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鹏

作品数:49 被引量:126H指数:8
供职机构: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科研院所社会公益研究专项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培养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期刊文章
  • 1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2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3篇毒性
  • 11篇急性毒性
  • 10篇细胞
  • 6篇安全性评价
  • 5篇细胞毒
  • 5篇细胞毒性
  • 4篇蛋白
  • 4篇毒理
  • 4篇毒理学
  • 4篇毒性实验
  • 4篇秀丽隐杆线虫
  • 4篇中毒
  • 4篇急性经口毒性
  • 4篇肺炎
  • 4篇
  • 3篇动物
  • 3篇毒性实验研究
  • 3篇毒性研究
  • 3篇血清
  • 3篇氧疗

机构

  • 47篇北京市疾病预...
  • 15篇首都医科大学
  • 6篇北京市预防医...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北京中研同仁...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北京积水潭医...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北京市朝阳区...
  • 1篇北京蛋白质组...

作者

  • 49篇张鹏
  • 24篇李国君
  • 19篇敬海明
  • 18篇高珊
  • 18篇刘建中
  • 16篇郑珊
  • 15篇宁钧宇
  • 13篇马玲
  • 11篇杨庆
  • 10篇杜宏举
  • 9篇聂燕敏
  • 8篇李煜
  • 8篇卢庆生
  • 7篇齐丽娟
  • 6篇赵超英
  • 6篇谭壮生
  • 5篇李红
  • 5篇冯颖
  • 5篇蔡丽
  • 4篇仝国辉

传媒

  • 20篇毒理学杂志
  • 4篇中国卫生检验...
  • 3篇中华劳动卫生...
  • 2篇中国公共卫生
  • 2篇中国毒理学会...
  • 1篇疾病监测
  • 1篇中国生物制品...
  • 1篇环境与健康杂...
  • 1篇中国职业医学
  • 1篇中国比较医学...
  • 1篇首都公共卫生
  • 1篇中国毒理学会...
  • 1篇中国环境诱变...
  • 1篇中国环境诱变...
  • 1篇2014线粒...

年份

  • 5篇2023
  • 1篇2022
  • 5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4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5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2
  • 5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5
  • 1篇2001
4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3种模式对工业废水进行急性毒性判别的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应用啮齿类动物、细胞、线虫3种实验模型同步进行毒性研究,摸索危险废液毒性初筛方法及判定标准的新模式。方法对18件工业废水进行毒性评估,以急性毒性评价为基点,同步进行动物急性经口毒性、经皮毒性、经呼吸道毒性试验;线虫毒性试验(24h LC50);细胞毒性试验(24hLC50)。结果18件样品小鼠急性经口LD50〉5000mg/kg,小鼠急性吸入LC50〉10mg/L,大鼠急性经皮 LD50〉2000mg/kg;18件样品的线虫半数致死浓度(24hLC50)为253.1~869.6mg/ml;18件样品的中性红细胞毒性半数致死浓度(24hLC50)为19.87~75.93mg/ml,结论动物试验结果表明18件样品不属于危险废液;4件样品215mg/ml、14件样品464mg/ml提示对线虫有毒性作用;本研究为建立危险废液快速、廉价、实用的多模式毒性评估体系提供了初步的科学依据;为应对公共卫生事件中不明危险废液的快速预筛检和判别提供了有潜在价值的评估技术。
高珊敬海明张鹏李煜谭壮生齐丽娟曾迎新李国君马玲
关键词:动物急性毒性
锰毒性不同病程动物模型的建立与评价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采用氯化锰染毒建立锰毒性不同病程的动物模型并对其进行评价。方法 120只雄性SD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染锰30 d组、染锰90 d组与染锰90 d后再恢复30 d组及其相应的对照组,染锰组按6 mg(Mn)/kg·BW每日腹腔注射氯化锰溶液,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各组试验结束后进行体重、脏体比、食物利用率、血液学指标、血清生化指标、血清Mn、Fe、Mg等离子、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活性的测定与分析以及肝脏、肾脏与睾丸等的病理组织学观察与分析。结果各染毒组大鼠的体重以及食物利用率与其相应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染毒组血清中Mn含量及Mn/Fe比值与相应对照组比较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HE染色进行病理形态学观察,发现各染毒组与其相应对照组比较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肝细胞核变性坏死以及睾丸曲细精管部分管腔内精子数减少,初级精母细胞空胞样变性等,且随染锰时间延长有加重的趋势,但脱离锰暴露后(90 d染毒+30 d恢复)病变有恢复迹象;酪氨酸羟化酶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发现各时间点染毒组与其相应对照组比较,脑组织中TH-阳性的多巴胺能神经元数量均减少,并且随着染锰时间的延长减少程度加重,脱离锰暴露后(90 d染毒+30 d恢复)损伤不可恢复。结论根据以上各指标综合判断,本次研究所建立的锰毒性不同病程的动物模型是成功的,为今后锰毒性机制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动物模型基础。
张鹏敬海明刘建中刘君丽董一文赵超英蔡丽郑珊杜宏举聂燕敏李红张思玉陈春霞马玲李国君
关键词:毒性动物模型
肺炎球菌调理吞噬杀菌实验方法建立与应用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建立肺炎球菌多重调理吞噬杀菌实验,并在此基础上评价肺炎球菌疫苗免疫后效果。方法参照美国阿拉巴马大学多重调理吞噬杀菌实验方法(MOPA),构建7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血清型的肺炎球菌的工作菌种库和HL-60细胞库,测定工作菌种库抗生素耐药性及稀释度,HL-60分化5~6 d后的表面标志表达量及活性,同时测定标准血清007SP和参考血清09CS的调理杀菌值;在方法建立的基础上,对疫苗免前免后获得的6对血清样本的功能性抗体进行检测。结果工作菌种稀释度均> 300倍;HL-60分化5~6 d的表面标志表达量CD11b> 80%,CD35> 70%,CD71 <15%,活细胞比例> 70%,凋亡细胞比例<21%;补体的非特异杀伤均<30%。标准血清007SP和参考血清09CS的调理杀菌值稳定在质控范围内;疫苗接种后,血清样本的杀菌曲线为S型曲线,并且调理杀菌值保持在较高水平。结论成功建立MOPA实验方法,为肺炎球菌疫苗免疫后的效果评价提供了方法依据。
王建白霜周珊珊赵伟赵伟吴疆张鹏郑群
关键词:肺炎球菌HL-60细胞
水苏糖干粉对大鼠的亚慢性毒性试验被引量:3
2011年
水苏糖(Stachyose)是功能性低聚糖家族的一个新成员,自然界中多存在于豆科植物中。它是天然存在的四糖[1],由果糖—葡萄糖—半乳糖—半乳糖构成,分子式C24H42O31,分子量666.59。与该糖结构相类似的有比水苏糖少1个半乳糖基的棉子糖(三糖)和多1个半乳糖基的毛蕊花糖(五糖),均为低聚半乳糖。
王红梅张鹏赵超英郑珊
关键词:水苏糖亚慢性毒性安全性评价
药食同源物质蜂蜜急性毒性和致突变性研究
2023年
目的 通过体内、体外及模式生物等方法,初步研究蜂蜜的急性毒性和潜在的致突变性。方法 采用小鼠霍恩氏法、CCK-8(细胞计数试剂)法和秀丽隐杆线虫3种模式,对蜂蜜进行急性毒性研究。通过组合实验(哺乳动物红细胞微核试验、体外哺乳类细胞TK基因突变试验和细菌回复突变试验)研究蜂蜜的致突变性。结果 蜂蜜小鼠急性经口毒性半数致死剂量LD_(50)及95%可信区间为雌性小鼠LD_(50)92.6 g/kg·bw(63.6~135.0 g/kg·bw);雄性小鼠LD_(50)92.6 g/kg·bw(57.0~150.0 g/kg·bw);蜂蜜人肾上皮细胞系293(HEK293)细胞急性毒性半数致死浓度LC50为464.2 g/L;秀丽隐杆线虫急性半数致死浓度LC50为176.9 g/L。7.5、15.0和30.0 g/kg·bw蜂蜜剂量组的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22,χ^(2)=0.00,χ^(2)=0.39,χ^(2)=0.18,χ^(2)=0.00,χ^(2)=0.00,P>0.05);1.25、2.50和5.00 mg/ml蜂蜜处理小鼠淋巴瘤细胞(L5178Y)总突变频率(T-MF值)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未见明显增加,增加倍数均在1倍以内;在加与不加S9混合液的条件下,8、40、200、1 000和5 000μg/皿5个浓度组的5种菌株(TA97a、TA98、TA100、TA102和TA1535)的回复突变菌落数与自发回复突变菌落数相近,致变比(MR值)均小于2。结论 依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蜂蜜急性毒性分级判定为实际无毒;哺乳动物红细胞微核试验、体外哺乳类细胞TK基因突变试验和细菌回复突变试验均为阴性;应用体外细胞及秀丽隐杆线虫,初步得到急性毒性参考值;在本实验条件下,药食同源物质蜂蜜未见明显的急性毒性及致突变性。
聂燕敏张维李子南谭壮生张文静齐丽娟郑珊张鹏魏洪鑫郝丽丽高珊
关键词:药食同源蜂蜜急性毒性致突变性
高效氯氰菊酯乳油的急性毒性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研究高效氯氰菊酯的急性经口、经皮毒性和对皮肤、眼的刺激性。方法按GB 15670—1995《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方法》对高效氯氰菊酯进行急性经口、经皮毒性试验,家兔急性皮肤刺激试验和家兔眼刺激试验。结果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大鼠急性经口毒性属低毒级,急性经皮毒性属微毒级,对家兔皮肤有轻刺激性,对家兔眼根据冲洗情况可产生轻度、中度或重度刺激性。结论该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经口毒性相对较低,对皮肤和眼刺激性较大,使用过程中应注意防护。
杜宏举刘建中张鹏马玲
关键词:高效氯氰菊酯毒性刺激性
CP中锰毒性差异蛋白的鉴定验证及PHB1在锰致细胞周期阻滞效应中的调控作用
目的 慢性锰中毒的脑实质损伤不可逆,早期诊治尚难实现.脑室中的脉络丛(choroid plexus,CP)构成血-脑脊液屏障,是锰(Manganese,Mn)神经毒性作用的中间环节,其上皮细胞受损后在锰中毒发病过程中起关...
敬海明董一文刘君丽刘羽马玲赵超英郑珊张鹏刘建中李煜尤育洲冯颖高文晖杨帆魏开华李国君
危险废液急性毒性快速筛查评估体系的研究
本研究除了用传统的动物实验进行毒性评价外,把细胞毒性评价、线虫毒性评价方法作为危险废液毒性筛检的必要补充。它为建立危险废液快速、廉价、实用的多模式毒性评估体系提供科学依据。同时,本研究为应对公共卫生事件中不明危险废液的快...
高珊李国君马玲敬海明谭壮生李煜张鹏齐丽娟
关键词:急性毒性秀丽隐杆线虫细胞毒性
高铁酸钾对大鼠的慢性毒性试验
目的:观察高铁酸钾对大鼠的慢性毒性。&lt;br&gt;  方法:用96只wistar大白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雌雄各12只)设20、100、500mg/kgBW为低、中、高三个剂量组和阴性对照组.每日经口灌胃染毒,连续...
童英刘建中郑珊张鹏蔡丽高珊赵超英
关键词:高铁酸钾慢性毒性动物实验
苯丙(a)蒽的毒性危害识别及展望
健康风险评估的一个重要过程是危害识别,而危害识别的重要手段,即毒理学数据资料的收集与整合,是通过进行毒理学数据的系统综述来实现的。本摘要即以对苯丙(a)蒽(Benz(a)anthracene,BaA)的健康风险评估为目的...
敬海明何立伟高珊张鹏郑珊宁钧宇娄云李国君
文献传递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