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昕
- 作品数:21 被引量:138H指数:7
- 供职机构: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质检总局科技计划项目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利用分子马达技术检测霍乱弧菌被引量:6
- 2012年
- 利用载色体chromatophore上的F0F1-ATPase分子马达生物传感器,建立了应用在食品检测中的快速检测方法。首先在ATP合酶的ε亚基上连接ε亚基抗体-生物素-链霉亲和素-生物素-ompW探针,将待测霍乱弧菌和阴性对照分别与此生物传感器结合,比较其催化ATP合成30 min后的ATP产生量,进而对霍乱弧菌的DNA进行检测。ATP合成的量可以通过环境H+的量进行测定,H+的量通过F-DHPE所体现的荧光强度大小标定。结果表明,Chro ompW的浓度在0.078 mg/mL,单核增生李斯特菌DNA浓度在40 ng/mL为最适检测条件。通过与实际检测样品的传统检测方法及PCR检测方法对照,具有良好的检测符合性。
- 张捷向丽萍汪琦张惠媛张昕王宇顾德周王佩荣温铮陈广全乐加昌
- 关键词:霍乱弧菌
- 基于分子马达生物传感器技术的副溶血性弧菌分子分型方法的初步研究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建立基于分子马达技术的简便快速的分子分型方法,对携带和非携带毒力基因的副溶血性弧菌进行快速分类。【方法】以F0F1-ATPase为核心构建分子马达,以副溶血性弧菌毒力基因tdh、trh和种特异性基因tlh、toxR为靶基因设计4个探针。通过生物素-亲和素系统将探针与分子马达连接构建F0F1-ATPase分子马达生物传感器,对10株副溶血性弧菌分离株进行分类,并与PCR-电泳-凝胶成像结果进行比较;同时对生物传感器的检测灵敏度和特异性进行研究。【结果】10株试验菌株中10株tdh阳性,0株trh阳性,而10株菌都携带tlh和toxR,与PCR-电泳-凝胶成像结果一致;分子马达生物传感器的最低检测限为1 pg/反应体系,且能够对副溶血性弧菌特异性识别,PCR-电泳-凝胶成像方法的最低检测限为10 pg/PCR反应体系。【结论】建立了基于分子马达的分子分型方法,能够对副溶血性弧菌的致病性进行快速诊断,检测灵敏度比PCR-电泳-凝胶成像方法高了10倍,而且特异性非常高。该方法简便、快速、省时、省力,适用于地方疾控部门和口岸检疫部门的基层实验室开展副溶血性弧菌监测和流行病学溯源工作。
- 张捷李兆杰王煜张惠媛陆琳王静刘岩顾德周汪琦张昕王佩荣乐加昌陈广全
- 关键词:副溶血性弧菌分子马达分子分型毒力基因
- 进口三文鱼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污染检测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对2003~2006年由北京口岸挪威进口的三文鱼进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污染情况监控,并对分离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进行血清分型。方法采用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颁布的检测方法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进行分离和血清分型。结果挪威三文鱼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检出率为1.2%~6.3%。在2003~2006年呈下降趋势;血清分型结果显示,分离自三文鱼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血清型主要是1/2a、1/2b和4b型,分别占分离菌株的85%,6%和6%。结论首次对分离自挪威三文鱼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进行血清分型,所分离的菌株中97%是引起人类李斯特菌病的菌株。
- 曾静魏海燕张西萌陈广全饶红张惠媛汪琦张昕
- 关键词:三文鱼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血清型
- 利用F_0F_1-ATPase分子马达生物传感器检测食品中的副溶血性弧菌被引量:2
- 2012年
- 利用载色体上的F0F1-ATPase分子马达生物传感器对副溶血性弧菌检测快速检测。在ATP合酶的ε亚基上连接ε亚基抗体-生物素-链霉亲和素-生物素-toxR探针,将待测副溶血性弧菌标准菌株和阴性对照分别与生物传感器结合后,比较其催化ATP合成30min后的ATP产生量,可以对副溶血性弧菌的DNA进行检测。ATP合成的多寡可以通过环境中H+的量进行测量,而H+的多寡通过F-DHPE所体现的荧光强度大小来获得。结果表明,chro toxR的质量浓度在0.156mg/mL,副溶血性弧菌DNA质量浓度在40ng/mL时为最适检出条件。通过与实际检测样品的传统检测方法及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方法对照,具有良好的符合性。
- 张捷顾德周张惠媛刘岩汪琦张昕王佩荣陶雨风范斐陈广全乐加昌
- 关键词:生物传感器副溶血性弧菌
- 食源性致病病毒基因芯片方法检测被引量:13
- 2008年
- 目的将基因芯片技术用于食源性致病病毒诺如病毒、轮状病毒、甲肝病毒、星状病毒和脊髓灰质炎病毒的检测,达到同时检测2种以上病毒的需求。方法采用基因芯片方法检测贝类食品中引起人类腹泻的5种食源性致病病毒。结果所研制的检测5种病毒的基因芯片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在5种病毒之间无交叉反应;其灵敏度与荧光PCR方法基本一致;芯片在4℃条件下,保存7.5个月,性能稳定。结论建立了检测5种食源性病毒的基因芯片方法,同时该方法也可用于医疗检验目的。为基因芯片在微生物检测领域的应用提供基础依据。
- 陈广全曾静张惠媛魏海燕臧庆伟汪琦饶红张昕张西萌
- 关键词:基因芯片荧光PCR
- 食品中动物源性成分种类识别技术研究
- 汪琦张昕张惠媛张捷付溥博张西萌陈广全廖万金曾静魏海燕
- 该项目在国际上首次使用限制性酶切末端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T-RFLP),采用先进的具有高分辨率的荧光标记和毛细管电泳技术,根据动物线粒体基因组中保守序列的酶切位点变异,利用荧光标记的酶切片段末端长度多态性建立了常见的13...
- 关键词:
- 关键词:动物源性食品安全
- 食品中诺沃克样病毒和甲肝病毒检测方法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05年
- 陈广全饶红傅浦博冯骞汪琦张昕
- 关键词:病毒检测甲肝病毒病毒性疾病食品食源性
- 检测致病性李斯特氏菌的培养基被引量:7
- 2008年
- 要检出单核增生李斯特氏菌,前增菌和分离是非常重要的步骤。本文概述了李斯特氏菌选择性增菌肉汤和选择性显色培养基的种类和设计原理,对它们的应用效果进行了讨论。
- 张昕汪琦张惠媛陈广全
- 关键词:培养基
- 利用12S rRNA基因的限制性酶切末端片段长度多态性鉴定动物种类被引量:9
- 2010年
- 目的:建立一种精确可靠的鉴定常见的10种动物(猪、狗、牛、山羊、绵羊、马、鸡、鼠、三文鱼和鹿)的方法。方法:利用12SrRNA基因的限制性酶切末端片段长度多态性(terminal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T-RFLP)鉴别动物种类。将线粒体12S rRNA基因通过引物的5'端用FAM荧光标记,从基因组DNA中扩增450bp的目的片段。引物对1(下游引物FAM标记,上游引物不标记)扩增的PCR产物用限制性内切酶AluⅠ酶切。引物对2(上游引物FAM标记,下游引物不标记)扩增的PCR产物用限制性内切酶Tru9Ⅰ酶切。得到的酶切产物分别在遗传分析仪ABI3100上进行毛细管电泳,片段大小用Peak Scanner 1.0软件分析。结果:根据AluⅠ酶切图谱能够区分鸡、马、猪和三文鱼,而鹿和牛、山羊和绵羊、鼠和狗因酶切图谱相同无法分开。根据Tru9Ⅰ酶切图谱,能够进一步将鹿和牛、山羊和绵羊、鼠和狗分开。同一种动物不同个体的酶切图谱完全相同,结果具有可重复性。没有出现物种内多态的现象。大多数情况下,实际得到的末端片段长度与理论值非常接近,只存在2~5bp的差异。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结果精确,适用于鉴定动物种类。
- 汪琦张昕赵大贺马海萍陈广全张惠媛
- 关键词:RRNA
- 生物传感器在食源性致病菌检测中的应用被引量:13
- 2011年
- 目前传统的检测食源性致病菌的方法主要依赖培养基对存活的细胞进行选择分离和传代,虽然这种方法很有效,但其检测周期长、程序复杂等缺点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检测的要求。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特别是免疫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的不断发展,人们已经建立了不少快速、简便、特异、敏感、低耗的检测技术。本文对应用生物传感器对食源性致病菌检测方法的发展及其前景进行了综述。
- 张捷陈广全乐加昌张惠媛顾德周唐茂芝王佩荣汪琦张昕
- 关键词:生物传感器食源性致病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