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颖

作品数:68 被引量:344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刑事警察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际原子能机构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生物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61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4篇医药卫生
  • 8篇农业科学
  • 4篇生物学
  • 2篇政治法律

主题

  • 25篇细胞
  • 13篇单克隆
  • 13篇抗体
  • 13篇克隆
  • 12篇单克隆抗体
  • 11篇基因
  • 9篇生物学
  • 9篇纯化
  • 8篇分子
  • 6篇生物学特性
  • 5篇增殖
  • 5篇转染
  • 5篇基因转染
  • 5篇共刺激
  • 5篇刺激分子
  • 4篇凋亡
  • 4篇杂交瘤
  • 4篇肿瘤
  • 4篇转基因
  • 4篇转基因细胞

机构

  • 59篇苏州大学
  • 5篇苏州医学院
  • 5篇复旦大学上海...
  • 2篇公安部物证鉴...
  • 1篇复旦大学
  • 1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清华大学
  • 1篇青岛医学院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刑事警察...
  • 1篇中国刑警学院
  • 1篇吉林省养蜂科...
  • 1篇江苏省农林厅
  • 1篇苏州大学附属...

作者

  • 66篇徐颖
  • 44篇张学光
  • 18篇马泓冰
  • 14篇於葛华
  • 13篇蒋滢
  • 11篇许志祥
  • 8篇李文香
  • 7篇朱剑昆
  • 7篇强亦忠
  • 6篇沈丽琴
  • 6篇孙中文
  • 6篇施勤
  • 5篇周璇
  • 5篇邓忠彬
  • 5篇丁天
  • 5篇陶然
  • 5篇戴英
  • 5篇黄美英
  • 5篇邱玉华
  • 4篇蒋菊香

传媒

  • 7篇氨基酸和生物...
  • 7篇细胞与分子免...
  • 7篇苏州大学学报...
  • 5篇中华放射医学...
  • 5篇现代免疫学
  • 3篇中国免疫学杂...
  • 2篇辐射防护
  • 2篇中华微生物学...
  • 2篇上海免疫学杂...
  • 2篇癌症
  • 2篇中国养蜂
  • 2篇刑事技术
  • 2篇中国细胞生物...
  • 1篇中国肿瘤生物...
  • 1篇药物生物技术
  • 1篇饲料博览
  • 1篇当代畜禽养殖...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临床皮肤科杂...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8
  • 5篇2007
  • 7篇2006
  • 7篇2005
  • 6篇2004
  • 14篇2003
  • 9篇2002
  • 13篇2001
6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衰老大鼠的某些脑区多胺水平分析
2002年
着重探讨某些脑区非胍基多胺 (腐胺 ,精脒 ,精胺等 )与衰老关系 ,结果表明人工致衰老组和自然衰老组大鼠的纹状体、下丘脑。
王尉平蒋菊香蒋滢徐颖
关键词:衰老
重组人Flt3配体对微血管内皮细胞的抗辐射作用研究被引量:2
2001年
目的 研究Flt3配体 (FL)对人微血管内皮细胞系细胞 (ECV)的抗辐射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理。方法 用流式细胞仪分析ECV表面Flt3受体的表达 ;用MTT法观察FL对受照射ECV增殖的影响 ;用AnnexinV PI方法测定细胞凋亡 ,用RT PCR方法分析细胞凋亡基因bax和Bcl 2的改变。结果 ECV表达Flt3受体 ,FL能激发ECV增殖 ,ECV经 15Gy的照射后 ,FL能有效地拮抗照射对ECV增殖的抑制作用 ;同时照射后ECV的bax基因表达增加 ,bcl 2基因表达轻度降低。FL通过抑制bax基因的表达 ,降低辐射引起的ECV细胞凋亡。结论 FL通过抑制细胞凋亡 ,减轻辐射引起的ECV的损伤 ,可能在辐射损伤患者造血微环境的保护中具有应用价值。
许志祥张学光强亦忠徐颖施勤朱剑昆丁天
关键词:FLT3配体造血微环境微血管内皮细胞抗辐射作用细胞增殖
大黄多糖分离纯化及其功能的研究(Ⅰ)被引量:8
2002年
大黄多糖的分离纯化 ,通过甲醇回流 ,除去大黄中致泻的蒽醌类物质 ,按Sevag s方法去除蛋白质 ,获得大黄多糖粗制品 ,再分别经SephadexG 5 0和G 10 0柱分别纯化 ,结果获得单一组分多糖纯品 ;建立四氧嘧啶诱导的糖尿病小鼠模型 ;大黄多糖有明显 (P <0 .0 1)降低血糖及提高血清胰岛素水平的功能。
蒋滢马建民徐颖蒋菊香戴英
关键词:大黄多糖纯化四氧嘧啶血糖胰岛素
重组人sCD40L-IZ基因的克隆、原核表达及重组三聚体蛋白的鉴定
2006年
目的:克隆并表达有生物学活性的CD40配体(CD40ligand,CD40L)重组蛋白。方法:应用PCR技术克隆CD40L胞外功能区(E107-L261)基因,并在其N端融合异亮氨酸拉链(isoleucinezipper,IZ)促使其形成三聚体活性形式,同时为了后期纯化的需要,在IZ的N端融合6个His,将所融合得到的sCD40L-IZ克隆进入pET30a表达载体,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表达体系进行诱导表达。结果:重组蛋白sCD40L-IZ以包涵体形式在大肠杆菌(BL21)中得到较高水平的表达。通过蛋白的变性、复性和HiTrapTM亲和层析获得了纯度达95%以上的sCD40L-IZ重组蛋白。经凝胶过滤层析和非还原SDS-PAGE分析验证了其确有三聚体形式。激光共聚焦实验结果表明,重组蛋白sCD40L-IZ可与骨髓瘤细胞株XG2表面CD40分子结合,并促使其在膜表面发生聚集。结论:人sCD40L-IZ重组蛋白在大肠杆菌体系得以成功表达,并以三聚体活性形式发挥功能,为今后进一步研究其与凋亡、疾病发病机制的关系及其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周璇郁建锋徐颖戚春建黄勇王泳张学光
关键词:CD40配体
正杂交西蜂——松丹一号与反杂交西蜂——松丹二号DNA基因组的多态性研究
2002年
目的 区别松丹一号与松丹二号的DNA基因组的多态性。方法 采用随机引物 -聚合酶链反应。结果 松丹一号保留了它母本平湖、老美意西蜂在 994bp和 695bp之间的 1条区带 ,而松丹二号则丢失了此条区带 ;松丹一号保留了它母本平湖、老美意西蜂在 3 77bp和 2 3 7bp之间的 1条区带 ,而松丹二号此条区带并不清楚 ,松丹二号只保留母本黑环西蜂的 2 3 7bp以下的 1条带。
戴英徐颖蒋滢葛凤晨薛运波
关键词:西蜂多态性
人ICOS基因转染细胞对抗体产生的影响被引量:4
2003年
利用RT-PCR方法从扁桃体中激活的T细胞,mRNA中扩增出ICOS cDNA,继而将ICOS基因插入到逆转录病毒载体pGEZ-Term中,用脂质体法将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与两个辅助病毒载体共同转染包装细胞293T,用含有完整病毒颗粒的293T细胞的培养上清转染L929细胞,经Zeocin筛选获得稳定表达ICOS蛋白的L929细胞株;经RT-PCR、流式细胞仪表型检测证实L929基因转染细胞能稳定表达人ICOS蛋白。利用ICOS和CD40L基因转染细胞联合IL-10以及PWM驱动的B细胞体外培养系统,分析了ICOS在B细胞生长及抗体产生中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ICOS在PWM体外培养体系中,能有效地促进B细胞生长以及协同IL-10增加IgG的分泌。
邓忠彬陆长明沈丽琴朱伟徐颖范盘生张学光
关键词:逆转录病毒转基因细胞抗体
共刺激分子4-1BBL和B7-1对人T淋巴细胞的协同激发作用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 :探讨 4 1BBL和B7 1这 2种共刺激分子在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活化、增殖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 :采用免疫磁珠阴性选择方法分离纯化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 ;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反应 (MLR)分析共刺激分子对T细胞的激发作用 ;3H TdR掺入法测定细胞增殖 ;免疫荧光标记和流式细胞仪表型分析 ;ELISA检测细胞因子。结果 :经免疫磁珠阴性选择分离获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T细胞纯度 >90 %;人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 (XG细胞 )转染 4 1BBL和B7 1cDNA后 ,细胞膜表面能稳定高表达这 2个分子 ,4 1BBL和B7 1转基因细胞也均能使同种异体T细胞发生活化、增殖、存活时间延长和介导细胞因子IL 2的分泌 ,且 2种共刺激分子具有一定的协同效应。结论 :4 1BBL和B7 1分子具有赋予XG细胞对T细胞的体外激发、促增殖和分泌IL 2的作用 ,4 1BBL和B7 1分子能产生协同效应。
沈丽琴徐颖邓忠彬於葛华张学光
关键词:共刺激分子4-1BBLB7-1人T淋巴细胞
人TACI-Fc融合蛋白对XG6细胞体外生长的调节作用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建立人TACI-Fc基因转染细胞,获得该融合蛋白,研究其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系XG6的生物学作用。方法利用RT-PCR方法从扁桃体细胞中克隆全长TACI cDNA片段,将该基因的胞外段sTACI与人IgG1Fc段连接到pcDNA真核表达载体上,使两者融合表达。脂质体法将重组质粒pcDNA-sTACI-Fc转入小鼠成纤维细胞系L929,ELISA法测定转染TACI-Fc基因的L929细胞培养上清中TACI2Fc的含量,培养上清经亲和层析柱纯化,获得纯化的融合蛋白TACI-Fc。然后应用台盼蓝染色活细胞计数和3H2TdR掺入法检测其对XG6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调节作用。结果经RT-PCR和ELISA方法检测表明,成功构建了稳定表达sTACI-Fc融合蛋白的基因转染细胞。基因转染细胞的培养上清经亲和层析柱纯化,得到TACI-Fc融合蛋白。体外检测其生物学活性结果表明,该融合蛋白可有效地阻断Blys对骨髓瘤细胞株XG6的促增殖作用。结论本实验成功地将TACI胞外段与人IgG1Fc段在真核细胞中进行融合表达,表达的蛋白质具有良好的生物学功能,这为进一步对TACI基因进行功能研究奠定了物质基础。
徐海燕王泳於葛华马泓冰徐颖施勤张学光
关键词:基因转染细胞增殖
异亮氨酸拉链结构对可溶性CD40L生物学活性的影响被引量:3
2003年
CD40配基(CD40L)为TNF超家族中的一员,瞬时表达于激活的CD4+的T淋巴细胞上.自然状态下膜上三聚体的CD40L通过和CD40受体(CD40R)结合,在免疫监视和肿瘤免疫中发挥作用.以PCR方法从pcDNA3 CD40L质粒上扩增得到编码CD40L基因的胞外部分sCD40L,并将该片段插入大肠杆菌表达质粒pET30a上,构建得到大肠杆菌表达质粒pET30a sCD40L;同时,在sCD40L的N端融合了异亮氨酸拉链(IsoleucineZipper,IZ)结构,构建得到表达质粒pET30a IZ sCD40L.表达质粒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得到可溶性的重组人CD40L和IZ CD40L.SDS PAGE分析结果表明重组人rhsCD40L和IZ rhsCD40L在相应分子质量位置都有明显的条带产生,并得到Westernblotting的确认.非SDS PAGE电泳结果显示,异亮氨酸拉链结构有利于rhsCD40L蛋白形成聚合体结构.B细胞增殖实验和人骨髓瘤细胞株XG2凋亡实验结果都表明,异亮氨酸拉链结构提高了rhsCD40L的生物学活性.
丁天洪洁徐颖周璇江培翃钱志康张学光黄伟达
关键词:可溶性CD40L生物学活性
小麦型日粮添加和美酵素及麦质素酶对肉鸭生产性能影响的调查与研究被引量:4
2003年
江苏江阴地区的肉鸭养殖比较发达,肉鸭一般饲养30~32天出售,体重为1.75~1.90kg。这些肉鸭主要被制成光鸭、酱鸭(添加调味剂)或鸭煲进入超市。在《小麦在肉鸭日粮中的应用》(中国禽业导刊,2001年第18卷第7期)发表后一年多的时间内,我们一直关注着该市场的动态,向养鸭户传授养殖技术及防病治病知识,调查得到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在肉鸭的屠宰现场进行了多次的肉鸭屠宰率和瘦肉率的测定。本文报告其结果。
高树冬马健纪明山许光胜钟诚徐颖
关键词:肉鸭饲料添加剂美酵素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