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宫春波

作品数:114 被引量:986H指数:16
供职机构:烟台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烟台市科学技术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国家社会公益研究专项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8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0篇轻工技术与工...
  • 35篇医药卫生
  • 7篇农业科学
  • 5篇文化科学
  • 3篇化学工程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生物学
  • 1篇理学

主题

  • 21篇食品
  • 18篇污染
  • 13篇市售
  • 9篇风险评估
  • 8篇食品安全
  • 7篇弹性蛋白
  • 7篇食源
  • 7篇食源性
  • 7篇发酵
  • 6篇弹性蛋白酶
  • 6篇微生物
  • 6篇污染状况
  • 5篇抑菌
  • 5篇膳食
  • 5篇食品污染
  • 5篇重金
  • 5篇重金属
  • 5篇污染状况调查
  • 5篇弧菌
  • 5篇副溶血弧菌

机构

  • 51篇烟台市疾病预...
  • 19篇西南农业大学
  • 16篇青岛农业大学
  • 13篇莱阳农学院
  • 2篇山东省疾病预...
  • 2篇沈阳农业大学
  • 2篇国家水产品质...
  • 1篇华南热带农业...
  • 1篇江南大学
  • 1篇上海理工大学
  • 1篇山东省科学院
  • 1篇山东中医药大...
  • 1篇四川农业大学
  • 1篇北京市农林科...
  • 1篇北京智云达科...
  • 1篇北京美正生物...

作者

  • 93篇宫春波
  • 44篇董峰光
  • 43篇王朝霞
  • 21篇孙月琳
  • 14篇贺稚非
  • 9篇李洪军
  • 8篇刘鹭
  • 8篇邢玉芳
  • 6篇陈宗道
  • 6篇董桂贤
  • 5篇于翠芳
  • 5篇谢丽源
  • 5篇孙兆鹏
  • 5篇谭海刚
  • 4篇尚永彪
  • 4篇夏杨毅
  • 4篇伍海燕
  • 4篇程敏
  • 4篇刘泽静
  • 3篇张永翠

传媒

  • 8篇食品安全质量...
  • 6篇职业与健康
  • 6篇中国食品卫生...
  • 5篇青岛农业大学...
  • 4篇肉类工业
  • 3篇中国卫生检验...
  • 3篇食品工业科技
  • 3篇食品科技
  • 3篇饮料工业
  • 3篇食品研究与开...
  • 3篇中国食品添加...
  • 3篇食品安全导刊
  • 3篇食品与发酵科...
  • 2篇食品与发酵工...
  • 2篇中国学校卫生
  • 2篇微生物学通报
  • 2篇实用预防医学
  • 2篇中国乳业
  • 2篇中国食品学报
  • 2篇中国畜牧兽医...

年份

  • 1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4篇2019
  • 10篇2018
  • 6篇2017
  • 10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6篇2013
  • 3篇2012
  • 5篇2011
  • 4篇2010
  • 3篇2009
  • 5篇2008
  • 1篇2006
  • 8篇2005
  • 2篇2004
  • 11篇2003
  • 4篇2002
1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09—2010年烟台市城市中学生视力不良分析被引量:12
2011年
目的分析烟台市城市中学生2009—2010年视力不良流行状况,为防控学生视力不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山东省中小学生健康体检管理实施办法》要求,对烟台市城市中学生进行了健康体检,其中采用Excel2003、SPSS 16.0分别将视力不良资料建立数据库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烟台市城市中学生2009-2010年平均视力不良率为86.14%,其中城男为84.72%,城女为87.28%,男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586,P=0.000)。初中和高中学段视力不良构成依次分别是重度>中度>轻度。而且重度视力不良所占比例均高于70%。结论烟台市城市中学生2009-2010年视力不良以重度构成为主,呈高发流行趋势。
郭玉麟王朝霞崔铁琦宫春波
关键词:青少年
2010-2014年烟台市即食生食动物性水产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调查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 了解烟台市售即食生食水产品中致病菌的污染状况,分析其概率分布特征,为烟台市生食水产品中致病菌的膳食风险评价和监管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随机采样方法,2010-2014年每年的4-12月份对烟台市5区的部分餐饮单位、大型超市的7类282份生食水产品采样,依据GB4789相关规定,进行副溶血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菌、单增李斯特菌、大肠杆菌O157H7 的检测,@Risk5.5软件进行数据拟合。 结果 2010-2014年烟台市售生食水产品中存在副溶血弧菌和单增李斯特菌的污染,总体污染率分别为20.57%、1.77%。腹足类、棘皮类、贝类、甲壳类、鱼类、头足类和其他类等7类生食水产品中均有副溶血弧菌的污染,污染率分别为38.89%、25.00%、23.65%、20.00%、16.67%、6.67%、5.00%,各类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45,P=0.075)。@Risk拟合结果表明VP总体概率分布为正态分布,棘皮类、头足类和海肠、海蜇概率分布为常规贝塔分布;贝类为极值分布,腹足类为均匀分布,甲壳类为逻辑斯谛分布,鱼类为辛普森分布。4-12月份样本均存在副溶血弧菌的污染,7-9月份污染水平最高(33.02%),与4-6月份(16.09%)和10-12月(10.11%)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08,P=0.00020)。4-6月份和10-12月份VP污染值概率分为辛普森分布;7-9月份则为指数分布。流通环节产品中副溶血弧菌的污染率(22.58%)与餐饮环节(19.5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4,P=0.56);餐饮环节中小型餐馆的样本污染率(42.86%)高于中型(21.05%)和大型餐馆(16.39%),各类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28,P=0.000092),拟合污染数值的概率分布各不相同。 结论 2010-2014年烟台市售即食生食水产品主要存在副溶血性弧菌的污染,污染值概率分布呈现多样化特征。建议从原料、贮运以及加工环节溯源、构建和实施HACCP管理体系,保�
宫春波王朝霞董峰光
关键词:食源性致病菌污染概率分布
烟台市居民熟肉制品中亚硝酸盐膳食暴露健康风险评估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了解熟肉制品来源亚硝酸盐的暴露对烟台市居民潜在的健康风险及影响因素。方法基于蒙特卡罗方法 ,拟合烟台市市售熟肉制品中亚硝酸盐含量,结合2009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库中山东省熟肉类消费量和人口学数据,拟合计算膳食暴露风险概率。以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规定的亚硝酸盐的每日允许摄入量(ADI)0.07 mg/kg BW为健康指导值,采用危害商(hazard quotient,HQ)进行风险特征描述。结果烟台市市售熟肉制品中亚硝酸盐含量数值范围为未检出(ND)~130.00 mg/kg,均值为5.48 mg/kg,概率分布为指数分布。烟台市居民2~6、7~12、13~17、18~59、≥60岁组熟肉制品来源亚硝酸盐的日暴露量(EDI)均值分别为0.004 27、0.004 02、0.003 31、0.002 48、0.002 08 mg/kg BW,其HQ大于1的概率值分别为0.80%、0.43%、0.59%、0.12%、0.02%。全人群组的HQ最敏感因素为熟肉制品亚硝酸盐含量,其贡献率为91.1%,消费量/体重的贡献率为8.9%。各人群分组的HQ分析显示,亚硝酸盐含量、消费量/体重因素对HQ的贡献率不尽相同。结论烟台市市售熟肉制品中亚硝酸盐含量具有导致部分人群(总体约0.05%)健康危害的风险,主要敏感因素为亚硝酸盐含量。
宫春波王朝霞董峰光董桂贤毛鑫
关键词:熟肉制品亚硝酸盐风险评估
大肠杆菌O157:H7快速增菌培养基检测效果的研究
2016年
为了验证对于大肠杆菌O157:H7菌株特异性、复苏效果以及快速生长的特点,比较了3种培养基对于大肠杆菌O157:H7的增菌效果。研究结果表明,8h培养时间内,MicroFast快速增菌培养基对于冷损伤和热损伤的大肠杆菌O157:H7菌株具有良好的修复和增殖效果。MicroFast快速增菌培养基营养组分适合O157菌株的生长需求,在MicroFast快速增菌培养基中,大肠杆菌O157:H7菌株的倍增时间为13.5min,远高于m EC+n的28min,且MicroFast快速增菌培养基能够完全抑制部分G+细菌以及部分G-细菌的干扰,对于大肠杆菌O157:H7具有特异性的选择。故MicroFast快速增菌培养基对于大肠杆菌O157:H7菌株具有良好的选择特异性,能够短时间内(8h内)有效富集培养大肠杆菌O157:H7菌株,是一种能够实现大肠杆菌O157:H7菌株快速高效、特异增殖的培养基,将其结合检测金标卡,能够实现8h内快速检测,结果可信可靠。
宫春波刘磊陶文靖王覃
关键词:大肠杆菌O157:H7增菌
烟台海域鲜活海产品副溶血弧菌的污染概况及致病风险评价被引量:7
2017年
为了掌握烟台海域鲜活海产品副溶血弧菌(简称VP)污染值概率分布,评估其膳食致病风险,依据GB 4789.7-2013规定方法,对分层随机采集的烟台海域7类420种鲜活海产品进行VP检测,并借助@Risk软件进行数值拟合。结果表明,烟台海域鲜活海产品VP总体污染率为23.33%,双壳类最高为26.28%,其次是头足类(25.00%)、棘皮类(25.00%)、鱼类(23.29%)、甲壳类(23.21%)、腹足类(18.75%)、海藻类(16.00%)。腹足类污染值概率分布为贝塔分布、海藻类、棘皮类和双壳类指数分布,甲壳类极值分布、头足类三角分布、鱼类伽玛分布。黄、渤海海域海产品中VP总体污染率持平,VP污染值均为指数分布。第三季度水产品中VP污染率最高,各季度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7.34,P=0.000171),第二、三、四季度VP分布分别为贝塔分布、极值分布和指数分布。鱼类的VP膳食致病风险概率值最高为1.97×10-4,其次为双壳类>头足类>甲壳类>棘皮类>腹足类>海藻类,全年的VP致病人次数均值为5.04×10-4次/人·年。说明烟台海域鲜活水产品普遍存在VP的污染,具有一定的膳食致病风险。
宫春波王朝霞伍海燕姜照董峰光
关键词:副溶血弧菌概率分布
2016年山东省居民馒头来源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膳食暴露风险评价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了解山东省市售馒头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污染状况,评估居民膳食暴露水平及健康风险。方法 2016年7月在山东省5个区域的9个监测点,按照简单随机抽样方法,于流通环节采集105份馒头样本,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DON。基于蒙特卡罗方法模拟,进行膳食暴露量计算,采用危害商值(hazard quotient,HQ)进行风险特征描述。结果 105份馒头中,DON检出率100%,含量均值为111.10μg/kg,最大值848.33μg/kg,低于GB 2761—2017限量值1000μg/kg,合格率100%。全人群各年龄组馒头来源的DON日暴露量(exposure daily intake,EDI)均值明显低于馒头摄食者相应各年龄组,7~12岁组EDI均值最高,全人群为1.04μg/kg,馒头摄食者为1.32μg/kg。DON的危害商值呈多概率分布,全人群和馒头摄食者中分别有83.5%和80.4%的人群DON风险处在安全水平。全人群和馒头摄食者7~12岁组DON健康风险不可接受概率值分别为29.9%和35.5%。全人群和馒头摄食者各年龄组存在0.1%~1.1%的HQ>10概率,馒头中DON含量是风险主要敏感因素。结论山东省市售馒头中普遍检出DON,含量存在地域差异,均处在合格水平。全人群和馒头摄食者均存在馒头来源的DON健康危害风险,概率值分别为16.5%和19.6%,高风险(HQ>10倍)概率值为0.1%和0.2%,7~12岁是馒头来源的DON高风险人群组。
宫春波董峰光刘国胜王朝霞孙兆鹏
关键词:馒头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
烟台市居民主要膳食汞暴露风险评估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掌握烟台市居民主要食物中汞含量水平,对居民食品中汞的膳食暴露健康风险进行初步的评估。方法按照随机采样方法,2011—2014年在全市14个县市区采集10类803份食物样品,按照GB/T 5009.17-2003《食品中总汞及有机汞的测定》,结合居民膳食消费数据,计算、比较每周耐受摄入量(PTWI)及安全限值(MOS)。结果 10类食物中汞的平均含量均值为12.17μg/kg,其中,鱼虾类汞含量最高,均值为67.57μg/kg;其次为禽畜肉类、动物内脏类,汞含量均值分别为12.06、11.75μg/kg。市民通过鱼虾类、禽畜肉类、蔬菜类3类食物摄取汞的周暴露量分别为18.78、5.01和4.53μg。鱼虾类食物对市民膳食汞的贡献率为57.80%,除米类和面类外的其他谷类食物对市民膳食汞的贡献率为0.46%。结论 10种主要食品对居民膳食汞的平均贡献水平均未超过PTWI值,MOS值大于1,居民食物中汞膳食暴露水平总体处于可接受安全水平。鱼虾类食物对居民膳食汞贡献率最高,加之沿海地区鱼虾类食物消费量大,故建议强化鱼虾类食物中汞污染控制,从源头上降低其污染量,减少膳食风险。
董峰光宫春波王朝霞董桂贤孙兆鹏国凯
关键词:食品安全食品污染物
烟台市售谷类及其制品中真菌毒素污染状况调查分析被引量:9
2018年
为了解烟台市谷类及其制品中真菌毒素的污染状况,采用随机采样方法,2014年4月~2017年9月在烟台辖区11个监测点采集4类225种样本,按照《国家食品污染物和有害因素风险监测工作手册》规定的真菌毒素标准操作程序,进行15种真菌毒素的检测。结果表明,烟台市玉米及其制品、小麦及其制品普遍存在不同种类真菌毒素污染,而大米、小米均未检出,检出率为52.44%,超标率2.22%。小麦及其制品中主要检出15-乙酰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15-acetyldeoxynivalenol,15-Ac-DON)、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伏马菌素B1,检出率分别为0.8%、55.2%、0.24%,伏马菌素B1仅存在小麦(原粮)中,15-Ac-DON则仅存在湿面条中。小麦及其制品中DON均有检出,均值73.86μg/kg,馒头、面条(干、湿)、面包中DON的样本检出率100%,小麦粉为40%,小麦(原粮)为20%。玉米及其制品中真菌毒素检出率为53.85%,主要存在伏马菌素(B1、B2、B3)、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ZEN)、DON、15-Ac-DON、赭曲霉毒素A(Ochratoxin A,OTA)、黄曲霉毒素B1(Aflatoxin B1,AFB1)、黄曲霉毒素B2(Aflatoxin B2,AFB2),检出率分别为32.97%、19.78%、26.37%、21.98%、17.58%、13.19%、8.79%、4.40%、2.20%;而T-2毒素、黄曲霉毒素G1(Aflatoxin G1,AFG1)、黄曲霉毒素G2(Aflatoxin G2,AFG2)检出率均为1.10%;玉米油中仅检出ZEN,检出率51.85%,均值126.68μg/kg。小麦及其制品和玉米其制品中均在毒素多重混合污染同一样本状况,2种及以上真菌毒素的多重污染率13.33%,3种毒素多重污染率最高为5.33%,玉米及其制品多重污染水平高于小麦及其制品。
宫春波董峰光王朝霞
关键词:真菌毒素污染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数据统计处理常见问题探讨被引量:44
2013年
为了保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数据处理、分析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获得可靠的结果,对低于检出限数据的处理、率的比较、样本类别的分组所适用的统计分析方法进行探讨。总结了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数据的性质及特点,阐明了按特定研究目的数据处理分析所适用的统计分析方法,按特定的分析目的选择合适的统计分析方法,从而获得可信、可靠和可比的结果,为监测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避免盲目的运用统计分析方法评价分析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数据,进而导致评价结果偏差或错误,误导政府决策、部门监管和消费者消费。
宫春波王朝霞孙月琳董峰光
关键词:食品安全
2016—2018年烟台苹果中杀菌剂残留及其膳食暴露风险分析被引量:2
2020年
为了解烟台主产区苹果中杀菌剂残留状况,评估居民苹果来源杀菌剂膳食暴露风险,采用随机采样方法,2016—2018年每年10月于种植、贮存和流通环节共采集718份样本,进行18种杀菌剂检测。基于蒙特卡罗拟合计算危害指数,评估杀菌剂膳食暴露风险。结果表明,苹果中存在6种杀菌剂残留,检出率53.26%,3年检出率分别为38.43%、67.93%、38.43%,年度间差异显著(α=0.01);多菌灵最高40.39%,戊唑醇最低0.14%。6种杀菌剂残留量均值范围1.03~15.4μg/kg,组间差异显著(α=0.05),戊唑醇、异菌脲、甲基硫菌灵、多菌灵各自最大残留量远小于最大残留限量(maximum residue limit,MRL),存在咪鲜胺和苯醚甲环唑超过MRL情况,超标率0.28%。6种杀菌剂共检出385频次,多菌灵最高290频次;同一样本存在多种杀菌剂残留,最多同一样本5种杀菌剂残留。各人群分组中,6种杀菌剂的日均膳食暴露量(estimated daily intake,EDI)各异,女性大于男性;未成年人组中,6种杀菌剂的EDI均值与年龄呈现负相关。除2~6岁组外,5种杀菌剂的膳食暴露风险商(hazard quotient,HQ)值远小于1;咪鲜胺HQ>1概率值各异,2~6岁风险概率值最大;多菌灵、苯醚甲环唑HQ>1仅存在全人群2~6岁组,其概率值分别为0.01%、0.02%。苹果来源杀菌剂的慢性膳食暴露风险危害概率值为0.30%~66%,女性大于男性,摄食者大于全人群,2~6岁、7~10岁组是高风险膳食暴露组。苹果中杀菌剂残留的总体质量状况处在可接受安全水平,咪鲜胺是苹果来源杀菌剂膳食暴露风险主要危害因子,尤其对于儿童、少年等低龄人群。
宫春波董峰光郑重王朝霞
关键词:苹果农药残留杀菌剂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