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彦南

作品数:13 被引量:96H指数:7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南京农业大学SRT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 4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主题

  • 6篇贝母
  • 5篇浙贝
  • 5篇浙贝母
  • 5篇胁迫
  • 3篇栽培
  • 3篇光合特性
  • 2篇盐胁迫
  • 2篇银花
  • 2篇栽培品
  • 2篇栽培品种
  • 2篇生理生化
  • 2篇水飞蓟
  • 2篇萌发
  • 2篇金银花
  • 2篇高温
  • 2篇高温胁迫
  • 1篇单因素
  • 1篇单因素试验
  • 1篇序列对
  • 1篇液相色谱

机构

  • 11篇南京农业大学
  • 3篇南通农业职业...
  • 2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浙江中医药大...
  • 1篇无锡市中医医...

作者

  • 13篇张彦南
  • 10篇王康才
  • 8篇张晓倩
  • 6篇崔志伟
  • 5篇王乾
  • 3篇陆兵
  • 2篇吴雯雯
  • 1篇迟宗良
  • 1篇宋桂萍
  • 1篇王雅男
  • 1篇秦昆明
  • 1篇李同根
  • 1篇龚伟
  • 1篇柳佳
  • 1篇罗春红
  • 1篇陈丹妮
  • 1篇陈国宝
  • 1篇王卿
  • 1篇郑艳萍

传媒

  • 2篇中国中药杂志
  • 2篇江苏农业科学
  • 2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中成药
  • 1篇中草药
  • 1篇安徽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现代中药
  • 1篇中医临床研究

年份

  • 2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5篇2013
  • 2篇2012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水飞蓟萌发期和苗期对盐胁迫的生长生理响应被引量:6
2013年
为了探讨水飞蓟萌发期和苗期对盐胁迫的响应,比较不同水飞蓟类型耐盐性的强弱,以黑色果皮(SD)和白色果皮(HW)2个类型水飞蓟为材料,用不同浓度NaCl(0、0.1%、0.3%、0.5%、0.7%、0.9%)溶液处理种子和幼苗,观察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和芽苗和幼苗生长及其生理生化特征。结果表明:(1)NaCl胁迫下,水飞蓟种子发芽率、发芽势下降,芽苗生长表现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HW为≥0.5%,SD为≥0.3%)抑制,且盐分对子叶长、胚轴长和鲜重影响较大,对干重无显著影响。(2)盐胁迫下水飞蓟幼苗叶片中MDA含量升高,光合色素(Chl a、Chl b、Car)含量下降,幼苗生长表现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HW为≥0.9%,SD为≥0.7%)抑制;植株体内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及保护酶(SOD、POD、CAT)活性先升高后降低,脯氨酸含量则持续增加,其中保护酶活性在0.7%NaCl处理下较对照显著下降,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在0.9%NaCl处理下较对照显著下降。研究发现,在水飞蓟种子萌发期,盐分主要通过改变种子吸涨能力来影响芽苗生长;在苗期,水飞蓟幼苗主要通过提高渗透物质含量和保护酶活性来缓解盐分造成的伤害;水飞蓟萌发期和苗期耐盐性有所差别,萌发期耐盐能力明显低于苗期,2个类型水飞蓟耐盐性强弱表现为白色果皮类型>黑色果皮类型。
张晓倩王康才张彦南王乾崔志伟
关键词:水飞蓟盐胁迫萌发期苗期生理生化特征
高温胁迫下2,4-表油菜素内酯对浙贝母花期耐热性及光合特性的影响被引量:5
2014年
在盆栽条件下,以狭叶浙贝母(Fritillaria thunbergii Miq.)为材料,研究了浙贝母花期高温胁迫条件下表油菜素内酯(EBR)对浙贝母耐热性和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0.10、0.50 mg/L EBR能明显提高叶片中可溶性蛋白含量、SOD、POD和CAT活性,降低MDA含量,增强其抗氧化能力,缓解高温胁迫导致的膜质过氧化伤害;同时,EBR提高了叶片叶绿素含量、Pn、Gs和Tr,从而提高了高温胁迫下浙贝母植株的光合作用;然而EBR并不能提高其Pro及可溶性糖含量,对叶片中类胡萝卜素及胞间CO2浓度(Ci)影响差异不大。结果表明,EBR通过提高高温胁迫下浙贝母叶片可溶性蛋白及叶绿素含量、抗氧化酶活性,来降低体内活性氧水平,维持较高的光合速率,以0.50 mg/L EBR效果最好。
陆兵张彦南王康才张晓倩吴雯雯
关键词:高温胁迫耐热性光合特性
浙贝母种质遗传多样性及钾对其生理和活性成分含量影响研究
浙贝母(Fritillaria thunbergii Miq.)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历次版本均有收录的重要品种,位于著名的“浙八味”之首,具有清热散结,化痰止咳等功能。在对浙贝母主产地栽培品种和生产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的...
张彦南
关键词:浙贝母生理指标光合特性钾元素
不同浙贝母栽培品种贝母素甲累积规律研究被引量:8
2015年
研究以狭叶种、宽叶种、多籽种及小三子4个浙贝母栽培品种为供试材料,采用HPLC-ELSD测定并比较了不同浙贝母栽培品种及其不同大小鳞茎和部位中贝母素甲的含量。结果表明,4个浙贝母栽培品种间及不同大小鳞茎和部位间贝母素甲含量差异显著。浙贝母小鳞茎中贝母素甲含量明显高于大鳞茎;芯芽中贝母素甲含量明显高于鳞片;小三子浙贝母鳞茎贝母素甲含量最高,但单株贝母素甲产量以多籽种浙贝母最高。
张彦南王康才张晓倩崔志伟王乾
关键词:浙贝母栽培品种HPLC-ELSD
浙贝母主产地栽培品种与生产现状调查研究被引量:21
2012年
目的:了解浙贝母主产地栽培品种与生产现状。方法:查阅和整理文献,并对浙江宁波、江苏南通等浙贝母产地进行实地调查。结果:两省产地均存在品种退化现象、栽培技术不配套等问题,并且许多产地存在品种混杂现象。结论:建立浙贝母种苗繁殖基地,加强浙贝母育种工作,改进浙贝母栽培及加工技术势在必行。
张彦南陆兵王康才张晓倩
关键词:浙贝母栽培品种
浙贝母主要栽培品种类型花粉形态及染色体核型研究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了解浙贝母主要栽培品种类型花粉形态及染色体核型的差异。方法:应用扫描电镜对3个浙贝母栽培品种的花粉形态进行了观察和比较,并采用常规压片技术分析了其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和核型。结果:3个浙贝母栽培品种中狭叶浙贝的花粉粒呈卵圆形,宽叶和多籽浙贝的花粉粒呈椭圆形,三者在网脊宽度及网眼大小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3个浙贝母栽培品种的核型公式分别为:狭叶浙贝2n=2x=3m+1sm+8st(2SAT)+12t(4SAT)、宽叶浙贝2n=2x=2m+2sm+10st(2SAT)+10t(2SAT)、多籽浙贝2n=2x=24=2m+2sm+5st(2SAT)+15t(4SAT),核型类型均为"3B"型,狭叶和多籽浙贝的同源染色体存在杂合现象。结论:浙贝母种内的遗传多样性水平丰富,高的遗传多样性能够增强浙贝母的适应性,为浙贝母新品种选育奠定基础。
张彦南陆兵王康才张晓倩吴雯雯
关键词:浙贝母花粉形态核型分析
市售复方板蓝根颗粒质量对比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建立11种市售复方板蓝根颗粒的薄层色谱和HPLC指纹图谱,并对产品的质量进行初步评价。方法:选择薄层色谱的斑点数、颜色及HPLC指纹图谱出峰数、峰面积为指标,对市场上流通的11家公司的复方板蓝根颗粒进行比较分析,考察各产品中活性成分的种类与含量。结果:江苏海昇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复方板蓝根颗粒所含活性成分种类多、含量高,质量明显优于其他公司。结论:建立的薄层色谱和HPLC指纹图谱方法稳定、可靠,可用于复方板蓝根颗粒药品的质量评价。
王卿张彦南郑艳萍秦昆明迟宗良陈丹妮
关键词:复方板蓝根颗粒薄层色谱高效液相色谱法
盐胁迫对黄蜀葵生长及金丝桃苷含量的影响被引量:3
2013年
通过种子萌发试验和盆栽试验,探讨了盐胁迫对黄蜀葵种子发芽、生长发育、植株体内离子分布以及金丝桃苷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对黄蜀葵种子萌发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随着盐浓度的增加,其发芽率呈下降趋势;低浓度NaCl胁迫有利于黄蜀葵生长,其中,0.3%的NaCl处理下生长发育较好;盐处理后,黄蜀葵根中Na+和K+含量显著高于茎与叶,Ca2+含量、K+/Na+和Ca2+/Na+值显著低于茎与叶;随NaCl浓度提高,根中Na+含量逐渐增加,各个器官中Ca2+和K+含量均呈上升趋势。盐胁迫对黄蜀葵花冠中金丝桃苷含量影响显著,当NaCl浓度为0.3%时,金丝桃苷含量达到最高,但当NaCl浓度为0.7%时,金丝桃苷含量急剧下降。认为黄蜀葵为耐盐植物,适度的盐胁迫可以提高黄蜀葵花冠中金丝桃苷的含量。
张晓倩王康才王雅男张彦南王乾崔志伟
关键词:盐胁迫离子分布金丝桃苷
青霉素对金银花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
2015年
以金银花品种巨花一号为材料,研究喷施青霉素对金银花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青霉素浓度升高,叶片中抗氧化酶活性逐渐升高,高浓度(800 mg/L)处理会抑制POD活性;低浓度(400 mg/L)处理可显著提高实际光化学效率(ФPSⅡ)、电子传递速率(ETR)、光化学猝灭系数(qP),增幅分别为196.6%、29.1%、97.5%。当青霉素浓度为600 mg/L时,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分别比对照高8.6%、58.8%;净光合速率(Pn)、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蒸腾速率(Tr)分别升高52.9%、32.1%、27.9%。青霉素浓度为800 mg/L时,气孔导读(Gs)提高162.9%,但对ФPSⅡ、ETR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并降低叶绿素的含量。说明适宜浓度的青霉素可显著改善金银花的光合生理特性,对金银花生产实践起参考作用。
崔志伟王康才王乾张晓倩张彦南
关键词:青霉素金银花光合特性气体交换参数荧光参数
清补平衡膏提取工艺的优化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优化清补平衡膏的提取工艺。方法 HPLC法测定没食子酸、5-羟甲基糠醛、芍药苷含有量,并以其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正交试验优选提取工艺。结果最佳条件为加8倍量水,浸泡时间1 h,煎煮2次,每次90 min,没食子酸、5-羟甲基糠醛和芍药苷含有量分别为212.4、7 340.52、247.59μg/m L。结论该方法合理可行,可为清补平衡膏的生产及其质量标准的建立提供依据。
陈国宝宋桂萍龚伟柳佳张彦南
关键词:没食子酸5-羟甲基糠醛芍药苷HPLC单因素试验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