  • 10篇猪瘟
  • 9篇抗体
  • 7篇抗原
  • 6篇单克隆
  • 6篇单克隆抗体
  • 6篇细胞
  • 6篇克隆
  • 6篇基因
  • 5篇蛋白
  • 5篇突变
  • 5篇免疫
  • 4篇弱毒
  • 4篇兔化弱毒
  • 4篇猪瘟兔化弱毒

机构

  • 32篇中国人民解放...
  • 4篇南京军区军事...
  • 3篇南京军区后勤...
  • 2篇南京大学
  • 2篇吉林大学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上...
  • 1篇南京中医学院
  • 1篇上海医科大学...
  • 1篇中国药科大学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南京市第二医...
  • 1篇长春农牧大学

作者

  • 42篇房德兴
  • 16篇李法卿
  • 16篇王元伦
  • 15篇顾志香
  • 14篇谭维国
  • 14篇金慧英
  • 14篇周宗安
  • 13篇陈华标
  • 12篇李素芹
  • 8篇刘劲松
  • 6篇翟春生
  • 3篇刘劲松
  • 3篇周宗安
  • 2篇王永山
  • 2篇甘人宝
  • 2篇马春玲
  • 2篇季晓辉
  • 2篇李载平
  • 2篇马春玲
  • 2篇殷震

传媒

  • 5篇中国兽医科技
  • 5篇实用肝脏病杂...
  • 4篇兽医大学学报
  • 3篇药物生物技术
  • 3篇免疫学杂志
  • 2篇中国畜禽传染...
  • 2篇中国生化药物...
  • 2篇中国应用生理...
  • 2篇中国病毒学
  • 2篇世界感染杂志
  • 1篇生物工程进展
  • 1篇传染病信息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江苏医药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病毒学报
  • 1篇中国生物化学...
  • 1篇微生物学免疫...

年份

  • 2篇2003
  • 3篇2002
  • 3篇2001
  • 6篇2000
  • 6篇1999
  • 8篇1998
  • 1篇1997
  • 3篇1993
  • 3篇1992
  • 5篇1991
  • 1篇1990
  • 1篇1989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124aa分子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被引量:4
1999年
利用聚合酶链反应特异性扩增编码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羧基末端124个氨基酸的基因片段,并将其在大肠杆菌中获得了高效表达。表达产物氨基末端有1个含6组氨酸肽段的20氨基酸融合部分,分子量16178Da,以包含体形式存在,约占细菌总蛋白的22%。以HiTrap亲和层析纯化,纯度可达95%以上。分别用抗HBsAg多克隆抗体和抗HBsAga单克隆抗体进行ELISA检测表明,该蛋白具有HBsAg反应原性。
房德兴李法卿谭维国陈华标金慧英李素芹
关键词: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大肠杆菌HBSAG
猪瘟免疫程序的研究被引量:12
1991年
采用HRP—SPA—ELISA方法,在同一猪场相同的饲养条件下,对5种常用猪瘟免疫程序免疫后不同时间的猪瘟免疫抗体水平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超前免疫,1月龄1次免疫,2月龄1次免疫和1月龄、2月龄2次免疫猪均有良好的免疫应答,90日龄检测80倍稀释血清的ELISA OD值均在0.30以上(0.31~0.48),120~240日龄血清ELISA抗体一直保持在较高水乎(OD值0.42~0.66);而超前、2月龄2次免疫猪的免疫应答明显低于前4种免疫程序,120日龄时的ELISA OD值仅为0.25,此后上升也较缓慢,至240日龄时才达0.43.根据本研究结果,综合过去的报道,建议在“猪瘟控制地区”采用1月龄1次免疫或2月龄1次免疫,在“猪瘟未控制地区”采用1月龄1次免疫或超前免疫.
刘劲松房德兴周宗安顾志香王元伦肖元庭
关键词:猪瘟免疫抗体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aa126位—— 一个特殊的抗原位点被引量:2
1998年
分析已知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编码区序列和已发表的有关研究报告,发现HBsAg126位是一个特殊的抗原位点。
房德兴
关键词: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抗原位点乙型肝炎病毒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因子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被引量:9
1993年
血栓性疾病,尤其是急性心肌梗塞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与健康,目前国内外临床应用的溶血栓药物主要有:链激酶(streptokinase,SK)、尿激酶(urokinase,UK)以及近年来开始广泛研究和初步应用的纤溶酶原激活因子(PA)。
房德兴殷震
关键词:纤溶酶原分子生物学TPA
小牛类表皮生长因子活性肽对肝细胞增殖的影响被引量:1
2000年
目的 :研究小牛类表皮生长因子活性肽 (C epidermalgrowthfactor likeactivepeptide,C EGF)在体内外对肝细胞再生的影响。方法 :从小牛颌下腺提取C EGF ,利用细胞培养及CCl4 诱导的大鼠肝坏死模型 ,检测了C EGF对肝细胞再生的刺激作用。结果 :C EGF可促进人肝癌细胞系SMMC 772 1细胞及小鼠胎肝细胞的增殖 ;在肝坏死动物模型中 ,C EGF可显著地启动并促进肝细胞的再生 ,C EGF对细胞增殖的刺激作用在体内外均可被胰岛素增强。结论 :C EGF在体内外对肝细胞的增殖均有促进作用 ,此结果为C EGF在肝病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李素芹汤国枝李法卿谭维国金慧英房德兴
关键词:表皮生长因子活性肽细胞培养肝坏死
乙型肝炎病毒adr亚型X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被引量:1
1998年
将adr亚型HBV的完整X基因克隆到表达质粒pProEXHTb中,实现了X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融合表达。表达产物全长179个氨基酸残基(其中X蛋白部分154个氨基酸残基),分子量约19.7kD,约占细菌总蛋白的34%。其氨基端融合部分含有6组氨酸肽段,经HisTrapTM亲和层析纯化,一步可达纯度93%。Western印迹分析表明,该表达产物可与HBV感染患者体内的抗X抗体特异性结合。
房德兴周宗安翟春生顾志香王元伦何亮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X基因
板蓝根多糖对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被引量:33
1991年
腹腔注射板蓝根多糖可明显增强小鼠对DNCB的迟发型变态反应,诱导体内淋巴细胞转化和增强脾细胞的NK活性。
陆平成许益民王永珍刘劲松周宗安顾志香王元伦房德兴
关键词:板蓝根多糖迟发型变态反应NK活性
甲型肝炎病毒血症及体外增殖的实验研究
2003年
采用PCR、病毒分离及免疫电镜等技术,以甲型肝炎密切接触者及现症病人为研究对象,研究HAV感染机体后的病毒血症,病毒在血液系统中的消长动态及在人血白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中体外增殖和定位,探讨其与致病机理的关系。结果:机体感染HAV后,从病人血清中直接分离出HAV,外周血白细胞HAV抗原阳性,且在潜伏期中病毒即已侵犯外周血白细胞,抗-HAV-IgM阳性血清中有HAV RNA;并证实HAV可在体外培养的人血单个核细胞及单核巨噬细胞中增殖并传代。
李法卿金慧英房德兴谭维国李素芹陈华标
关键词:甲型肝炎病毒白细胞病毒血症体外增殖
两种猪瘟细胞疫苗免疫猪体内抗体消长动态的比较观察
1993年
用猪瘟猪肾原代细胞菌和猪瘟牛睾丸细胞苗分别免疫的两群猪体内抗体的消长曲线明显不同.猪肾原代细胞苗免疫抗体于免疫后90d左右达到峰值(OD值1.59).随后迅速下跌到OD值0.5左右的水平,相对稳定一段时间后缓慢下跌;而牛睾丸细胞苗免疫抗体没有出现明显的峰值,免疫后缓慢上升,60d后OD值达0.42,至150d方达0.66,以后开始下跌.产生这一差异的原因可能是两种疫苗的免疫原含量不同所致.
王元伦周宗安刘劲松顾志香房德兴肖元庭
关键词:猪瘟疫苗抗体消长
突变特异性PCR与乙型肝炎病毒变异研究被引量:2
1998年
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突变与临床关系的研究是当前国内外关注的热点,发现新的变异株并调查已知变异株的流行病学特点对于乙型肝炎的防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简要介绍了HBV变异研究的方法学,并着重讨论了突变特异性PCR(mutation specific PCR,msPCR)方法的原理、特点以及如何提高其特异性、敏感性保证结果可靠性的措施。
房德兴李法卿
关键词:病毒变异肝炎病毒变异株点突变退火温度MUTATION
全文增补中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