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柯

作品数:5 被引量:65H指数:4
供职机构: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营养盐
  • 2篇营养盐释放
  • 2篇蓝藻
  • 2篇
  • 2篇沉水
  • 1篇氮磷
  • 1篇氮同位素
  • 1篇氮形态
  • 1篇底泥
  • 1篇植被
  • 1篇植被区
  • 1篇三角帆
  • 1篇三角帆蚌
  • 1篇生物扰动
  • 1篇水华
  • 1篇水界面
  • 1篇水蚯蚓
  • 1篇太湖
  • 1篇同位素
  • 1篇污染

机构

  • 5篇华中农业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
  • 2篇暨南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作者

  • 5篇李柯
  • 4篇刘正文
  • 2篇姚思鹏
  • 2篇周德勇
  • 2篇刘旭博
  • 1篇关保华
  • 1篇刘小玲
  • 1篇李宽意
  • 1篇张雷燕

传媒

  • 1篇湖泊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农业环境科学...
  • 1篇水生态学杂志

年份

  • 4篇2011
  • 1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太湖不同污染程度底泥对磷滞留能力的比较被引量:10
2010年
磷(P)是湖泊富营养化的限制性营养元素,而沉积物是湖泊营养物质的重要蓄积库,沉积物对P的滞留能力是决定湖泊自净能力的重要因素。采用室内有机玻璃圆柱装置,研究了太湖两种污染程度不同的底泥对P的滞留能力。结果表明,污染程度较轻的黄泥在实验期间对P的最大滞留量为28.365μmol·m-2,污染程度较重的黑泥最大滞留量仅为9.321μmol·m-2,两种底泥对P的滞留具有极显著的差异(P<0.01)。与实验初期相比,实验末期黄泥中总磷增加0.06%,而在黑泥中却减少0.02%,黄泥对P的滞留能力远远大于黑泥。
张雷燕李柯刘正文
关键词:底泥太湖
三角帆蚌对蓝藻的滤食作用及其对沉水植物生长的影响被引量:13
2011年
双壳贝类是淡水生态系统常见的滤食性动物,以浮游植物和有机物悬浮颗粒为食,其作用可能降低蓝藻浓度,从而促进沉水植物生长。通过构建4组(草+蓝藻、草+蓝藻+低生物量蚌、草+蓝藻+高生物量蚌、草)室外微型生态系统,研究了湖泊下风区常见蓝藻堆积浓度下,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的滤食作用对蓝藻水华和沉水植物苦草(Vallisneria natans)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蓝藻对苦草的生长具有显著抑制作用,草藻组和草组的相对生长率分别为-7.65mg/g·d和7.19mg/g·d;(2)三角帆蚌对蓝藻具有明显的下行滤食压力,其大小与蚌生物量有关,蚌生物量高时效果明显;(3)三角帆蚌的滤食可以不同程度上缓解蓝藻对苦草的生长抑制,低蚌组和高蚌组苦草相对生长率分别为-5.31mg/g·d和4.24mg/g·d。蓝藻颗粒被滤食后,水体光照条件的改善可能是有蚌组苦草生物量相对较高的主要原因。说明双壳贝类可以通过滤食浮游植物使水体理化环境向着有利于沉水植物生长的方向发展,但这种作用的大小与贝类生物量的合理配置有密切关系。
刘旭博李柯周德勇姚思鹏刘小玲李宽意刘正文
关键词:三角帆蚌沉水植物蓝藻
蓝藻分解所释放营养盐在沉水植被区的归趋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类活动的加剧,湖泊生态系统受到的影响日趋明显,其中,富营养化及其所引发的蓝藻水华成为最为普遍、危害最大的湖泊环境问题。在富营养湖泊中,一旦水文条件适合,蓝藻会大规模暴发,并且会在风及湖流的推动下...
李柯
关键词:蓝藻水华营养盐释放氮同位素
霍甫水丝蚓对太湖梅梁湾沉积物影响——水界面无机氮、磷交换被引量:9
2011年
根据太湖梅梁湾大型底栖动物的自然分布特征,运用沉积物——水微宇宙的实验方法评估了霍甫水丝蚓(Limnodrilus hoffmeristeri)对太湖沉积物无机氮和磷释放的影响,通过对比分析沉积物和上覆水无机氮浓度、沉积物和上覆水之间无机氮的循环规律及沉积物中无机氮的剖面特征在有/无水蚯蚓活动背景下的差异,探讨了寡毛类底栖动物霍甫水丝蚓对梅梁湾沉积物-水界面磷和无机氮交换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表明,水蚯蚓通过生物扰动作用,促进了沉积物中的无机氮(主要是氨氮)和正磷酸盐向上覆水体中扩散,增加水蚯蚓的密度显著影响沉积物和上覆水中无机氮的浓度,而上覆水中正磷酸盐的浓度主要受生理活动-排泄的影响。
姚思鹏李柯周德勇刘旭博刘正文
关键词:沉积物-水界面无机氮水蚯蚓生物扰动
蓝藻碎屑分解速率及氮磷释放形态的实验分析被引量:31
2011年
在试验条件下研究了水华蓝藻堆积使叶绿素浓度达到1600μg/L时,水体所含蓝藻形成的碎屑在水中的分解速率及其营养盐释放情况.结果表明:蓝藻碎屑的总氮含量为88.56±4.10 mg/g,其在水体中有较高的分解速率,2 d内即分解掉41.9%的生物量;蓝藻碎屑磷释放速率要高于氮,但其导致的水体中溶解性总氮浓度的升高则较溶解性总磷持续时间更长;实验前4 d,溶解性无机氮(DIN)和有机氮(DON)浓度均有所升高,之后DIN趋于稳定,而DON则持续升高;DIN中以铵态氮为主,硝态氮、亚硝态氮含量较低;DON中尿素氮比例仅为3%,说明其不是蓝藻分解释放的主要有机氮形式;溶解性无机磷(DIP)、溶解性有机磷(DOP)浓度在前4 d均有所升高,之后DOP逐渐转化为DIP并趋于稳定.本实验结果将有助于深入了解蓝藻水华对湖泊氮、磷循环的影响.
李柯关保华刘正文
关键词:营养盐释放氮形态磷形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