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颖慧
- 作品数:9 被引量:32H指数:3
-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雷公藤多苷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对IgA肾病伴肾功能减退患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9
- 2014年
- 目的:观察雷公藤多苷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较单用激素治疗IgA肾病伴肾功能减退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56例经肾活检证实且伴肾功能轻中度减退(肾小球率过滤50~80 ml/min)的IgA肾病患者分成两组。雷公藤组应用雷公藤多苷联合小剂量激素治疗,激素组为常规激素治疗,观察治疗0、3、6、9和12个月的蛋白尿、肾功能等临床指标变化,并评价不良反应。结果:激素组治疗9个月时24 h尿蛋白定量较治疗前开始减少(P<0.05),雷公藤组治疗6个月时开始减少(P<0.05)。12个月时,激素组由治疗前(2.12±0.81)g降至(0.99±0.59)g,P<0.01;雷公藤组由(2.21±0.75)g降至(0.43±0.18)g,P <0.01。治疗9、12个月时,雷公藤组24 h尿蛋白定量较激素组降低显著(P<0.05)。与治疗前比较,激素组治疗6个月时,肾功能开始下降,表现为Scr升高(P<0.01),内生肌酐清除率(Ccr)下降(P<0.01)。雷公藤组9个月时开始下降,Scr升高(P <0.01),Ccr下降(P<0.01)。两组间治疗后3、6、9个月疗效比较,Scr以及Ccr的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2个月时,雷公藤组肾功能优于激素组(P<0.05)。治疗期间激素组3例(10%)出现柯兴貌、面部痤疮,雷公藤组1例出现白细胞轻度减少。结论:雷公藤多苷联合小剂量激素能有效减少伴肾功能减退IgA肾病的蛋白尿,且一定程度上延缓肾功能进展,耐受性好。长期疗效仍需继续随访。
- 张颖慧石红光陈舟张波赵学智
- 关键词:IGA肾病肾功能减退雷公藤多苷糖皮质激素
- 醛固酮抑制肾小球系膜细胞的自噬激活加速其在氧化应激状态下的凋亡
- 2015年
- 目的探讨醛固酮对肾小球系膜细胞自噬激活的影响。方法通过3种经典的自噬活性检测方法检测醛固酮对体外培养的系膜细胞自噬的影响:(1)蛋白质印迹法检测不同浓度的醛固酮干预肾小球系膜细胞系(HMCL)后自噬相关的蛋白标记物LC3、SQSTM1/P62的表达水平变化;(2)向系膜细胞系转入GFP-LC3的真核表达质粒,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醛固酮干预下系膜细胞荧光自噬点数量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3)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醛固酮干预下系膜细胞自噬泡数量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通过光镜下形态学观察及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剪切体的表达情况,分析醛固酮干预下系膜细胞在过氧化氢刺激后凋亡水平的变化。结果 3种方法均证实高生理剂量醛固酮可以抑制系膜细胞自噬激活:(1)10-7 mol/L醛固酮干预12h后自噬标记蛋白LC3Ⅰ向LC3Ⅱ转化减少约40%;(2)10-7 mol/L醛固酮干预12h能够降低饥饿及雷帕霉素诱导的系膜细胞自噬点数量,降低的比率分别为60%和47%;(3)醛固酮干预后可减少饥饿和雷帕霉素诱导的系膜细胞自噬泡的增加。10-7 mol/L醛固酮干预系膜细胞12h后接受过氧化氢2.5×10-6 mol/L刺激较对照组细胞凋亡的比率明显增加(P<0.05)。结论高生理浓度的醛固酮能够抑制系膜细胞的基础自噬激活并促进系膜细胞在氧化应激条件下的凋亡。
- 石红光刘海燕张颖慧张波董立巍梅长林赵学智
- 关键词:醛固酮自噬肾小球系膜细胞氧化性应激
- 雷公藤多苷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对IgA肾病伴肾功能减退患者的疗效观察
- 目的 观察雷公藤多苷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较单用激素治疗IgA 肾病伴肾功能减退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56 例经肾活检证实且伴肾功能轻中度减退(肾小球率过滤50-80 ml/min)的IgA 肾病患者分...
- 张颖慧石红光陈舟张波赵学智
- 成纤维生长因子23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的表达
- 2014年
- 目的观察成纤维生长因子(FGF)23对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中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2表达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10、25、100ng/mL的FGF23(分别为FGF23 10组、FGF23 25组、FGF23 100组)刺激NRK-52E细胞24h,再以100ng/mL的FGF23分6、12、24h3个时间点刺激NRK-52E细胞。采用免疫印迹法和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别检测ACE2mRNA、蛋白的表达。分别采用50、100、200ng/mL的FGF2(分别为FGF23 50组、FGF23 100组、FGF23 200组)刺激NRK-52E细胞6和24h,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NRK-52E细胞上清液中血管紧张素(Ang)Ⅱ表达量。采用免疫荧光法观察ACE2在细胞中的定位和表达强度。使用FGF受体(FGFR)抑制剂PD173074抑制FGFR1。结果 FGF23100组的ACE2mRNA和蛋白表达量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值均<0.05)。随着FGF23刺激时间的延长,ACE2mRNA、蛋白表达量逐渐减少,在24h时均显著低于0h时(P值均<0.05)。24h时,FGF23 200组的AngⅡ水平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空白对照组中ACE2荧光强度最强,100ng/mL FGF23刺激24h时的ACE2荧光强度最弱。25nmol/mL的PD173074与100ng/mL的FGF23共刺激、25nmol/mL的PD173074刺激NRK-52E细胞24h时的ACE2蛋白表达量与空白对照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然而100ng/mL的FGF23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结论高浓度的FGF23可以作用于FGFR1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中ACE2的表达。慢性肾衰竭中高FGF23可能通过抑制ACE2发挥潜在的肾脏毒性作用。
- 薛澄周晨辰付莉莉张颖慧顾向晨王武涛孙丽君刘亚伟梅长林戴兵
- 关键词: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慢性肾衰竭
-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囊肾病中JAK2-STAT3通路对补体因子B表达的调控作用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探讨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囊肾病(ADPKD)中JAK2.STAT3通路对补体因子B(CFB)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收集ADPKD患者肾脏切除术后的肾组织标本,以肾癌根治术患者肾脏切除标本的正常肾脏组织为对照;收集雄性Han:SPRD(Cv/+)大鼠(ADPKD模型)和野生型Han2SPRD(+/+)大鼠4周、8周、16周时的肾组织标本;原代培养16周Han:SPRD(Cy/+)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分别给予JAK2抑制剂WPl066及STAT3抑制剂乙胺嘧啶作用24h,Western印迹法分别检测Cy/+大鼠、野生型大鼠、ADPKD患者及对照肾组织及各组。肾小管上皮细胞中p-JAK2、JAK2、p-STAT3、STAT3、CFB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DPKD患者肾组织中p-JAK2、p-STAT3、STAT3、CFB蛋白表达量增加,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野生型大鼠相比,Cy/+大鼠肾组织中p-JAK2、JAK2、p-STAT3、STAT3、CFB蛋白表达量增加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细胞实验发现,WP1066抑制Cy/+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p-JAK2、p-STAT3、CFB蛋白的表达(均P〈0.05),且抑制程度与WP1066剂量相关;乙胺嘧啶抑制Cy+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p-STAT3、CFB蛋白的表达(均P〈0.05)。结论ADPKD中JAK2-STAT3通路的异常激活可以促进CFB的表达,并且CFB的蛋白水平与ADPKD的病程相关,其可能参与了ADPKD囊泡的发生和发展。
- 薛澄吴明付莉莉张颖慧王武涛顾向晨高翔梅长林
- 关键词:多囊肾常染色体显性JANUS激酶2STAT3转录因子
- V2受体抑制剂: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的新选择
- 2014年
- 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autosomal dominant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ADPKD)是最常见的遗传性肾病(发病率1:1000),特征表现为双侧肾脏多发囊肿。超过50%的 ADP-KD 患者呈现缓慢进展至终末期肾病(ESRD),ESRD 通常发生在60岁以后。ADPKD 患者患 ESRD 的风险显著高于正常人群,占需要肾脏替代治疗患者总数的4%-10%,因此,早期对 ADPKD 患者肾脏囊泡生长进行干预对预防 ESRD 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周晨辰张颖慧薛澄
- 关键词: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受体抑制剂ADPKDESRD遗传性肾病多发囊肿
- 成人特发性膜性肾病的预后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0
- 2014年
- 目的:以2年内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 GFR)下降30%作为终末期肾脏病(ESRD)替代终点分析影响特发性膜性肾病(IMN)预后的因素。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2009年1月~2012年7月我院临床病理诊断为IMN且随访时间达到24个月的患者的病历资料,以e GFR下降30%或发生ESRD作为观察终点,以达到观察终点和未达到终点为标准分为两组,用卡方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预后影响因素。结果:总计139例患者入选,活检时年龄18岁~78岁,其中男84例(60.1%),53例(38.1%)患者达到观察终点,卡方检验显示,年龄〉59岁、肾小管间质损害面积〉25%、血尿素氮(BUN)〉5.3 mmol/L、分期〉2期、蛋白尿不缓解及血清白蛋白(Alb)〈25 g/L使终点事件发生的风险显著增加(P〈0.05)。但两组患者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只有年龄〉59岁、肾小管间质损害面积〉25%及血清Alb〈25 g/L终点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分别使IMN患者发生终点事件风险分别上升3.471倍、6.724倍和3.195倍。结论: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高龄、血清Alb浓度低和肾小管间质损害重是IMN患者发生ESRD的独立危险因素。
- 张波程明杨明韩帅张颖慧石红光赵学智梅长林
- 关键词:特发性膜性肾病预后肾小球滤过率
- 成纤维生长因子23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的表达
- 薛澄戴兵周晨辰付莉莉张颖慧顾向晨王武涛孙丽君刘亚伟梅长林
- 成纤维生长因子23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表达
- 目的 成纤维生长因子23(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23,FGF23)是主要由成骨细胞分泌的,通过与肾脏FGF 受体(FGFR)和共受体蛋白klotho 结合调控钙磷代谢的激素.慢性肾脏病(CKD...
- 薛澄周晨辰付莉莉张颖慧顾向晨王武涛孙丽君刘亚伟梅长林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