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病毒
  • 2篇毒性
  • 2篇新生儿
  • 2篇心肌
  • 2篇心肌炎
  • 2篇柯萨奇
  • 2篇柯萨奇病毒
  • 2篇肌炎
  • 2篇病毒性
  • 2篇病毒性心肌炎
  • 2篇病原学
  • 2篇病原学检测
  • 1篇血清
  • 1篇血清学
  • 1篇孕妇
  • 1篇孕妇血
  • 1篇孕妇血清
  • 1篇人类疱疹病毒
  • 1篇疱疹
  • 1篇细胞

机构

  • 5篇北京医科大学...
  • 3篇北京医科大学
  • 1篇北京海淀妇幼...

作者

  • 6篇彭大成
  • 2篇叶鸿瑁
  • 2篇肖俊
  • 2篇王雪梅
  • 1篇高子芬
  • 1篇罗风珍
  • 1篇吕平
  • 1篇何小玲
  • 1篇宫恩聪
  • 1篇孙永莲
  • 1篇罗凤珍
  • 1篇鲍惠玲
  • 1篇陈刚
  • 1篇尹益民
  • 1篇尹智明
  • 1篇郭秀芝
  • 1篇许锋
  • 1篇鲍慧玲
  • 1篇萧俊

传媒

  • 1篇中国优生优育...
  • 1篇中华儿科杂志
  • 1篇上海免疫学杂...
  • 1篇医疗设备信息
  • 1篇北京医科大学...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年份

  • 1篇1996
  • 4篇1995
  • 1篇199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新生儿柯萨奇B_3病毒性心肌炎及其病原学检测被引量:5
1995年
1992年北京市某医院发生一次新生儿柯萨奇B3病毒感染流行,发病35例,合并病毒性心肌炎8例,2例死亡,尸解病理诊断为急性弥漫性非化脓性心肌炎。为明确病原学诊断,用ELISA测患儿血中柯萨奇B病毒抗体IgM;用PCR测患儿血及心肌组织中的肠道病毒(包括柯萨奇病毒)RNA;用大便及咽拭子分泌物进行病毒分离,证实此次流行的病原为柯萨奇病毒B3。认为ELISA、PCR方法快速、敏感、特异强,可推广应用。
叶鸿瑁王雪梅何小玲尹智明彭大成宫恩聪柯碧波肖俊
关键词:新生儿病毒性心肌炎病原学
第6型人类疱疹病毒(HHV-6)母婴感染血清学的初步研究
1995年
本文报告对北京市海淀区城市孕妇20例及其新生儿进行HHV-6 感染的血清学研究。用 IFA法分别检测孕妇血清及脐血的 IgG和 IgM抗体。孕妇血清 IgG抗体的阳性率为 65%,lgM为55%,婴儿脐血lgG抗体为60%,IgM为5%,提出HHV-6能经胎盘使胚胎感染。
陈刚肖俊彭大成
关键词:HHV-6IGG抗体母婴感染人类疱疹病毒孕妇血清血清学
空气热循环式快速基因扩增仪
1995年
空气热循环式快速基因扩增仪北京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医学工程处许锋,乔昕,寥家儒儿科遗传室彭大成1985年美国Cetus首创了多聚酶链反应(PoIymerase ChainReaction)方法。它是一种采用体外扩增从微量生物材料中快速获得大量DNA片断的...
许锋乔昕寥家儒彭大成
PWM诱导的胎儿胸腺细胞钙动员被引量:2
1995年
本文用钙离子荧光探针Fluo-3和PE-CD3双标记的方法,通过流式细胞计测定PWM对CD3表达量不同的胎儿胸腺细胞内游离钙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PWM能迅速诱导胸腺细胞并且主要是CD3+细胞钙动员,70min后胞内钙基本降至基线水平;H7、CPZ和EGTA均能抑制PWM诱导的钙动员。
孙永莲马树俊尹益民宗淑珍吕平彭大成
关键词:PWMT细胞
小儿肠道病毒心肌炎病原学诊断的临床研究
1996年
自1992~1994年我们进行了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肠道病毒病原学诊断的临床研究,主要做了以下两方面的工作: 1.小儿肠道病毒心肌炎病原学检测及其变化规律的研究病毒性心肌炎是小儿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近年来发病有上升的趋势。肠道病毒是引起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最常见病因。
叶鸿瑁罗风珍王雪梅鲍惠玲彭大成宫恩丛柯碧波萧俊
关键词:病原学诊断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病原学检测核酸杂交病毒分离柯萨奇病毒
新生儿柯萨奇病毒B_3感染的一次暴发流行被引量:23
1994年
1992年10月北京某妇产医院发生一次新生儿柯萨奇病毒B_3感染流行。全月发病35例,占同期新生儿的12.2%。10月中旬为流行高峰,传播途径以生后感染可能性大,临床表现以上呼吸道感染、心肌损害为主。死亡2例,尸检证实为急性弥漫性非化脓性心肌炎。部分病例经病毒分离和聚合酶链反应试验确定病原体为柯萨奇病毒B_3。
鲍慧玲罗凤珍彭大成高子芬宫思聪萧俊郭秀芝
关键词:新生儿柯萨奇病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