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戴东升

作品数:4 被引量:82H指数:3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天文地球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新构造
  • 2篇全新世
  • 1篇地层
  • 1篇地层层序
  • 1篇新构造应力场
  • 1篇新构造运动
  • 1篇应力场
  • 1篇史前
  • 1篇史前文化
  • 1篇水系
  • 1篇气候
  • 1篇气候变化
  • 1篇全新世气候
  • 1篇全新世气候变...
  • 1篇网纹红土
  • 1篇文化兴衰
  • 1篇沟槽
  • 1篇构造应力场
  • 1篇古洪水
  • 1篇层序

机构

  • 4篇南京大学
  • 1篇华东地质学院

作者

  • 4篇朱诚
  • 4篇戴东升
  • 2篇于世永
  • 1篇史威
  • 1篇张金城
  • 1篇张生
  • 1篇赵宁曦
  • 1篇宋友桂
  • 1篇张芸

传媒

  • 1篇地理研究
  • 1篇地质论评
  • 1篇地理科学
  • 1篇山地研究

年份

  • 1篇2002
  • 1篇2001
  • 1篇1998
  • 1篇199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全新世气候变化与长江三角洲史前文化兴衰被引量:13
2001年
来自长江三角洲的薛城遗址和金坛三星村遗址的孢粉和植物硅酸体鉴定或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长江三角洲史前文化的兴衰与全新世气候变化有一定的耦合关系。薛城遗址相当于马家浜文化晚期,它是南京地区发现最早的新石器遗址,新仙女木冰期之后,该区进入明显的持续增温时期,直至全新世高温期,持续较长时期的暖湿气候使该区新石器文化得以发展。金坛三星村新石器遗址相当于马家浜文化中期至崧泽文化中期,崧泽文化是在暖湿气候条件下出现和繁荣的,但在5500a BP之后,气候极为冷干,加上当时人类活动剧烈,自然植被破坏比较严重,导致崧泽文化发生中断。
张芸朱诚戴东升宋友桂
关键词:长江三角洲全新世气候变化史前文化
江西临川市水系沟槽及新构造应力场被引量:3
1998年
据对临川市抚河、宜黄河支流及更欢一级沟槽的水系分布统计和频度、累积长度比处理,发现本区在玫瑰图上均存在NE0°~10°和NW20°~30°两个“优势”的最大值,表明因新构造运动的垂直差异性,使本区东南面地势相对较高,抚河干流也大致治区域地势最大梯度NNW方向延展.此外新构造运动也可伴随近水平方向的构造形变同时发生,在某些区段甚至可以超过水平位移占主导地位.
戴东升朱诚张金城
关键词:新构造应力场
南沙套二元相结构的发现及其意义被引量:8
2002年
野外调查中 ,作者在湖北宜昌枝城市红花镇南沙套村三峡出口处最高阶地上发现一套二元相结构沉积。按发现地点 ,将其定名为南沙套二元相结构。根据地层层序和接触关系 ,其相对年代可定为Q1 。研究认为 :这套沉积物不仅可用以确定长江三峡切穿和长江贯通的时代 ,而且也可用以研究本区新构造运动的时代及网纹红土的成因与环境。
张生朱诚于世永戴东升
关键词:网纹红土地层层序新构造运动
南京江北地区全新世沉积与古洪水研究被引量:59
1997年
根据区域调查和对南京江北剖面沉积物及埋藏古树和炭化木的年代测定,以及对孢粉、粒度、石英砂表面特征鉴定分析,发现本区存在晚北方期至亚北方气候期(8200±126aBP、7822±250aBP~7670±160aBP、7562±90aBP、4085±95aBP~4090±100aBP以及3730±90aBP)具有洪积特征的天然剖面地层,该剖面位于长江北岸二级阶地上,其洪积层系由古洪水期长江摆动时沉积所致。剖面上部厚0.53m的灰黄色土层系在亚北方期大约3000aBP~2850aBP的寒冷期中主要由风尘搬运堆积所致。
朱诚于世永史威戴东升赵宁曦
关键词:全新世古洪水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