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佳峰

作品数:65 被引量:335H指数:10
供职机构: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8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1篇病毒
  • 35篇艾滋病
  • 21篇艾滋病病毒
  • 17篇分子
  • 16篇HIV
  • 15篇耐药
  • 14篇HIV-1
  • 12篇免疫缺陷
  • 10篇缺陷病
  • 10篇免疫缺陷病
  • 10篇免疫缺陷病毒
  • 9篇人类免疫
  • 9篇人类免疫缺陷
  • 9篇人类免疫缺陷...
  • 9篇流行病
  • 9篇流行病学
  • 9篇HIV/AI...
  • 7篇毒株
  • 6篇性行为
  • 6篇抗病毒

机构

  • 65篇浙江省疾病预...
  • 7篇中国疾病预防...
  • 5篇嘉兴市疾病预...
  • 5篇义乌市疾病预...
  • 3篇宁波市疾病预...
  • 3篇湖州市疾病预...
  • 3篇丽水市疾病预...
  • 3篇衢州市疾病预...
  • 3篇温州医科大学
  • 2篇杭州市疾病预...
  • 2篇舟山市疾病预...
  • 2篇台州市疾病预...
  • 1篇北京市疾病预...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云南省疾病预...
  • 1篇海盐县疾病预...
  • 1篇杭州市西湖区...
  • 1篇温州市疾病预...
  • 1篇江山市疾病预...
  • 1篇松阳县疾病预...

作者

  • 65篇张佳峰
  • 32篇潘晓红
  • 30篇郭志宏
  • 26篇丁晓贝
  • 22篇杨介者
  • 19篇夏燕
  • 18篇范钦
  • 16篇徐云
  • 11篇张文君
  • 9篇蒋均
  • 9篇陈琳
  • 8篇何林
  • 7篇黄晶晶
  • 7篇郑锦雷
  • 6篇邢辉
  • 5篇葛锐
  • 5篇姚亚萍
  • 3篇吕磊
  • 3篇张姝
  • 3篇马瞧勤

传媒

  • 13篇中国卫生检验...
  • 13篇中国艾滋病性...
  • 12篇中华流行病学...
  • 5篇中华预防医学...
  • 4篇疾病监测
  • 3篇中华微生物学...
  • 2篇中华传染病杂...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国际病毒学杂...
  • 1篇国际流行病学...
  • 1篇中华临床感染...
  • 1篇预防医学

年份

  • 2篇2023
  • 3篇2022
  • 10篇2021
  • 8篇2020
  • 6篇2019
  • 3篇2018
  • 5篇2017
  • 3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 4篇2012
  • 3篇2011
  • 6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6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16年浙江省艾滋病检测确证实验室质量管理结果分析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促进艾滋病确证实验室提高质量管理水平,确保检测工作质量。方法组织并指导全省确证实验室参加上级实验室组织的艾滋病能力验证和室间质评活动,促进检测技术能力提高;开展现场技术督导,及时发现问题,提供针对性建议进行整改;定期对确证实验室确证阳性样本抽检,监督确证检测质量;开展确证实验室职能考核,促进管理水平提高。结果 2016年11家确证实验室参加全省艾滋病实验室室间质评和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参比实验室组织的艾滋病病毒(HIV)血清学能力验证,8家实验室参加了CD4+T淋巴细胞检测能力验证,3家实验室参加了HIV-1病毒载量检测能力验证,均获得较好成绩;对11家确证实验室现场技术督导,在人员、设施,实验室质量控制,原始记录检验报告和设备、样品、资料等管理方面均符合国家相关要求;对11家确证实验室确证阳性留样样本进行抽检,全年4次抽检293例,定性符合率100.0%,条带符合率95.9%,不符合条带主要为p17、p55;9家确证实验室职能考核获得优秀,2家获得良好。结论浙江省艾滋病检测确证实验室具备较强的艾滋病检测技术能力,实验室质量体系运转良好,能够提供有效的艾滋病检测服务。
郭志宏张佳峰夏燕张文君丁晓贝
宁波市2009年HIV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研究宁波市2009年新发现HIV-1感染者中流行HIV毒株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宁波市2009年上半年42名被确认为HIV-1型阳性病例的EDTA抗凝全血样品,用XL型库尔特流式细胞仪检测CD4+T淋巴细胞绝对数,并提取血浆中病毒RNA,用套式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扩增蛋白酶和逆转录酶区的pol基因,进行序列测定,通过美国斯坦福大学HIV国际耐药数据库(Stanford HIV Drug Resistance Database)分析,得到毒株的亚型分布和耐药情况。结果:成功获得36例病例的pol序列,确定3份样品为B亚型,4份样品为C亚型,16份样品为01_AE流行重组型,9份样品为07_BC流行重组型和4份样品为08_BC流行重组型。HIV毒株对蛋白酶抑制剂分别存在8例潜在耐药,1例低度耐药和2例中度耐药,对核苷类抑制剂和非核苷类抑制剂均敏感。该42例HIV-1阳性病例的CD4+T淋巴细胞绝对数最低114个/μl,最高805个/μl,平均419个/μl。结论:宁波市新发现HIV-1感染人群中存在多种HIV-1亚型流行,部分感染者免疫状况低下需要抗病毒治疗,HIV-1耐药株处于低流行状态,应加强对该人群免疫状况和HIV-1毒株亚型及耐药情况的监测,及时调整防治策略。
张姝张佳峰高红焦素黎
关键词:HIV-1CD4+耐药
四种HIV抗体确证试剂盒用于HIV感染检测性能的比较研究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比较4种HIV抗体确证试剂盒的检测性能,为临床使用试剂提供参考。方法使用2种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 WB)试剂、2种重组/线性免疫印迹法(recombinant immunoblot assay/line immune assay,RIBA/LIA)试剂平行检测185份样本,采用McNermar检验分析试剂检测结果与HIV感染状态的一致性,以最常用MP公司的WB试剂检测结果为参照进行优势比(OR)计算。结果 4种试剂检测结果与HIV感染结果一致率为83.24%~92.43%,Kappa值为0.558~0.831。英旻泰公司的WB试剂检测57份HIV未感染样本的OR值为0.932(95%CI:0.446~1.946,P=0.851),RIBA试剂的OR值为2.348(95%CI:1.069~5.158,P=0.034),LIA试剂的OR值为23.064(95%CI:5.125~103.789,P<0.001);LIA试剂检测128份HIV感染样本的OR值为0.153(95%CI:0.034~0.700,P=0.016)。对95份HIV抗体筛查阳性样本检测,LIA试剂有反应的比例最低,与其他3种试剂有反应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其他3种试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出现非特异反应时条带数均≤4条,显色较浅的条带比例占52.1%(37/71),出现条带主要为gp160(81.3%)、p24(71.9%)和p17(28.1%)。结论两种WB试剂检测结果无显著性差异,RIBA/LIA试剂可减少不确定结果的产生,但LIA试剂对于弱反应性样本存在假阴性风险。
夏燕郭志宏罗明宇丁晓贝张佳峰
关键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义乌市2016年新报告病例的HIV-1毒株亚型和传播簇分析
目的:了解浙江省商贸代表地区(义乌)的HIV 亚型分布和传播簇特征,为HIV 流行趋势分析和疫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该地区2016 年新报告病例开展分子流行病学横断面研究,从168 例血浆中提取RNA,通过RT-PCR...
张佳峰姚佳明范钦陈婉君潘晓红丁晓贝杨介者傅涛
关键词:艾滋病病毒
浙江省主要地区抗病毒治疗病人HIV毒株耐药基因变异研究被引量:17
2010年
目的:调查分析浙江省主要地区(杭州、宁波和温州)的抗病毒治疗病人的耐药基因变异情况,以进一步指导抗病毒药物的选用。方法:选取三地区接受抗病毒治疗的274例患者,对病毒抑制失败(即病毒载量大于1000 IU/ml)的样本进行HIV蛋白酶(PR)全长和部分逆转录酶(RT)基因区进行RT-PCR和巢式PCR扩增并测序。使用斯坦福大学HIVdb程序在线分析耐药相关突变位点,并分析对各药物的敏感性。结果:病毒未抑制率为10.9%(30/274),最终获得29份序列用于耐药基因分析。发现蛋白酶抑制剂(PI)、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RTI)和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NRTI)最主要耐药突变类型分别为M46I、M184V和Y181C/V,三类药物的耐药率分别为0.4%(1/273),7.3%(20/273)和7.7%(21/273),总耐药率为7.7%(21/273)。21个个体发生耐药,其中4.8%(1/21)的个体对PI耐药,95.2%(20/21)对NRTI耐药,所有人均对NNRTI耐药,90.5%(19/21)的个体表现对NRTI和NNRTI的双重耐药。结论:整体而言,浙江省主要地区抗病毒治疗病人中HIV毒株耐药处于较低水平,但耐药突变呈多样化,耐药个体NRTI和NNRTI双重耐药突出,但对PI药物普遍敏感,应结合实际科学合理用药。
张佳峰郭志宏潘晓红杨介者姚亚萍陈琳郑锦雷邢辉
关键词:HIV抗病毒治疗
应用免疫学和病毒学指标辅助判断HIV-1新发感染的可行性分析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分析免疫学和病毒学指标作为预测1型艾滋病病毒(HIV-1)新发感染标志的可行性。方法对2017-2018年浙江省、北京市、云南省三个现场的HIV抗体初筛、确证阳性样本1382份,进行新发感染、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计数和病毒载量检测,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比较新发感染和既往感染两组样本之间各项指标的差异,分析可能作为预测HIV-1新发感染标志的因素。结果新发感染样本中蛋白印迹试验(WB)条带gp120、p55、p51、gp41、p31、p17的阳性检出率显著低于既往感染者(P<0.05),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55、gp41、p31条带缺失被判定为新发感染的可能性比较高,尤其是p31条带的缺失[比值比(OR)=6.640,95%可信区间(CI):4.271~10.321];S/CO值>10(OR=2.052,95%CI:1.138~3.700)被判定为新发感染的可能性是1
林倩茹张佳峰夏燕陈强卢红艳陈敏杨敏张辉马丽英金聪肖瑶
关键词:艾滋病病毒
浙江省男男性行为人群HIV-1新近感染者的毒株亚型和传播簇研究被引量:21
2015年
目的 了解浙江省MSM中的HIV-1新近感染者的毒株亚型组成和传播特征.方法 233例2011年新报告的MSM感染者经BED捕获酶免试验(BED-CEIA)检测为新近感染,其中107例纳入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收集血浆样本提取RNA核酸,用反转录/巢式PCR扩增HIV病毒的pol基因片段,测序后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 107例研究对象与当年MSM新近感染者在社会人口学特征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序列获得率为94.4%(101/107),CRF01 AE占比最高(62.4%),其次是CRF07 BC(31.7%),另有3例B亚型,1例CRF55_01B和2例独特重组型.毒株在系统进化树上主要分为CRF01 AE的簇1、簇2和CRF07_BC的簇3,杭州地区的毒株散播于各个进化分支.共发现10个传播簇,80%涉及≥2个的地市,90%与现住址为杭州的病例有关; 共发现有3个样本各存在一个监测性耐药突变,分别为M46I、T215S和G190A,传播性耐药率为2.97%.结论 浙江省MSM的HIV亚型呈现复杂性趋势,但传播性耐药处于低度流行水平;HIV的跨地区传播较为普遍,杭州在地域上可能发挥着核心传播作用,全省已形成混杂交织的复杂网络.
张佳峰杨介者潘晓红郭志宏丁晓贝徐云黄晶晶夏燕
关键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男男性行为人群
浙江省丽水市男男性行为人群HIV-1基因亚型和传播特征研究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了解浙江省丽水市男男性行为人群(MSM)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基因亚型和传播特征。方法收集丽水市2015-2018年新确证且未经抗病毒治疗MSM HIV-1感染样本,扩增pol基因并测序,构建系统进化树分析基因亚型及成簇特征,通过CPR 6.0在线软件分析耐药情况。结果 105例样本成功获得89例合格序列,优势亚型为CRF01AE(49.4%,44/89)和CRF07BC(37.1%,33/89),其他包括B和CRF5501B各3例,CRF08BC、CRF5901B和独特重组型(01AE/BC)各2例。发现8个传播簇,总成簇比例为21.3%(19/89),其中7个传播簇与现住址为丽水市莲都区的病例有关(87.5%,7/8)。发现3例样本存在1个监测性耐药突变,分别为M46I、V106A、K103N,传播性耐药率为3.4%(3/89)。结论丽水市7种MSM HIV-1亚型共存,呈现多元化趋势,莲都区发挥关键传播作用,应加强监测并重点对传播簇病例开展靶向干预。耐药传播率处于低流行水平。
叶灵王晓光张佳峰陈秀英范钦叶碧峰丛迎黄晓蒙
关键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男男性行为人群
浙江省273名抗病毒治疗患者HIV-1毒株耐药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11
2010年
目的了解浙江省抗病毒治疗患者HIV-1毒株耐药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杭州市、宁波市、温州市为研究现场,以2009年底仍在抗病毒治疗且年满18岁的AIDS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和血液采集。对病毒载量>1000 IU/ml的样本进行RT-PCR和巢式PCR扩增并测序,使用斯坦福大学HIVdb程序分析得到基因耐药结果。结果共273名研究对象纳入本研究分析。HIV-1毒株总耐药率为7.7%。职业为"其他"者、文化程度高者是预防耐药发生的保护性因素(OR=0.167、0.181),未婚或离异丧偶、治疗方案为D4T+DDI+NVP是耐药发生的危险性因素(OR=4.071、7.467)。结论浙江省抗病毒治疗患者耐药率处于低水平,但耐药突变多样化,应多关注文化程度低和无配偶者,尽早更改或停用D4T+DDI+NVP治疗方案,保持或提高服药依从性,可能有利于降低耐药毒株的发生。
陈琳潘晓红杨介者张佳峰郑锦雷徐云邢辉
关键词:HIV-1抗病毒治疗药物耐受性
1155例的HIV-1抗体阳性者免疫印迹带型分析及规律总结被引量:45
2010年
目的:通过对本实验室以免疫印迹法确证的HIV-1抗体阳性者WB带型进行分析,总结其内在规律,加深对实验现象的认识。方法:对本实验室自2006-2009年确证阳性者的WB带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WB带型以全带和次全带为主;gp160和gp120带出现率达100%,p24带出现率达99.91%(1154/1155),而p55带(52.90%,611/1155)和p17带(84.68%,978/1155)出现率较低,其余条带出现率均大于95%;抗pol基因编码的p66、p51和p31三种蛋白抗体检出率均非常高(大于95%),且三者一般会被同时检测到。结论:WB带型及各病毒蛋白抗体出现的内在规律与基因编码蛋白的中心法则和蛋白本身特性密切相关,掌握其规律有助于加强实验室质控,提示早期感染、追踪传染源和传播途经以及临床鉴别诊断等。
张佳峰郭志宏姚亚萍夏燕
关键词:HIV-1抗体
共7页<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