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彩萍
- 作品数:28 被引量:195H指数:10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武汉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武汉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甘精胰岛素及格列美脲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的影响被引量:17
- 2012年
-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及诺和锐30对HbA1c>9%的新诊断T2DM患者血糖波动的影响。方法将46例新诊断的T2DM患者随机分为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IG)组与诺和锐30(AS30)组。IG组予以睡前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格列美脲治疗12周;AS30组予以诺和锐30于早晚餐时皮下注射12周,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糖谱的变化。结果 IG组与AS30组血糖均得到效控制,但IG组血糖波动小、低血糖事件发生率低、胰岛素用量少(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对HbA1c>9%的新诊断T2DM患者是一种更为安全、方便的治疗方案。
- 余维巍李彩萍
- 关键词:甘精胰岛素格列美脲血糖波动动态血糖监测
-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变异性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被引量:22
- 2013年
- 目的:研究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变异性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方法:对114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24h尿微量白蛋白量分为:单纯糖尿病组(DM组)36例,早期糖尿病肾病组(EDN组)44例,临床糖尿病肾病组(DN组)34例。检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肌酐(sCr)、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C),并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计算日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最大血糖波动幅度(LAGE)、全天血糖值标准差(SDBG)、曲线下面积(AUC)和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MODD)来评价血糖变异性。结果:DN组SBP、DBP、HbA1C、sCr和CysC显著高于EDN组和DM组(P<0.05)。EDN组CysC显著高于DM组(P<0.05)。DN组SDBG、MAGE、LAGE、AUC、MODD显著高于EDN组和DM组(P<0.05),日内及日间血糖波动幅度显著增加,EDN组的CGMS各项指标均显著高于DM组(P<0.05)。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变异性与DN的发生、发展及严重程度有着密切关系。
- 张艳余维巍姚济华李彩萍张存泰余学锋
- 关键词:血糖变异性糖尿病肾病2型糖尿病
- 不同性别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血脂异常的关系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不同性别人群血脂异常的关系.方法 对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1 921例体检者进行包括人口学特征、人体测量学、生活方式等横断面分析,并检测血脂水平和HP感染情况,比较不同性别人群HP感染与血脂异常的关系.结果 在女性人群中,HP感染阳性组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TC/HDL)水平明显高于Hp感染阴性组(P<0.0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男性人群中,HP感染阳性组LDL-c和TC/HDL-c水平均明显高于Hp感染阴性组(P<0.05).相关分析显示,无论男女HP感染阳性组发生高TC/HDL-c血症的风险均增加,女性HP感染阳性组为Hp感染阴性组的1.90倍(95% CI,1.06~3.38),男性HP感染阳性组为HP感染阴性组的1.56倍(95% CI,1.21 ~2.00).而仅在男性人群中,HP感染阳性组发生高LDL-c血症的风险增加,HP感染阳性组是HP感染阴性组2.33倍(95% CI,1.34 ~4.06).结论 HP感染可能引起机体血脂异常.
- 张艳李彩萍黄骁燕丁英俊张存秦
- 关键词:性别因素
- 缬沙坦对老年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C肽水平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影响被引量:9
- 2013年
- 目的 观察缬沙坦和培哚普利对老年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及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54例老年中重度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缬沙坦治疗组(V组)26例,每日服缬沙坦1次,80~160 mg;培哚普利组(P组)28例,每日服用培哚普利1次,4~8 mg;疗程均为24个月.测定治疗前后患者动态血压、C肽水平、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颈动脉壁结构、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24 h平均血压、颈总动脉IMT、C肽水平及24 h尿白蛋白定量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24 h平均收缩压较治疗前显著减低(P<0.05),V组与P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P组患者颈总动脉IMT(1.19±0.11)mm,V组患者颈总动脉IMT(1.17±0.10)mm,均较治疗前显著减低(均P<0.0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P组患者空腹C肽水平(1.78±0.38)ng/mL,餐后2 h C肽水平(4.48±1.01)ng/mL,V组患者空腹C肽水平(1.98±0.42) ng/mL,餐后2 h C肽水平(5.22±1.11)ng/mL,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均P<0.05),V组较P组患者C肽水平改善更为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尿白蛋白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明显减低(均P<0.05),V组较P组患者24 h尿白蛋白降低更为显著(P<0.05).结论 缬沙坦及吲哚普利均能有效降低患者血压,改善胰岛功能,改善颈动脉硬化,降低尿白蛋白含量,而缬沙坦对于改善胰岛功能及降低蛋白尿作用略优于吲哚普利.
- 余维巍李彩萍张存泰
- 关键词:2型糖尿病培哚普利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肽
- 前列腺素E_1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被引量:10
- 2006年
-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改变及其前列腺素E1治疗对其的影响。方法:对86例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合并冠心病患者53例,单纯糖尿病患者33例)进行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并与对照组比较,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采用前列腺素E1治疗,观察其血液流变学的改变。结果:与对照组相比,2型糖尿病患者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聚集指数和血小板聚集率均明显升高(P<0.05),红细胞变形指数明显降低(P<0.05),其中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变化更为显著(P<0.05)。前列腺素E1可以明显降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血液黏度和血小板聚集率(P<0.05)。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血液黏度和血小板聚集性增高,前列腺素E1可以明显改善血流动力学和微循环。
- 张艳黄晓燕李彩萍刘建彭东信
-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前列地尔血液流变学
- 氯沙坦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结构及内皮功能的影响
- 2001年
- 为观察氯沙坦 ( L osartan)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的内径、内中膜复合体以及血流介导的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的影响。对 15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服用 L osartan5 0 m g/ d3个月 ,治疗前后监测 2 4 h动态血压 ,并采用高分辨超声技术和肱动脉充血反应法 ,检测患者颈动脉的内径、内中膜复合体厚度和充血前后肱动脉内径变化率。发现 L osartan使患者 2 4 h收缩压从 ( 14 3 .13± 2 .95 ) m m Hg( 1k Pa=7.5 m m Hg)降至 ( 13 4 .87± 1.64) mm Hg,下降 ( 8.62± 0 .80 )m m Hg( P<0 .0 0 1)。2 4 h舒张压均值从 ( 92 .4 7± 2 .5 9) m m Hg降至 ( 86.2 7± 2 .4 0 ) m m Hg,下降 ( 6.2 0± 0 .5 3 ) mm Hg( P<0 .0 0 1)。颈动脉内径由 ( 6.63± 0 .98) m m减为 ( 6.2 3± 1.0 3 ) mm,减少 ( 0 .3 9± 0 .0 4 ) m m;内中膜复合体从( 0 .95± 0 .19) mm降至 ( 0 .81± 0 .2 1) m m,减少 ( 0 .13± 0 .0 2 ) mm ( P<0 .0 0 1)、肱动脉内径变化率由 ( 4 .71±3 .18) %增至 ( 10 .61± 3 .0 3 ) % ,增加 ( 5 .92± 0 .2 6) % ( P<0 .0 0 1)。结果表明 L osartan在控制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压的同时 ,还能逆转颈动脉壁的早期异常 ,修复血管内皮功能。
- 涂玲李彩萍邓又斌刘晓晴
- 关键词:高血压氯沙坦颈动脉结构内皮功能
- 小脑顶核刺激对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肱动脉内径变化率的影响(英文)被引量:2
- 2005年
- 背景:小脑顶核刺激具有调节和扩张血管的功能,可以明显增加局部脑血流,但其作用机制是否通过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尚不明确。目的:研究电刺激小脑顶核对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的影响,探讨其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血管的保护作用机制。设计:以患者为研究对象,以诊断为依据的随机对照研究。单位:一所大学医院的综合科、康复室及超声波室联合进行的课题研究。对象:2001-02/2002-10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综合科住院的年龄>60岁的44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排除既往有脑出血或脑梗死、心房纤颤及其他心律失常或心力衰竭、血液系统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2例):小脑顶核刺激+常规治疗;对照组(22例)为常规治疗组。方法:采用高分辨率超声技术和肱动脉充血反应法,检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治疗前后肱动脉内径变化率。主要观察指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治疗前后肱动脉内径变化率。结果:电刺激小脑顶核治疗组治疗前后肱动脉内径变化率由(4.59±3.32)%增至(10.34±3.13)%,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5.91,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肱动脉内径变化率由(4.68±3.20)%增至(5.10±3.29)%,差异无显著性意义(t=1.72,P>0.05),治疗后电刺激小脑顶核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
- 李彩萍涂玲刘晓晴沈迎念
- 关键词:脑缺血发作短暂性小脑核内皮
- 老年前期及老年期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教育被引量:1
- 2002年
- 李彩萍刘晓晴
- 关键词:糖尿病教育2型糖尿病老年前期老年期教育方法
- 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危险性的临床预测
- <正>目的:通过骨密度测定联合骨代谢生化指标的检测,进一步预测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性,为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骨折早期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将入院患者分为骨折组和对照组,骨折组患者30例,男性11例,妇性19例,年龄60~9...
- 夏秦刘晓晴李彩萍
- 关键词:老年骨质疏松骨折危险性
- 文献传递
- 233例结核性肺毁损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结果分析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回顾性分析结核性肺毁损的临床特征和支气管镜镜下观的表现现象。方法回顾性总结和分析2000年1月~2010年12月经支气管镜检查的233例结核性肺毁损病例的临床特征和镜下观的表现现象。结果结核性肺毁损病例均为复治病例,病程长,平均(9.2±8.3)年,男性多于女性(161/72),年青女性(~30岁)病例明显多于年青男性(χ2=22.2>6.63,P<0.01),老年(~70岁,~80岁)男性病例明显多于老年女性(~70岁段:χ2=13.2>6.63,P<0.01,~80岁段:χ2=3.9>3.84,P<0.05),肺毁损所属支气管多患有支气管结核,易反复发生支气管感染和易再感染结核菌,支气管镜镜下观表现肺毁损所属支气管均扭曲、变形,导致管腔扩大、狭窄或闭塞,甚至恶变,或可见支气管空洞。支气管镜干预后,结核菌的检出率有明显提高(抗酸杆菌刷片阳性术前后比较χ2=16.8,P<0.01,结核杆菌培养阳性术前后比较χ2=5.8>3.84,P<0.05),但对普通细菌和真菌的检出率较低。结论结核性肺毁损与性别、年龄、支气管结核有一定的相关性,其并发症和后遗症严重,治疗难度较大。
- 李彩萍靖秋生王卫华
- 关键词:肺毁损纤维支气管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