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经纬

作品数:48 被引量:106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药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专利
  • 18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0篇细胞
  • 19篇药物
  • 10篇药代
  • 9篇药代动力学
  • 8篇细胞模型
  • 7篇肿瘤
  • 7篇转运体
  • 6篇皂苷
  • 6篇体外
  • 6篇人参
  • 6篇人参皂苷
  • 6篇耐药
  • 5篇代谢
  • 5篇代谢酶
  • 5篇用药
  • 4篇亚细胞
  • 4篇人参皂苷RH...
  • 4篇化疗
  • 3篇毒性
  • 3篇多药

机构

  • 48篇中国药科大学
  • 3篇皖南医学院弋...
  • 1篇南京大学医学...
  • 1篇江苏省中医院
  • 1篇和记黄埔医药...
  • 1篇皖南医学院第...
  • 1篇江西医学高等...

作者

  • 48篇王广基
  • 48篇张经纬
  • 39篇周芳
  • 12篇吴晓兰
  • 9篇孙建国
  • 8篇刘嘉莉
  • 6篇贾元威
  • 5篇查伟斌
  • 4篇郝刚
  • 4篇阿基业
  • 4篇孙渊
  • 4篇王瑶瑶
  • 3篇梁艳
  • 3篇郝海平
  • 3篇郑媛婷
  • 3篇康安
  • 3篇罗丹
  • 3篇査伟斌
  • 3篇鲁萌
  • 2篇刘林生

传媒

  • 12篇中国临床药理...
  • 2篇中国药科大学...
  • 2篇药物评价研究
  • 1篇药学进展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第十届全国药...
  • 1篇第八次全国药...

年份

  • 2篇2023
  • 4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5篇2018
  • 6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5篇2014
  • 3篇2013
  • 7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6
4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细胞药代动力学的中西药相互作用研究新思路与新方法被引量:2
2021年
中西药联用已成为国内外临床治疗的普遍现象,但相关评判尚缺乏完备的科学数据支撑。传统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局限于血浆药物浓度,无法阐明药物在靶部位的代谢处置过程,由此造成血浆药动-药效不相关的局限性。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着眼于定量分析药物经血液进入靶组织/靶细胞/亚细胞器的药代动力学过程,将药代动力学研究从“宏观”的血浆深入到“微观”的细胞层面。主要总结了基于细胞药代动力学的中西药相互作用研究新思路和新方法,为中西药联用增效减毒的机制研究和临床联合用药的应用提供依据。
刘丹晨周芳张经纬王广基
关键词:中西药联用药物代谢酶转运体
组合药物金属有机杂化纳米组装体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类组合药物金属有机杂化纳米组装体及其应用,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所述杂化纳米组装体由组合药物与金属离子通过离子相互作用形成;所述组合药物为抗病毒药物与抗炎保肝药物的组合,或者化疗药物与化疗增敏剂的组合;所述...
莫然张经纬王广基董鹤洪晓丹
疾病状态下的药物代谢处置变化及其机制研究被引量:9
2019年
疾病状态下药物代谢酶和药物转运体的异常调控会引起药物动力学过程的改变,进而影响药物疗效,甚至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代谢酶/转运体异常调控的机制主要涉及炎症相关的信号通路/核受体、表观遗传修饰和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等。系统回顾并总结了几类主要常见疾病状态下的药物代谢酶/转运体的调控变化及相关机制,同时介绍了生理药动学模型在指导疾病患者临床合理用药方面的应用,以期为基于疾病状态下药物代谢酶/转运体的安全有效的个体化用药提供借鉴和思路。
张晓芳周芳王广基张经纬
关键词:疾病合理用药
一种基于三维细胞模型的药物穿透动力学模型的构建及其在药物评价中的应用
本发明创新性地建立了一种基于三维细胞模型的药物穿透动力学评价方法:(1)建立三维球体细胞模型及“穿透动力学”数学模型,半定量化描述抗肿瘤药物在球体细胞内的穿透行为及各层细胞内的累积过程,并拟合得到相应的动力学参数(2)基...
王广基张经纬刘嘉莉周芳言方容赵小艾
文献传递
细胞药代动力学新理论技术体系的创建及其在新药研发和临床用药中的应用
王广基周芳张经纬郝海平阿基业孙建国郝琨梁艳彭英甄乐
药代动力学研究贯穿于新药发现、临床前研究、临床研究的整个过程,在创新药物研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经典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建立在药物被动扩散理论基础上,通过测定血浆药物表观浓度来线性表征组织和靶点浓度的变化过程,忽视了药物在靶细...
关键词:
关键词:临床用药
影响左氧氟沙星胞内抗菌活性的靶细胞PK/PD研究
目的从靶细胞PK/PD的角度阐明左氧氟沙星胞内抗菌活性的影响因素,并探讨人参皂苷20(S)-Rh2增敏左氧氟沙星胞内抗菌活性的可能机制。方法建立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侵染的巨噬细胞模型,比较左氧氟沙星胞内外抗菌活性的差...
周芳王瑶瑶张经纬吴晓兰查伟斌王广基
关键词:左氧氟沙星溶酶体
20(R)-人参皂苷Rh2的大鼠肠吸收动力学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建立准确可靠的测定大鼠血浆中20(R)-人参皂苷Rh2的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方法,研究20(R)-Rh2在大鼠不同肠段中的吸收动力学。方法:分离、结扎SD大鼠的不同肠段(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制成在体肠袢模型,将20(R)-Rh2按剂量9 mg/kg注入肠袢,于不同时间点眼内眦取血,用LC/MS法测定给药后的血浆中药物浓度,计算吸收动力学参数。结果:本文所建立的大鼠血浆中20(R)-Rh2的LC/MS法线性范围为5~1000 ng/mL(R2=0.9973),日内日间精密度在15%之内,准确度在85%~115%之间。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结肠肠袢给药后的AUC0-6 h分别为(207±88)、(301±49)、(157±93)和(172±68)ng.mL-1.h,吸收速率常数Ka分别为(3.9±0.4)、(1.6±0.4)、(1.9±0.8)和(1.1±0.9)/h,达峰时间tmax分别为(0.44±0.13)、(1.75±0.50)、(1.13±0.63)和(2.00±1.41)h,达峰浓度分别为(82±17)、(110±11)、(36±8)和(43±7)ng/mL。结论:20(R)-Rh2肠道吸收困难,十二指肠和空肠是它吸收的主要部位。推测膜通透性差和肠道外排转运体是影响Rh2吸收的因素。
顾轶王广基张经纬艾华吕华谢海棠贾元威孙建国
关键词:药代动力学肠袢液质联用
人参皂苷Rh2吸收机制研究
目的:通过体外和体内实验研究人参皂苷Rh2及其20 位的两种立体对映体的吸收机制,探索Rh2吸收较差的原因。方法:研究了Rh220位的两种立体对映体在Caco-2 细胞不同孵育条件下的摄取和代谢情况。利用Caco-2 细...
顾轶王广基吴晓兰孙建国谢海棠郑媛婷贾元威张经纬
关键词:CACO-2细胞外排泵
文献传递
一种炎性肠病状态下药物敏感性的新检测指标及其在药物治疗方案设计中的应用
一种炎性肠病状态下药物敏感性的新检测指标及其在药物治疗方案设计中的应用。本发明涉及药物代谢动力学、药理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多个领域,创新性地揭示了炎性肠病的天然耐药现象并阐明了相关机制。本发明公开了炎性肠病小鼠体...
王广基张经纬刘嘉莉周芳陈倩莹
文献传递
人参皂苷Rh2在制备防治炎症性肠病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人参皂苷Rh2在制备防治炎症性肠病药物中的应用。在本发明中,所述人参皂苷Rh2通过调节肠道微生物平衡,增加肠道中有益微生物的含量,降低肠道中有害微生物的含量,而且不会出现肠道菌群紊乱,从而降低结肠中炎症因子T...
张经纬金孝亮王广基周芳程琛康安
文献传递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