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佳楠

作品数:30 被引量:90H指数:4
供职机构: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科技厅公益性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9篇病毒
  • 6篇基因
  • 5篇新型冠状病毒
  • 5篇冠状
  • 5篇冠状病毒
  • 4篇杜氏利什曼原...
  • 4篇原虫
  • 4篇利什曼原虫
  • 4篇抗体
  • 4篇黑热病
  • 4篇杆菌
  • 3篇蛋白
  • 3篇血清
  • 3篇嗜肺
  • 3篇嗜肺军团菌
  • 3篇全基因组
  • 3篇流感
  • 3篇基因组
  • 3篇CFP-10
  • 3篇ESAT-6

机构

  • 20篇四川大学
  • 11篇四川省疾病预...
  • 2篇成都中医药大...
  • 1篇浙江大学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延安大学
  • 1篇阿坝州疾病预...
  • 1篇遂宁市疾病预...

作者

  • 28篇徐佳楠
  • 15篇陈建平
  • 8篇杨慧萍
  • 7篇潘明
  • 7篇杨斌斌
  • 6篇陈达丽
  • 4篇刘李
  • 4篇童文彬
  • 4篇李天舒
  • 4篇陈宪
  • 4篇关望
  • 3篇陈琦伟
  • 3篇王昕
  • 3篇路睿
  • 3篇张俊荣
  • 3篇许颖
  • 2篇牛钦王
  • 2篇孙柯
  • 2篇何树森
  • 1篇敬琼

传媒

  • 4篇热带医学杂志
  • 3篇中华实验和临...
  • 3篇预防医学情报...
  • 2篇四川大学学报...
  • 2篇国际病毒学杂...
  • 1篇中国寄生虫学...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钢铁钒钛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病毒病杂...
  • 1篇中华医学会热...
  • 1篇四川省动物学...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2
  • 3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5篇2011
  • 4篇2010
  • 4篇2009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嗜肺军团菌ip/pilE DNA疫苗的初步研究
@@嗜肺军团菌是引起军团病的主要病原体,可导致流行、散在和非典型肺炎。嗜肺军团菌是一种兼性胞内寄生菌,广泛存在于各种自然水源及人工管道水源中,污染空调冷凝器、浴室、淋浴喷头等处后,人因吸入含有军团菌的气溶胶而感染,并在肺...
陈建平杨志伟关望牛钦王徐佳楠许颖
关键词:嗜肺军团菌肺泡上皮细胞单核巨噬细胞DNA疫苗
文献传递
结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探讨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被引量:7
2020年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湖北省武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监测发现的不明原因肺炎,引起该肺炎的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传染性较强,已有一线医务人员感染。本文结合防控实践,对送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新冠肺炎检测标本的采集、转运及实验室检测、废弃物处理等环节的生物安全防护进行探讨,为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控提出相关建议。
刘莉莉赖发伟王晓俞秋华林迁徐佳楠杨惠萍杨小蓉黄玉兰胡顺铁何树森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生物安全防护
CFP-10-ESAT-6-PPE68’重组蛋白的构建及其在TB血清学诊断中的应用
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是引起结核病的病原菌。结核分枝杆菌可侵犯全身各组织器官,但以肺部感染最多见。WHO 2011年结核防控报告指出,全世界约每3个人中就有1个人感染...
陈建平徐佳楠张俊荣陈琦伟陈达丽杨斌斌
四川省40例境外输入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病毒全基因组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了解四川省2022年1—3月境外输入的新型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分子特征。方法选取2022年1—3月经由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入境的182例境外输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的样本进行变异株核酸检测和病毒全基因组测序及其序列分析。对病例的呼吸道样本提取病毒RNA,用突变核酸检测试剂盒进行变异株核酸检测;采用Illumina测序平台进行病毒全基因组测序,采用Nextclade和Pangolin平台判定病毒谱系及型别,分析病毒的变异位点。与NCBI数据库中SARS-CoV-2参考序列进行全基因组遗传进化和抗原变异情况分析并构建系统进化树。结合病例的流行病学资料,分析病毒的来源和相关性。结果在182例确诊病例的样本中,检测出3例B.1.617.2突变和57例B.1.1.529突变。其余122例未检出上述两种变异突变。本研究共获得40条覆盖度>95%的SARS-CoV-2全基因组序列,Nextclade分型结果显示:3条属于21J型(Delta)、5条属于21K型(Omicron)、32条均属于21L型(Omicron);Pangolin分型结果显示:3条21J型(Delta)分别属于AY.4、AY.109和B.1.617.2,5条21K型(Omicron)均属于BA.1.1,32条21L型(Omicron)属于BA.2。这一结果与截至2022年3月GISAID SARS-CoV-2数据库中Omicron变异株的序列占比达到99.7%、具有绝对优势的结果一致。与参考株Wuhan-Hu-1(NC_045512.2)比较,3条21J型(Delta)的核苷酸变异位点分别为45、47和42个,氨基酸变异位点分别为36、25和36个;5条21K型(Omicron)的核苷酸变异位点中位数为59个(26~64个),氨基酸变异位点中位数为48个(10~53个);32条21L型(Omicron)的核苷酸变异位点中位数为71个(66~76个),氨基酸变异位点中位数为53个(40~56个)。进化分析结果显示:40条SARS-CoV-2序列均与目前流行的需要关注的新冠病毒变异株相关。结论四川省持续对境外输入确诊病例的SARS-CoV-2基因组进行全序列测定,使之逐渐形成一套系�
徐佳楠冯玉亮刘晨霞杨慧萍潘明刘李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基因组序列分子特征
杜氏利什曼原虫rAST1蛋白的制备及用于黑热病诊断的初步研究
1.方法以杜氏利什曼原虫L.d.GS的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PCR扩增获得amastni基因扩增产物。将amastin基因定向克隆到pcDNA3.1(+)中,构建重组质粒pcDNA3.1(+)-GS-amastin。a...
陈建平杨斌斌徐佳楠陈达丽陈宪孙柯常凯朱达峰赖彩虹龚雨
关键词:黑热病杜氏利什曼原虫间接ELISA
文献传递
杜氏利什曼原虫无鞭毛体蛋白N端胞外区基因(ast1)的克隆及表达被引量:1
2009年
构建杜氏利什曼原虫无鞭毛体蛋白N端胞外区基因(ast1)的原核表达重组质粒pET32a(+)-ast1,并在大肠杆菌BL21中进行表达。从杜氏利什曼原虫基因组DNA中扩增无鞭毛体蛋白基因并用SOSUI和Tmpred方法预测其跨膜区结构;根据跨膜区预测的结果,扩增基因ast1并将其连接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中,重组质粒命名为pET32a(+)-ast1,并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进行表达。SDS-PAGE和免疫印迹分析表明,在约27kDa处获得重组目的蛋白rAST1的表达,显示成功构建杜氏利什曼原虫原核表达重组质粒pET32a(+)-ast1,并在大肠杆菌BL21中获得有效表达。
陈宪陈建平徐佳楠王昕路睿芦殿香胡孝素
关键词:杜氏利什曼原虫
MgO对钒钛废渣陶瓷性能的影响
2016年
利用工业废料钒钛渣为原料制备日用陶瓷,在原料球磨时间10 min,烧结温度1 100℃等较佳工艺条件下,研究Mg O添加剂对陶瓷的烧失率、线收缩、吸水率、气孔率、断裂模数等的影响。采用XRD、SEM研究样品的晶相组成和显微结构。试验结果表明:添加0.6%Mg O能显著提高钒钛废渣陶瓷的断裂模数,降低吸水率和气孔率;陶瓷主晶相为石英、钙长石、镁铬尖晶石等。添加Mg O可提高钒钛废渣的用量,实现废弃资源再利用。
陈杰徐佳楠周阳张萍杨为中
关键词:陶瓷MGO线收缩断裂模数
杜氏利什曼原虫rAST1蛋白的制备及用于黑热病诊断的初步研究
方法 以杜氏利什曼原虫L.d.GS 的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PCR扩增获得amastni基因扩增产物.将amastin 基因定向克隆到pcDNA3.1(+) 中,构建重组质粒pcDNA3.1(+)-GS-amastin...
陈建平龚雨杨斌斌徐佳楠陈达丽陈宪孙柯常凯朱达峰赖彩虹
关键词:黑热病杜氏利什曼原虫基因基因间接ELISA
我国黑热病流行现状
利什曼病又称黑热病,广泛流行于62 个国家,约2 亿人受到本病的威胁,每年估计新增病例约50 万人.黑热病曾广泛分布于我国长江以北16 个省、市、自治区,自1950 年代经大规模的有效防治,多数地区已基本消灭了黑热病,近...
陈建平龚雨杨斌斌徐佳楠陈达丽陈宪孙柯常凯朱达峰赖彩虹
关键词:黑热病
引入CpG基序的嗜肺军团菌lvgA基因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及其在NIH3T3细胞中的表达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构建了引入CpG基序的lvgA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pclvgA/CpG,并在NIH3T3细胞中表达。方法采用PCR方法将特定CpG基序作为核酸佐剂构建于嗜肺军团菌lvgA基因侧翼,定向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myc-his(+),构建重组质粒pclvgA/CpG,体外阳离子脂质体转染法转染NIH3T3细胞。结果通过测序证实真核表达质粒pclvgA/CpG中lvgA/CpG克隆片段长为657bp,推测lvgA基因编码蛋白大小约为27.7Ku,lvgA基因及两侧翼原设计CpG基序完整扩出,测序序列与设计序列完全符合。用免疫荧光检测重组质粒在NIH3T3细胞中瞬时表达。结论本实验成功构建了嗜肺军团菌pclvgA/CpG真核表达质粒,并在NIH3T3细胞检测到其瞬时表达信号。
景彩霞杨加周刘明杰徐佳楠关望许颖陈建平
关键词:嗜肺军团菌CPG基序NIH3T3细胞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