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福忠

作品数:19 被引量:134H指数:7
供职机构: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基金资助项目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术后
  • 5篇辨证
  • 4篇乳腺
  • 4篇切除
  • 4篇中药
  • 3篇增生
  • 3篇乳腺增生
  • 3篇乳腺增生病
  • 3篇手术
  • 3篇受体
  • 3篇脾切除
  • 3篇中西医
  • 3篇中西医结合
  • 3篇中医
  • 3篇胃癌
  • 3篇西医
  • 3篇疗效
  • 2篇豆状核
  • 2篇豆状核变性
  • 2篇药理

机构

  • 19篇安徽中医学院...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安徽中医学院
  • 1篇安徽省宣城市...

作者

  • 19篇张福忠
  • 12篇于庆生
  • 12篇侯勇
  • 11篇汪晓明
  • 11篇易维真
  • 4篇帅剑锋
  • 4篇王炜
  • 4篇沈瑜
  • 3篇王汉明
  • 2篇程孝平
  • 2篇张琦
  • 2篇潘晋方
  • 2篇宋翠琴
  • 2篇王景祥
  • 2篇陈子义
  • 2篇李项
  • 2篇喻宗繁
  • 2篇徐英纳
  • 2篇高建英
  • 2篇李华钢

传媒

  • 6篇中医药临床杂...
  • 5篇安徽中医学院...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安徽医学
  • 1篇肝胆胰外科杂...
  • 1篇甘肃中医
  • 1篇中国中医急症
  • 1篇安徽医药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年份

  • 2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4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2
  • 1篇1999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胃癌术后早期小肠内滴注中药改善细胞免疫功能和肠黏膜通透性临床研究被引量:38
2006年
目的:观察健脾通里中药对胃癌患者术后早期免疫功能的影响和对肠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60例将要手术的胃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研究组给予术后早期(术后1 d)小肠内滴注健脾通里中药;对照组术后早期(术后1 d)小肠内滴注9.0 g/L氯化钠注射液。疗程均为7 d。手术前后分别观察:①细胞免疫功能:血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12(IL-12)和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②肠黏膜通透性:尿乳果糖和甘露醇比值(L/M)和血内毒素水平(ET)。结果:①术后7 d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IL-2显著升高,sIL-2R显著降低(P<0.05);研究组自身术后7 d与术前1 d比较,IL-2、sIL-2R、IL-12水平均有显著改善(P<0.05);对照组术后7 d上述指标虽然也有所恢复,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研究组术后5 dL/M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自身术后5 d与术前1 d比较,L/M比值无明显升高(P>0.05);而对照组自身术后5 d与术前1 d比较,L/M比值明显升高(P<0.01)。③术后3d研究组血ET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研究组术后3 d与自身术前1 d比较,ET无显著升高(P>0.05);而对照组术后3 d与术前1 d比较,ET显著升高(P<0.01)。结论:胃癌术后早期采用健脾通里中药治疗能够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并有助于改善肠黏膜通透性、保护肠黏膜屏障。
于庆生侯勇张福忠易维真汪晓明陈子义
关键词:胃癌手术疗法芪黄煎剂免疫功能肠黏膜通透性
两种换药方法治疗糖尿病皮肤化脓性感染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治疗糖尿病皮肤化脓性感染的有效方法。方法将96例糖尿病皮肤化脓性感染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采用辨证后用药泡洗和分步蚕食清创法的基础上,对照组用庆大霉素、山莨菪碱、普通胰岛素、生理盐水浸湿无菌纱布外敷;观察组用糖尿病疮疡1号和糖尿病疮疡2号。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87%,观察组有效率为98%,且观察组的见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中药换药治疗糖尿病皮肤化脓性感染伤口效果较好。
程孝平高建英宋翠琴李项张福忠王桂芳李林
关键词:湿性愈合伤口换药
脾亢脾切除术后虚热证辨证治疗的疗效观察
2004年
目的 :观察脾亢脾切除术后虚热证辨证治疗的疗效。方法 :以益气养阴补血中药治疗 35例脾亢脾切除术后虚热证患者为试验组 ,与 4 1例术后常规处理的对照组比较 ;观察治疗前及治疗 1周后证候积分值变化、术后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术后留院时间。结果 :试验组治疗后证候积分下降值为 (8.2 3± 7.5 8) ,对照组为 (14 .5 6± 8.2 7) ,2组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 (P <0 .0 0 1) ;试验组治愈率为 2 5 .7% ,显效率为 6 5 .7% ,对照组分别为 4 .9%、2 6 .3% ,2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或 0 .0 1) ;试验组术后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术后留院时间分别为 (7.71± 3.0 6 )d和 (11.2 0± 2 .2 2 )d,对照组分别为 (10 .85± 3.15 )d和 (13.39± 2 .39)d ,2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结论 :益气养阴补血中药对脾亢脾切除术后虚热证的治疗有较好疗效。
侯勇于庆生张福忠王炜沈瑜汪晓明易维真喻宗繁潘晋芳王汉明王景祥帅剑锋
关键词:脾亢脾切除术后虚热证证候益气养阴
消核冲剂对乳腺增生病大鼠治疗作用的观察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中药消核冲剂对乳腺小叶增生大鼠乳腺组织及性激素等的影响。方法:采用苯甲酸雌二醇联合黄体酮肌注30d造模,分空白对照组、病理模型组、消核冲剂组和三苯氧胺组,治疗30d,结束后测定各组大鼠乳头直径变化,血清雌激素、孕激素、雌激素/孕激素及催乳素、一氧化氮等指标,并观察大鼠第2、第3对乳房组织病理切片变化,采用免疫组化SP法观测第2、第3对乳腺中ER、PR表达情况。结果:经中药消核冲剂治疗后大鼠乳头直径、乳腺缩小(P<0.01);血清雌激素水平显著降低(P<0.05);能降低大鼠血清孕激素(P<0.05),催乳素含量明显降低(P<0.01);光镜下乳腺小叶数目、小叶腺泡数明显减少,腔内分泌物减少。结论:消核冲剂对雌激素引起大鼠乳腺增生病有较好的疗效。
徐英纳易维真张福忠
关键词:乳腺增生病性激素雌孕激素受体一氧化氮
肠内营养添加中药对胃癌术后早期免疫功能和肠黏膜通透性影响
本文对肠内营养添加中药对胃癌术后早期免疫功能和肠黏膜通透性影响进行了研究.文章介绍了相关资料和中药施治方法,并对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于庆生张福忠侯勇易维真汪晓明
关键词:胃癌手术免疫功能中药药理
文献传递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疗效。方法SAP患者41例随机分为中药组与对照组,均予西医治疗,中药组加服中药;对两组排气(便)情况、中转手术、治疗后并发症、住院时间、死亡数进行分析。结果中药组的各种并发症(大出血、胰腺假性囊肿、消化道瘘、胰腺脓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经治疗后在排气(便)时间、中转手术例数、住院时间等方面差异显著。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SAP效果良好。
汪晓明侯勇于庆生张福忠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中西医结合辨证施治
疏肝利胆汤对急性胆道感染的治疗作用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胆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33例采用抗生素为主治疗,治疗组35例应用疏肝利胆,通里攻下中药联合抗生素治疗。7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在缓解症状体征方面优于对照组(P<0.01或0.05);2组在抗生素应用时间、住院时间、肝脏功能恢复时间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胆道感染可迅速缓解症状、体征,减少抗生素应用,加速肝脏功能的恢复,缩短住院时间。中药在治疗急性胆道感染中有较好的作用。
汪晓明张福忠于庆生王炜侯勇易维真
关键词:急性胆道感染疏肝利胆汤中西医结合
乳腺癌中医证型与临床分期及分子标志物关系被引量:21
2009年
目的:探讨乳腺癌中医证型与临床分期及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和癌蛋白C-erbB-2关系。方法:选择经病理证实、有完整资料的乳腺癌病例95例,辨证分为肝郁痰凝、冲任失调、正虚毒炽3种中医证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各证型的临床分期及其分子标志物ER、PR、C-erbB-2表达进行分析。结果:95例中,肝郁痰凝型为71例,占74.74%,冲任失调型为9例,占9.47%,正虚毒炽型为15例,占15.79%。Ⅰ期、Ⅱ期乳腺癌中以肝郁痰凝型居多,而Ⅲ期、Ⅳ期中正虚毒炽型所占比例高于肝郁痰凝型和冲任失调型。肝郁痰凝型ER阳性率与正虚毒炽型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74);肝郁痰凝型ER阳性率与冲任失调型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22)。各证型PR、C-erbB-2阳性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乳腺癌早期多为肝郁痰凝型,后期以正虚毒炽型为主。肝郁痰凝型ER表达水平高于冲任失调型,而PR、C-erbB-2的表达与中医证型无明显相关性。
易维真汪晓明张福忠李华刚马卉
关键词:乳腺癌辨证分型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C-ERBB-2
芙蓉膏外敷治疗深部脓肿临床研究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观察芙蓉膏外敷治疗深部脓肿的临床疗效及其毒性和不良反应。方法:将191例深部脓肿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116例)和对照组(75例)。研究组给予病灶处芙蓉膏外敷,每日更换1次,疗程1周。对照组给予病灶处金黄散外敷,用法和疗程均同芙蓉膏。1周后,记录两组患者局部疼痛缓解、发热消退、血象恢复、肿块消散情况;分别评价两组总体疗效和单病种疗效;同时观察两组局部、全身毒性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发热消退率、血象复常率比较,差别无显著性;但研究组疼痛缓解率、肿块消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单病种阑尾周围脓肿、肌肉脓肿和术后腹部脓肿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两组局部、全身毒性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芙蓉膏外敷治疗深部脓肿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无明显局部、全身毒性和不良反应发生。
于庆生王炜侯勇沈瑜汪晓明易维真潘晋方王汉明帅剑锋李华钢张琦张福忠
关键词:外科感染深部脓肿芙蓉膏
脾切除治疗小儿肝豆状核变性合并脾功能亢进的疗效分析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探讨脾切除治疗小儿肝豆状核变性合并脾功能亢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30例小儿肝豆状核变性合并脾功能亢进而行脾切除的临床资料,对手术前后血细胞和免疫球蛋白的变化进行比较。结果全部患者术后白细胞及血小板恢复至正常,手术前后免疫球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脾切除是小儿肝豆状核变性合并脾功能亢进的主要治疗措施,它能保证患儿继续驱铜治疗。只要充分地进行围手术期处理,脾切除是有效的、可行的、安全的。
汪晓明张福忠于庆生侯勇沈瑜易维真
关键词:肝豆状核变性脾功能亢进脾切除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