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广

作品数:21 被引量:271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农业科学
  • 6篇生物学

主题

  • 8篇棉铃
  • 8篇棉铃虫
  • 4篇种群
  • 4篇昆虫
  • 4篇基因
  • 3篇成虫
  • 2篇地理种群
  • 2篇植物
  • 2篇迁飞
  • 2篇棉花
  • 2篇抗性
  • 2篇寄主
  • 2篇寄主植物
  • 2篇害虫
  • 1篇蛋白
  • 1篇等位
  • 1篇等位酶
  • 1篇等位酶变异
  • 1篇点突变
  • 1篇毒素

机构

  • 16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河南农业大学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16篇徐广
  • 15篇郭予元
  • 11篇吴孔明
  • 3篇王桂荣
  • 2篇梁革梅
  • 1篇蒋金炜
  • 1篇张永军
  • 1篇王少丽
  • 1篇马继盛
  • 1篇程登发
  • 1篇杨效文
  • 1篇宋福平
  • 1篇盛承发
  • 1篇翟保平
  • 1篇谭维嘉
  • 1篇张杰

传媒

  • 3篇昆虫知识
  • 3篇棉花学报
  • 2篇生态学报
  • 2篇昆虫学报
  • 1篇植物保护学报
  • 1篇应用与环境生...
  • 1篇植物保护
  • 1篇植物保护21...
  • 1篇第三届中国国...
  • 1篇中国昆虫学会...

年份

  • 1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 4篇2001
  • 4篇2000
  • 2篇1999
  • 2篇1998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棉铃虫标放技术研究被引量:9
2000年
利用含不同染色剂的人工饲料饲喂棉铃虫幼虫 [H elicoverpa armigera ( Hübner) ],由于幼虫有各种体色 ,不能获得满意的标记效果。以含有不同浓度罗丹明 B的 1 0 %蔗糖溶液饲喂成虫 ,标记率可达 95.1 9%,标记液对成虫寿命和飞行能力没有影响。随着罗丹明 B浓度的增加 ,雌虫卵巢染色的百分率不断提高 ,但产卵前期延迟 ,平均产卵量明显减少。标记雌虫可以产下红色的卵。在河南省新野县 ( 38× 2 5) km2 范围内进行的棉田标放回收结果表明 ,收到的自然种群标记蛾 61 .54%在 1 km,38.46%在 1 0~ 30 km,说明棉铃虫具有很强的运动性 ,也证明了标放回收技术是成功的。
徐广郭予元吴孔明蒋金炜
关键词:棉铃虫染色剂农业害虫
全文增补中
转Bt基因棉花及其受体品种主要挥发性物质的测定被引量:8
2001年
应用顶空进样气质联机系统 ( Headspace-GC-MS)测定了转 Bt基因棉花及其对照亲本主要挥发性物质。结果表明棉花营养器官和繁殖器官的主要挥发性物质有差异 ,棉花植株现蕾期前 ,叶片中挥发性物质以 α-蒎烯为主 ,而现蕾后 ,蕾、花和铃中主要以β-月桂烯为主。研究初步发现 ,外源
张永军徐广郭予元吴孔明
关键词:转BT基因棉花挥发性物质亲本品种
棉铃虫不同地理种群间基因流动的RFLP分析被引量:7
2002年
RFLP标记是一种灵敏而有效的分子标记,它可利用昆虫遗传多态性推断昆虫因迁飞导致不同地理种群基因流动的事件。在比较实夜蛾亚科昆虫多巴脱羧酶(DDC)基因的基础上,根据同源序列,设计了2对引物,利用PCR扩增获得了一条730bp的特异性片段,以此作为探针。将棉铃虫的核DNA用EcoRI完全酶切后,用该探针进行Southern杂交,在分子水平上检测了棉铃虫种群的核DNA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对杂交后的RFLP带型进行遗传分析表明,辽宁种群不仅和黄河流域种群有相同带型的个体,而且部分个体与长江流域也有相同的带型,显示了辽宁种群与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种群都有基因交流。
徐广王桂荣吴孔明郭予元
关键词:棉铃虫地理种群RFLP基因流动
华北地区昆虫秋季迁飞的雷达观测被引量:24
2001年
1 999年 9~ 1 0月利用昆虫雷达对华北地区昆虫秋季回迁的观测表明 ,秋季迁飞主要发生于 1 9:0 0~ 0 5 :0 0时 ,飞行高度一般在 3 0 0~ 2 0 0 0 m。迁飞方向与风向一致 ,多为从东北向西南方向迁飞。运行速度和飞行高度成正相关 ,迁飞个体的平均运行速度由 3 92 m高度的 4 .8m/s增加到 2 0 0 0 m处的 2 7.8m/s。空中灯光诱捕表明 。
吴孔明程登发徐广翟保平郭予元
关键词:雷达观测秋季
菊酯类杀虫剂抗性棉铃虫para型钠离子通道基因的部分序列测定与突变被引量:7
2004年
昆虫神经系统 para型钠离子通道是菊酯类杀虫剂的主要靶标 ,对 10多种昆虫的研究表明 ,钠离子通道基因发生点突变与昆虫对菊酯类杀虫剂的抗性密切相关 .通过RT PCR扩增的方法 ,我们获得了编码溴氰菊酯抗性和敏感品系棉铃虫钠离子通道域II IV的cDNA片段 .核苷酸序列及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分析结果表明 ,溴氰菊酯抗性品系棉铃虫钠离子通道基因不存在其它昆虫中报道的kdr和super kdr抗性突变 ,但是我们发现了一个甲硫氨酸 (M )到亮氨酸 (L)的新突变 ,该突变位于域II和III之间 .由于昆虫钠离子通道高度保守 ,因此 ,该突变很可能与棉铃虫对溴氰菊酯的抗性有关 .另外 ,通过PCR扩增的方法 ,克隆了棉铃虫钠离子通道域II IV的基因片段 ,该片段全长 7334bp,包含有 13个外显子和 12个内含子 ,与果蝇和烟蚜夜蛾相比 ,内含子在基因中的位置基本一致 ,进一步表明昆虫钠离子通道基因在进化过程中高度保守 .图 5表 1参 2
王桂荣徐广谭维嘉吴孔明郭予元
关键词:棉铃虫点突变
棉铃虫成虫携带花粉的分析
对637头成虫的电镜观察,发现15.92℅的棉铃虫成虫携带花粉,其中94.4℅的花粉在喙上,喙的末端是携带花粉的主要部位。成虫携带有10科10多种花粉。不同时间、不同地点采集的花粉种类不同,在渤海海面采集的成虫有50℅以...
徐广郭予元吴孔明
关键词:棉铃虫寄主植物成虫
棉铃虫地理种群的等位酶变异被引量:14
2000年
利用聚丙烯酰胺梯度凝胶电泳检测了棉铃虫Helicoverpaarmigera的 13种等位酶 :α 磷酸甘油脱氢酶 (α GPDH)、酸性磷酸酯酶 (ACPH)、碱性磷酸酯酶 (ALP)、醛氧化酶 (AO)、酯酶(EST)、谷氨酸草酰乙酸转氨酶 (GOT)、己糖激酶 (HEX)、亮氨酸氨肽酶 (LAP)、乳酸脱氢酶(LDH)、苹果酸脱氢酶 (MDH)、苹果酸酶 (ME)、磷酸葡萄糖变位酶 (PGM )和黄嘌呤脱氢酶(XDH) ,染色采用双染法。对其中 9种等位酶的遗传变异进行了分析 ,包括 13个位点 ,6个位点表现出多态性 ,7个位点是单态的 ,其中多态性位点比例为 46 15 %。AO、GOT、LAP、LDH、ME和XDH计算出棉铃虫的平均杂合度为 0 116 0 ,南京、成都、武穴、衡阳和哈密 5个种群的平均遗传距离为 0 0 0 0 8~ 0 0 2 93,平均遗传相似度为 0 970 7~ 0 992。棉铃虫种群内存在很高的遗传多态性 ,而已测定的种群间遗传分化程度较小 ,种群间没有基因交流的障碍。
徐广郭予元吴孔明
关键词:等位酶棉铃虫
实夜蛾亚科的种间杂交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01年
本文综述了实夜蛾亚科的种间杂交研究进展 ,包括已进行种间杂交的种类 ,H eliothis virescens和 H eliothis subflexa杂交后的回交雄虫不育现象、机理、杂种后代与其它生物的关系 。
徐广郭予元
关键词:种间杂交不育
棉铃虫一代成虫在渤海海面迁飞的考察被引量:20
1998年
1996~1997年华北地区一代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 (H(?)bner))成虫发生期间,乘客轮在渤海考察了棉铃虫的迁飞动态。在距海岸线20~80km处发现大量的棉铃虫、粘虫和龟纹瓢虫等昆虫向辽宁方向迁飞。对棉铃虫迁飞行为的观察结果表明,棉铃虫成虫于傍晚19:30左右起飞,凌晨4:00~5:00降落,共计在空中大约飞行8.5~9.5h。捕获的棉铃虫雌成虫卵巢发育1级占96%、2级占4%,交配率4%,具有迁飞昆虫的典型生理特征。
吴孔明徐广郭予元
关键词:棉铃虫迁飞
昆虫Bt毒素受体蛋白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5
2003年
Bt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生物杀虫剂 ,昆虫Bt受体蛋白在Bt发挥毒性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而且受体蛋白与Bt结合能力的改变可能是昆虫对Bt产生抗性的主要原因 ,近年来已成为国际研究的热点。该文从昆虫Bt受体蛋白的分离鉴定 ,结合动力学 ,与Bt杀虫毒性、抗性的关系及其分子本质等方面综述受体蛋白的研究进展。
梁革梅王桂荣徐广吴孔明郭予元
关键词:昆虫BT受体蛋白抗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